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蝴蝶兰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懿  严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83-1785,1787
按组织培养的一般程序(原球茎的诱导、增殖、分化、生根、移栽)概述了蝴蝶兰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种子的无菌播种快繁和丛生芽繁殖途径,以及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问题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未来蝴蝶兰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和方法。实验证明:用幼叶在散射光下培养诱导蝴蝶兰原球茎的效果最好,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1mg/L水解乳蛋白500mg/L+蔗糖30g/L+琼脂7g/L(pH值5.4);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A+6-BA2mg/L+NAA1mg/L+水解乳蛋白500mg/L+蔗糖30g/L+琼脂7g/L(pH值5.4);最适生根长苗培养基:1/2MS+IBA1.5mg/L+NAA0.05mg/L+0.3%活性炭+蔗糖30g/L+琼脂7g/L(pH值5.4)。  相似文献   

3.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蝴蝶兰的叶片、花梗腋芽、花梗节间、茎尖、根尖为外植体,通过对蝴蝶兰组织培养的不同类型的基本培养基及各种激素配比进行组合试验,筛选出蝴蝶兰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及其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花梗腋芽是蝴蝶兰组培的最佳外植体,其理想培养基配方为:1/2MS+2mg/L6-BA+0.2mg/L NAA+0.3%Ac+20g/L蔗糖+8g/L琼脂,原球茎诱导率可达72.9%。  相似文献   

4.
蝴蝶兰种子胚组织培养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蝴蝶兰种子胚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采收期、不同培养基以及在培养基中添加多种附加物对原球茎形成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120~150 d的成熟种子胚适宜于组织培养,以花宝1号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椰子汁、香蕉、土豆汁能很好地诱导原球茎,诱导率达95%以上。添加有机附加物对不同花色的蝴蝶兰品种的培养效果不同,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利于种子萌发。用花多多4号3~4 g/L+Tryptone 2~2.5 g/L+1/3MS+6BA 1.0 mg/L+NAA 0.02 mg/L+CW 100 g/L+AC 0.5~1.0 g/L有利于原球体和幼苗的生长,成苗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蝴蝶兰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蝴蝶兰各培养再生途径的影响进行了概述,为蝴蝶兰的组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对蝴蝶兰种苗进行繁殖,具有增殖率高,速度快,不受季节限制,可周年生产,易去除病毒等优点.该法主要利用种子无菌播种萌发形成实生苗,利用外植物诱导出丛生萌芽,通过切割培养使丛生芽不断增殖,从而解决蝴蝶兰繁殖中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诱导蝴蝶兰花梗上的腋芽萌发,可以得到无菌的蝴蝶兰不定芽。以不定芽上的幼叶为外植体,建立蝴蝶兰的无菌培养体系。结果表明:诱导腋芽萌发的培养基为MS+5 mg/L 6-BA;利用幼叶进行原球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5 mg/L 6-BA+0.5 mg/L NAA+0.1 g/L活性炭(AC)+150 mL/L椰汁(CM);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3 g/L花宝一号(HyponexNo.1)+5 mg/L 6-BA+1 mg/L NAA+150 mL/L CM;生根培养基为3 g/L Hyponex No.1+0.1 mg/L6-BA+1 mg/L NAA+0.5 g/L AC+100 mL/L土豆汁。  相似文献   

8.
张敏  曾燕红  陆耀  玉新爱 《乡村科技》2022,(13):100-102
蝴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植物,形态美妙、花期较长,素有“兰中皇后”的美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由于蝴蝶兰属于单茎气生兰,再生能力弱,因而研究蝴蝶兰快速繁殖技术非常有必要。在总结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火凤凰蝴蝶兰为例,从外植体选择、丛生芽诱导、培养基成分等方面概述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并总结蝴蝶兰主要病害防治措施,为优化蝴蝶兰组织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蝴蝶兰组织培养及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蝴蝶兰(phalaenopsis)的组织培养及诱变育种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就当前蝴蝶兰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的选择、原球茎增殖、生根壮苗、炼苗移栽化学诱变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蝴蝶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志国  黄承钧  陶陶  闻治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14-14615
[目的]对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为蝴蝶兰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蝴蝶兰嫩叶、茎尖、花梗侧芽为外植体,进行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增殖及试管苗生根的组织培养。[结果]结果表明,MS+2.0mg/L6-BA+1.0ng/LNAA+200ml/L椰乳是诱导蝴蝶兰原球茎形成的最佳培养基,茎尖诱导率迭缸.37%;MS+1.0mg/LNAA+2.0mg/L6-BA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9.62;1/2MS是蝴蝶兰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生根率达94.42%,且根生长最快最整齐。[结论]在生产上,可采用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方法进行蝴蝶兰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11.
对蝴蝶兰(Phalaenopsis)组培生产中引起原球茎状体玻璃化的原因以及玻璃化原球茎状体再利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素质量浓度增高和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原球茎状体玻璃化程度加重。当激素NAA为5mg/L、BA为10mg/L,继代培养到第9代时,2种培养基中玻璃化率分别高达71%和65%。玻璃化原球茎状体的平均增殖率仅为2.2%,再生植物率为183株/瓶,明显低于正常的原球茎状体的5.3%和1297株/瓶。玻璃化原球茎状体在无激素培养基中经2~3代培养后,玻璃化原球茎状体的数量下降到0.84%,玻璃化现象可得到明显恢复,恢复后的原球茎状体的分化能力和植株生长状态与正常原球茎状体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可继续应用于组培生产。  相似文献   

12.
蝴蝶兰花梗诱导培养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蝴蝶兰花梗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以及在培养基中添加激素对花梗诱导、丛生芽增殖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1/2MS+BA 3 mg/L+NAA 0.2 mg/L适合花梗诱导,诱导率达90%以上;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以1/2MS+BA 5 mg/L+NAA 0.2 g/L的综合效果好,培养20~30 d后的增殖系数达到3.1;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MS(1/2N)+IBA 0.1mg/L+NAA 0.2 mg/L。  相似文献   

13.
对蝴蝶兰(Phalaenopsis)组培生产中引起原球茎状体玻璃化的原因以及玻璃化原球茎状体再利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素质量浓度增高和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原球茎状体玻璃化程度加重。当激素NAA为5mg/L、BA为10mg/L,继代培养到第9代时,2种培养基中玻璃化率分别高达71%和65%。玻璃化原球茎状体的平均增殖率仅为2.2%,再生植物率为183株/瓶,明显低于正常的原球茎状体的5.3%和1297株/瓶。玻璃化原球茎状体在无激素培养基中经2~3代培养后,玻璃化原球茎状体的数量下降到0.84%,玻璃化现象可得到明显恢复,恢复后的原球茎状体的分化能力和植株生长状态与正常原球茎状体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可继续应用于组培生产。  相似文献   

14.
蝴蝶兰组培苗快繁高效安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冰  张金云  谢光坤  杨大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170-6171,6173
[目的]建立蝴蝶兰组培苗的快繁工厂化生产体系.[方法]以蝴蝶兰的花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并进行继代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出瓶培养,最后分别包装、标识、运输.[结果]试验获得了无菌的蝴蝶兰芽苗,经8代继代培养后,进行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而后进行炼苗与出瓶培养,最后按照大、中、小3个规格的苗龄分级出圃,对出圃的组培苗按级分别包装、标识、运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详细的蝴蝶兰苗快繁工厂化生产体系.[结论]该方法建立了蝴蝶兰组培苗的快繁工厂化生产体系,为蝴蝶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蝴蝶兰原球茎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常规方法对蝴蝶兰原球茎结构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蝴蝶兰原球茎表面存在透明的根状纤毛。中间有分生区。顶端有生长点,在原球茎上部有气孔。在原球茎外层组织中存在成簇的“棒状结构”.是兰花原球茎所特有的。在部分原球茎细胞中存在真菌的菌丝,是与兰花共生的真菌。  相似文献   

16.
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4个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品种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Protocorn-likebody,PLB)。结果表明,在培养基1/2MS+3mg/L TDZ+20g/L蔗糖+3g/L植物凝胶上,14个蝴蝶兰品种的叶片均能诱导出类原球茎,其中10个品种的诱导率高于20%,尤以777最高,为51%;最低的为788,仅有1%。试验建立了一套成本低廉、成分简单、重复性好、也适合于蝴蝶兰类原球茎的继代增殖培养技术体系,为蝴蝶兰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