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药多糖的化学分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季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03-11004
参考我国近5年来关于山药多糖的研究成果,列举了其提取分离技术,分析了其单糖组成和摩尔比,综述了其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等生理活性,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简单介绍了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病症状及识别方法,阐述了其主要传播途径,分析了其发病因素,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合欢树的栽培管理与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欢树作为一种常见的绿色植物,其生理特性、物理形态和美好寓意都决定了它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地位。为促进该树种的应用,介绍了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其栽培与管理技术,同时提出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观赏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沉水植物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水质净化,其生物量迅速增加.为了解决其残体问题,研究了6种沉水植物自身的理化性质,包括质地、含水率、酸碱度、有机质和碳氮比,分析其进行好氧堆肥的可行性,提出了水生植物好氧堆肥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堆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大香格里拉旅游资源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大香格里拉的具体地理位置,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探讨了其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价值(旅游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并对其旅游资源价值的实现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现代化农场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中农场为例,阐述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化农场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贻贝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废弃贻贝壳,如何对其资源化利用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综述了贻贝壳的研究利用现状,介绍了其作为钙补充剂、土壤改良剂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其在重金属、磷及染料去除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作为建筑材料、功能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的利用进展,并对贻贝壳的再利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铁豆75大豆品种集高产、稳产、优质、强抗病性、广适应性于一体,适宜在辽宁省中熟大豆区种植。本文阐述了其选育过程,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简要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慈姑黑粉病的发生规律,阐述了其发病特点,概述了其危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两方面提出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种植户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全发  吴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89-19290,19309
介绍了雪松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分析了其作为园林绿化树种在观赏性、防护作用、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中的作用,阐述了其孤植、对植、列植、从植、群植5种造景形式,并论述了其在城市街道、居民区、厂区和工业区、风景区和森林公园5类不同区域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蓟马类害虫是农业生产中一类重要的有害生物。鉴于诱控技术在该类害虫防治中巨大潜力,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蓟马类害虫的诱控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归纳、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在诱虫板、杀虫灯、诱集植物、植物精油和挥发物、聚集和性信息素等技术上的研究,旨在为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该类害虫的诱控防治技术,并为生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棕榈蓟马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士卿  邓裕亮  李惠  张宏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38-12541,12587
概述了棕榈蓟马的分布、寄主与为害、鉴定方法、室内饲养、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甘蔗是云南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蓟马类是甘蔗的重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甘蔗未展开的心叶内危害,影响甘蔗产量。本研究调查云南省陇川、元江等17个甘蔗种植县、市,共采集成虫标本1142头。经鉴定,得出害虫种类9种,即蔗腹齿蓟马(又称甘蔗蓟马)(Fulmekiola serratus)、竹直鬃蓟马(Stenchaetothrips bumbusae)、黄蓟马(Thrips flavus)、褐蓟马(Thrips fusca)、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禾蓟马(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玉米黄呆蓟马(Anaphothrips obscurus)和华简管蓟马(Haplothrips chinensis);天敌1种,即横纹蓟马(Aeolothrips fasciatus)。蔗腹齿蓟马(F. serratus)是所有甘蔗种植区的绝对优势种,在所调查甘蔗种植区均有,占所采集鉴定蓟马总数的80.21%。  相似文献   

14.
云南甘蔗蓟马种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是云南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蓟马类是甘蔗的重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甘蔗未展开的心叶内危害,影响甘蔗产量。本研究调查云南省陇川、元江等17个甘蔗种植县、市,共采集成虫标本1 142头。经鉴定,得出害虫种类9种,即蔗腹齿蓟马(又称甘蔗蓟马)(Fulm ekiola serratus)、竹直鬃蓟马(Stenchaeto-thrips bum busae)、黄蓟马(Thrips flavus)、褐蓟马(Thrips fusca)、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禾蓟马(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玉米黄呆蓟马(Anaphothrips obscurus)和华简管蓟马(Haplothrips chinensis);天敌1种,即横纹蓟马(Aeolothrips fasciatus)。蔗腹齿蓟马(F.serratus)是所有甘蔗种植区的绝对优势种,在所调查甘蔗种植区均有,占所采集鉴定蓟马总数的80.21%。  相似文献   

15.
柑橘蓟马种类和种群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12月对建水县柑橘蓟马种类及种群季节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柑橘的蓟马有11种,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花蓟马(F. intonsa)、茶黄硬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八节黄蓟马(T. flavidulus)、棕榈蓟马(T. palmi)、杜鹃蓟马(T. andrewsi)、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普通大蓟马(M. usitatus)、褐三鬃蓟马(Lefroyothrips lefroyi)、华简管蓟马(Haplothrips chinensis)。不同柑橘品种上蓟马种类稍有不同,其中普通大蓟马(M. usitatus)仅在脐橙采集到,而花蓟马仅在椪柑上采集到。西花蓟马(F. occidentalis)是脐橙和椪柑的共有优势种种类,采集量分别占46.28%和48.46%,主要危害的种类还有黄胸蓟马(T. hawaiiensis)、杜鹃蓟马(T. andrewsi)和棕榈蓟马(T. palmi)。在椪柑发现一种捕食性蓟马长角蓟马属(Franklinothrips sp.)。文中提供了上述12种蓟马成虫的分类检索表。柑橘蓟马雌雄虫均有发生,而且雌虫明显多于雄虫,脐橙和椪柑各蓟马种类的雌雄虫数量变动情况不同。种群数量季节动态调查结果显示,脐橙蓟马数量明显多于椪柑的蓟马数量,蓟马种群出现两次高峰期,3-4月花期和幼果期及9-10月秋梢抽发期。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10种药剂对大葱蓟马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效果最优,药后第1、3、7天的防效分别为96.89%、98.87%和94.26%,其次是2.2%阿维.吡虫啉乳油和0.3%苦参碱水剂。3种药剂的防效均达90%以上,明显优于其它药剂,且速效性好,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植物源杀虫剂对烟蓟马的毒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烟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分析亚致死浓度对2龄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和苦参碱对2龄若虫的毒力相对较高,LC50分别为6.983 mg/L和9.571 mg/L。印楝素、苦参碱和鱼藤酮的亚致死浓度LC40对2龄若虫期和蛹期有显著延长作用,对化蛹率、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印楝素LC40对化蛹率、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23.64%、17.60%、18.37%和12.54%。说明印楝素和苦参碱对烟蓟马的致毒作用较好,低龄若虫(2龄期前)是防治的最佳时期,除发挥2种药剂的毒力外,还可通过亚致死浓度对存活若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形成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我国果树蓟马对水果的为害特点、蓟马种类、发生规律、防治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对果树蓟马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石榴黄蓟马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5—2007年采用在果园中定点观察、采集标本回实验室制片后通过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等方法对石榴新害虫黄蓟马Thrips flavus Schrank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黄蓟马在四川省凉山州1年发生17—19代,有较为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越冬虫态为成虫和若虫;温、湿度对石榴黄蓟马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干旱季节往往猖獗为害,多雨季节则对其生长发育不利,其发育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  相似文献   

20.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最初分布于美国西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扩散至全球各大洲,目前已在69个国家和地区有报道,成为世界性害虫。F. occidentalis可以以持久性的方式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如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并且,F. occidentalis传播的病毒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本身所造成的损失。因此控制F. occidentalis的种群以及它的扩散是控制Tospoviruses的关键所在,有鉴于此,各国对F. occidentali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论述了近年来F. occidentalis在生物学特征、室内饲养以及它和TSWV的互作关系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