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青海紫斑牡丹的栽培表现,总结其繁育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油用紫斑牡丹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甘肃地区油用紫斑牡丹栽培管理的生产实践,对油用紫斑牡丹从选园、整地、采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种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紫斑牡丹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是仅次于中原牡丹的第二大牡丹品种群,是进行遗传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而且紫斑牡丹的观赏、药用价值很高,其衍生产品如牡丹籽油、牡丹酒等市场也非常广阔,紫斑牡丹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的特色产业。本文根据甘肃省的栽培情况,总结了紫斑牡丹的繁殖栽培育苗技术,以期促进紫斑牡丹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紫斑牡丹作为中国牡丹家族中的后起之秀,雍容华贵,富丽端庄,在现代园林设计和日常生活装饰中被广泛应用。文章着重分析阐述了紫斑牡丹在美化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紫斑牡丹引种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的牡丹品种,2004年从甘肃省兰州市引种了紫斑牡丹,连续3a对其物候、生长节律及花芽分化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物候期延迟了大约30d,枝条和叶片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26.3cm和27.8cm(长)×20.4cm(宽),花蕾平均大小为3.39cm(纵径)×3.10cm(横径),花径平均大小为13.5cm,花芽分化正常.在引种地紫斑牡丹能够良好地生长并开花结实,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紫斑牡丹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用500mg/L GA_3处理紫斑牡丹种子48h后沙藏,可加快生根的速度和提高生根率,但200mg/L或100mg/L GA_3处理已生根种子不能打破其上胚轴休眠。种皮和胚乳的水提液对胚根和子叶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但不是抑制紫斑牡丹种子萌发的决定因素。胚培养试验表明:抑制上胚轴萌发的物质不在子叶,而可能在上胚轴或胚芽中。  相似文献   

7.
银川灌区紫斑牡丹引种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宁夏地区引种紫斑牡丹主要受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两个因素的制约.青铜峡市青秀园引种甘肃兰州紫斑牡丹进行栽培试验,对其物候期、枝条生长量、抗逆性、病害发生等情况进行了定期观察,对紫斑牡丹各品种的生态习性、在引种地的枝条实存率、成花率、休眠芽萌动、生长发育的异质性等综合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斑牡丹在银川地区表现良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紫斑牡丹新品种选育及牡丹品种分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该文报道了兰州和平牡丹园培育紫斑牡丹新品种的方法和过程,讨论和分析了新品种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牡丹品种分类系统.主要结果有:①20年从32万多株实生苗中选育出9种花色、7种花型、500多个紫斑牡丹新品种;②甘肃紫斑牡丹品种(群)与中原普通牡丹品种(群)大规模反复杂交,极大地丰富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为大量选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③按色、类、型、组和品种五个等级组成的牡丹品种分类系统,“色型兼备、科学实用”,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紫斑牡丹因花瓣基部有明显的大块紫斑和紫红斑而得名,是我国特有植物,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中国牡丹品种群的原始种群之一。甘肃东部紫斑牡丹零星分布在子午岭林区合水县太白林场瓦川沟,受到放牧和随意采挖等因素的影响,加之紫斑牡丹自然繁殖能力较差,分布区域逐渐缩小。为保护并扩繁紫斑牡丹野生分布区域,对紫斑牡丹进行了调查,对其种子繁育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了解了其适宜的种子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10.
紫斑牡丹在青海省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花大色艳、结实率高、应用前景广的特点,本文介绍了紫斑牡丹播种繁育技术要点,有利于提高繁育数量和质量,发挥牡丹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牡丹产业,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1.
滇牡丹的开花特征及繁育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种群数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香格里拉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3a的连续观察,运用花粉活力检测、柱头可授期检测、花粉—胚珠比(P/O)、套袋试验等分析其开花特征及繁育系统.结果表明:滇牡丹种群整体花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单花花期6~9d,花朵虫食率高并促进雄蕊提前散粉;正常发育的滇牡丹花瓣打开1~2 d后自内向外开始散粉,可持续5~6 d,常温下花粉活力持续时间较长,柱头在花瓣打开前1d至打开后3d授粉成功率均较高,散粉滞后可认为是雄蕊后熟;P/O值为(6 124 ~9713):1,花粉量大,为较高授粉成功率提供了可能性;繁育系统中不同套袋试验表明,滇牡丹不存在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现象,具有较弱的风媒传粉能力,同株异花能产生少量种子,但种子量少且饱满度较低,人工异株异花授粉和自然杂交结实率最高.繁育系统研究认为滇牡丹应为以昆虫为主要媒介的异花传粉植物,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昆虫传粉活动.  相似文献   

12.
刘开庆  丁开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79-5880
[目的]有效利用滇牡丹培育牡丹品种。[方法]采用点面结合方式,对云南省澄江县梁王山40 m2样方内野生滇牡丹居群的开花特性进行了定量观测。[结果]滇牡丹花期长达2个多月,从4月初开放至6月初,远远长于目前栽培的牡丹品种;整个花期内共出现了215朵花,花蕾败育比例为8.37%,盛花期为4月14日~5月14日。滇牡丹不同植株花期变异比较大。单朵花的开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滇牡丹的花期较长可能与其所处环境有一定关系,也可能是其遗传背景的反映。[结论]滇牡丹是培育早花和晚花牡丹品种的重要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紫斑牡丹的抗寒性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中园  金研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11-11513
以紫斑牡丹的6个品种为试材,对这些品种的抗寒生理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紫斑牡丹在低温胁迫表现的生理反应不同,即: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变大,MDA含量表现出先降后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则略有差异。通过运用隶属函数对紫斑牡丹6个品种的抗寒: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其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玫瑰红〉和平莲〉红莲〉紫楼闪金〉紫冠玉珠〉青春。  相似文献   

14.
紫斑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临夏紫斑牡丹芽苗为材料,在不同培养基、激素、培养条件下继代增殖培养的结果表明,当6-BA浓度为1.0 mg/L、NAA为0.5 mg/L时,分化率最高;当6-BA为3.0~5.0 mg/L、IAA为0.5 mg/L,或NAA为0.05 mg/L、6-BA为3.0 mg/L时均有利于牡丹的继代分化。接种后当光照为3 0...  相似文献   

15.
甘肃子午岭野生紫斑牡丹种群及生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踏查及样地调查,甘肃庆阳子午岭太白林区瓦川沟分布着面积为69.25 hm2的紫斑牡丹天然种群,其生长的坡向、坡位等生境条件对其种群特征产生影响。紫斑牡丹种群主要分布于温暖潮湿的阴坡(东北坡)环境,根系生长在林区0~40 cm、pH值为7.8~8的土层中。不同坡位对紫斑牡丹种群密度及幼苗的形成影响较大,分布于山坡中、下部的紫斑牡丹种群具有良好的生长状况、群落稳定性及更新能力,即水热条件好、枯落层厚的山林中部有利于紫斑牡丹种群密度的增加。太白林区野生紫斑牡丹随着株龄的增加株高变化逐渐缓慢,18 a以后株高稳定至140 cm左右。紫斑牡丹种群特征的研究可为野生紫斑牡丹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7个紫斑牡丹品种寒地生长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4年从甘肃兰州引进的7个紫斑牡丹品种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内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紫斑牡丹的茎高、叶长和叶宽年平均生长量存在差异,表现出植株高矮和叶片大小的不同,但各指标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物候期比原产地延后30d.茎高生长起始时间早,速生期短,生长集中;而叶生长的持续时间相对要长,叶宽生长的结束期更迟于叶长.  相似文献   

17.
3个紫斑牡丹品种的抗寒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兴高采烈、紫海银波、红珍珠3个引进的紫斑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哈尔滨冬季自然降温条件下(稳定降至-5~-10℃开始,每降5℃取样一次,至温度降到-25~-30℃),测定越冬枝条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3个品种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兴高采烈和紫海银波的各项指标测定值高于红珍珠,即兴高采烈和紫海银波表现为相对较强的抗寒特性。  相似文献   

18.
紫斑牡丹种子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理平  夏欢  尹定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45-15246
[目的]探讨紫斑牡丹种子休眠的原因。[方法]利用水浸提的方式对紫斑牡丹种皮、胚乳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油菜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生物检测分析。[结果]紫斑牡丹种皮、胚乳中含有抑制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物质,随着浸提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显著;相同浓度的胚乳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种皮浸提液。[结论]紫斑牡丹种子内抑制物质的存在是紫斑牡丹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