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特点与产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目的】探明超级杂交稻在不同种植地点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点。【方法】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衡阳、南县和永州5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按照N﹕P2O5﹕K2O为1﹕0.5﹕1的比例,设置3种施肥量处理(135、180、225 kg N•ha-1),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试验材料。【结果】超级杂交稻收获产量以桂东点产量最高,地点间差异显著,其中准两优527平均为7 492.3~12 209.2 kg•ha-1,两优293为6 984.0~11 679.5 kg•ha-1。产量构成因子和干物质生产量的地点间变化与收获产量一致,但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施肥量处理间收获产量和干物质生产量差异均不显著。收获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为正相关,而与每穗粒数表现为负相关。【结论】超级杂交稻存在适宜的种植区域,且在施肥量为135~225 kg N•ha-1的范围内,施肥量不是超高产栽培的限制因子。超级杂交稻的库容量大,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是获得超高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超级杂交稻最佳的N肥用量,试验用中浙优一号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处理,比较各处理对中浙优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N肥或单一施用N肥,不施P、K肥,产量均较低,在P、K肥使用量固定的情况下,随N肥用量增加,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施纯N量为180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并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当N肥用量过大,使用量超过纯N 240 kg/hm2时,产量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2004—2005年在长沙(28°13′N)采用低肥(N135kg/hm2、P29.7kg/hm2、K112.1kg/hm2)、中肥(N180kg/hm2、P39.6kg/hm2、K149.4kg/hm2)、高肥(N225kg/hm2、P49.5kg/hm2、K186.8kg/hm2)3种施肥水平,对超级杂交稻两优293和准两优527的产量及生长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不同施肥量处理间超级稻产量及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差异不显著,2年平均产量以中肥处理最高,其中准两优527为9.03t/hm2,两优293为7.28t/hm2;不同年际间超级稻产量及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差异显著;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和两优293的适宜氮肥用量为150~180kg/hm2。与准两优527比较,两优293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强、分蘖力强、但分蘖成穗率不高,而准两优527前中期生长平稳,分蘖成穗率高,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多和运转率高,有利于高产形成,但不抗倒伏,生产上应适量减少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超级杂交稻的优化(稀植、结构施肥)栽培试验于2002-2004年在长沙进行,以比较不同栽培方法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以两优培九为材料,并以汕优63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法,两个供试品种的产量表现不同,其中两优培九采用优化栽培单产为8.20~10.37t/hm2,比传统栽培增产显著。主要表现为有效穗多,而结实率、千粒重、穗实粒等产量因子差异不明显。汕优63采用优化栽培单产比传统栽培减产0.37%~8.8%。两种栽培方法间的茎蘖发生动态和单株分蘖数存在极显著差异,两组合单株分蘖数优化栽培比传统栽培分别多110.36%和110.64%,但由于移栽密度不同,两种栽培方式间的单位面积分蘖数没有明显差异。两优培九采用优化栽培的在各个生育时期,植株体内的含氮量比传统栽培的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3种不同用量的硅、钙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品种准两优527、两优293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施硅不利于提高准两优527的理论产量及其大部分构成因素,但能大幅减少因倒伏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施硅对提高两优293产量的作用不大,低量施硅甚至产生负作用;高量施钙有利于提高准两优527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中量施钙能通过降低其表观倒伏率而达到增产的效果;施钙不利于提高两优293的理论产量及其大部分构成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准两优527的表观倒伏率与实际产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就不同种类肥料对两系超级杂交稻P88S/0293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以“稀土+有机肥+化肥”处理的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最多,增产效果最好,单产最高。这说明稀土、有机肥与化肥合理搭配使用比单一施用一种肥料的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超级杂交稻不同播期对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优293和两优培九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对超级杂交稻生育期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超级杂交稻组合不同播期其生育期、产量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不同产量水平超级杂交稻抗倒伏特性,以3个不同产量水平超级杂交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株高、穗长、节间配置,基部3个节间至穗顶的高度及其鲜重,基部3个节间的抗折力、倒伏指数、含鞘茎粗、包茎叶鞘厚度、茎秆壁厚、单位长度干重等抗倒伏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具有与其产量相协调的抗倒支撑特性,产量最高的品种抗倒伏...  相似文献   

9.
超级杂交稻在山丘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容易展示超高产潜力,但在平原地区由于光照相对较少和灌浆期间的多阴寡照天气造成严重减产。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和高产常规稻代表品种为供试材料,在齐穗后设置过滤30%光照、60%光照和对照3 个处理,探讨不同遮光处理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对弱光反应敏感,品种和遮光处理之间互作效应显著,齐穗后遮光处理对超级杂交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显 著、产量下降24.2%~52.8%,对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影响不显著;齐穗后遮光处理对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收获指数显著下降,特别是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占总干物质比例显著下降,影响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和转化。  相似文献   

10.
超级杂交稻在山丘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容易展示超高产潜力,但在平原地区由于光照相对较少和灌浆期间的多阴寡照天气造成严重减产.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和高产常规稻代表品种为供试材料,在齐穗后设置过滤30%光照、60%光照和对照3个处理,探讨不同遮光处理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对弱光反应敏感,品种和遮光处理之间互作效应显著,齐穗后遮光处理对超级杂交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显著、产量下降24.2%~52.8%,对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影响不显著;齐穗后遮光处理对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收获指数显著下降,特别是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占总干物质比例显著下降,影响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和转化.  相似文献   

11.
不同叶龄期追施穗肥对粳型超级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寻求粳型超级稻最佳穗肥追施叶龄期。[方法]以超级粳稻武粳15、常优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叶龄期等量追施穗肥对其产量、物质生产、氮素利用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叶龄余数4、3等量追肥处理产量最高。适期追施穗肥能够有效地增加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的积累,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并能获得较高的氮素利用率;还可以有效改善粳型超级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结论]在施纯氮225 kg/hm2,基蘖肥∶穗肥=6∶4的条件下,叶龄余数4、3等量追穗肥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养分配比对超级杂交早稻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施肥料为对照,研究了6种不同氮、磷、钾养分配比对超级早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K肥料合理配合施用能促进超级稻的分蘖,表现为水稻分蘖发生快、成穗率高的特点;增大水稻群体叶片总面积;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各处理植株根系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同时,能有效地改善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T4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为7 608.0 kg/hm2,比对照增加30.29%;其次为T1、T2与T3处理,产量分别为7 306.5、7 174.5、7 107 kg/hm2,分别比对照增加25.12%、22.86%和21.19%;T5与T6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6 741.0、6 439.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加15.44%和10.27%。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超级稻两优0293、GDS/RB207为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对水稻高产栽培产量、产量结构及其叶面积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密度下群体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迅速提高;由适宜密度达到最高点后,进一步增大密度,产量便开始下降.叶面积LAI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有效、高效叶面积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其中两优0293、GDS/RB207适宜密度分别为8 000株/667m2(27 cm×25 cm)、10 000株/667m2(25 cm×26.5 cm)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水稻广两优47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株行距为13.3 cm×30.0 cm(D2)的种植密度,经济产量达到9.9 t/hm~2,产量分别较株行距16.7cm×30.0 cm(D4)和10.0 cm×30.0 cm(D1)处理的提高14.5%和7.3%;与D3无显著差异;D2具有较优的群体质量,主要表现为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LAI)适中,冠层功能叶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比叶重较大,群体透光性好,下部黄叶少。值得关注的是D3处理种植密度与D2相似,D3处理只是采取了宽窄行的种植规格(宽行40.0 cm、窄行20.0 cm),其群体质量也表现出与D2相似的规律。研究结果还表明,构建适当规模的群体,发挥杂交水稻个体分蘖能力强的优势,提高冠层的光合功能,是发掘杂交水稻生产潜力、取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基蘖肥和穗粒肥不同比例对不同类型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粳稻品种在基蘖肥∶穗粒肥=6∶4条件下产量最高,常规粳稻品种在基蘖肥∶穗粒肥=5∶5条件下产量最高。不同类型品种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量等随基蘖肥比例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与产量的变化一致。在同一处理条件下杂交粳稻较常规粳稻品种在干物质重量、成穗率、每穗实粒数以及最终产量上有明显优势,说明杂交粳稻能更有效利用养分,在库大源足的条件下具备更高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6.
肥料运筹比例对不同类型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蘖肥和穗粒肥不同比例对不同类型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粳稻品种在基蘖肥∶穗粒肥=6∶4条件下产量最高,常规粳稻品种在基蘖肥∶穗粒肥=5∶5条件下产量最高。不同类型品种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量等随基蘖肥比例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与产量的变化一致。在同一处理条件下杂交粳稻较常规粳稻品种在干物质重量、成穗率、每穗实粒数以及最终产量上有明显优势,说明杂交粳稻能更有效利用养分,在库大源足的条件下具备更高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7.
施肥水平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施肥水平对2个杂交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粤优589收割产量与分蘖数、有效穗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系,红泰优996收割产量与有效穗、结实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系,两品种收割产量均与每穗粒数存在一定的负相关系;3种施肥水平之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粤优589收割产量均有增加的趋势,而红泰优996收割产量开始下降,然后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控蘖剂对超级早稻品种金优458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喷施控蘖剂和喷施清水两种处理,研究了控蘖剂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株形态,孕穗期田间小气候及群体质量特征的影响。[结果]喷施控蘖剂处理能显著减少无效和低效分蘖的发生,增加高峰苗期分蘖构成中高效分蘖(单茎4叶及以上分蘖)所占比重。喷施控蘖剂处理的穗长、穗粒数、穗着粒密度、二次枝粳数及着生其上的二次颖花数及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未喷施控蘖剂的对照。同时喷施控蘖剂能增加株高,中后期群体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孕穗期上三叶叶温和群体的透光性,增加叶片SPAD值,从而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但也表现出稻株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粗度减小等特点。[结论]喷控蘖剂措施处理最终表现为茎蘖成穗率、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协调上升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9.
以优质水稻品种盐丰47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方法,研究了硅钙肥(基施)和冲动海藻液硅(喷施)两种不同硅肥施入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硅肥都能使水稻分蘖数增加、提高成穗率、增强抗倒伏及抗病能力,改善稻米品质。在喷施处理中C5处理产量最高为10 893 kg/hm~2,基施处理中C1处理产量最高为10 176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4.3%、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