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速生人工林桉树木材苯酚液化产物和甲醛进一步树脂化制备液化木基酚醛(Liquefied wood phenol formaldehyde,LWPF)树脂作为胶合板用胶粘剂,探讨了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LWPF树脂胶合板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均对LWPF树脂胶合板的胶合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5min时所得胶合板的胶合性能好,平均木破率为86.4%.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液化及树脂化的工艺条件,进而提高玉米秸秆资源的利用价值及开辟玉米秸秆利用的新途径.[方法]以苯酚为液化剂、磷酸为催化剂对玉米秸秆进行液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玉米秸秆液化的最优工艺;然后对液化产物进行树脂化,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树脂化工艺.[结果]玉米秸秆液化的最优工艺条件:液化温度150℃、液化时间165 min、固液比3∶13、磷酸用量10%,该液化工艺条件下,玉米秸秆液化残渣率为l2.1%;树脂化工艺条件:甲醛与液化产物摩尔比1.8、NaOH与液化产物摩尔比0.35、树脂化合成温度85℃、保温时间40 min、水与液化产物摩尔比8.0,该工艺条件下可生产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玉米秸秆液化物树脂,用其压制的胶合板干状强度1.788 MPa、湿状强度0.812 MPa,胶合强度符合国家标准(GB/T 17657-1999)对Ⅰ类胶合板的要求(≥0.700MPa).[结论]以玉米秸秆液化产物制备的酚醛树脂胶黏剂可用于木材加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木薯秆磷酸液化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液化物树脂性能,为木薯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苯酚为液化剂、磷酸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液固比、催化剂添加量、液化温度、液化时间等因素对木薯秆液化反应的影响,并测定木薯秆液化物树脂的胶合性能.[结果]木薯秆磷酸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5∶1,催化剂添加量13%,液化温度165℃,液化时间1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木薯秆液化率为90.54%.以木薯秆液化物树脂压制3层胶合板,其平均胶合强度为0.7392 MPa,符合国家标准GB/T 9846-2004对Ⅰ类胶合板的要求(≥0.7000MPa).[结论]以木薯秆磷酸液化产物合成树脂制备酚醛树脂胶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4.
马占相思树皮磷酸催化液化及其液化物树脂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苯酚作液化剂、磷酸作催化剂对马占相思树皮进行液化研究,分析了液化温度、催化剂用量、液化时间及液固比对液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马占相思树皮磷酸催化液化的最优方案,并研究树脂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工艺。结果表明:(1)随着液化温度升高、磷酸用量增加、液化时间延长和液固比的增加,马占相思树皮液化物的残渣率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马占相思树皮磷酸催化液化程度对液化温度的变化更敏感。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液化温度170℃,催化剂磷酸加入量为9%,液化时间2.5 h,液固比4.5:1,残渣率为20.1%;(3)液化产物树脂化合成表明,甲醛与液化产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液化产物树脂的粘度有显著影响。对树脂的胶合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以其压制的3层胶合板强度符合国家标准中对Ⅰ类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要求(≥0.7MPa)。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芦竹的苯酚液化工艺。[方法]研究了芦竹在硫酸催化下苯酚液化时料液比(苯酚与芦竹质量比)、硫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芦竹苯酚液化残渣率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了液化产物及残渣的结构。[结果]料液比对芦竹的苯酚液化影响较大;随着料液比及硫酸用量的增加残渣率明显降低;反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液化反应的进行,但到一定温度后残渣率变化不明显;液化反应主要在反应初期进行,随着时间的延长,液化效率变化不大。当料液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6%,反应温度为160℃时,反应1.5 h可将芦竹较好的液化,液化残渣率达4.93%,液化效率达95%以上。[结论]液化后芦竹组分与苯酚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木薯酒糟苯酚液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木薯酒糟苯酚液化工艺。[方法]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液固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木薯酒糟苯酚液化效果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液固比对液化效果的影响最显著,其次分别为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木薯酒糟苯酚液化的最优工艺为:液固比6: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20min,催化剂用量为苯酚含量的6%时,残渣率小于5%。通过FT-IR对液化产物、液化残渣的结构进行表征,证明木薯酒糟液化产物中引入新的芳环结构。[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木薯酒糟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木材褐腐过程中化学组成对其液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木材腐朽程度引起的化学组成变化规律与液化特性之间的关系,该文利用褐腐真菌茯苓对马尾松木材进行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预处理,用残渣率指标、GPC、FTIR和NMR对木材的液化程度及液化产物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褐腐木材在液比为2和磷酸催化条件下可取得良好的液化效果。对褐腐木材而言,随腐朽时间从3周延长至7周,液化残渣率逐渐降低,液化产物中残留的苯酚量逐渐减少,液化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逐渐增大。当腐朽时间达到11和15周时,残渣率迅速下降,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继续呈上升趋势,而残留的苯酚量却有微弱的增加。说明褐腐处理的木材比正常木材在苯酚中的液化条件温和,木材腐朽程度越严重,液化反应越容易,腐朽时间11周(1%NaOH抽出物含量为54%)是木材在苯酚中的液化反应由难到易的转折点。FTIR和NMR结果显示:腐朽木材与苯酚的酚化反应主要发生在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且以单取代为主,木材组分通过酚化反应转化为含有活性部位的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以PEG400/Glycerin为液化剂,硫酸为催化剂,研究液化反应条件对竹粉液化产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化反应体系中液固质量比从2∶1增加到4∶1时,液化产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分散度Mw/Mn逐渐减小;催化剂硫酸用量从2%增加到3%时,液化产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分散度Mw/Mn先减小,硫酸用量达到4%时又增大;液化反应温度从130℃升高到140℃时,液化产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分散度Mw/Mn先减小,到150℃又增大,160℃开始逐渐减小;随着液化反应时间的延长,液化产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分散度Mw/Mn先减小后增大直到120min时又减小.这说明液化反应时间、温度、液固比、催化剂用量对竹粉降解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废弃刨花板苯酚液化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搞清废弃刨花板在浓硫酸催化苯酚液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催化剂硫酸用量和料液比(刨花板粉∶苯酚)等因子对液化效果的影响,得到合理的液化工艺参数,该研究在分析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浓硫酸催化刨花板苯酚液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硫酸催化剂进行木材的苯酚液化时,液化反应物的残渣率随着液化温度的提高、液化时间的延长、料液比的减小而减少,但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极差分析表明:①废弃刨花板的最佳液化工艺为液化温度140℃,液化时间1.5 h,料液比1∶4.5,催化剂硫酸用量6%。在此液化条件下,其液化残渣率为9.6%。②实验室自制刨花板在液化温度140℃、液化时间1.5 h、料液比1∶3.5、催化剂硫酸用量为6%的液化条件下,残渣率可达到8.9%。   相似文献   

10.
在质量浓度为36%(360 g.L-1)的硫酸催化作用下用苯酚对桉树Eucalyptus spp.树皮进行液化,考察催化剂用量、液固比、液化温度和液化时间对液化反应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桉树树皮液化的较佳方案,并对桉树树皮液化物树脂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液固比对桉树树皮液化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液化温度、液化时间。②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得出桉树树皮较理想的液化工艺条件:液固比为10∶3,液化温度为150℃,液化时间为80 min,质量浓度36%硫酸用量为液化物总量的6%。③以树皮液化物为基准,选择甲醛摩尔比为1.6,氢氧化钠摩尔比为0.3,水摩尔比为8.0,缩聚温度95℃的树脂化工艺制备树脂胶黏剂用于压板。样板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检测:产品的含水率为10%,在技术要求范围内;胶合强度的平均值为0.835 8 MPa,在Ⅰ类胶合板的技术要求内;甲醛释放量为1.5 mg.L-1,属于E2级别。图1表2参13  相似文献   

11.
李相林  谢华  彭波  谢洲  杨瑞刚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1):1849-1855
【目的】研究速生桉种植中氮素对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影响,可为广西饮用水源地速生桉种植的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横县六蓝水库饮用水源地为例,采样分析水源地取水口处水质。在为期5年(2011~2015年)的一个轮伐期内,以六蓝水库汇水区为研究尺度,实地调查汇水区各村屯林农的肥料施用情况,估算肥料用量及污染物氮的排放量,并分析氮的排放量与水质污染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采样结果显示,除第1年(2011年)的总氮监测数据达Ⅱ类水质标准外,其余4年(2012~2015年)的数据均未达Ⅱ类水质标准,氨氮的5年监测数据均能达Ⅱ类水质标准。六蓝水库汇水区速生桉林业面源总氮排放量占流域范围所有污染源总氮排放量的84.7%。速生桉施肥引起的总氮排放量与总氮监测数据显著相关(α=0.05,P=0.023),与氨氮监测数据不显著相关(α=0.05,P=0.106);生活污染源和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染源的总氮排放量与氨氮监测数据极显著相关(α=0.01,P=0.009),与总氮监测数据不显著相关(α=0.05,P=0.072)。【结论】六蓝水库饮用水源地氮素主要污染源为速生桉林种植施肥,总氮排放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库总氮因子浓度。因此,采取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控制和安排汇水区内速生桉的肥料用量与次数,进而减少氮素排放,对于预防饮用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桉木单板/聚丙烯膜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合理地利用人工林速生材桉木,用塑料替代甲醛类胶黏剂,解决污染问题,以桉木单板和聚丙烯膜为原材料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采用热—冷压制备工艺,分析了热压温度、压力及时间与塑料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制备此类材料的最优工艺:热压温度180℃、热压压力0.9 MPa、热压时间420 s、塑料添加量150 g/m2;用该工艺制备的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达到或优于GB/T 9846.3—2004 I类胶合板标准。结果表明:用桉木单板和聚丙烯膜制备木塑复合材料是可行的,无游离甲醛释放。  相似文献   

13.
张佐玉  姬宁  李丹  廖可军  张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73-5575
研究了原料类型对指接板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生产厂家相同生产工艺流程下,同批次产品抽检发现松木指接板的甲醛释放量是香椿指接板的24.7倍,差异达0.05显著水平;甲醛释放量随产品堆放时间延长、测试温度和湿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差异达0.05显著水平。根本原因是由不同原料间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的差异性所致。这种差异还导致指接板含水率、密度和顺纹抗压强度的变化。优选原料、降低原料异质性的措施有助于降低产品的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板栗苞液化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对氢氧化钠、碳酸钠、醋酸(99.5%)、磷酸(85%)、盐酸(37%)和硫酸(98%)6种催化剂对板栗苞液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在130、150和170℃液化反应温度下,浓硫酸、磷酸和浓盐酸加入量与苯酚的百分比为1~6%时,对板栗苞苯酚液化效果的影响。对150℃时,以加入量为4%的浓硫酸催化板栗苞苯酚液化产物与甲醛制成的树脂和传统酚醛树脂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酸对板栗苞苯酚液化有较好的催化作用,且酸性越强对板栗苞苯酚液化催化效果越好;当反应温度为150℃,催化剂为4%浓硫酸是,板栗苞的苯酚液化效果最佳,液化率可以达到92.11%;当板栗苞粉与苯酚质量比为1∶3时,液化所得产物与甲醛反应所得酚醛树脂基本符合GB/T14732-93的要求。[结论]板栗苞液化制备酚醛树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梁丽珍  牛俊玲  兰彦平  王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77-18179
[目的]对板栗苞液化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对氢氧化钠、碳酸钠、醋酸(99.5%)、磷酸(85%)、盐酸(37%)和硫酸(98%)6种催化剂对板栗苞液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在130、150和170℃液化反应温度下,浓硫酸、磷酸和浓盐酸加入量与苯酚的百分比为1~6%时,对板栗苞苯酚液化效果的影响。对150℃时,以加入量为4%的浓硫酸催化板栗苞苯酚液化产物与甲醛制成的树脂和传统酚醛树脂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酸对板栗苞苯酚液化有较好的催化作用,且酸性越强对板栗苞苯酚液化催化效果越好;当反应温度为150℃,催化剂为4%浓硫酸是,板栗苞的苯酚液化效果最佳,液化率可以达到92.11%;当板栗苞粉与苯酚质量比为1∶3时,液化所得产物与甲醛反应所得酚醛树脂基本符合GB/T 14732-93的要求。[结论]板栗苞液化制备酚醛树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桉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华南地区桉树造林正确使用保水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南赤红壤为栽培基质,采用盆栽法,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用量的保水剂对桉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条件下,保水剂可有效减小栽培基质的脱水速度,且保水剂用量越大,栽培基质的脱水速度越慢;保水剂可明显提高桉树苗木的成活率,延长桉树苗木的成活时间;保水剂用量增大明显对桉树苗木的生长有利,桉树苗木的株高明显增大;保水剂可有效延长桉树苗木的生长期。[结论]干旱胁迫条件下,保水剂可有效提高华南赤红壤的储水能力和桉树苗木的成活率,延长其存活时间和生长期。  相似文献   

17.
以12 mm厚意杨Populus deltoids板材为试材,在1 MPa,100 ℃和2 ~ 5 min条件下,实施横向热压密实试验,采用剖面密度梯度(VDP)测试仪获取了密实后速生杨木锯材的断面密度分布,并利用建立的“密度-压缩率”转换公式,转换为压缩率数据,从而实现了木材断面压缩率的准连续定量和定位。结果表明:①VDP技术可以准确定量密实后木材各厚度微层的压缩率;②意杨木材断面压缩率分布与剖面密度梯度类似,呈现表高芯低的宽“V”形;在试验工艺条件下,表层约50%厚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最大压缩率达到34%~37%,而芯层未受到显著压缩。图4参7  相似文献   

18.
桉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实践工作经验,总结了营造桉树林的实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