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1年5月~2002年12月对南麂列岛紫海胆进行周年调查,并进行筏式笼养试验.结果表明:紫海胆集中分布在海藻繁茂的岩相岸段大干潮线附近,向下可以分布到-3m~-4m浅海岩礁上,米岸段个体密度4.75枚,生物量114.3 g,测算南麂列岛紫海胆资源量约27万枚,6.5 t;性腺指数0~8.2%,年平均为4.37%,丰满度高峰出现在春末夏初;棘刺长大尖锐,笼养互相倾扎致伤致死,并毁坏网笼.讨论了南麂列岛紫海胆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低潮带围塘进行人工养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浙江6个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浙江6个重要列岛(嵊泗列岛、中街山列岛、渔山列岛、台州列岛、洞头列岛、南麂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多样性和更好地养护大型底栖动物资源。根据调查文献,按中国海洋生物名录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名录,对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分类多样性指数、G-F多样性测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6个重要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差异较大。其中,南麂列岛最高(330种),台州列岛最低(133种)。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嵊泗列岛最高,达84.76,台州列岛最低,仅70.89,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值洞头列岛的最高,达846.94,嵊泗列岛最低,仅630.25。南麂列岛的G-F多样性测度指数最高,达0.87,这表明在科级分类阶元多样性(F指数)一定的前提下,属级分类阶元多样性(G指数)将会变高。科级和目级相似性结果显示,科级相似性最高的是洞头列岛与台州列岛,达0.651,渔山列岛与嵊泗列岛最低,仅0.480;目级相似性最高的仍是洞头列岛与台州列岛,达0.781,台州列岛与渔山列岛最低,仅0.623。本研究分析了浙江6个重要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多样性,以期为浙江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的养护、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铜藻Sargassum horneri(Turn.)Ag.系一种经济褐藻,是藻胶工业的优质原料.它富含有益的生源要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和有机肥料等方面.作者结合南麂列岛铜藻资源状况,提出保护性开发南麂列岛铜藻资源,值得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4.
叶德喜 《海洋渔业》1988,10(2):51-54
<正> 一、南麂岛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南麂列岛的中心点,位于北纬27°27′、东经121°05′,由大小23个岛屿,71个明暗礁(1986年4月再加1个人造鱼礁)组成。分布在162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全列岛陆上面积共12平方公里(其中南麂本岛7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的三个岛屿(1986年人口数2509人)是南麂本岛、竹屿、大擂。苍、平两县渔民季节性住岛生产的也有三个岛屿,是门屿、柴屿、平屿,可以住人,但现在无人居住的荒岛有6个,是后麂、龙头屿、破屿、尖屿、上马鞍、下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5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南麂列岛有着独特的特点,在该海域进行海洋资源开发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文章结合南麂列岛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他相关特征,分析了在该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五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南麂列岛有着独特的特点,在该海域进行海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科学合理。文章结合南麂列岛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他相关特征,对在该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改良南麂列岛海域投放的人工鱼礁礁体存在的沉陷、位移现象,试验研究了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并进行对比验证.采用水槽试验方法,对两种框型人工鱼礁模型在5种水流速度(0.15、0.20、0.25、0.30、0.35 m/s)和4种迎流角(0°、15°、30°、45°)条件下的阻力进行测定,并计算阻力系数.以水槽试验所测得的阻...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3年11月、2014年2月、5月、8月对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7个断面进行的生物资源定量和定性调查所获得的软体动物资料,研究了该区域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共鉴定出软体动物种类63种,隶属于3纲13目34科52属。春、夏、秋、冬季出现的种类数分别是48种、48种、45种、41种。(2)不同季节软体动物资源数量不同,在个体数上是春季>秋季>冬季>夏季;在重量上则是春季>秋季>夏季>冬季;软体动物平均个体数和生物量分别为506.5个/m2和801.54 g/m2,且以春季为最大,冬季为最小。(3)不同潮区的软体动物平均个体数不同,具体是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生物量差异也很明显,具体是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4)不同季节的优势种差异较大,但条纹隔贻贝是一年四季共有的第一大优势种。研究表明,由于受海流、地形、风浪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南麂列岛潮间带软体动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断面的分布差异较大。同时,通过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发现,近二十年来,南麂列岛软体动物的物种数及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9.
铜藻人工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藻(Sargassum horneri)藻株高大,枝叶繁茂,是中国暖温带海域和浅海植被优势种。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在南麂列岛进行了铜藻筏式人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铜藻在水温7.1~20.5℃范围内和表层水体强光下都有很好的生长。海藻鲜重和株高平均日增长最高分别为81g和18cm。栽培190d,平均海藻鲜重5.3kg,株高8m,最大海藻鲜重和株高达到13.2kg和12.3m。  相似文献   

10.
浙南飞云江口棘头梅童鱼的资源调查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浙南瑞安飞云江口海域的棘头梅童鱼的繁殖习性、资源变化、生长、食性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每年5~6月,棘头梅童鱼向飞云江口海域产卵场集中进行产卵活动,未见有秋季产卵现象,产卵水温19~25℃,产卵多在大潮水的几天里,产卵一般持续3个潮水。  相似文献   

11.
南麂列岛海域黑鱾网箱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5月5日起,对南麂列岛自然海域22500尾规格为1~2cm的黑鱾(Girella melanichthys)鱼苗进行了12个月的中间培育,至2002年5月5日平均叉长达14.5 cm,平均体重达93.7 g,成活率59.3%.其中培育出的1800尾中苗再经26个月的养成试验,至2005年7月5日,单养黑鱾均重达397.7g,养殖成活率84.5%;而与鮸状黄姑鱼混养的黑鱾均重达504.4 g,养殖成活率93.7%.  相似文献   

12.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虾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11月、2014年2月、5月、9月在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虾类调查资料,将生物量作为虾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虾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海域共鉴定出虾类25种,隶属于9科17属,虾类生物量各季节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32358.0 g)、秋季(13033.0 g)、冬季(3938.6 g)、春季(3635.6 g);(2)虾类数量分布季节变化明显,且岛礁区偏外的开阔海域虾类生物量比较高;(3)不同季节优势种更替较显著,春季优势种为日本鼓虾、鲜明鼓虾和细巧仿对虾,夏季优势种为哈氏仿对虾和中华管鞭虾,秋季优势种为中华管鞭虾、细巧仿对虾和哈氏仿对虾,冬季的优势种为细巧仿对虾、脊尾白虾、鲜明鼓虾和日本鼓虾;(4)水深对虾类生物量分布影响明显,各季节虾类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关系变化较大。结论认为,南麂列岛调查海域的虾类种类以季节性的广温广盐性种类为主;主要优势种生物量夏秋两季明显高于冬春两季,可能是因为大量虾类冬春季离开该海域去其他海域越冬繁殖,而到了夏秋季则回到该海域产卵、育肥和栖息;在夏、秋、冬季沿岸区虾类生物量高于岩礁区,可能因为虾类一般生活于有利于索饵、成长的泥沙底质沿岸区;优势种更替显著与主要优势种生长周期与虾类个体大小特征有关;南麂列岛海域虾类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关系复杂与该海域多变的温度盐度、复杂区系特点有关;虾类生物量分布随水深变化分布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调查海域主要优势种虾类活动范围与水深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贺江(白垢电站至江口电站江段)及其支流东安江(东安江电站至扶来江段)大规模爆发一种鱼虾寄生虫病害(此寄生虫后来由珠江水产研究所邹为民等定名为纺锤水鲺科,海湾水鲺属,典型海湾水鲺),造成江河野生鱼虾和网箱养殖鱼类的大量死亡,导致江河鱼虾资源量的急剧减少,往往有渔民连续作业多天收获很少。面对这种寄生虫病在贺江流行造  相似文献   

14.
竺俊全  骆其君 《海洋渔业》1991,13(4):165-166,172
<正> 厚膜藻 Pachymenia carnosa J.A.是隐丝藻科的一种大型暖水性红藻,外观紫红色,片状、膜质、粘滑,藻体呈叉状或掌状的分枝裂片。浙江沿海习称之为红菜,主要产于嵊泗列岛、中街山列岛、鱼山岛及南麂岛等地,尤以嵊泗列岛资源丰富,每年约可收购几万斤干品。此种藻生长于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并均匀地散生在其他藻类中  相似文献   

15.
韭山列岛自然保护区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多样性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4月和7月在大潮水期间对韭山列岛大青山、南韭山和积谷山的三个断面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采样,共鉴定出岩相潮间带生物96种,其中软体类41种,甲壳类24种,藻类16种,环节类8种,腔肠类5种,棘皮类2种。韭山列岛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2556.82g/m^2,平均栖息密度高达21579ind/m^2,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0391,其中日本笠藤壶为绝对优势种,优势度高达2.5896。与同属于高盐度的浙江省其它开敞性岛屿比较,韭山列岛积谷山岩相潮间带的底栖动物种类数略少于舟山的花鸟岛和温州的北麂岛,而远远多于台州的大陈岛和宁波的北渔山。韭山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与生物量随水平、垂直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水平分布主要受海浪和海流冲击的影响;垂直分布主要与分带有关,波浪及潮汐等环境因子影响上界,生物种间竞争影响下界;季节变化与温度、底栖生物的繁殖有关。本次调查的资料为有效评价保护区岛屿潮间带生态环境、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日前,温州市人民政府转发了由海洋与渔业部门编制的《温州市赤潮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要求沿海各县级人民政府及市政有关职能部门在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在赤潮灾害多发期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同做好防灾减灾应急指挥工作。近年来,由于受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入海水流影响,温州市沿海赤潮频发,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温州市赤潮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出台,标志着一个由温州市政府牵头、海洋与渔业、环保、海事、卫生防疫、财政、新闻等多个部门协作的赤潮防灾应急反应体系的建立。温州市建立赤潮防灾减灾联合应急行动机制@傅国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并搜集有关资料后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南麂列岛的贝藻种类非常丰富,共有贝类403种,藻类194种,分别占我国贝类、藻类总数的30%和20%。在保护区核心区,贝类的个体大小、种类和密度显著比其它非核心区大,说明保护区这几年的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日前,温州市水产主管部门从山东威海引进海水养殖新品种——牙鲆鱼苗4,500尾(其规格为18cm,体重50g),经一个多小时空运抵温后,即分别投放在瑞安市阁巷镇和平阳县南麂列岛进行围墉养殖与海水网箱养殖试验,运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系中俄界江,是世界十大江河之一。以额尔古纳河为正源,黑龙江全长4363km,流域面积185.5万km2。在我国境内面积为89. 34万km2。黑龙江上游和中游左岸在我国境内,干流长1887km,从上洛古河至黑河市为上游,长923km,黑河市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50km,由乌苏里江至海口为下游,长947km。我们于2016年8月20日到9月5日之间,在黑龙江同  相似文献   

20.
在直径2m的圆形玻璃钢槽内,水深0.3m,弱光,水温6~16℃下,详细观察了江鳕(Lota lota Linnaeus)胚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依形态发育,将出膜后的江鳕发育分为两个阶段(仔鱼期和稚鱼期)11个发育期.仔鱼期分为卵黄囊期仔鱼和后期仔鱼,历时62d;卵黄囊期仔鱼由单独依靠内源营养至混合营养过程,包括孵出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