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收集于福建省柳杉主要分布区的柳杉林分标准地及解析木资料,对柳杉林分平均树高与平均胸径、胸径与地径、冠幅与胸径、林分密度与平均胸径、林分优势高与林龄及林分平均树高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以便揭示柳杉林分测树因子的生长规律,为柳杉的造林及营林设计、抚育间伐、林地生产力评价、森林收获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鄂西南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人工林的生长过程,以石板岭林场39年生日本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12株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采用Logistic、Richards、Schumacher等6种经验生长模型拟合了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日本柳杉在鄂西南适应性强,39年生日本柳杉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23.2 cm、18.9 m、0.383 9 m3;其速生期在第6—第24年,树高、胸径平均生长量峰值均在第24年;胸高形数0.55~6.32,呈反“J”形,第12年后胸高形数趋于稳定;胸径、树高、材积的最佳生长方程均为理查德方程;材积连年生长量始终高于平均生长量,林分未达到数量成熟。  相似文献   

3.
对永春县呈祥乡雪山柳杉马尾松混交造林进行不同海拔生长调查及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拔950~1 260 m,II类立地条件下,采用相同造林及抚育措施,柳杉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明显优于马尾松林分。柳杉生长量基本持平,不同海拔对柳杉生长影响不显著,但不同海拔对马尾松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影响极显著,海拔低的马尾松生长极显著优于海拔较高的,马尾松生长量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柳杉人工林开展了间伐、修枝试验,结果表明:28年生时,间伐+修枝处理的柳杉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7.9 cm、17.4 m和0.2168 m~3,比不修枝不间伐的分别高出15.48%、13.73%和46.58%,林分的中大径材的株数比例达到57.8%;14年时修枝对柳杉的生长影响不明显。由此可见:间伐+修枝可作为培育柳杉优质中大径材的主要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强度抚育对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大强度抚育条件下,通过林分层次结构、各层次林木胸径结构、树高结构及其林木分布格局等指标研究林下天然更新状况,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在22a、32a时分别进行株数强度50%和40%的下层抚育,后经20a天然更新(林分年龄52a),林分形成明显层次结构,分为主林层、演替层及更新层,整个林分林木胸径、树高结构均呈多峰分布,其中主林层、演替层林木胸径和树高结构均呈单峰山状分布,更新层林木胸径和树高结构呈多峰分布,各林层平均胸径分别为23.2cm、12.6cm和3.1cm,平均树高分别为18.4m、14.5m和2.8m,而对照标准地胸径、树高结构均呈单峰分布,平均胸径、树高分别为18.6cm及17.9m;主林层、演替层各层林木空间分布呈均匀分布,密度分别为840株/hm~2和1 125株/hm~2,更新层林木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密度为675株/hm~2,对照样地林木空间分布偏向均匀分布,密度为1 605株/hm~2。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样本全林分调查及平均解析木法,分析了29年生楠木人工近熟林林分个体生长与林分结构.结果表明,楠木人工纯林林分在立地级Ⅱ级条件下,林分的胸径、树高、材积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5.7 cm、16.3 m、0.157 3 m3;胸径分布呈正态分布,胸径在14~18 cm之间的占林分58%;树高按径阶分布规律近似抛物线;树高、胸径与材积连年生长量速生期在14~21年,15年后个体材积生长和林分蓄积量持续快速增长.该研究为楠木人工速生丰产林培育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沿海贫瘠山地马尾松低产林套种柳杉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高海拔贫瘠山地马尾松低产林林冠下套种柳杉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低产林套种柳杉后形成的异龄混交林种间关系较为协调,抗逆性增强,林分小气候和土壤肥力得以改善,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林分生产力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混交林中20a生的马尾松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达6.8m、10.5cm和0.0306m^3,比未套种的同龄马尾松低产林分别提高了30.77%、25、00%和94、90%;而柳杉的平均树高、胸径及材积也分别比其纯林提高了10.94%、8.16%和27.92%。混交林分蓄积量分别是马尾松和柳杉纯林的5、19倍和1.21倍,单混交林中马尾松的蓄积量就比其同龄的低产林分提高了98.01%,可增加经济收入约12544.8元/hm^2。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生长过程与林分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不同龄级林分胸径、树高及材积等生长量指标,以揭示日本落叶松生长过程和林分特征。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胸径生长拟合方程D=5.838 lnt-5.241 1;树高拟合方程为H=1.110 3t~(0.8917),树高与胸径之间拟合方程H=2.474 6e~(0.1527D),材积拟合方程V=0.000 1t~(2.2518),各拟合方程效果显著(R~2大于0.98)。从胸径、树高株数累积分布曲线和平均生长量来看,日本落叶松幼龄林胸径、树高生长较快,但由于林分密度大,胸径生长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中龄林胸径、树高生长稳定;近熟林分胸径生长量和高生长量都放缓,林分内枯立木、濒死木占有一部分,其林分健康状况欠佳;成熟林多为日本落叶松与柳杉行间混交,林分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采用截冠和留冠两种类型苗木进行杨树造林后的生长情况调查得知:苗木留冠与截冠对造林成活率没有影响。对林木生长影响较大,留冠苗林分平均树高4.9m,胸径4.8cm,分别比截冠苗木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大1.8m和0.6cm,且留冠苗林相整齐、林木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0.
3种不同复合肥对杉木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良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肥料品种开展杉木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肥料Ⅰ(N∶P_2O_5:K_2O=12∶12∶6)最有利于林分胸径生长,肥料Ⅲ(N∶P_2O_5∶K_2O=16∶16∶16)最有利于林分树高生长,肥料Ⅱ(N∶P_2O_5∶K_2O=15∶9∶6)介于二者之间。肥料Ⅰ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08 m、8.60 cm;肥料Ⅱ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62 cm、8.28 cm;肥料Ⅲ在施用40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达最高值,分别为4.70 m、7.60 cm。当施肥量均为300 g/株时,肥料Ⅲ树高净生长量显著高于肥料Ⅰ和肥料Ⅱ,肥料Ⅰ的胸径净生长量高于肥料Ⅱ和肥料Ⅲ。  相似文献   

11.
不同混交模式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及竞争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混交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林分生长状况和林木竞争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杉幼林阶段刺槐与柳杉混交模式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要比其他几种模式要小。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竞争指数的大小顺序为:纯林柳杉>柳杉与滇柏混交模式>柳杉与桦木混交模式>柳杉与刺槐混交模式>柳杉与漆树混交模式。通过幂函数C I=ADB预测柳杉-刺槐混交模式中,柳杉个体胸径与竞争的关系,柳杉种内及柳杉-刺槐种间竞争的内外圈竞争指数总趋势是随着对象木的胸径增大而减小,当对象木的胸径达到20 cm后,竞争指数变化不大,因此要获得高产量的柳杉木材,在柳杉个体胸径达到20 cm之前,必须进行人工抚育,以利于柳杉个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2015年对浙江省缙云县柳杉(Crypotomeria fortunei)人工纯林样地调查不同间伐措施对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量及胸径生长的影响。对照样地为1983年造林,至今未间伐;1977年造林1988年间伐1次作为1次间伐样地,1988年和1998年各间伐1次作为2次间伐样地。结果表明:间伐对柳杉林分的平均胸径和蓄积量的增长有极显著的影响,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以及单株材积均是间伐2次样地间伐1次样地对照样地;间伐对径级分布和树高分布影响明显,密度越大,径级株数高峰期越早,且树高分布越均匀;间伐样地的胸径生长速率均高于对照样地,间伐1次样地的生长量在后期开始减弱,而间伐2次样地的胸径生长速率始终高于间伐1次样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柳杉林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考察其对林分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胸径生长、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生长的影响则有显著性差异,对于初植密度(株行距1.5×1.5m)每0.1公顷445株的柳杉林,间伐强度以30%为佳,即间伐30%株数时,有利于林分蓄积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在福州郊区丘陵山地进行湿地松引种栽培试验,通过集约经营31 a,其平均树高、胸径及蓄积量分别可以达到16.2 m2、8.5 cm与575.2 m3/hm2;而一般造林的湿地松(对照)林分仅为11.8 m、17.6 cm、189.6 m3/hm2,前者比后者林分平均树高、胸径、蓄积量3项指标分别增长幅度为37.3%、61.9%与203.4%,是福州市郊较大面积引种湿地松培育大径材成功的实例,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运用青钱柳育苗繁殖栽培技术,采种育苗繁殖,培育青钱柳一年生苗木在杉木采伐迹地造林,杉木萌芽后,形成青钱柳杉木混交林。经过8a的经营管理,青钱柳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量,比青钱柳纯林林分生长量增加很多。经调查分析显示:混交林造林后的林木生长保留株树、树高、胸径、树冠、单株材积、郁闭度,分别大于青钱柳纯林造林后的林木生长保留株树多0.40%、树高大8.12%、胸径粗11.97%、树冠10.26%、郁闭度12.5%,单株材积大25%、蓄积量多23%。这表明了青钱柳杉木混交林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施肥对柳杉人工林幼龄林和中龄林生长量影响,2014年起在沐川县杨村乡对柳杉幼龄林和中龄林开展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柳杉幼龄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树高、地径生长量是不施肥的1.5倍以上,施肥对柳杉中龄林生长效果不明显,树高、胸径生长量与不施肥差异不显著。对3a生以内的幼龄林建议通过"林经间种",实施间接施肥,经济效益较为划算,对柳杉中龄林以上的林分,可采用抚育间伐等营林措施,提高生长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雷州林业局刚果12号桉W 5无性系林分中胸径8~18 cm径阶,树高11~23 m的样木1 207株和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中胸径8~18 cm径阶,树高10~21 m的样木784株,按材种规格标准造材实测材积,且分别建立刚果12号桉W 5无性系和尾叶桉U6无性系胶合板材立木出材量二元回归方程,经检验精度可靠,可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雷州林业局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林分中胸径8~18 cm径阶,树高11~23 m的样木1 207株和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中胸径8~18 cm径阶,树高10~21 m的样木784株,按材种规格标准造材实测材积,且分别建立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和尾叶桉U6无性系胶合板材立木出材量二元回归方程,经检验精度可靠,可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9.
峦大杉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峦大杉经 12a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 :1年生苗平均高 2 0 5cm ,平均地径 0 37cm ;造林后第 12a林分平均树高 10 4~11 1m ,胸径 13 5~ 14 1cm ;造林初期生长缓慢 ,树高在第 2a后、胸径在第 4a后年生长量与本地杉木无显著差异 ;12年生的纯林与混交林树高、胸径值差异不显著 ;育苗与造林技术均容易掌握 ,具有重要的引种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半枫荷与杉木混交、半枫荷纯林、杉木纯林进行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混交林中7年生半枫荷的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量指标明显高于同龄林半枫荷纯林的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量指标;混交林中7年生杉木的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量指标明显高于同龄林杉木纯林的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量指标。混交林的半枫荷平均胸径为8.14cm,平均树高为7.19m,单株平均蓄积量0.0219m~3,保存率达89.3%,分别比纯林高出1.48cm,1.46m,0.0091m~3,2.2%;混交林的杉木平均胸径为8.84cm,平均树高为6.43m,单株平均蓄积量0.024m~3,保存率达93.7%,分别比纯林高出1.19cm,1.11m,0.0073m~3,1%。半枫荷与杉木混交,林分郁闭度达到0.90。分别高出杉木纯林0.1,高出半枫荷纯林0.2。经分析对比说明,无论是纯林还是混交林,坡位对林木胸径、树高、蓄积量的生长量指标均具有极显著影响,以下坡位生长最快,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最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