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尿素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尿素与苯酚和甲醛三元共缩聚的方法来提高酚醛树脂的固化速度。通过PF与PUF树脂的DSC分析表明,PUF在缩聚时放热峰的起始温度低于PF。PUF树脂在低于PF树脂25℃的固化温度下就能固化完全。在相同的固化温度下,PUF树脂的固化速度要快于PF。用PF和PUF制得的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德国建筑用刨花板标准DIN 68763 V100的要求,PUF刨花板的热压时间可以比普通酚醛胶刨花板缩短35%。当尿素替代苯酚量为25%-30%时,合成胶粘剂的成本可降低15%-20%。  相似文献   

2.
尿素改性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素基酚醛树脂(LPF)固化速度较慢,阻碍其推广与应用。在LPF树脂合成过程中添加尿素,并对合成的尿素改性木质素基酚醛树脂(LPUF)树脂的凝胶时间及所制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核磁共振(13C NMR)及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对树脂分子特征结构、固化温度及固化反应热进行表征,研究尿素添加量对LPUF树脂化学结构、固化特性及其胶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尿素添加量的增加,LPUF树脂中酚环与尿素单元之间的共缩聚亚甲基桥键含量明显增加。添加适量尿素可以提高LPUF树脂的缩合程度,实现树脂的快速固化,明显降低树脂游离甲醛含量。添加过量的尿素会生成低分子量取代脲,不利于固化后树脂的交联密度及所制胶合板的胶接性能。本研究范围内,当尿素添加量为6%时,LPUF树脂具有较快的固化速度,其所制胶合板的耐水胶合强度满足GB/T 9846—2015中I类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特种无臭胶合板调胶与制板工艺研究(续)顾继友,包学耕3.2调胶及制板3.2.1多因子调胶制板在弄清各个增量剂的作用和性质后,进行综合多因子调胶试验,并同时进行制板试验。制板工艺为:桦木单板含水率应控制在16%~18%,涂胶量280g/m ̄2,压制三层...  相似文献   

4.
低毒快速固化酚醛树脂胶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复合催化剂和先进缩聚工艺制得的快速固化酚醛树脂胶具有低毒和快速固化的优点添加5%~10%固化剂 可使酚醛树脂胶的热压温度、热压时间与脲醛树脂胶相近。该胶适用于制造室外级胶合板、刨花板、中纤板。  相似文献   

5.
一、FDN308防潮刨花板的生产工艺 FDN308防潮刨花板用胶是采用了控制甲醛和尿素的克分子比和添加改性剂来实现的。在实验室试制FDN308过程中通过加改性剂和完善生产工艺(分批加甲醛、尿素,改变反应的pH值,温度和时间,控制缩聚程度)等方法解决了防潮性能,初粘度,胶合强度和贮存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该树脂在合成时采用了弱碱—弱酸—弱碱—碱性的工艺路线,在前期加成阶段采用了pH 8.0~8.5,反应温度控制在80~95℃;第一次加尿素后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在2:1以上;在酸性缩聚阶段,pH值控制在4~6,当粘度达到要求时投入二次甲醛和尿素。第二次  相似文献   

6.
酚醛树脂是一类性能优良的结构胶黏剂,但价格昂贵。在保证胶合强度的条件下,试验引入价廉的尿素替代部分苯酚,以降低酚醛树脂生产成本。试验表明,对酚醛树脂性能影响的主次依次为:尿素含量聚乙烯醇用量NaOH用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尿素改性酚胶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甲醛(37%)的加入量为272s,苯酚的质量为120s,尿素含量为30%,摩尔比1:0.65(P/NaOH),聚乙烯醇的加人量为6g,所制得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胶合强度优异,且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7.
侯星晔 《吉林林业科技》2012,41(3):30-32,35
角蛋白改性脲醛树脂胶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角蛋白与脲醛树脂进行共聚反应,可以得到环保型的改性脲醛树脂胶;最佳工艺条件为:摩尔比为1.31.0;角蛋白加入时间在第3次尿素投料后,角蛋白加入量为尿素的5%。采用角蛋白改性脲醛胶压制的胶合板,胶合强度达到了国家标准GB/T9846—2004Ⅱ类板胶合要求,其甲醛释放量也达到了国家标准E1级胶合板用胶标准。  相似文献   

8.
摩尔比对脲醛树脂胶中甲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降低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关键在于使用低游离甲醛树脂胶。在制胶过程中,进行了3种摩尔比试验,结果表明,摩尔比对脲醛树脂中甲醛含量影响极大,低摩尔比的脲醛树脂其游离甲醛含量低,用其生产的人造板产品,甲醛释放量也低,符合环保产品的标准。降低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及改进制胶工艺的反应过程.是制成环保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生物油-酚醛共缩聚树脂和生物油/酚醛共混树脂的粘度、pH值、固化时间、固体含量,以及胶接性能,发现生物油与酚醛共缩聚及与酚醛树脂物理共混均能有效提高原酚醛树脂的胶合强度,制备的胶合板能达到国标GB/T 17657-2013对Ⅰ类胶合板的要求.对于生物油-酚醛共缩聚树脂,生物油加入量为苯酚用量的25%时,胶接胶合板耐沸水剪切强度可达到1.72MPa;对于生物油/酚醛共混树脂,生物油加入量为酚醛树脂总量的4%时,胶接胶合板耐沸水剪切强度可达到1.56MPa.继续提高生物油用量树脂胶接性能下降,主要是由于生物油较高的粘度、酸性,以及油中所含酚类物质相对较低的反应活性.相同生物油加入量的共缩聚树脂胶接性能优于混合树脂.  相似文献   

10.
改性淀粉胶黏剂的研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氧化、缩聚、交联等方法可提高淀粉胶黏剂的耐水性。以次氯酸钠、聚乙烯醇、丙烯酰胺、甲苯二异氰酸酯用量为变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制胶配方为:在100g玉米淀粉中添加次氯酸钠溶液30mL、聚乙烯醇4g、丙烯酰胺24g及主剂重10%的甲苯二异氰酸酯。测试结果表明,按此配方制得的淀粉胶黏剂的胶合性能指标、成本等与UF树脂胶相当,可替代UF类树脂,解决产品中甲醛气体的释放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F/U的终摩尔比、F/U的初摩尔比、缩聚阶段pH值、缩聚阶段温度为变量,UF中游离甲醛含量和羟甲基含量为考核指标来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脲醛树脂合成工艺参数。最佳工艺参数F/U的终摩尔比1.05:1、F/U的初摩尔比2.2:1、缩聚阶段pH值5.1~5.3、缩聚阶段温度88℃~90℃。其产品游离甲醛含量小于0.15%,羟甲基含量大于1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13)C NMR研究了脲醛树脂合成新工艺中不同反应阶段时的脲醛树脂的化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脲醛树脂的化学结构主要受甲醛/尿素的摩尔比,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对脲醛树脂中主要的官能团:游离甲醛、亚甲基、亚甲基醚、Uron等相互关系也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生产低甲醛释放量,高力学性能刨花板用脲醛树脂中主要官能团的最佳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一种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鉴于对文献的分析和实验验证,本文提出一种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设计原则。即:1)脲醛树脂最终摩尔比应取1.40~1.20:1,这样可以使制成的板材具有足够的胶接强度;2)为了使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达到10mg/100g(穿孔法)以下,树脂中的游离尿素应在10%以上;3)在脲醛树脂的分子中引入尿素的环状衍生物,如三嗪环或Uron。环状化合物含量最好在10%左右。按此原则合成了三种树脂,在试验室按标准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工艺制成板材,其甲醛释放量在10mg/100g左右,板材物理力学性能均超过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14.
宋小芬 《绿色科技》2013,(7):248-251
指出了三次产业结构的状态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是否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关系到区域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问题。分析了广州三次产业结构历年的变迁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广州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酚醛树脂的不同原料配比对麻毡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麻毡板的内结合强度随着F/P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随尿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碱用量、甲基葡萄糖甙(TD)的用量对其影响不大。2)麻毡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随着F/P摩尔比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碱、尿素、甲基葡萄糖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适宜的原料配比为:尿素量在树脂总量的4%,F/P摩尔比为2.0,NaOH/P摩尔比为0.06,甲基葡萄糖甙在树脂总量的4%。  相似文献   

16.
尿素硝铵溶液对胶东卫矛生长特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尿素硝铵溶液和尿素对胶东卫矛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育苗实践中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施肥(X1)、尿素(X2)、尿素溶液(X3)、尿素硝铵溶液(X4)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株高X4比X2、X3提高了6.12%、16.26%;叶片含水量X4在5-9月分别比X2提高了3.84%、7.81%、4.02%、4.63%、8.87%,无显著差异;SOD活性X4在7-9月份显著高于X2,8-9月显著高于X3;POD活性X4在8月份比X2提高了19.90%,差异显著,其余月份不同施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X4对促进胶东卫矛生长和提高保护酶活性效果优于尿素处理。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iveness against Heterobasidion natural airborne infections on Norway spruce stumps was tested for six treatments: aqueous suspension of Phlebiopsis gigantea oidiospores, 10%, 20% and 30% aqueous urea solutions, 4% copper oxychloride aqueous solution, and borax powder.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four naturally regenerated forests in the western Alps, each characterized by a different airborne inoculum potential. Within each stand, all treat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urea 10%, were effective and resulted in colonized areas of stump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s. The effect of ambient spore loads on the stump coloniza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国内木材工业中低毒脲醛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当前通过降低摩尔比、改进工艺条件或使用改性剂等方法降低木材工业用脲醛树脂胶中游离甲醛含量或其生产的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碱性条件下用尿素和甲醛合成脲醛预缩液(UFC),然后用UFC与尿素制备脲醛树脂(UFC/U),并添加葡萄糖对UFC/U改性得到G/UFC/U树脂,采用DSC和FT-IR等对树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脲醛树脂(UF)相比,UFC/U树脂胶合强度提高5.83%,游离甲醛含量降低3.70%,G/UFC/U树脂贮存期大于30 d,综合性能较好,G1-25/UFC/U树脂游离甲醛含量降低44.44%,胶合板湿胶合强度为1.11 MPa,优于国家II类胶合板标准;DSC结果表明:UFC/U、G1-25/UFC/U比UF树脂的固化特征温度高;FT-IR分析表明:G1-25/UFC/U和UF树脂相比,羟基及亚甲基醚键的峰强度增强,改性树脂的羟甲基优先和葡萄糖分子C(6)的羟基发生反应生成亚甲基醚键。  相似文献   

20.
近15年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数据为基础,按省、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岩溶地貌剖析了石漠化土地及程度的三期变化状况,并总结了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社会经济关系、程度与面积状况、缩减率、工程试点县等方面的相应特点,为下阶段石漠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