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的克里雅河上游分布的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为试材,进行温水浸种催芽、层积处理和沙藏催芽等3种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育苗方法对白刺种子出苗率和成活率的影响,以期找到使育苗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的播种育苗方法,对白刺属植物播种育苗基地建设方面提供实地试验基础。结果表明:对白刺种子进行温水浸种催芽、层积处理和沙藏催芽后,当有3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当年4月25日播种,5月7日出苗,5月13日苗木基本出齐,不同处理方法出苗率分别为温水浸种催芽78%、层积处理72%、沙藏催芽67%,平均出苗率72.3%。3种处理方法的种子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茑萝的出苗率,作者开展了不同配比基质对茑萝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后5~8 d,各处理茑萝种子的发芽率均呈上升趋势;播种后8 d,各处理茑萝种子的发芽率趋于平稳;基质中添加适量腐殖质的处理茑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较高,其中“40%园土+60%腐殖质”处理茑萝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发芽最整齐,为用于茑萝种子发芽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护和发展极小种群植物——川柿Diospyros sutchuensis Yang,连续3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并采用果实后熟0、30、45、60 d,剥离清洗种子及GA 300、600、1 000 mg/L溶液浸种1 h后,室内河砂播种,试验其种子萌发方法。结果表明,极小种群植物川柿为常绿乔木,4—5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果实直径(32.7±5.80) mm,单果质量(23.0±5.30) g;种子肾形,千粒重1 070 g;成年植株有隔年开花、结果现象。种子经"果实后熟+河砂播种"可萌发,果实后熟60 d处理的出苗率较高,为65%;直接播种种子,出苗率仅5%;果实后熟60 d+GA溶液浸种1 h+河砂播种处理的出苗率均高于65%,其中以GA 600 mg/L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83.3%,可为川柿种子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细叶榕种子播种育苗对比试验,可知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细叶榕种子发芽率有着较大影响,此项试验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育苗的出苗率,为实现产业化育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枣树生产在不断地进行着技术革新,其中对生产影响较大的革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播种种核到播种种仁的转变我国枣树育苗,长期以来传统的方法是播种酸枣核繁殖砧木苗。由于酸枣核种壳坚硬,育苗前种子要进行沙藏处理,沙藏前要用清水将种子泡软,沙藏时间较长;种子质量,特别是种仁饱满程度难以判定,直接影响出苗率。近年来种仁播种育苗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化了种子处理工序。一般用种仁播种时,在播种前二三  相似文献   

6.
椰糠是育苗混配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产地的椰糠作为育苗基质的混配原料是生产蔬菜专用育苗基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选用印度椰糠(Y)、菲律宾椰糠(F)和泰国椰糠(T)作基质进行叶菜、黄瓜和小番茄穴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叶菜育苗Y处理出苗率最高,其次是F,效果最差的是T。在播种4d后,黄瓜育苗F处理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椰糠,T处理最低。小番茄育苗F处理出苗最早,在播种5d后,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椰糠,播种10d后,F处理出苗率与Y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T。在播种第4d后,Mix1(Y︰T=3︰1)育叶菜的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混合组,品质差的椰糠混入育苗基质中导致出苗时间推迟。综合分析认为:在3种供试椰糠中,印度椰糠可作为叶菜育苗混配基质的最佳原料,菲律宾椰糠可作为黄瓜和小番茄育苗混配基质的最佳原料。专用育苗混配基质需要选择最佳产地的椰糠原料,将出苗率低的椰糠混配入育苗基质中,会对育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种子萌发试验,测定了10℃低温对实葶葱种子发芽的影响及浓度为0%、10%、15%、20%、25%、30%的PEG处理对实葶葱种子低温吸胀1、2、3、5、7 d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0℃低温吸胀持续时间超过临界时间(1 d)时就会抑制实葶葱种子的萌发.10℃低温吸胀通过PEG的渗透调节,可显著改善实葶葱种子的萌发,其中以处理浓度15%时效果最好,并随着低温吸胀时间的延长PEG的作用越明显.各浓度PEG处理10℃低温吸胀的实葶葱种子1d时种子萌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银白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对美国进口的干燥种子和鲜活种子进行播种育苗试验,并对银白槭的出苗率、当年生长量与育苗技术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苗床直播与穴盘点播,鲜活种子具有萌芽早、出苗快、出苗率高的特点。穴盘点播的鲜活种子的出苗率为84.0%,发芽持续时间为13d。银白槭春播种子当年平均高生长量为121.30cm,夏播种子当年平均高生长量为80.5cm。银白槭生长季需加强水肥管理,促其健壮生长,及时喷施农药预防天牛及红蜘蛛等。幼苗冬季最好假植以保护越冬。  相似文献   

9.
在黔西北低纬度高海拔地区进行夏秋反季节辣椒育苗,设置8种不同覆盖处理对辣椒育苗出苗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辣椒育苗A4(播种覆土后盖薄膜,薄膜上加厚度0.8 cm麦秸.上部起拱加小拱棚膜,出苗前每天高温期间11:00~16:00小拱棚两端揭开通风)和A6(播种覆土后苗床上加厚度0.8 cm麦秸,秸秆上加薄膜,上部加小拱棚膜.出苗前每天高温期间11:00~16:00小拱棚两端揭开通风)处理出苗率达93.49%~96.46%,LSR测验A4、A<.6>均与其他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仪器观测夏秋期间阴天各处理小拱棚内温度和5 cm地温变幅不大,温度均在辣椒种子发芽适宜范围内.晴朗天各处理小拱棚内温度和5 cm地温变幅大,高温障碍导致种子出苗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枸杞种子育苗技术及实生苗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枸杞种子育苗技术和枸杞实生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11月份,温室内温度以14:00时最高,平均为37~41℃;湿度以中午最低,平均为38%;当年获得的枸杞种子80%以上在3~4 d内发芽;实生苗出苗率平均为79.27%,其中90.74%的种质其出苗率在50%以上;枸杞实生苗出芽后21 d左右可长出第3片真叶.该研究将为枸杞种子育苗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孙静清 《北方园艺》2012,(10):76-77
采集野生花卉歪头菜种子,进行不同种子发芽处理及播种育苗基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花卉歪头菜种子播种育苗时采用初始温度为50℃的温水浸泡24h,用流水冲洗干净后晾干,播种在进口基质中发芽率最高,可达到83.37%。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天师栗因采种时间、存贮不当等因素造成播种育苗出苗率较低的问题,研究总结出种子采集、贮藏方法,播种育苗种子的选择,播种时间,播种方法及播后管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播种方法和覆盖方式对山核桃秋播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山核桃秋播育苗出苗率和苗木质量,研究3种覆盖方式和2种播种方法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营养钵点播覆草出苗率最高,苗木质量最好;苗圃地条播覆草+遮阳网处理育苗效果次之;条播后覆薄膜出苗率低。建议山核桃秋播育苗采用营养钵点播后覆草,出苗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樱桃番茄砧木品种"海茄砧1号"为试材,采用高温干热处理方法消毒种子,研究了不同干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种子发芽情况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海南樱桃番茄嫁接苗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发芽率和出苗率均随着干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则随着干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但随着干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适当的干热处理可促进种子的萌发,但对幼苗的生长影响不大.最佳的干热处理为75℃处理2 d(T6处理),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出苗率分别达到89.3%、97.8%、44.35和96.1%,分别较CK提高45.8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11.92和1.3个百分点,且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极显著高于CK.  相似文献   

15.
一、佛手瓜裸胚育苗的优点 一个佛手瓜内只有一颗种子,当种子成熟后,种皮与果肉紧密结合,不易分离。种皮肉质膜状,没有控制种子内水分损失的功能,当种子与果实分离后,易失水干瘪,使种子丧失生命力,因而传统上是用整瓜作为播种育苗材料,裸胚育苗是以去掉种皮的种子作为育苗材料。其优点是:①出苗率高。整瓜播种育苗出苗率一般为40%~70%,成苗率一般为30%~60%,甚至更低,而裸胚育苗出苗率和成苗率均可达100%。②棵胚育苗,不存在烂瓜问题。因此也就减少了病害,容易培育出壮苗。③减少投资,提高经济效益。裸胚育苗取出裸胚后的瓜不仅可食用,而且…  相似文献   

16.
元宝枫是荒山绿化的优质树种,营养全面,种仁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丰富。为选育优质的元宝枫壮苗,保证苗木数量充足、质量优良,本文于2012~2016年在泗水县进行了元宝枫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元宝枫春季育苗时间不要超过4月25日,太晚温度达到25~30℃时,元宝枫出苗不齐,出苗率仅为40%以下。元宝枫春季育苗不覆地膜,覆膜的出苗率几乎为0;露地播种即可,出苗率可达85%以上。元宝枫种子播种最佳覆土厚度为2~3cm。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发芽率,缓解吸胀冷害对菜豆种子的伤害。以低温敏感型菜豆"热那亚"种子为试材,设置CK(常温对照)、LT(4℃低温处理)和LT+Put(4℃低温处理时加入1 mmol·L^-1的腐胺(Put))3个处理,研究外源Put对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吸胀冷害下,外源Put处理后LT+Put组菜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与LT组相比分别提高了87.12%、124.21%和191.99%;LT+Put与LT处理相比细胞膜透性下降,可溶性物质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升高,O2^-、H2O2和MDA含量增加。说明外源Put的施用可能通过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加可溶性物质含量,诱导抗氧化酶活性,直接或间接调节ROS清除系统来提高菜豆种子对吸胀冷害的抗性,提高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8.
毛樱桃果实育苗即采即播,无需去果肉、存储、种子处理,出苗率高达90%以上,高于春播和秋播方法的出苗率,可早1年达到嫁接粗度,早1年出圃.该技术有效解决了毛樱桃播种出苗率低、育苗周期长的问题,提高了毛樱桃育苗水平,为毛樱桃的开发利用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张亚军 《花卉》2020,(20):5-6
京桃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树种,京桃阳性喜光,耐寒耐旱,广泛地应用于园林绿化之中,本文以京桃温水浸泡和沙藏法进行处理,以春季和秋季两个播种季节进行对比,调查其出苗率。结果显示沙藏处理播种苗出苗率最高,水浸处理种子出苗率最低,本研究为京桃播种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豇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吸胀而未萌发的豇豆( Vigna unguiculata L. ) 种子检测不到多胺氧化酶(PAO) 活性, 直至萌发开始(吸胀后36 h) 才在胚芽、子叶和胚轴测到PAO 活性, 此后各部分的PAO 活性以不同速度增加, 而胚根一直没能检测到PAO 活性。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CHM) 吸胀处理可显著抑制萌发种子胚芽和子叶的PAO 活性, 同时强烈抑制种子的萌发; 核酸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 处理对豇豆胚芽和子叶的PAO活性以及种子萌发的影响则远不及CHM处理。豇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 胚芽和子叶的PAO 活性都明显高于光下。适宜浓度的腐胺和CuCl2 吸胀处理也可提高胚芽和子叶的PAO 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