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对几个棉花品种离体叶片失水速率的研究,探索评价棉花抗旱性的新方法和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是在水培条件下用PEG造成渗透胁迫,进而研究抗旱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对渗透胁迫的反应、渗透调节能力、动态、参与渗透调节的主要物质及其在渗透调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使所有供试品种叶片ψw~*,ψp~*,和RWC~*均表现下降,叶片生长受到抑制。在相同渗透胁迫条件下,抗旱性较强的品种A8315、秦爱能保持较好的水分平衡,叶片生长受抑制程度较轻,抗旱性较弱的848022、水陆5号水分平衡保持较差,叶片生长受抑制程度较重。4个水稻品种均表现出0.4MPa的渗透调节能力,叶片ψw降至—0.4MPa前,ψs~(100)下降迅速,ψp基本保持稳定;叶ψw进一步下降时,ψs~(100)下降变缓,ψp迅速下降。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K~+是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三者总量约占ψs~(100)的50—80%。  相似文献   

3.
贵州主栽马铃薯品种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贵州主栽马铃薯品种抗旱性差异,并探索马铃薯可溶性糖含量、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及叶片含水量与品种抗旱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会-2品种的抗旱能力最强,费乌瑞它抗旱能力最弱;经方差分析,会-2、威芋3号间抗旱系数差异不显著,但均与黔芋1号、费乌瑞它抗旱系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贵州4个主栽马铃薯品种抗旱性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叶片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远缘杂交将蔊菜的抗逆性状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对油菜种质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生产上应用的抗旱性存在差异的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对照,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15份与蔊菜属间杂交产生的甘蓝型油菜新材料进行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苗期干旱胁迫严重抑制油菜植株生长,使得苗高变矮,全展叶数和绿叶数减少,叶片萎蔫,生物量下降;干旱对植株鲜重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苗高和叶片萎蔫程度。2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将全展叶数、绿叶率、未萎蔫叶片率、苗高、根长、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植株总鲜重、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和植株总干重等11个性状指标值转化成单一的综合评价值(D值),客观、科学、准确地对参试的18份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甘蓝型油菜苗期抗旱性评价提供了方法参考。3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份新材料的D值(0.541~0.737)高于高抗旱性品种中双9号(0.538),聚类得到的高抗旱性类群的7份材料中新材料占6份。说明通过与蔊菜远缘杂交获得的新材料对甘蓝型油菜的抗旱性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良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甘薯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及渗透调节物质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对水分胁迫下甘薯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和叶片渗透调节物质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表明 ,水分胁迫下不同甘薯品种离体叶片失水速率比对照均明显减慢 ;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对照均明显增加 ,K+ 含量明显下降 ,游离脯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叶片中可溶性糖、总游离氨基酸和K+ 的相对值 (占对照 % )与品种抗旱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9374、0 .92 2 9和 0 .835 9,P <0 .0 1) ;离体叶片失水速率的相对值与品种抗旱性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4 5 0  相似文献   

6.
3个烤烟品种在烘烤过程中色素和水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红花大金元、翠碧1号、云烟853个品种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叶片色素含量变化及失水干燥速率。结果表明:在烘烤过程中,3个品种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体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烘烤变黄期色素降解快,定色期降解慢,叶片自由水含量一直在下降,束缚水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总水量变黄期失水慢,定色期失水快。叶片中色素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烟叶的变黄程度。  相似文献   

7.
以8个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测定烤烟品种成熟期中部叶离体叶片的失水特性、保水力、相对含水量、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需水程度等指标,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对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初步评价,明确了烤烟品种间叶片失水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8个烤烟品种离体叶片组织重量和相对含水量均随失水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叶片保水力由大到小依次为:Y106豫烟9号豫烟7号Y7478NC89Y102中烟100K326,自然饱和亏由大到小依次为:Y106中烟100Y102NC89豫烟9号K326豫烟7号Y7478,临界饱和亏由大到小依次为:Y106豫烟9号豫烟7号Y7478NC89Y102中烟100K326,需水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中烟100Y106Y102K326NC89豫烟9号豫烟7号Y7478,初步认为烤烟品种Y106和豫烟9号的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以8个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测定烤烟品种成熟期中部叶离体叶片的失水特性、保水力、相对含水量、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需水程度等指标,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对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初步评价,明确了烤烟品种间叶片失水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8个烤烟品种离体叶片组织重量和相对含水量均随失水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叶片保水力由大到小依次为:Y106>豫烟9号>豫烟7号>Y7478>NC89>Y102>中烟100>K326,自然饱和亏由大到小依次为:Y106>中烟100>Y102>NC89>豫烟9号>K326>豫烟7号>Y7478,临界饱和亏由大到小依次为:Y106>豫烟9号>豫烟7号>Y7478>NC89>Y102>中烟100>K326,需水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中烟100>Y106>Y102>K326>NC89>豫烟9号>豫烟7号>Y7478,初步认为烤烟品种Y106和豫烟9号的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干旱是影响宁夏春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小麦品种的抗旱性与形态或生理指标的关系,本试验通过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在生育期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和自育高代品系资源分别对抗旱系数、株高、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叶片含水量等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强的品种(系)抽穗期叶绿素含量、离体叶片失水速率与抗旱性中等和抗旱性弱的有一定差别.本研究将为小麦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抗旱性强的陆稻品种 IAC 25、秦爱、ACC36151和抗旱性中等及弱的水稻品种寒九、荣光、长白6号和琛育8号,测定了种子发芽期、2.5叶期、5叶期的种子根、下位根、上位根的根长和根基粗,还测定了这些品种旱田成熟期最上层根的根基粗。根基粗在低倍显微镜下用测微尺测定。幼苗期的根长除5叶期下位根长品种间差异为显著外,其余各期品种间的差异都极显著,但各期根长间的相关系数,只有发芽时和2.5叶时的种子根长之间为极显  相似文献   

11.
玉米果穗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玉米东单7号、丹玉13号、豫玉3号及其亲本自交系(D1,D2,Mo17,E28,3184,黄早四)为试材,研究了玉米果穗性状、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在干旱条件下的变化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穗重、穗粒重、结实长度、穗直径、穗粒数、行粒数、单株叶面积、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叶片失水速率、根部失水速率、叶片光合速率、叶片VC含量、叶片SOD活性、叶片丙二醛含量与抗旱性显著相关。穗行数、瘪粒数、叶向值、叶角度、叶形值、黄叶枯叶数、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用穗部性状进行抗旱性直接鉴定可靠性高,用形态性状指标进行抗旱性间接鉴定可靠性较差,用生理生化指标进行间接鉴定时,需以丙二醛含量,叶片失水速率、相对电导率、叶片SOD活性、VC含量为5项指标综合鉴定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下皖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姚维传  熊际友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5):607-609,617
水分胁迫下对 16个皖麦品种进行发芽试验 ,结果表明 :发芽率、胚芽鞘长、株高、最大根长、幼苗干重、根系活力、叶片失水率等都有所下降 ,脯氨酸含量则升高 ,但品种间表现有较大差异。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 ,苗期抗旱性强的品种是皖麦 38、皖麦 39、皖麦 19  相似文献   

13.
水旱栽培条件下水、陆稻品种产量和生理性状比较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选用来自日本、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早熟粳型水稻品种8个和陆稻品种7个,在盆栽保水、盆栽旱种和大田旱种3种栽培条件下,比较水稻品种和陆稻品种的穗长、穗粒重、实粒数、结实率、百粒重和株粒重等产量性状、叶片水势、叶片鲜重、气孔阻力、植株高度和叶片卷叶度等生理及其它地上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旱种条件下水稻、陆稻产量都低于保水栽培的产量,水稻品种的抗旱系数(旱种产量/保水产量)低于陆稻;旱种下株高低于保水种植;陆稻品种的叶片水势均高于水稻品种,且叶片水势与抗旱系数密切相关;旱种条件下陆稻气孔阻力低于水稻品种,保水条件下并无规律性;品种间叶片鲜重差异不大,但陆稻品种稍大于水稻品种;陆稻的叶片卷叶度低于水稻。此外还提出苗期通过根系或旱种卷叶度,后期通过叶片水势鉴定水陆稻抗旱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离体小麦叶片在室内自然干化失水率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片内自然干化失水率可作为小麦抗旱育种工作中鉴定评价品系抗时性的不分生理指标。此项技术测定方法简单,样本可容量大,结果较为可靠,适合抗旱育种工作中对大量的杂种世代材料测定和筛选,是一种选育小麦抗旱品种较为实用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5.
北疆棉花品种抗旱性初步评价及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0、10;、20;和30;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浸泡棉花叶片模拟干旱胁迫,测定棉花叶片的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学效率(Fv/Fm),用胁迫敏感指数(SI)法和模糊隶属法对北疆9个棉花品种的抗旱性及鉴定方法作了初步评价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Fu/Fm的I值变异幅度增大,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反应敏感性变化明显.胁迫敏感指数(SI)法和模糊隶属法对棉花抗旱性评价的结果基本一致.新陆早12号和新陆早6号的抗旱性较强,18-3和201的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6,(15)
干旱是限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的主要逆境因素。提高玉米品种的抗旱性是减小因干旱带来经济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试验以25个玉米新组合品种作为供试材料,用20%的P E G高渗溶液模拟干旱条件,测定玉米萌发期抗旱性,测量25个玉米新组合品种在高渗溶液下植株的根数、根长、苗高、株鲜重、幼苗鲜重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不同玉米组合之间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排列出玉米新组合的抗旱性顺序。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苎麻的生理生化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在干旱胁迫下 ,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的稳定性高 ,随着干旱胁迫加强 ,抗旱性强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 ,复水后下降快 ;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在一定限度胁迫下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 ,严重胁迫下则大幅度下降 ,然后复水后呈缓慢下降趋势 ;在干旱胁迫较轻时 ,抗旱性弱的品种积累游离脯氨酸多于抗旱性强的品种 ,而随着胁迫加强 ,抗旱性强品种游离脯氨酸积累强度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 ;复水后抗旱性强的品种游离脯氨酸下降快 ,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则下降缓。干旱胁迫下苎麻叶片丙二醛 (MDA)含量增加 ,随着胁迫加强 ,抗旱性弱的品种增加的速度快 ,抗旱性强的品种增加的速度慢  相似文献   

18.
用3种营养液MS,MX和MY对雾化栽培室3种不同品种马铃薯进行培养处理.结果表明,营养液对全株鲜重、全叶鲜重、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茎长、根系鲜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茎鲜重、茎粗、根系体积影响不显著;根系生长对全株鲜重、全叶鲜重、茎鲜重均达到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对叶绿素含量为负相关;植株全N%、全P%、全K%皆随着生长的进行而逐步减小;最佳营养液配方为MX.  相似文献   

19.
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冬小麦的抗旱性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选取9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材料,在水旱两种条件下测定了各最佳测定时期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切叶失水率、叶绿素含量及a/b比值等抗旱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材料进行了抗旱性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小麦的抗旱性是整体的表现。采用几个抗旱性生理指标如水势、保水力、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生物学产量等,研究了云南近期育成和大面积推广的几个旱地小麦品种的苗期抗旱性,旨在为云南小麦抗旱育种提供参考。通过叶片保水力、叶片水势、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表明: 云麦42,云麦50,靖麦11都比对照云麦47(田麦品种)抗旱性强,游离脯氨酸则表现为:云麦42抗旱性最强、云麦50次之,对照云麦47第3,靖麦11最差。地上部生物学产量表现为:靖麦11抗旱性最强,云麦47次之,云麦42第3,云麦50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