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息信使     
泰国家禽工业迎接新挑战根据工业分析家Nam-D irkM ulder的说法,鉴于今后拉美生产商供应量加大,泰国家禽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产品价格下降。他预计今后2年巴西和阿根廷的家禽产量都会突飞猛进。2004年巴西出口240万吨生鸡肉,4.5万吨加工鸡肉;而阿根廷出口7.4万吨新鲜鸡肉;泰国出口17.4万吨加工鸡肉,但受禽流感影响新鲜鸡肉出口量微乎其微。M ulder说,拉美生产商利用没有爆发禽流感这个优势成为亚洲生产企业的强劲竞争对手,同时随着生鸡肉和加工鸡肉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下降,进口国将成为真正的大赢家。而泰国则以劳动力相对廉价的特…  相似文献   

2.
《中国牧业通讯》2007,(16):58-59
美国预计肉鸡2008年产量会增加到165亿千克.预计肉鸡生产增加.可能是由于肉供应总量提高以及饲料成本增加之间的相互调节而实现的。经过2007年美国人均消费水平下降超过0.45千克.生产的适度增长以及出口增长情况。预计美国人均消费水平在2008年会有轻微增长。生产上的增长主要源于家禽屠宰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8):42-44
12005年禽产品市场回顾尽管受200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影响,2006年中国鸡肉产量预计会增长1.5%,出口也将增长。FAS北京预计,2006年中国鸡肉产量将达到1040万t,较2005年的预计产量(1020万t)增加1.5%。由于HPAI对中国的影响,此新的预测数据比去年家禽年报预计的数据有所降低。中国家禽生产的缓慢恢复、2006年中国关税的进一步降低,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都会给出口国带来更多的机会。与2004年相比,2005年HPAI对家禽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大,因其对家禽生产和禽产品消费的影响,使得2005年第四季度,国内活禽批发价降低了15%,…  相似文献   

4.
世界肉类生产将持续稳定增长,1992年预计增长2%(表1)。其中禽肉和猪肉可能增长最快,禽肉生产预计增长4%,达4400万吨(表2)。据 FAO 报告,欧共体禽肉生产预计增长3%,巴西和中国的禽肉生产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将有较大增长。日本进口泰国禽肉量仍然很大,而国内生产预计将继续下降。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禽肉生产也将继续下降。1991年各种肉类生产中,禽肉生产增长最快,估计增加5%,达到4200万吨,大多数主要发展中国家的产量都有增加(表2)。一些亚州国家的产量增加很快,尤其是中国和泰国。据报道,通过改进饲养方法和饲料供应,尤其是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中国1991年禽肉产量增加22%,达到390万吨。前苏联  相似文献   

5.
<正>1禽产品的生产情况预计2007年鸡肉产量将达到近980万t,比去年产量增长了近5%。2007年鸡肉产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巴西肉仔鸡出口量的快速恢复,尤其  相似文献   

6.
1客观总结成绩,坚定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信心一是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2018年,全省生猪生产持续发展,牛羊生产稳中向好,奶业生产稳中有进,家禽生产稳中有增,养殖效益整体较好。预计全省肉、蛋产量分别达到670万吨、41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2.2%,奶产量保持稳定,畜牧业大省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8):52-53
1禽产品生产情况最近的修订调高了2006年鸡肉产量,达到1000万t,比上年报道的产量(940万t)提高7%。产量的增加受到以下因素的拉动:1)强劲的国内需求。因为经济增长,就业率和消费者购买力较高,持续推进对动物蛋白的需求。另外,今年是大选年,额外的政府基金会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如对付饥饿和改善贫困人口的营养水平等均会增加对肉仔鸡的需求,因为肉仔鸡是巴西价格最低的动物蛋白来源;2)出口市场的扩张。考虑到各国均会面对的动物疫情(主要是禽流感)问题,巴西肉品的市场还会扩大;3)因为巴西政府主管部门的市场促进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得其肉仔鸡向…  相似文献   

8.
日本家禽产品的年消费量为1.8千万吨,平均每个日本人每年消费11公斤家禽肉制品,最近几年以来日本的家禽产品消费增长十分缓慢。由于工业化养鸡的规模普及,日本人认为家禽属于一种价格十分低廉肉制品,因此他们消费有禽产品时一般对其质量要求十分严格。日本1996年仍然生产其所需要的三分之二的家禽产品,然而日本本国产要生产高档的肉类产品,由于日本国内市场地不足的原因,该国的主要生产商目前加快了向亚洲其他邻的国家投资建厂的步伐。中国是日本有禽生产商投资的主要目标,并且是其最偏爱的地方,三年来中国已经超过泰国、…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的基本情报是由美国农业部收集的,《国际家禽》杂志编辑对这些情报作了一些说明——原注预计世界家禽主产国家1979年禽肉总产量比1978年增加7%,比1977年增加14%。预计1979年禽肉总产量比1975年增加三分之一。预计1979年所报导的国家其禽肉总产量为19,627,000公吨(1公吨=2204.6磅)。1978年为18,340,000公吨,1977年为17,237,000公吨,1975年仅14,764,000公吨。预期1979年肉用仔鸡肉的产量可增加到12,814,000公吨,比1978年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预计,2000年美国肉仔鸡产量将达到312. 5亿磅(屠体重)比 1999年 297.1亿磅的水平将增加 5.2%。预计牛肉产量在 2000年将有所下降,从 1999年的 260. 5亿磅下降为244. 2亿磅。猪肉产量将从1999年191.3亿磅的水平降至186 .2亿磅。美国农业部预计2000年美国肉仔鸡产量将增长5.2%  相似文献   

11.
一 鸡肉产量 1 生产走势 泰国的鸡肉产量在2009年预计增长6%,同时熟制鸡肉的出口也会增长.经过2008年的消费停滞后,国内的消费量将会出现反弹.在肉鸡的生产条件方面,几乎所有的商品肉鸡场,都安装并使用了湿帘降温系统,商品肉鸡的生产者们也在不断地寻求具有更好遗传性能的肉鸡品种,以有效地降低肉鸡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限制饲养通常是应用在种鸡和蛋鸡生产中,以期生产性能稳定且发挥充分。但是这种生产管理应用到肉仔鸡生产中又会如何呢? 我们知道,肉仔鸡的饲养生产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肉仔鸡腹水症发生率特别高;二是肉仔鸡的饲料成本特别高。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利用限饲以克服肉仔鸡生产中此两点关键技术问题。 一、限饲使肉仔鸡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益增加。限饲使一次性采食量增加,而总饲料报入量减  相似文献   

13.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世界家禽肉的主要进出口贸易情况是呈增长趋势的。1984年全世界家禽肉的总进出口量为1082600吨,到1988年就增长为1326500吨,短短4年共增加了22.5%。1988年以后至今还在以年平均5.0%左右的速度增加。家禽肉出口量显著增加的国家有:美国、泰国、匈牙利。美国和泰国的家禽肉出口量增加的原因是:他们拥有日本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日本1984年家禽肉的进口量为98900吨,到1988年就增加为247300吨,其中从美国进口的家禽量占48.5%(约119900吨),从泰国进口的家禽量占34.7%。4年增加约2.5倍,预计1991年日本的家禽肉的进口量约为271000吨,比1990年约增加3.7%左右。匈牙利的家禽主要是向苏联出口,1988年苏联的家禽肉进口量比1984年约增加2倍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维生素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饲料用维生素和医药保健品用维生素。罗氏公司的销售统计显示,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维生素产量2001年达到78060kt。2001年全球饲料总量增长不到1%,而中国饲料产量增长5.1%。预计到2005年,由于国内生活水平提高,动物肉奶制品需求增加,中国工业饲料需求量会达到1.21亿t,年增长率达到12%,并将带动饲料用维生素需求同步提高。目前我国维生素生产已形成一条龙,成为全球维生素生产中心,并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主要区域,形成强大的生产带。  相似文献   

15.
任莹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19):18-18
1931年,传染性支气管炎 (IB)首次在美国被证实是一种新型的雏鸡呼吸道疾病。鉴于其在显微镜下呈现圆盘状 (sun like)的外型,这种病原体随后被认为属于一种冠状病毒。   1951年,人们首次认识到 IB病毒引起了蛋鸡产蛋量降低,鸡蛋品质下降, 1962年,又发现其会导致肾损失性综合症。   至此,传染性支气管炎长期严重危害世界家禽生产。肉仔鸡发达国家不断爆发传染性支气管炎。   虽然没有进行准确统计,但传染性支气管炎引起肉仔鸡呼吸道疾病和蛋鸡产蛋量降低,鸡蛋品质下降,进而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使 IB成为限制一些国家禽业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维生素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饲料用维生素和医药保健品用维生素。罗氏公司的销售统计显示,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产量,其维生素产量为6585万吨,2001年达到7806万吨。2001年全球饲料总量增长不到1%,而中国饲料产量增长5.1%。预计到2005年,由于国内生活水平提高,动物肉奶制品需求增加,中国工业饲料需求量会达到1.21亿吨,年增长率达到12%,并将带动饲料用维生素需求同步提高。目前我国维生素生产已形成一条龙,成为全球维生素生产中心,并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主要区域,形成强大的生产带。  相似文献   

17.
情形一如2004年.2005年动物疫病再一次制约了众多国家饲料工业的发展。数以亿计的禽类被宰杀,多数亚洲国家正在更多地选择应用H5N1疫苗。并且,随着2005年第三季度的到来,使人致病的禽流感迅速向西扩展到巴尔干半岛国家等,无论是在亚洲和欧洲,消费者对于疫病的惊恐,使得一些国家中的家禽饲料需求下降。在亚洲,商品饲料公司和一些一条龙企业为应对疫情,最终是增加了猪料的生产。尽管如此,全球工业饲料中的家禽饲料比例依然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巴西、美国、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和一些欧盟国家的肉仔鸡生产增加。2005年,相对较低的饲料成本推进了肉仔鸡和猪的生产,但是对奶、牛肉和水产业方面的作用则较少。另外,饲料生产企业均面临高价能源的冲击,但大部分企业能够在短期内经受住这些严重冲击,并继续往前,使得从世界范围内看。饲料业获益颇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捷克斯洛伐克,由于养禽量增加和技术的改进,使禽类产品生产不断增长.在1960年家禽总数为2,820万只,1970年增长到3,920万只,到1979年已增长到4,840万只,其中鸡的只数分别是2,670、3,760和4,650万只.禽肉产量从1960年的4.58万吨增长到1979年的16.9万吨.鸡蛋则增长了1倍多,1979年为473,200万个.随着禽类产品生产的增长,人均消费量也提高了.从1955年到1975年,消费量增长了156.4%(禽肉的消费量增长了79.1%).在1975年禽肉产量中,肉用仔鸡肉占75%,母鸡肉占10%,火鸡肉占2.9%,鹅肉占2.9%,鸭肉占9.2%.在整个肉类消费量中,禽肉所占  相似文献   

19.
家禽集约化生产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是家禽粪氮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而粪氮排泄量直接受到家禽采食量和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周龄饲喂通过增加肉仔鸡饲养阶段,加快更改各阶段中营养物浓度,精确饲料中的氨基酸供给,有效降低营养物的浪费,促进肉仔鸡生长的同时,减少粪氮危害。在周龄饲喂应用于家禽生产的过程中,面临选择蛋白水平、日粮种类及生产设备支持等具体问题,生产者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国内家禽销售市场的变化;部分饲养肉仔鸡的专业户开始转产饲养肉杂鸡。其原因是:肉仔鸡鸡苗价格高,肉中脂肪含量多,国内市场销售面窄,其经济效益易受国外市场制约和影响;而肉杂鸡则与此相反,鸡苗价格低,肉中脂肪含量少,味道美,市场销路广,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