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养殖对虾池塘底质污染与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增加,追求高产高效,增加投饵量,造成池中残饵的增加,生物排泄物及尸体等腐烂、分解、引起水质、底质的恶化,使水中营养元素氮、磷等发生非正常变化并产生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等有害物质,对虾池造成了污染。从而,破坏了虾池原有的生态平衡,使虾池的对虾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其生理功紊乱,生长缓慢,免疫功能下降,并逐渐感染疾病,甚至引起死亡。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在养虾过程中,虾的排泄物、残饵和死亡生物尸体就不可避免地积聚池底。随着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高密度养殖已成普遍现象,虽然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种一味追求高产量而忽视相应措施的模式,对养殖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已成为制约养殖效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养殖60 d后,也即到了养殖后期,在做好水质调控的同时,重点是改良虾池底质环境。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质,通常人们是通过水质的变化再知道底质的变化,改善底质是改善水质的基础。病原通过池底的有机污染物生长繁殖,再通过水体扩散传播。因此,养水先改底。  相似文献   

4.
虾池底质污染是对虾养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质,只有底质好,才有水质好,“养水先改底”。  相似文献   

5.
岁末年初,随着养殖季节的到来,众多南美白对虾养殖者又在准备着新的养殖计划。笔者在进行养殖实践及技术推广服务中发现,日前部分多年养虾池塘的“老化”进程加速,有效养殖周期明显缩短,有必要对养殖池塘进行改造翻新。  相似文献   

6.
<正>对虾养殖池经过一段时间使用或若干造(茬)养虾后,养殖者会发现,在虾池四边局部或较大面积池底发黑,这种现象称为虾池黑化。在养殖多年的老化虾池或  相似文献   

7.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蓬勃发展,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养殖设备不断改进,池塘内传统使用的叶轮式增氧机缺点越来越明显。为了提高放养密度,有效改善池塘底质状况,使池水每天24小时保持充足的溶氧,笔者在慈溪市绿田养殖场一养虾塘进行了试验,采用池底充气式增氧方法养殖南美白对虾,结果获得高产高效益。现把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池塘底部及中下层水体,处于塘底有毒有害物质向上浮升、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向下沉积,从而在水底的交汇处肜成一个特殊的层面?高密度养殖投饵多、排泄量大、藻类死亡、滥用絮凝性底改等因素导致该特殊层面发热、发臭、泛酸,腐败菌(弧菌或嗜水气单胞菌)大量繁殖,生物和化学耗氧量大,亚硝酸盐、氧氮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成为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的滋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聚毒层”,又恰恰足对虾的核心生活区。“聚毒层”如不及时消除,黑鳃、黄鳃、甲壳溃疡、白浊偷死等各种对虾病害则随之而生。下面就造成虾池水质、底质变坏的原因及改良底质的方法提出一些见解,供参考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虾蟹养殖中池塘水质与底质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虾、蟹养成过程中,虾、蟹代谢的排泄物、残饵及饵料溶出物以及生物尸体的影响,使池塘水质和地质条件恶化,增大了环境的压力,轻者影响虾、蟹中毒死亡。此外,由于环境压力增加,对虾体质虚弱,抗病能力降低,加之水中细菌等寄生物的增多,虾、蟹极易发病,降低养虾的成活率。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对虾养成中,水质、底质的改善比饵料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虾池清淤虾池经过冬季干塘风冻、晒塘后,从2月下旬开始清塘,彻底清除虾池内的淤泥和杂物。对于池底污黑发臭的淤泥,尽量将其清除干净。清淤后,进行池塘设施配套改造,使每个养殖池塘达到进、排水闸分设,并备有相应的提水设备。虾池能保证在1.5米以上水深。  相似文献   

11.
时冬晴  叶建生 《河北渔业》2006,(11):19-19,49
我国的对虾养殖池塘大多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由于当时虾池建设的标准低,经过多年的养殖,虾池的老化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这些虾池养虾产量低,易出现病害,使很多养殖户养虾严重亏损,甚至有一些虾池荒废,造成资源闲置[1~4].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又称东方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主要分布在黄渤海沿岸,朝鲜西海岸,东海及南海偶见,属于广盐性、暖水性大型洄游虾类,多数为一年成熟并繁殖后代,雌雄异体。中国对虾由于生长快、食性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点,不仅在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也被作为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盐碱地地表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底质与水质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同秋 《齐鲁渔业》2002,19(12):5-6
随着南美白对虾这一新兴养殖业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发和利用盐碱地资源,或新挖虾塘,或利用废旧鱼塘,进行对虾养殖。这些虾塘常渗出一些地表水,盐度在5~18左右。这些水经过处理,可以用来养殖对虾。熟悉掌握池塘底质和水质特点,以及其与对虾生长与疾病的关系,采取改善措施,对于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盐碱地池塘底质与水质的特点1.1底质特点 与内陆池塘底质基本相似,有硬质,也有软质。底质土壤大多呈碱性,随着对虾养殖时间的延长,池  相似文献   

14.
笔者总结在对虾越冬棚养殖生产中的实践,现将提高越冬棚养殖成功率的几个关键措施介绍如下: 一、虾池大小 越冬池塘面积一般不应过大,以8亩以内为好,目的是减少水面跨度、令越冬棚较牢固抵御风吹雨打,利于保温通风、调控水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陈淑玲 《齐鲁渔业》2006,23(2):21-21
1 改善养殖条件主要从池塘整治改造和配套增氧两方面人手。老化的池塘,淤泥沉积,滋生着大量的病原体,只有通过彻底清淤、挖深和进行底质改造,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和减少流行疾病的发生。一般池塘在整治时先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池底,配合吸泥浆泵将池底淤泥彻  相似文献   

16.
李长松 《水产学报》2006,30(6):796-800
通过青蛤稚贝不同放养密度的试验,研究了青蛤稚贝放养密度、生长与底质中硫化物间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显示:(1)底质中的硫化物浓度(Cs)随着青蛤稚贝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并与稚贝瞬时生长率(IGR)存在显著负相关,IGR=8.22×10-0.484CsP<0.05,n=30)。(2)青蛤稚贝的生长明显受到放养密度的制约,在5个实验密度梯度中(分别为:200、400、600、800、1 000个/cm2),以低密度的瞬时生长率最高,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瞬时生长率逐渐下降,死亡率上升。(3)密度因子对青蛤稚贝生长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作用:一是个体之间直接对空间和食物的竞争;二是通过对环境的影响(如底质中的硫化物等)反作用于自身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在哈尔滨地区面积6 600 m2、平均水深1.2 m、多年未清淤的泥沙底质典型淡水精养池溏中混养鲤(Cyprinus carpio)、鲇(Silurus aso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春季(4—5月)、夏季(6—8月)和秋季(9月)不同时间采集池塘水体和表层底泥样品,监测养殖周期内水质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和总有机碳(TOC)含量及高锰酸盐指数(CODMn)、p H的季节性变化,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水体污染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解析水质污染的主要驱动因子,并结合底质指标绘制网络关系图。结果表明:池塘水质整体处于严重污染水平,春季优于夏季和秋季。参与评价时池塘水质为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超标数随着养殖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都认为:养殖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能高产、能高密度养殖。因此,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尤其近两年来成虾价格下跌,养虾利润空间小。引起很多人从增加养殖密度求高产高效,越来越甚。任何生物对空间都有一定要求,特别是水生动物,密度大,除所需饲料多之外,水质化和环  相似文献   

19.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水质和底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为兵  鲁松 《水产养殖》2010,31(2):38-41
<正>自20世纪90年代虾病大面积暴发以来,各地探索了多种养殖模式,其中很多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年来倡导的对虾高产健康养殖系统推动了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迅猛发展,使得对虾养殖总产量节节攀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场所,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动物的成活和生长。科学进行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是提高养殖品种生长速度,达到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目的的关键,而底质的改良无疑又是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一部分残饵和水产动物粪便等有机物沉入水底以及死亡的生物体发酵分解后,与池底泥沙等物混合形成底泥。一定厚度的底泥能起到供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