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沙冬青属豆科冬青属植物,又名蒙古沙冬青、蒙古黄花木,属地中海残遗种,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温带荒漠地区唯一珍贵的常绿灌木。沙冬青属典型的旱生植物,能够抵抗风吹、沙打、雪压,在生长季节茂密,尤其在“万树凋落百草枯、黄沙漫漫丘陵秃”的冬春两季,更显得生机勃勃,引人注目。沙冬青不仅是良好的蜜源植物,理想的庭院观赏树种,而且更是人烟稀少的风沙荒漠和难以管护的荒山秃岭水土保持地带的造林优良树种。但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土壤瘠薄,沙冬青直播造林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2.
沙冬青沙地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沙冬青的特征特性,并从育苗和造林两方面总结了沙地沙冬青育苗造林技术,为沙地水土保持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沙冬青种子为材料,采用草炭土、秸秆粉、有机肥(鸡粪)、沙子不同比例配制成4种基质配方,以常用商业基质为对照,测定基质的理化性质如容重、总孔隙度、水气比以及pH值、电导率(EC)及沙冬青播种出苗率等指标,筛选沙冬青容器播种育苗基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4(T4,草炭土:秸秆粉:有机肥:素沙=1:2:2:1)培育的沙冬青幼苗的生物量、地径、根长及基质的pH值、EC值等均优于对照,同时该基质还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持水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适合平罗县东部荒山造林的新途径,对沙冬青营养袋苗进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沙冬青营养袋苗移栽后当年平均成活率为90%,移栽后苗木能适应移栽地生长环境,生长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沙冬青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根瘤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冬青是西北荒漠地区珍稀常绿阔叶灌木.该文在其分布区内,综合土壤、水分条件,选定宁夏中卫县沙坡头、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内蒙古磴口县、内蒙古乌拉特后旗4个地区作为调查样区,研究了沙冬青植物群落和沙冬青根瘤的特征.结果表明:沙冬青植物群落组成较为丰富;因水分、土壤类型及地形差异,不同样区内沙冬青群落成分、结构有一定变化,水分是沙冬青植物群落的决定性生态因子;沙冬青根瘤的最佳采集时间是在结果期之前,根瘤的外部形态呈现多样性,不同样区根瘤的着生部位有差异;水分是根瘤菌侵染沙冬青根系并形成根瘤的主要限制因子;沙冬青群落其他豆科植物的根瘤与沙冬青根瘤具有相似的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Genbank数据库中选择与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亲缘关系最近的同属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抗冻蛋白(AFP)基因AY590122、AY843521、AY843522的mRNA序列,设计扩增新疆沙冬青AFP基因保守区引物.[方法]以新疆沙冬青为研究材料,提取其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出新疆沙冬青AFP基因的保守区域.[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新疆沙冬青与蒙古沙冬青的保守区域同源性达98.15;.[结论]得到新疆沙冬青的抗冻蛋白的保守区域.  相似文献   

7.
矮沙冬青是国家Ⅱ级濒危保护植物。综述了矮沙冬青种群的濒危原因、繁殖技术及分子机制研究3个方面回顾了矮沙冬青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今后矮沙冬青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西北荒漠地区土壤缺水少氮的环境条件下,寄主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关系对固沙植物沙冬青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沙冬青根瘤菌的多样性及其抗性与沙冬青抗旱、抗寒和抗高温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尤其是功能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得到关注.加强沙冬青根瘤菌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对濒危植物沙冬青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对沙冬青的研究现状,包括沙冬青根瘤菌多样性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的进展进行简单回顾和介绍.  相似文献   

9.
沙冬青容器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沙冬青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对沙冬青实生育苗出苗率、生长量和根系生长的影响规律,为沙冬青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沙冬青播种后出苗动态、出苗率有重要影响,其中沙土和上沙下土基质出苗快、出苗率高.不同基质对沙冬青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在壤土和上沙下土基质中沙冬青幼苗植株最高、叶数最多、叶片最大,沙土中各项指标最低,混合基质介于二者之间.10叶期和15叶期断根处理的幼苗平均侧报数较多,幼苗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以沙冬青为试验材料,采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5%、10%、15%、20%、25%、30%、35%)聚乙二醇(PEG)、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300、350 mg/L)赤霉素以及赤霉素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与PEG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979 9;低浓度(5%)的PEG能提高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当PEG浓度高于10%时,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随PEG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且不同浓度的PEG胁迫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且沙冬青种子萌发率与赤霉素浓度呈单峰曲线,以200 mg/L浓度最佳。说明赤霉素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的轻微抑制效应,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够缓解和刺激干旱胁迫下的沙冬青种子萌发,未萌发的沙冬青种子复200 mg/L赤霉素后的恢复萌发率均达到40%以上。尽管200 mg/L赤霉素对解除干旱胁迫后的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促进浓度超过25%的PEG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表明在一定范围的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潜力,但PEG浓度过高会导致种子失活;结果还表明,幼苗鲜质量可作为赤霉素促进作用和沙冬青植株与干旱胁迫相抗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135个地理分布数据,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选择19项环境因子预测沙冬青未来的分布格局及面积。结果表明:1)模型模拟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990和0.988,模型的预测结果可靠;2)沙冬青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宁夏北部、甘肃东部地区以及蒙古国南部;3)模型模拟当前沙冬青的分布面积为6.3×105 km2,模拟2050年沙冬青的分布面积为9.1×105 km2,沙冬青分布范围和种群面积将呈增加趋势;4)影响沙冬青分布的主要因子为最冷季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气温、最热季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最湿月降水量和年降水。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沙冬青适生分布的划分,也为沙冬青调查与监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丹丹  尹伟伦  夏新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446-11449
[目的]建立适合于沙冬青cDNA—AFLP的反应体系。[方法]以对照、3种逆境处理的沙冬青为材料,采用Trizol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总RNA。[结果]改良的CTAB法可抽提到较高质量的总RNA,适于沙冬青总RNA的提取。采用EcoRI/MseI酶切体系,64对选择性扩增引物中有35对适合沙冬青cDNA-AFLP分析。[结论]该研究为利用cDNA-AFLP标记对沙冬青抗逆基因进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天然沙冬青生长、更新状况调研及利用前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沙冬青是古地中海的孑遗植物种.是中国荒漠地区唯一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通过野外调查对沙冬青在宁夏分布地域、地上部分生长状况,根系分布与土壤基质关系、以及天然更新情况作了初步研究,分析沙冬青在荒漠植被建设中利用前景。为解决沙冬青“出圃造林极不易成活”做了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4.
毛乌素沙地沙冬青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乌素沙地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风沙危害,植树造林是常用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结合宁夏地区毛乌素沙地的实际情况,综合沙冬青生长特性,从沙冬青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造林时间、栽植方法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沙冬青造林的关键技术,以期为防护林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白芨滩保护区种质资源库及周边沙冬青人工种植区域实地踏查,采用5 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沙冬青优树调查选优工作,筛选出适应性强、生长量高、观赏性好、结实量多的沙冬青优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沙冬青在强光和水分胁迫下其光呼吸的变化。[方法]采用LI-6400光合-荧光测定仪于5月份和10月份分别测定了沙冬青的光呼吸响应曲线、光呼吸/总光合响应曲线、光呼吸-NPQ响应曲线及10月份时沙冬青光呼吸速率和NPQ的变化特征。[结果]低光胁迫时光呼吸速率和光呼吸速率/总光合速率迅速增加,高光胁迫时两者缓慢变化,10月份沙冬青光呼吸耗能强于5月份,但对强光的敏感程度不及5月份;沙冬青光呼吸速率随NPQ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曲线关系。水分饱和亏缺条件下,光呼吸速率的初始饱和亏缺大于NPQ。[结论]光呼吸和NPQ都是沙冬青重要的光破坏防御机制;光呼吸在沙冬青抗脱水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沙冬青的基本特性,探讨了沙冬青在宁夏荒漠地区育苗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沙区常绿灌木沙冬青的防风固沙改土效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沙冬青是我国荒漠地区目前残存的唯一常绿阔叶珍稀濒危树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沙冬青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固沙保土性能好;根部具有根瘤,改良土壤作用大。沙冬青种子富含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含量高达87%以上,在食品、化工、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沙冬青是一种一年种植,多年受益,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优良固沙植物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珍稀濒危植物天然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在荒漠地区自然生态平衡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已处于濒临灭绝状况,本文研究了保护挽救物种资源。【方法】采取平茬技术在天然沙冬青上的应用,探索沙冬青老林平茬复壮后萌蘖丛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运用隶属度函数法对灌水前后萌蘖丛和对照丛沙冬青的抗干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灌水前后萌蘖丛的抗旱综合评定结果均大于对照丛,随着干旱胁迫的解除,沙冬青抗干旱能力呈现减弱的趋势,平茬处理下的沙冬青萌蘖丛抗干旱能力最大。【结论】平茬提高了沙冬青植被的养分保有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因此抗旱能力增强,同时为天然沙冬青保护和开发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沙冬青在强光和水分胁迫下其光呼吸的变化.[方法]采用LI-6400光合-荧光测定仪于5月份和10月份分别测定了沙冬青的光呼吸响应曲线、光呼吸/总光合响应曲线、光呼吸-NPQ响应曲线及10月份时沙冬青光呼吸速率和NPQ的变化特征.[结果]低光胁迫时光呼吸速率和光呼吸速率/总光合速率迅速增加,高光胁迫时两者缓慢变化,10月份沙冬青光呼吸耗能强于5月份,但对强光的敏感程度不及5月份;沙冬青光呼吸速率随NPQ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曲线关系.水分饱和亏缺条件下,光呼吸速率的初始饱和亏缺大于NPQ.[结论]光呼吸和NPQ都是沙冬青重要的光破坏防御机制;光呼吸在沙冬青抗脱水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