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农户饲养生猪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生猪饲养概况   一般认为,我国养猪的生产方式有三类:一是农户散养,每户平均饲养3~5头猪,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75%~80%,生产的猪肉是偏脂肪型的;二是专业户养猪,每户饲养规模从数百头到上千头,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15%左右,生产的猪肉是偏瘦肉型的;三是工厂化养猪,年出栏1~5万头,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5%左右,生产的猪肉为瘦肉型.前两类生产的猪肉主要供给国内市场,工厂化猪场所生产的瘦肉型猪部分作供港活猪,部分供大城市消费.……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作为振兴农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养猪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庆阳市目前的养猪现状多数仍处于原始传统的饲养方式,已成为庆阳市养猪业发展的障碍,只有转变观念,转变饲养方式,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搞适度规模养殖,庆阳市的养猪业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庆阳市养猪业现状1·落后的传统养猪方式。当前庆阳市农村的养猪大部分处于保守落后的传统养猪旧模式,一般为一家一户养几头猪,是一种副业性的养猪,是农本性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只能小打小闹,效益不高。饲养方式仍然沿用“人下锅台猪上槽,稀汤…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1998,(1)
临安市太阳镇杨家坞村发展养猪业推动家家致富。全村97户人家有87户养猪,饲养数达万头(其中母猪76头)。按全村农户计算,平均每户103头,在临安市冒尖。这个村地处偏僻山区,全村311人口分居在8个自然村,汽车不通,电话不通,信息不灵,村无企业,一直是贫困村。1991年起,在养猪大户汪建良带动下,养猪业迅速发展,从数百头发展到数千头,1996年发展到近万  相似文献   

4.
《中国畜禽种业》2008,4(5):58-58
农村养猪户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饲养模式,以提高养猪效益。下面介绍几种适合农户养猪的饲养模式。 一是专业饲养育肥猪:这种模式是指养猪专业户到仔猪交易市场或专业繁育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后的仔猪进行饲养,将其育肥到90~100kg时出栏销售。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生产方式简单,易于起步,还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波动随时上马或下马;猪舍结构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不高;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从投入到产出只需3~4个月;固定资金投入少,栏舍周转快,每个栏舍每年可饲养3批育肥猪。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养猪业正以集约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家庭饲养方式。正处在防疫观念和手段相对落后的传统饲养方式与要求防疫措施和技术日益完善的规模化养猪相互渗透的过渡时期,目前传统的兽医防治已经不能适应集约化养猪生产的需要。如何将被动型防治转为主动型预防已经是集约化养猪的一项系统工程。下面笔者就集约化猪场如何进行全方位防疫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尤佳 《新农业》2013,(11):16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的生产方式已经逐步由传统的低成本分散饲养转入高投入、高风险的规模化饲养,提高养猪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成为我国养猪业深入发展的方向。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母猪繁殖力的高低对养猪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母猪年供给的活仔数越多,经济回报也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养猪业正以集约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家庭饲养方式。在防疫观念和手段相对落后的传统饲养方式与要求防疫措施和技术日益完善的规模化养猪相互渗透的过渡时期,传统的兽医防治已经不能适应集约化养猪生产的需要。如何将被动型防治转为主动型预防已经是集约化养猪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就集约化猪场如何进行全方位防疫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8.
“首届北方养猪高峰论坛暨河北天兆种猪上市新闻发布会”今年11月上旬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召开,来自北方6省市的200余名养猪业内人士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认为,未来十年,我国养猪业将呈现三大变化趋势:一是生猪出栏数量将从目前的7亿头下降到5亿头左右;二是我国能繁母猪的数量将从目前的5000万头降低到2500万头;三是未来十年80%以上的猪场将不复存在。随着国家对病死猪执法力度的加强,《畜禽污染防治条例》已在2014年1月正式实施,《环境保护法》也将在2015年1月正式实施,大量环保不过关的猪场将面临关停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正> 能否在1米~2的占地面积内饲养出两头以上肥猪?如果按照传统的建圈和饲养方法,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因为我国南方农户养猪建圈一般都是在坑上架圈,单层喂养,多猪一圈;一个猪圈小的3~4米~2,养猪1~2头,大的7~8米~2,养猪3~4头,很少见一个圈养5、6头以上的;猪圈不是建在高大的屋内,就是建在有较高空间的屋盖下。由于猪圈本身而积只占整个屋(或盖)总而积的1/2强,那么每头猪平均占地面积均在4、5米~2以上,所以老式建圈和饲养  相似文献   

10.
<正>从我国大部分农村近几年养殖业的发展情况看,农村养猪从大范围的一家一户的散养一、二头猪,发展到现在家庭养殖场。养殖场规模化、专业化,养猪数量增加,从十几头到几百头不等。根据这些特点,笔者总结了养猪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晓明 《新农村》2009,(4):12-12
王爱军从河北省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毅然决定回村养猪。他白手起家,经过几年的拼搏,如今已拥有固定资产230多万元。为让乡亲们走上养猪致富路,在他的带动扶持下,短短一年时间,他所在的东湾村生猪出栏就由原来的几十头发展到几千头。  相似文献   

12.
史荣猛 《新农业》2009,(6):23-24
仔猪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养猪效益。现在猪场一般实行21~28日龄断奶,与传统养猪生产的45~60日龄断奶相比,母猪年均产仔胎数可增加0.1~0.2胎,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可增加1~2头,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养猪业在这十多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规模化猪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饲养规模越来越大,很多猪场年出栏可达十万头以上。由于猪病的蔓延、环保成本的增加以及管理不当,许多猪场经济效益下降。如何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养猪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优良品种;(2)优质的饲料;(3)合理的管理。目前,许多猪场在观念上存  相似文献   

14.
羊作为我国农民的主要养殖种类之一。近年来和其它养殖品种一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在最近的下乡调研中发现,农村对于羊的饲养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散养散放为主,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难以产生规模效应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猪、鸡养殖基本上已实现了圈养规模化发展,养鸡户每户都以几万只至几十万只、养猪户都以几千头至几万头进行规模化、工厂化养殖,产生的效益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5.
“沼气 养猪”富民工程项目是交城县2000年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和2003年实施国债资金项目逐步摸索出的一项开发庭院经济的较好模式。适用于庭院窄小,以养殖生产为主,每户年养猪存栏数10头以上的农户。地址一般选择在庭院的西南角,地下建池,地上建猪舍和厕所。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养猪在德国悄然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野外放养肉猪的“生态养猪”新法,最近正在德国塞尔大学生态农业系的实验农庄中试验。这是德国联邦政府为了推行“农业转向”政策的计划项目之一,其目的是改善牲畜的饲养条件,为人们提供质量更好、味道更佳的“绿色猪肉”,同时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所谓“生态养猪”,是将以往的几十头猪集中在一个十分狭小的空间圈养的传统方法,改变为野外放养,饲养密度限制为每公顷土地只能养十头肉猪,这十头猪的吃、喝、拉、撒全在这片土地上进行。这相当于每年向这片土地里释放170公顷的氮元素,与农民一年在地里施用的氮肥数量相当。饲养者还必须经常…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猪”专业户正在逐年增加,并开始形成农村的一个独立产业。为了帮助“养猪”专业户提高经济效益,把肉猪生产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将最佳饲养规模与技术介绍如下: 一、肉猪专业户的饲养规模从我国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般肉猪专业户还是利用青饲料搭配配合饲料育肥肉猪。因此,饲养规模以年养肉猪50—60头为宜。在饲养过程中,肉猪专业户应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制,即肉猪专业户必须自养三头繁殖母猪,年繁两窝,并安排同期产仔,每批繁殖仔猪30头左右,这样就可以同批进栏,同批出栏。分两批饲养肉猪,每批25—30头,以便饲养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二、肉猪专业户的必备条件 1.猪舍根据上述饲养规模,肉猪专业户需繁殖母猪舍3间,每间12平方米左右,一猪一舍;需育肥  相似文献   

18.
迪卡猪是配套系猪,如果决定饲养迪卡猪,应到相应的迪卡猪场购买种猪。当决定饲养祖代种猪生产父母代种猪时,应到原种猪场去购买;若决定饲养父母代种猪生产商品代肥猪时,就要到祖代猪场去购买。若没有一定条件,不要饲养祖代种猪,可饲养父母代种猪生产商品化肥猪。 下面介绍几个较大规模的祖代种猪场,供购买迪卡种猪时参考。 北京苇沟现代化猪场建于1990年,是北京养猪育种中心迪卡种猪的配套祖代猪场,饲养迪卡种祖代种猪A、B、C、D共550头,每年可提供父母代种猪4400头套。全套猪舍及养猪设备从匈牙利引进,设备先进,猪场管理规…  相似文献   

19.
正2007年以来,汉滨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安康市政府大力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到2012年汉滨区相继建成饲养年出栏500头适度规模场、家庭牧场147个,建成陕西较大的原种猪场秦阳公司一个,年饲养良种母猪4000余头,生产优质种猪及二元母猪和三元杂猪60余万头。年出栏1000头以上商品猪场有宏盛、鸿涛、牧裕、兆靖、恒润、顺鑫,年出栏50头养猪重点户500余户,平均每户饲养量100头。建成肉牛育肥示范11个,如早阳镇东沟牛场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管理局养猪一直沿用母猪春、秋两季分娩,哺乳仔猪60日龄断乳的传统饲养方式,每头母猪平均年产1.8窝左右,生产断乳仔猪18头左右。由于仔猪哺乳期较长,一是限制了母猪生产潜力的发挥;二是饲料经过母猪、仔猪两次转化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仔猪早期断乳,不仅提高了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是在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较少的情况下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