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尾松种源基因型×环境互作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4个地域91个种源10年生时试验结果表明:(1)各点马尾松种源生长上差异十分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三个性状的遗传方差份量约占总变异的38.92%—42.75%;(2)种源×地点的效应,树高不明显,材积和胸径达显著水准,而种源基因型效应比较明显,其方差份量约为GE互作份量的1倍;(3)根据Francls和Kanuenbery模型计算种源GE互作效应及其稳定性,将参试种源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高产稳定型种源26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42.84%,可在全省各地区推广;(4)广西岑溪和广东罗定两个种源生长最为突出,平均村积遗传增益达88%。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区山地木麻黄种源试验与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依据首次建立在华南地区的各含 2 8个种源的两片山地木麻黄种源试验数据 ,分析了 1~ 4a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等 4个性状的方差分量、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在地点间、种源间及种源×地点互作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当不考虑种源×地点互作效应互作时 ,3~ 4a生性状种源广义遗传力 ,树高变幅为 11 0 0 %~ 13 80 % ,胸径为 3 32 %~ 5 5 5 % ,单株材积为 5 4 0 %~ 8 30 %。以用材林为培育目的 ,依据 4a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计算的综合评定值大小 ,分别对两个试验的参试种源进行了排序和选优 ,以 2 5 %的入选率 ,每试验各有 7个种源入选。E96 8试验的优良种源为 1884 4、194 89、192 4 0、17877、194 91、194 90和 192 39;E96 6中优良种源为 192 38、1884 7、1885 3、17877、1895 0、1885 2和 1894 9。筛选后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可获得明显的遗传增益。参试种源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性状间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树高早期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极其显著 ,可用于树高的早期预测。最后 ,预测了山地木麻黄优良种源在中国潜在适生范围  相似文献   

3.
对 8 0个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进行了连续 13年的测定。其结果表明 ,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在树高、胸径、材积 3个主要生长性状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参试的自由授粉子代材积生长表现十分突出 ,所有的子代生长都好于对照 ;生长最好的子代单株材积高达 0 .0 584 1m3 ,为生长最差子代的 340 .8%。利用 13年生的材积、树高和胸径指标对参试的 80个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从中选出表现最好的 12个。其单株树高平均值 7.0 7m、遗传增益平均值为 10 .3% ;单株胸径平均值 12 .7cm、遗传增益平均值 16 .7% ;单株材积平均值 0 .0 4 6 9m3 遗传增益平均值 4 6 .5%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樟树局部种源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局部樟树种源开展了苗期试验和造林测定,根据苗期苗高、地径和种源/家系测定林树高、胸径等性状的生长量,分析比较局部种源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樟树种源间1 a生苗高、地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5 a和7 a生的种源间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在广东省东江林场试验点差异显著。采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分地点对参试种源进行评定和选择,评选出在2个试验点早期生长较快且表现稳定的优良种源2个,分别是粤东和粤西沿海种源。入选种源造林后7 a生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的选择增益分别为1.04%~1.63%、3.12%~3.23%和5.75%~6.44%。  相似文献   

5.
张含国 《林业科学》2006,42(1):49-54
对青山林场14年生落叶松杂种F2代2组子代测定林进行分析,探讨杂种落叶松F2代是否存在较大的分离,杂种后期生长优势能否保持.试材包括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2代的树高同F1代相比未存在较大分离,变异系数平均只增加了2.3%和5.8%,杂种优势稳定且具有较大生产潜力,营建杂种F1代种子园是我国高寒地区大量生产具有较高遗传增益杂种种子的途径之一.7个杂种F2代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家系内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异,变异系数随着树木年龄的增加而减小,14年、8年、7年和6年生树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6%、22.1%、23.9%和24.3%.15个杂种F2代家系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增产幅度呈下降趋势,但仍具有较大的杂种优势.以小北湖种源作参照,14年生高生长比8年生下降了18.5%,相比于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则下降了10.3%,杂种优势下降了2.4%,但14年生杂种F2代生长优势仍然明显,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超过优良种源小北湖28.1%、43.8%和123.8%,超过长白落叶松种子园7.8%、15.7%和33.8%,杂种优势为7.1%、4.1%和12.1%.7个杂种F2代家系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较高,属于强度遗传,遗传增益都在10%以上,材积的遗传增益高达33%,所以杂种落叶松F2代仍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从落羽杉原产地美国6个州引进19个落羽杉(包括4个池杉)种源,以国内早期引种的河南鸡公山落羽杉(CK1)和池杉(CK2)为对照,于1993年3月在江苏东海进行种源试验造林.在苗期和幼林期测定基础上,对13 a种源试验林生长测定结果表明: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存在显著变异,其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2.91%、23.51%和48.51%,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1、0.65和0.60.在同一区域,既有生长表现较好的种源,也有生长表现较差的种源,种源生长变异未见明显的地理趋势.落羽杉种源苗期(1 a)与13 a生长没有相关性,3 a开始与13 a生长相关性显著.落羽杉种源早期选择的合适年龄为3-5 a初选,8 a决选.按单株材积比CK1增加50%的选择强度,选出路易斯安娜Q.R.(1600号)、密西西比R.F.(503号)、阿肯色O.M.(304号)和佛罗里达N.L.(701号)4个优良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表型增益为13.86%、21.78%和61.11%,遗传增益达7.07%、14.16%和36.67%;与CK2相比,平均表型增益和遗传增益分别达14.29%、59.89%、148.64%和7.29%,38.93%、89.18%,丰产性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育乐昌含笑优良种源,对2次6~7年生乐昌含笑多点种源试验林数据作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长性状及4个形质性状种源间,除树干通直度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地点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种源与地点互作仅第2次试验的3个生长性状和冠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叶片大小、树冠浓密度和冠幅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种源遗传力处于中等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年生长量"指标值对2次种源试验的生长性状数据做综合分析,采用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选择出优良种源6个,分别为南雄江头、始兴刘家山、南雄帽子峰、始兴都亨、仁化长江和江西龙南,材积增益达11.95%~41.03%。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1981年在我国3个气候带7个试验点火炬松8a种源试验结果:①对不同种源火炬松的树高、胸径生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②火炬松种源(树高、材积)×地点的互作显著;③火炬松种源2、4年生树高、胸径和至8年生高、径生长相关显著,为早期选择提供依据;④根据生长快、适应性强两项因子,综合评选出一批适合我国不同气候带及自然类型区的国外松树种及火炬松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9.
对杉木种源两次全分布区试验的13、16、18、28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材性测定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木材比重、形数等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种源的遗传力在中等以上;以速生优质为目标作综合指数选择,从57个参试种源中,评选出福建崇安、建瓯、浦城、贵州锦屏、广西融水、福建武平、南平7个优良种源,其中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为稳定性好种源,在13年生时其材积遗传增益为417%~823%,在28年生时,其树高、胸径、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77%~156%、99%~309%、308%~911%;生长性状与木材比重无显著的表型相关,但两者遗传相关呈负向,随林龄增加达到高度负相关,生长性状的改良有降低木材比重的趋势;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等优良种源早期就表现出速生性,而福建崇安、浦城、建瓯等武夷山闽西北山地种源,前期速生性并不十分显著,随林龄增大,其生长速率加快,直径生长尤为突出,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更适合在浙江省推广应用。杉木种源研究应延续到半个轮伐期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大坑山林场乐昌含笑种源试验林7年生观测数据作遗传变异分析,表型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叶片大小、树冠浓密度和冠幅等7个性状种源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种源间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形质性状处于中等水平,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根据多重比较结果,以材积为选择目标,选出6个速生种源,增益介于11.1%~35.1%之间。粤西乐昌含笑优良种源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江西交界的多个县市。  相似文献   

11.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5年的日本松干蚧发生期系统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日本松干蚧同一虫态和不同虫态的理论期距值和平均数标准差。结合生产防治,建立了固定若虫期一元回归预测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对山茶属的14种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对山茶的亚属、组、之间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把茶、普洱茶,茶梨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划为独立的种。在核型描述和核型类型划分的理论方法上,引入了“臂比均值”这一参数,提出了“整齐性”和“整齐性系数”。并提出染色体数目的系列变异和结构变异是山茶属植物新种起源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杨树扦插育苗适宜密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密度的 4个试验组杨树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密度为 4 4 4 4株 /6 6 7m2 的试验组产合格苗最高 ,合格小钻杨占总产苗量的 81% ,辽宁杨占 75 % ;3333株 /6 6 7m2 和 5 5 5 5株 /6 6 7m2 两种密度分别显得偏小和偏大 ,产合格苗比较低 ,生产上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4.
依据针叶树木材管胞和射线细胞的结构模型。使用计算机抽样模拟解剖结构参数。以及使用针叶树木材纵向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试件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常温条件下气干试件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在试件晚材率和管胞解剖结构参数改变的条件下。计算预测了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纵向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晚材率,管胞长度,管胞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管胞直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的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的预测方法,对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针叶树木材的材质,材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优种核桃嫁接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优种核桃嫁接苗是实现核桃栽培良种化、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根本途径。1999~2001年经过对辽宁1号、鲁光、中林3号、晋龙1号等优种核桃嫁接苗繁殖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核桃嫁接苗繁殖技术,成活率最高达到98%。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处理对麦草碱木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作用于麦草碱木质素,探讨了超声波对碱木质素的活化作用,用化学法对超声波作用前后碱木质素官能团进行了定量测定,用凝胶色谱(GPC)测定了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用^1H NMR光谱对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显著提高碱木质素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当作用时间20min、作用功率200w、液料质量比100:1时,醇羟基含量从1.99mmol/g上升为4.14mmol/g,酚羟基含量从1.88mmol/g上升为2.54mmol/g,羧基含量从0.59mmol/g下降为0.29mmol/g,羰基含量从2.16mmol/g上升为2.68mmol/g。^1H NMR分析表明,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分别从3.61%和0.77%下降为0,甲氧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从11.50%下降为8.90%。数均分子质量(Mn)和重均分子质量(Mw)分别从1179和10250上升为5031和11605,分散度(Mw/Mn)从8.69下降为2.31.  相似文献   

17.
18.
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生长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的调查研究 ,分析其生长变化规律 ,并建立林分生长和采薪收获数学预测模型 ,为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树木主要调查因子是指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因子。基于树木调查因子的内在联系,利用234株油松实测材料.分析了直径与树高、树干枝下高及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非常紧密.其相关指数(R)均在0.98以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灰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4种外生菌根真菌固体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进行了圃地育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侧根数分别比较对照提高了13.38%-23.54%、10.65%-24.71%、9.97%、-13.78%,苗木N、P、K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0%-19.96%、9.06%-47.81%和14.45%-21.12%,苗木菌根感染率为67.82%-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