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26 a博斯腾湖芦苇湿地的动态监测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自我调节净化湿地、水量平衡、调节气候等功能的湿地植物群落的重要建群种——芦苇(Pragmites australis),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以博斯腾湖周围区域1 050 m等高线内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以近26 a(1990-2015年)的Landsat解译数据与气象、水文数据相结合,应用线性回归建模、广义线性建模等方法,分析博斯腾湖芦苇湿地的时空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①近26 a博斯腾湖大湖芦苇面积变化以2000年为界分为2个阶段,1990-2000年芦苇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2015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水位.②博斯腾湖小湖芦苇面积的动态变化不太明显,1990-2000年芦苇面积波动上升,但幅度较小;2000-2015年波动上升,变化幅度较大.其主要驱动因子是生态需水量和人为育苇等.③水位与芦苇面积拟合的非线性关系表明,大湖芦苇生长最佳水位为1 046.66 m.本研究可为博斯腾湖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及其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方苇区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该区长苇面积占全国长苇面积的四分之一,而产量却占全国芦苇总产量的三分之二。该区是以荻为主的生态系,虫害是目前影响该区产量的严重障碍之一。据调查,芦苇害虫多达90余种,其中尤以棘禾草螟Chilohyrax、荻蛀茎夜蛾Sesamia sp.等蛀草害虫的第一代造成的损失较大,芦毒蛾Laelia coenosa candida、高粱长蝽Di-morphopterus spinolae是该区间歇性或区域性暴发的害虫。 芦苇是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和芦Phragmites communis的统称。我国现有芦苇面积约40万公顷,年总产量为130万吨左右。目前,芦苇主要作造纸原料用,但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家每年尚需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纸张和木浆。此外,芦苇在生  相似文献   

3.
乌梁素海芦苇资源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广泛调查并取得大量详实资料基础之上,探讨乌梁素海芦苇资源近30年的演变规律。发现乌梁素海芦苇资源经历了一个分布面积由小到大,产量由少到多的过程,现在稳定在1×105t左右。芦苇资源的扩张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入湖水量、营养负荷、矿化度等。芦苇产量和河套灌区的排水量,施肥量尤其是氮肥使用量密切相关。从根本上讲,河套灌区农业活动导致的湿地状态改变是乌梁素海芦苇群落演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麦田中芦苇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芦苇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聚集强度随着杂草密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是芦苇的恶性杂草。它不仅与芦苇争光争肥,缠绕芦苇,影响芦苇的正常生长,而且由于其攀援茎难与芦苇分离混入芦苇中,影响造纸质量。该草适合于阴湿环境,种子和茎都能发芽繁殖,生长能力很强,在湖北、湖南等省份的沿长江和洞庭湖芦苇生长地区分布很广,为害很大。以前单用二甲四氯或2.4—D丁酯防除和人工摘藤,效果很差。笔者从1987年开始试验用百  相似文献   

6.
丁草胺对湿地芦苇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松嫩平原西部灌区盐碱芦苇湿地集中分布区,通过大田模拟试验,研究了除草剂丁草胺对湿地芦苇的生态响应特征及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到盐碱芦苇湿地的不同浓度(360、720和1 440μg/L)的丁草胺,1个月内均消减较快,丁草胺各浓度处理对湿地芦苇形态学指标(株高增长量、茎粗和干重)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在芦苇生理方面,随丁草胺质量浓度的增加,芦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的降低趋势及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上升趋势在各处理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芦苇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丁草胺对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较大,在中、高浓度丁草胺作用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被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未受到显著影响;土壤蔗糖酶活性在中浓度丁草胺作用下有显著提高,其他浓度处理则无显著影响。结果显示,丁草胺在质量浓度≤1 440μg/L处理时,对盐碱湿地芦苇及土壤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的毒理风险。  相似文献   

7.
刘自然 《植物保护》1986,12(2):27-28
芦苇瘿蚊Giraudiella sp.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微山湖芦苇上新发现的一种害虫。芦苇遭其为害,茎杆易折断,降低芦苇的产量和品质。从1980年开始,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博期腾湖流域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遥感技术确立生态风险受体,通过生态风险的综合计算和GIS分析叠加,得到博斯腾湖区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表明:局部地区为高矿化度及富营养化危害;随着水域面积的缩小和水环境恶化,芦苇长势不断衰退。开都河入大湖河口区和西泵站区为洪涝灾害高发区;西南小湖区面积不断萎缩,矿化度严重;大湖平均水质为III级。在以博斯腾湖湖水水质改善、湖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恢复和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性保持为前提,实施水源地工程、灌区改造工程、芦苇湿地恢复工程和东泵站等工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9.
博斯腾湖流域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遥感技术确立生态风险受体,通过生态风险的综合计算和GIS分析叠加,得到博斯腾湖区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表明:局部地区为高矿化度及富营养化危害;随着水域面积的缩小和水环境恶化,芦苇长势不断衰退。开都河入大湖河口区和西泵站区为洪涝灾害高发区;西南小湖区面积不断萎缩,矿化度严重;大湖平均水质为III级。在以博斯腾湖湖水水质改善、湖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恢复和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性保持为前提,实施水源地工程、灌区改造工程、芦苇湿地恢复工程和东泵站等工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0.
麦田芦苇防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江苏省涟水县部分读者反映,当地小麦田每年开春后都有大量芦苇发生,用于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常用除草剂如高渗异丙隆、乙草胺、骠马等对芦苇没有防除效果,农户只能等到收麦的时候把芦苇一起割掉.  相似文献   

11.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是我国芦苇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芦苇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但是,近年来,由于多年积水的白洋淀连年干涸,致使农业生态发生恶劣变化,造成十几芦苇种病虫偶发,并且日趋猖獗,严重影响了芦苇产量。一、芦苇病虫的发生及危害白洋淀地区新发生的主要芦苇病虫害有芦苇瘟病、芦苇小斑病、芦苇支链孢叶霉病、芦苇锈病和缘毛长突飞虱、条锹额夜蛾、苇户额夜蛾、芦苇草螟、芦苇粉大尾蚜等十几种病虫害。  相似文献   

12.
京郊麦田芦苇的防除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郊麦田芦苇的防除要点聂思政孙国强(北京市植物保护站100029)王焕民魏福香(农业部农药检定所)1芦苇发生情况北京郊区的芦苇过去主要生于河岸、沟渠等多水潮湿地区。近年由于小麦平播和喷灌技术的广泛应用,废除了田间的沟渠,使本来生长在沟渠上的芦苇分散到...  相似文献   

13.
不少资料上记载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危害芦苇。同时,许多搞农业技术的同志提出:“芦苇附近的稻田,测报灯下二化螟发蛾高峰期不准,这是由于二化螟危害芦苇之故”。从事芦苇科研的部分同志认为,我国南方蛀食荻芦的主要害虫是二化螟。的确,农田的测报灯接近芦苇或芦苇田的测报灯接近于农田的话,诱蛾灯下同时出现形态上非常相近似的二化螟与为危芦苇的棘禾草螟成虫,外观上很难区分。为了澄清二化螟是否危害芦苇,在灯下与近  相似文献   

14.
崇明岛滩涂芦苇有着悠久的历史,滩涂芦苇对崇明海塘大堤消浪护岸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1998年开始条锹额夜蛾(Arehanara aerata Butler)对滩涂芦苇的为害逐年加重,至2000年发生为害面积达5000多亩。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2001~2002年在县科委的支持下,开展了条锹额夜蛾的发生规律及综防技术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麦田芦苇于3月中旬开始萌发,小麦孕穗前后芦苇株高增长最快。芦苇在水稻田能完成全生活史。水旱轮作和免少耕栽培技术的推广是导致芦苇发生的主要原因。小麦蜡熟中期每亩喷施草甘膦140g(纯品),防除麦田芦苇和控制后茬芦苇发生均有良好的效果。对小麦灌浆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农达防除芦苇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达是从美国孟山都公司引进的除草剂。 1997~ 2000年乐亭县累计用于防除稻田沟、渠、地边、土埝芦苇 1 420 hm2,防效达 95%以上。   应用农达防除芦苇应注意:①严格用药时期。在冀东地区应在水稻插秧前 (5月 5~ 15日 ),此时芦苇四至五片叶,株高 50~ 70 cm。选无风晴天,气温在 15~ 20℃时施药。②在芦苇四至五片叶时用农达 41%水剂 200~ 250 ml/667 m2,如果芦苇生长密度大,在 7片叶以上,则需用农达 41%水剂 250~ 300 ml/667 m2。③如在水稻插秧后使用则需在喷头上加保护罩,采用定向喷雾。配药时不要用混浊的水,以防农…  相似文献   

17.
芦苇褐草螟Pseudobissetia terre-stlla Christoph)是微山湖芦苇上新发现的又一钻蛀性害虫。该种分布于非洲北部和苏联的远东地区,国内未见报道。1980年开始对此虫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任春光 《植物保护》1981,7(4):21-21
条锹额夜蛾Archanara aerata Butler,属鳞翅目,夜蛾科,锹额夜蛾属,是我国目前尚少报导的一种芦苇害虫。近年来在白洋淀地区蛀茎为害芦苇很严重,使大片芦苇枯心死亡。我们于1977年开始研究,经过四年的时间,比较系统地掌握了生物学特性,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天然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2种沙地生境(盐渍沙地、普通沙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分株种群的构件特征、种群年龄结构、动态特征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调查,研究表明:(1)盐渍沙地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都显著大于普通沙地,普通沙地芦苇的株高、生物量以及各构件的生物量整体上都高于盐渍沙地的芦苇,土壤含...  相似文献   

20.
芦苇的特性、开发利用及其防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苇为禾本科高大草本植物,地下茎发达,自生能力强,蔓延比较快,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芦苇在医用、作为食用菌和蔬菜栽培基质、饲料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另外,本文还针对芦苇作为危害性杂草提出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