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考察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以蛋氨酸锌为锌源,配制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40,80,160 mg/kg的6组等氮等脂饲料(实测值分别为9.98,21.47,33.75,56.03,88.16,172.54 mg/k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4.44±3.04)g的吉富罗非鱼,试验鱼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先显著升高,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添加锌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提高了成活率。饲料锌含量对全鱼水分、粗蛋白及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全鱼粗脂肪含量。饲料中添加锌对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无影响,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饲料锌含量显著影响脊椎骨、全鱼和肝脏锌的含量,脊椎骨和全鱼锌含量先线性上升,在锌含量达到56.03 mg/kg后趋于稳定,各组的肌肉锌含量无显著差异。以增重率、骨骼锌和全鱼锌含量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回归分析得出,以蛋氨酸锌为添加锌源,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分别为32.37、55.67和56.13 mg/kg。  相似文献   

2.
宋博文  杨航  李小勤  王璞  何明  徐禛  杨品贤  冷向军 《水产学报》2021,45(10):1715-1725
为确定大口黑鲈幼鱼对饲料锌的适宜需求量,以酪蛋白、明胶和鱼粉为主要蛋白质源,以ZnSO_4·H_2O为锌源制作半精制基础饲料,分别向基础饲料中添加0、25、50、100和200 mg/kg锌,制成5种含不同锌水平饲料(24.8、48.8、78.9、126.1和223.6 mg/kg干物质)(命名为Zn-25、Zn-49、Zn-79、Zn-126和Zn-224),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0.99±0.07) g的大口黑鲈幼鱼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补充25 mg/kg锌(Zn-49)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增重率,降低了饲料系数,进一步提高锌的添加量后,各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趋于稳定。当饲料锌含量为25~49 mg/kg时,T-SOD和CuZn-SOD活性增加,锌含量达到49 mg/kg后,其活性保持基本稳定,而AKP活性在Zn-79组最高。大口黑鲈全鱼和脊椎骨中的锌含量随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当饲料锌含量达到126 mg/kg (Zn-126)后,全鱼和脊椎骨中的锌含量不再显著增加,而全鱼铁、骨铁、骨锰含量和全鱼铁、锌沉积率则随饲料锌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研究表明,在半精制饲料中补充锌可以显著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提高血清免疫能力、全鱼锌和骨锌的沉积,以增重率、饲料系数、全鱼锌和骨锌为指标,基于折线模型确定大口黑鲈幼鱼对饲料中锌的需求量分别为45.5、44.6、121.8和130.5 mg/kg干物质。  相似文献   

3.
陈光辉  罗智 《水产学报》2021,45(4):632-645
锌是水产养殖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维持着水产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等功能。为了深入解析锌调控水产动物营养物质代谢的机制,本文综述了水产动物饲料锌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锌稳态调控系统中的关键蛋白(锌转运蛋白ZnTs和ZIPs家族、MTs和MTF-1)的结构特征和功能,锌对水产动物脂类代谢和沉积的影响以及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目前,虽然水产动物锌营养生理、代谢以及对脂类代谢的调控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有很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尚未解决,重点仍需加强"水产动物锌需求量"评价标准的制定、锌稳态调控机制的揭示以及营养代谢分子机制的解析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水产动物锌营养的精准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以七水硫酸锌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锌0、50、100、150、200、400mg/kg,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精制饲料,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62.89±0.51g的星斑川鲽幼鱼66d,探讨饲料锌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0~400mg/kg饲料锌显著提高了星斑川鲽幼鱼的增重率(WGR)(P<0.05),且WGR的最大值及饲料系数(FCR)的最小值均出现在150mg/kg锌饲料组.添加100~200mg/kg饲料锌显著提高了试验鱼血液红细胞数量(P<0.05),0mg/kg锌饲料组的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蛋白含量不受饲料锌添加量的影响(P>0.05).血清溶菌酶(LSZ)活力随着锌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在锌添加量为150mg/kg时达最高值;当添加量高于150mg/kg时,LSZ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0与50mg/kg锌饲料组的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和50mg/kg锌饲料组肌肉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以150mg/kg锌饲料组最低(P<0.05).建议星斑川鲽幼鱼精制饲料中锌的适宜添加量为150mg/kg.  相似文献   

5.
以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为试验对象,以蛋氨酸锌为饲料锌源,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6种浓度的锌(0、5、10、20、40和80 mg/kg)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肌肉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周期56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转化率、全鱼脂肪含量、肝脏中水分和脂肪含量随锌添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脊椎骨中锌离子含量和血液红细胞数量在锌添加浓度为10 mg/kg时达到最大值;肌肉中硫代巴比妥酸底物(TBARS)值在锌添加浓度为5 mg/kg时达到最小值。饲料中锌添加浓度为5~10 mg/kg时,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迅速,鱼体抗氧化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6.
锌在鲫体内的积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暴露试验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锌短期内在鲫鳃、肝胰脏和肌肉中的积累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锌在鲫鳃、肝胰脏和肌肉中的积累量均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但随时间变化锌的积累速率不同.鳃锌积累在0.05 mg/L锌溶液中呈线性关系,其他浓度均呈对数关系;不同质量浓度鲫肌肉锌积累量与暴露时间呈线形关系,暴露在0.05 mg/L锌溶液中,肌肉锌在10 d内积累速度较慢,10 d后积累速率大幅度提高,肝胰脏锌在0.05、0.1 mg/L锌溶液中积累量与暴露时间呈线性关系,其他浓度随时间呈对数关系.暴露在高于国家水质允许锌浓度水体中,肝胰脏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积累锌.鲫各部位对锌的积累能力为肝胰脏>鳃>肌肉.  相似文献   

7.
仔猪锌营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俊 《畜禽业》2002,(11):25-25
饲料的锌源开发经历了三个阶段,饲料中最早添加的锌源是无机态锌,即第一代锌元素添加剂,如硫酸锌、氧化锌等.随着饲料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发现有机态矿物盐较易被动物吸收和利用,因此,有机态锌被称为是第二代锌元素添加剂,如葡萄糖酸锌、柠檬酸锌等.如今新型的第三代锌元素添加剂氨基酸络(螯)合锌,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化学稳定性,易为动物吸收,无毒副作用且生物学效价高于无机态锌,已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饲料添加剂.添加量因锌来源不同而差异较大,无机锌添加量较高,有机锌添加量相对低些,添加时期一般在断乳后1~4周之内.  相似文献   

8.
研究锌离子胁迫对海洋小球藻生长和金属硫蛋白诱导的影响,当小球藻达到对数生长期,用不同离子浓度(5、10、20、50和100μmol/L)的锌盐(氯化锌、柠檬酸锌、乙酸锌和葡萄糖酸锌)分别进行胁迫培养,通过测定小球藻的生物量和锌结合金属硫蛋白含量,考察锌胁迫对海洋小球藻的生物量、热稳定蛋白含量以及锌结合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浓度分别小于5和10μmol/L时,柠檬酸锌和氯化锌对小球藻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而浓度为5μmol/L时,乙酸锌和葡萄糖酸锌对小球藻生长即产生显著抑制,且抑制作用皆随锌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与对照组相比,4种锌盐胁迫3 d后小球藻产生的热稳定蛋白含量极显著增加,其中以锌离子浓度为50μmol/L的葡萄糖酸锌对小球藻胁迫产生的热稳定蛋白含量最高,达到34.5 mg/g(湿藻泥)。同样在此浓度的葡萄糖酸锌胁迫下,小球藻诱导产生的锌结合金属硫蛋白的含量最高。研究表明,用锌离子浓度为50μmol/L的葡萄糖酸锌对小球藻胁迫培养,诱导产生的锌结合金属硫蛋白含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
在水温28~33℃、盐度27~31条件下,将体质量(0.340±0.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养到18个380L玻璃钢桶中,每桶放虾40尾,投喂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0mg/kg源于七水硫酸锌、蛋氨酸锌、甘氨酸锌、美多C-锌A型(结合型)和美多C-锌B型(包被型)锌的饲料(含锌量为78.28~86.18mg/kg),对照组不添加(含锌36.62mg/kg),喂养8周,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锌添加组虾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蛋氨酸锌组最佳,饲料系数最低。锌添加组全虾粗脂肪和肝体比高于对照组,全虾粗蛋白及除美多C-锌B型组外的全虾粗灰分低于对照组(P0.05)。美多C-锌B型组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其次为蛋氨酸锌组;硫酸锌组虾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最高。蛋氨酸锌组虾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酯酶、酸性磷酸酶和酚氧化酶活性最高。锌添加组全虾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硫酸锌组虾肌肉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和硫酸锌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蛋氨酸锌促进凡纳滨对虾生长,提升免疫力的效果最佳,是饲料中适宜的锌源。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锌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利梅 《畜禽业》2000,(10):12-14
锌是动物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在动物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阐述锌在动物体内的代谢、锌的生理机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并对有机锌和无机锌的生物有效性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虹鳟对白鱼粉中的锌以及几种锌化合物(ZnSO_4、ZnNO_3、ZaCl_2、5ZnO·2CO_3)的利用情况,并确定使虹鳟正常生长的以白鱼粉为基础饵料的锌的最小添加量。平均体重约0.3g的幼鱼在水温5—20℃的条件下用试验饵料饲养40周,在未添加锌的饵料饲养的虹鳟中观察到了生长缓慢和较大比例的短躯症和白内障发生,这些症状随着向饵料添加锌(ZnSO_4或ZnNO_3)达到40μg/g而明显改善。虹鳟脊椎中锌的含量在饲喂未加锌的饵料时最低,且与饵料中锌含量成正比,当饵料中锌含量超过40μg/g时,脊椎中锌含量不再增高。试验结果表明:鱼粉饵料中锌的添加量高于40μg/g对促进虹鳟正常生长和避免短躯症和白内障出现是很有必要的,并发现ZnSO_4和ZnNO_3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合适锌源。试验表明虹鳟对白鱼粉中锌利用程度很低,从投喂未添加锌的饵料饲养虹鳟有营养不良症状出现而饵料中含有足以满足虹鳟需要的锌可以得出这一判断。  相似文献   

12.
刘安芳 《畜禽业》1999,(9):29-29
本文就两种不同抗生素促进剂──杆菌肽锌和土霉素对肉鸭的饲喂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生长速度、料肉比和死亡率来看,杆菌肽锌组与土霉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从经济效益来看,杆菌肽锌组优于土霉素组。可见,杆菌肽锌的饲喂效果优于土霉素。  相似文献   

13.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七水硫酸锌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锌0,50,100,150,200,400mg/kg,制成6种含有不同锌水平的精制饲料(19.95,71.06,118.50,174.00,226.10和411.20mg/kg),投喂初始体重为(62.89±0.51)g的星斑川鲽幼鱼66d,研究饲料锌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体成分、组织锌积累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锌水平的增加,星斑川鲽的增重率(WGR)显著升高(P<0.05),在174.00mg/kg锌饲料组达最大值,而锌水平高于174.00mg/kg时,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SGR)变化不显著(P>0.05),SGR和WGR的变化趋势相同,且SGR的最大值及饲料系数(FCR)的最小值均出现在174.00mg/kg锌饲料组;全鱼营养成分各处理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锌添加量为0mg/kg饲料组的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411.20mg/kg锌饲料组的全鱼、脊椎骨和肌肉中锌积累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当饲料锌水平为118.50~411.20mg/kg时,全鱼、脊椎骨和血清中锌积累量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4.
有机锌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锌作为新一代营养型饲料添加剂,能提高锌的生物利用率,本文介绍了有机锌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并就今后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魏娟  马恒东 《畜禽业》2005,(5):44-46
锌是动物营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动物体内的多种生化代谢反应。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锌的生物学功能、锌对生产性能的影响、锌的吸收与调节机制,以及不同形式锌的利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硫酸锌为锌源,评价不同锌水平对奥尼罗非鱼幼鱼(Oreochrvmis aureus ♂×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体质量为(4.13±0.32)g罗非鱼随机分配在18个水族箱中,每箱20尾,每3个箱为1个处理组,分别以添加锌为0、20、40、80、160和320 mg·kg-1的6种饲料投喂,日投喂率为鱼体重5%~9%.8周的试验结果表明:20 mg·kg-1锌饲料组的增重率和鱼体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蛋白质效率、饲料转化率也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全鱼脂肪含量随着饲料锌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但320 mg·kg-1锌饲料组降低;20 mg·kg-1锌饲料组,脊椎骨中锌离子浓度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0 mg·kg-1锌饲料组(P<0.05);20 mg·kg-1与40 mg·kg-1锌饲料组的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它各添加组(P<0.05),20 mg·kg-1锌饲料组的血液中血比容显著高于0 mg·kg-1组(P<0.05),与其它各组没有显著差异;肌肉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Thiobarbituricacid-reactivesubstances)的量,锌为0mg·kg-1饲料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锌添加量为20 mg·kg-1饲料促进了罗非鱼生长,使鱼体抗氧化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4,(3)
本实验利用EMB和MRS培养基从饲喂高铜、高锌饲料的仔猪粪便中筛选耐受重金属铜、锌的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分别通过生理生化和16S rDNA测序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同时测定硫酸铜和硫酸锌对抗性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结果表明,喂养高铜高锌饲料的仔猪生长状况优于对照组,粪便中铜锌的排泄量是正常喂养对照组的5~10倍。最终筛选到66株抗铜、44株抗锌大肠杆菌和8株同时对铜、锌高耐受性的乳酸杆菌。其中抗性大肠杆菌中对铜的MIC为9 mmol/L,对锌的MIC为6 mmol/L;8株乳酸杆菌中对铜的MIC为25 mmol/L,对锌的MIC达到150 mmol/L。  相似文献   

18.
钟启平 《畜禽业》1999,(9):35-37
本文就两种不同抗生素促进剂——杆菌肽锌和土霉素对肉鸭的饲喂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生长速度、料肉比和死亡率来看,杆菌肽锌组与土霉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从经济效益来看,杆菌肽锌组优于土霉素组。可见,杆菌肽锌的饲喂效果优于土霉素。  相似文献   

19.
在军曹鱼幼鱼商品饲料中添加铁100、200、300 mg/kg,添加锌30、110、190 mg/kg,共投喂56 d.试验结束时测定,军曹鱼成活率、质量增加率、红细胞含量、肌肉铁含量、骨骼铁、锌含量和肝脏铁、锌含量明显受饲料中铁、锌添加量的影响;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受铁、锌交互作用影响显著,饲料系数主要受铁锌交互作用的影响.以成活率和质量增加率为评价指标,军曹鱼幼鱼商品饲料中铁和锌适宜添加量分别为200 mg/kg和110 mg/kg.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纳米锌及纳米锌多糖复合体对虹鳟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质量(120.0±3.0) g的虹鳟3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按1μL/g进行尾部肌肉注射纳米锌及纳米锌多糖复合体溶液,含量分别为1000、3000 mg/kg,试验周期为10 d。试验结果显示,纳米锌及纳米锌多糖复合体可不同程度提高虹鳟特定生长率(P>0.05)。1000 mg/kg纳米锌多糖复合体组虹鳟血液NBT阳性细胞数量百分比在第3 d最高,达22.3%(P<0.05);3000 mg/kg纳米锌多糖复合体组白细胞吞噬能力在第6 d最强(P<0.05)。3000 mg/kg纳米锌组虹鳟血清杀菌能力第3 d最高(19.4%),而3000 mg/kg纳米锌多糖复合体组血清杀菌能力第6 d最高,达32.43%(P<0.05)。第3 d,1000 mg/kg纳米锌多糖复合体组过氧化氢酶活性、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分别为26.39、43.38 U/mL (P<0.05);第6 d,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分别为29.91 U/mL、201.4 U/L(P<0.05),微量丙二醛浓度最低,为3.19 nmol/mL。试验结束后通过杀鲑气单胞菌攻毒感染,7 d内观察虹鳟累积死亡率,1000 mg/kg纳米锌多糖复合体组累积死亡率仅30%。由试验结果可知,纳米锌和纳米锌多糖复合体均能对虹鳟免疫功能产生促进作用,以1000 mg/kg纳米锌多糖复合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