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敌对小麦蚜虫控制作用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地区2、3月份天气干旱的一些年份,麦蚜为害麦穗较重。1980年2、3月份虽较干旱,但麦蚜为害甚轻。考其原因是由于麦蚜(主要是麦长管蚜)受到自然天敌控制的缘故。1981年3月15日以前的天气,麦蚜和天敌情况与1980年大致相似。后来下了一场大雨,麦蚜又大量为白色真菌所寄生。因而对麦蚜主要天敌类群的研究将有助于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天敌的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2.
麦蚜是为害小麦的一类重要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小麦种植区.2016年-2018年我国麦蚜总体偏重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防治麦蚜的主要杀虫剂类型之一,但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麦蚜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本文综述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用机制、麦蚜对拟除虫菊...  相似文献   

3.
小麦不同生育期防治麦蚜效果及防治关键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麦蚜农药减量防治技术,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分别研究了在小麦半穗期、扬花初期、扬花末期、乳熟中期一次性化学防治对麦蚜及其天敌种群以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扬花初期至扬花末期施药不仅能有效控制麦蚜种群为害,对减少小麦产量损失也最为有利。小麦扬花初期至扬花末期是一次性施药防治麦蚜、确保小麦增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麦蚜是麦田主要常发性害虫,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控制麦蚜,既污染环境、又杀伤害虫天敌,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引起害虫再度猖獗。本研究通过20年对麦蚜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监测,提出了以"保护瓢虫,释放蚜茧蜂,喷施虫霉菌"相结合的生物措施,辅以"一次性施药"的麦蚜天敌瓢虫增殖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麦蚜麦秆蝇麦蜘蛛及其防治韩学俭(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杨陵712100)麦蚜麦蚜是麦类庄稼经常发生的一类害虫,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是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麦蚜属同翅目、蚜科、体形变化较大,有干母、无翅蚜、有翅蚜等类型。一年发生10~至20代以上。1、危害特...  相似文献   

6.
麦蚜是宁夏小麦的主要害虫,为了实现自然天敌对麦蚜的有效控制,采用网捕法和陷阱法等采集手段,通过3年田间调查,共鉴定麦蚜天敌97种,包括寄生性天敌16种和捕食性天敌81种。将麦蚜天敌划分为单食性天敌、寡食性天敌、多食性天敌及杂食性天敌共4类功能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敌功能团对麦蚜种群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寄生性天敌中蚜茧蜂属的燕麦蚜茧蜂与烟蚜茧蜂是优势种;捕食性天敌种类较为复杂,不同地区麦蚜天敌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复杂的农业景观能够维持更高的天敌多样性。表明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建立和恢复非作物生境能够明显提高天敌种群数量,进而提高其生物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用药剂防治麦蚜时保护天敌,其中主要是七星瓢虫,是目前生产上丞待解决的问题。途径之一是根据害虫和天敌的习性改进施药技术,使化防和生防协调起来。为此,对麦蚜和七星瓢虫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系北京麦田蚜虫的主要种群。近10余年,随着京郊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麦蚜危害日益猖獗,已上升为小麦的丰要害虫。但人们对麦蚜危害的认识不一,在制订防治指标和防治措施上缺乏科学依据。为了测定麦蚜危害造成的损失、制订科学的防治指标,我们对麦蚜危害产量损失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连续两年在小麦拔节后通过田间模拟加温,研究变温条件下温度升高对麦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区相比,加温处理区麦蚜和寄生性天敌的数量显著增加,麦蚜被寄生率降低,捕食性天敌数量的变化不明显。其次,加温处理区小麦的产量指标如穗重、穗粒重、穗粒数、平均粒重等相对空白对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研究为构建麦蚜气候响应模型,模拟气候变暖形势下麦蚜的发生趋势,以及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利用GIS技术和分子遗传标记对不同地理种群麦蚜的遗传结构、空间分布和发生动态等进行研究,以VC 为开发平台,以MapX控件作为图形平台,开发研制麦蚜基因流地理信息系统。本研究将微观的分子生态学和宏观的空间生态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为研究麦蚜的迁飞与预测预报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这对于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麦蚜的暴发机理和迁飞规律,从实践中有效地开展综合防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兰广 《植物保护》1989,15(3):19-20
麦蚜县我省小麦的主要害虫,5月中、下旬集中小麦穗部危害;二代棉铃虫是棉花蕾、花期的主要害虫,6月大旬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从发生时间和为害作物上看,二者是毫无关系,但自70年代后期,麦蚜发生加重以来,麦蚜发生重的年份,二代棉铃虫发生也重,有一种相关关系。为此,作者以影响麦蚜发生的气象条件与二代棉铃虫发生的虫源基数(麦田一代幼虫量)  相似文献   

12.
甘肃甘谷县麦蚜种群动态及防治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991~1994年甘谷县麦蚜田间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明确了麦蚜的种群结构和消长动态及天敌与麦蚜的跟随关系。并建立了麦蚜混合种群数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回归模型即Y=0.3591+0.001897x,依次确定了小麦穗期混合麦蚜种群的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1000头。  相似文献   

13.
麦蚜对小麦冠层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田间不同程度麦蚜危害的小麦冠层反射光谱测量,研究了各波段反射光谱的变异特征,并对光谱反射曲线进行微分分析。结果表明:在麦蚜危害的初期,近红外反射率明显降低,即陡坡效应受到明显的削弱,随着麦蚜危害程度加重,小麦冠层的反射率在不同波段有明显下降,尤其在近红外区下降更为显著。利用光谱微分技术,对受麦蚜不同程度危害的小麦冠层反射率求一阶导数,得到红边斜率。结果表明,麦蚜危害后小麦冠层的红边斜率在近红外波段发生剧烈的变化,且随着危害程度的加重其值逐步下降。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别和百株蚜量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并对监测蚜虫敏感波段的选择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麦蚜是为害小麦的主要害虫,其发生密度大、繁殖速度快、短时间内大范围暴发,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利用飞机喷洒杀虫剂及时、有效地防治麦蚜,是保证小麦丰产、丰收的有效措施。   以往飞机防治麦蚜主要应用“运五”轻型飞机,其优点是单机飞防面积大、抗风力较强,但受专业机场和空域管制约束,时常影响麦蚜适时防治。“ AD- 200N”超轻型飞机具有机动灵活、操作简便,不需专业机场,适于小空域作业等优点。北京市农业局将其列为 1997、 1998年度示范与推广项目。该技术通过对供试飞机及所携通讯、施药设备性能调试,确定了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5.
晋南麦区麦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时空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利用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麦蚜新策略,笔者调查了晋南麦区麦蚜及其天敌在田间的消长动态。根据生态位理论,对麦蚜和主要天敌田间种群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无网长管蚜时间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234 7、0.546 6、0.253 9、0.157 6,空间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880 7、0.876 4、0.972 8、0.887 8,时-空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206 7、0.479 0、0.247 0、0.139 9。天敌种群生态位宽度与麦蚜相似,即时间生态位宽度相对较窄,空间生态位较大,时-空生态位差异较大。说明天敌对麦蚜跟随控制作用较强,可利用其创新麦蚜可持续生态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七星瓢虫对两种麦蚜控制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七星瓢虫成虫、幼虫与两种麦蚜共存系统中瓢虫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捕食量模型。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对两种麦蚜的捕食量随着瓢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该种麦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七星瓢虫无选择性。七星瓢虫不同个体间的干扰作用对其捕食麦长管蚜数量有显著影响,两种麦蚜数交互作用对七星瓢虫捕食禾谷缢管蚜数量影响显著。该模型可用来预测田间蚜虫的变化.指导麦田蚜虫防治。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初开始,我们在研究麦长管蚜发生为害规律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探索了麦蚜调查及测报方法,取得一些进展,在实践应用中反映良好。1 改进调查方法,积累田间调查资料针对麦蚜测报资料积累不系统,调查时间不固定等问题,1985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三改”:一改3d1查为2d1查,由于田间调查加密,麦蚜数量的消长过程更清楚了;二是建立麦蚜预测圃,规定测报田不许打药,为按蚜量标准划分发生程度提供了依据;三是定时系统调查与定时大面积普查相结合,大大方便了分析虫情。由此积累了十几年的麦蚜系统资料,为进行预报工…  相似文献   

18.
2008年4月底至6月初在山东禹城调查了小麦和3种牧草上的蚜虫和天敌种群密度。结果表明,麦蚜种群高峰期在5月中旬,寄生蜂和瓢虫的高峰期比蚜虫分别滞后5~10d和15~20d;麦蚜种群增长率与天敌种群密度变化呈负相关,其中与瓢虫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4月底至5月初小麦抽穗期是麦蚜种群爆发的关键时期,天敌密度低、害益比大是爆发的重要原因;4月底至5月初,牧草上的天敌密度是小麦上的2~3倍。牧草在麦蚜种群生态调控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麦蚜是麦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研究小麦黄矮病,我们自1983年以来,在人工控制温度和光照的条件下,室内用盆栽种植小麦饲养麦二叉蚜、禾缢管蚜和麦长管蚜。但近几年来麦蚜常常被霉菌感染严重影响研究工作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参照国外经验,对麦蚜的饲养方法进行了改进,用土壤种植小麦改为用营养液培育麦苗。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我国应用药剂控制麦蚜更替发展过程,分析4次药剂取代更替动态,评价农药生产应用对环境的影响等,对今后应用药剂控制麦蚜种类剂型选择和使用方法提出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整体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