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初步探讨了不同pH值对苏氏圆腹鲢(淡水白鲨和淡水黑鲨)的消化器官(肝、肠、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H值的变化,酶活性也随之变化;淡水白鲨的肝、肠、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7.8和3.0,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6.2和7.0;淡水黑鲨的肝、肠、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7.8和3.0,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7.0和7.0。其中蛋白酶活性表现为胃〉肝〉肠,淀粉酶活性表现为肝〉胃〉肠。淡水黑鲨的酶活性〉淡水白鲨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2011年8月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元江县鱼种站对苏氏圆腹[鱼芒]人工繁育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在人工催产、孵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孵化鱼苗100万尾,实现了该鱼苗种的批量生产。通过测量,该鱼的相对怀卵量在73~109粒/g;水温为30℃条件下,催产药物效应时间12—13h;发育有效积温为2100h·℃;采用孵化桶孵化方式效果较为理想;孵化水温控制在27~31℃,最佳孵化水温为30℃。对人工繁育技术和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实现苗种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史氏鲟消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测定了史氏鲟4种消化器官中消化酶的活性,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幽门盲囊>肠道>胃>肝脏;其脂肪酶活性大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肠道>胃>肝脏>幽门盲囊。史氏鲟幽门盲囊中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较高,而脂肪酶几乎没有活性;肝脏中淀粉酶几乎没有活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也较小;肠道中各种酶的活性都较高;而胃中各种酶的活性则居中。  相似文献   

5.
6.
pH对泥鳅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3.0-10.0内以1.0为梯度差,37℃时研究了pH对泥鳅肝胰脏及肠道不同部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泥鳅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最适pH值为7.0,前肠、中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最适pH值则为6.0;肝胰脏和后肠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为8.0,前肠和中肠则为7.0;各部位脂肪酶活性都在pH7.0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7.
邓维德  邹佩贞  罗文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46-4848,4857
[目的]为南方白甲鱼饲料中各营养成分的配比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福林-酚试剂法、碘-淀粉比色法、碱滴定法及吸光度测定的方法测定了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最适pH,并比较了各消化酶的活性。[结果]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7~7.5、7.5~8、6.5~7.5。南方白甲鱼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前肠>后肠>肝胰腺>中肠>胆;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胰腺>胆>中肠>前肠>后肠;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胰腺>胆>中肠>前肠>后肠。[结论]南方白甲鱼是一种杂食性或偏草食性的鱼类,对糖类物质有较强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对卡拉白鱼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内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设定范围内,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最适pH值范围分别为7.0~7.8、7.2~7.6、6.6~7.6。前肠是唇进行蛋白质消化的主要场所,中肠的淀粉酶活力最高,肝胰脏的脂肪酶活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黄(鱼桑)鱼消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黄颡鱼消化器官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黄(鱼桑)鱼胃、肝胰脏及前、中、后肠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2.5,7.0,6.0,7.0,7.0;蛋白酶活性顺序为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顺序与蛋白酶相同;中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pH对黄鳝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pH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消化道内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pH会影响黄鳝消化道内消化酶的活性,在pH 6.5~10.0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加,但pH继续升高到一定值后,则会逐渐降低.其蛋白酶的适宜pH为8.5~9.0,胰蛋白酶的适宜pH为8.0~8.5,淀粉酶的适宜pH为7.0~8.0,脂肪酶的适宜pH为7.0~7.5.  相似文献   

11.
不同pH值对旱稻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pH值(3.00~9.00)的培养液对旱稻幼苗进行培养,15 d以后测定幼苗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pH值培养条件下,旱稻幼苗丙二醛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差异显著,pH值5~6最适宜旱稻生长.  相似文献   

12.
菊黄东方鲀仔稚鱼生长及其消化酶与抗氧化酶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30日龄菊黄东方鲀( Taki f ugu f lavidus)鱼苗的全长与体质量、主要消化酶和2种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菊黄东方鲀仔稚鱼的生长特点以及消化能力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菊黄东方鲀仔稚鱼全长与日龄呈线性相关,体质量与日龄呈指数相关;全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增长相关,且为异速生长.在菊黄东方鲀仔稚鱼中未检测到脂肪酶活性,胰蛋白酶与胃蛋白酶活性存在互补性"变化;在2~6日龄期间,胰蛋白酶活性快速降低至最低值,胃蛋白酶活性则显著升高( P<0.05)至最大值,10日龄后,胰蛋白酶活性开始增强,最大值出现在19日龄,胃蛋白酶活性保持稳定.淀粉酶活性在2和19日龄最大,至15日龄降至最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2日龄最低,15日龄达到最大.2~10日龄,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 catalase , CAT)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在6日龄最大;10日龄后 SOD 活性逐渐增强,CAT 活性呈波浪形"变化.研究表明,菊黄东方鲀开口摄食前体内就已存在相应的消化酶和抗氧化酶,其活性与菊黄东方鲀发育阶段密切相关,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和食性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蛋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碳酸氢钠对肠道内容物pH、消化蛋白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探讨饲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对蛋鸡消化机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1周龄海兰褐壳蛋鸡4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1%,0.5%,2.5%,5%NaHCO3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33d。试验期末采集各组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食糜及粪便,测定各段食糜和粪便的pH、肌胃食糜的胃蛋白酶活性、十二指肠食糜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以及回肠和盲肠食糜中菌群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并计算回肠、盲肠食糜的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结果】1)饲粮中添加0.1%和0.5%的碳酸氢钠对蛋鸡肠道各段pH无显著影响,而饲粮中添加2.5%和5%的碳酸氢钠可显著提高蛋鸡肌胃、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容物以及粪便的pH(P0.05)。2)饲粮中添加2.5%和5%的碳酸氢钠可显著降低肌胃中胃蛋白酶、十二指肠中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P0.05)。3)饲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可改变蛋鸡回肠和盲肠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结论】饲粮中添加高剂量的碳酸氢钠(2.5%和5%)显著影响蛋鸡消化道内环境,降低蛋鸡的蛋白消化机能。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20±1)℃条件下,探讨不同饥饿时间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消化酶(胃肠组织胃蛋白酶、肝胰脏脂肪酶和胃肠淀粉酶)和抗氧化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胰脏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胃肠组织胃蛋白酶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饥饿1、2、4d组胃肠组织胃蛋白酶活性分别为(15.80±0.98)、(14.01±1.32)和(13.82±0.93)U,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肝胰脏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更为明显,饥饿2、4d组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饥饿1d组。饥饿8d组胃肠组织胃蛋白酶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分别为(12.16±0.44)和(47.43±3.95)U.g-1,显著低于对照组[(16.16±0.23)和(109.98±8.20)U.g-1]。胃肠淀粉酶活性则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饥饿4d组胃肠淀粉酶活性最高[达(1.89±0.08)U.g-1]。饥饿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血清SOD和肝胰脏CAT活性先升高,饥饿1d后迅速降低,饥饿2、4、8d组血清SOD活性分别比对照组下降7.65%、20.37%和28.66%;饥饿2、4、8d组肝胰脏CAT活性分别较对照组下降36.73%、45.58%和63.95%,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设置芦苇、粳米、鱼肉以及该3种成分的等量混合物作为饲料饲养成体克氏原螯虾,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分析其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芦苇组中,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先出现上升,后适应性下降,纤维素酶活性先下降,后增至稳定水平;在以粳米为食的条件下,蛋白酶活性先出现上升,后适应性下降,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与芦苇组纤维素酶活性变化相同,纤维素酶活性不发生明显变化;在鱼肉为饲料的条件下,纤维素酶活性先出现上升,后适应性下降至稳定,蛋白酶活性先下降后增至稳定,淀粉酶活性不发生明显变化;混合饲料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不发生明显变化,后期纤维素酶活性接近芦苇组.单一组分饲料对其相应的消化酶既存在早期抑制诱导作用,也存在后期促进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甲素对粘虫中肠消化酶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测试雷公藤甲素对粘虫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并对中毒试虫的中肠组织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 ,处理试虫脂肪酶活性在痉挛期和麻痹期分别下降 2 6 .0 %和 39.1% ,达极显著水平 ;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在各个时期的变化均不显著 ;中肠细胞变厚且混乱变形 ,组织许多部位呈消融状 ,肠壁细胞层排列不规则 ,柱状细胞与杯状细胞排列不整齐 ,并有纵肌、微绒毛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17.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ontogenic development of main digestive enzymes (pepsin, trypsin, amylase and lipase) activities in juvenile soft-shelled turtle (Pelodiscus sinensis) (initial mean bodyweight 3.63±0.27 g), in order to provide data on the digestive physiology of the juveniles during the first 30 days after hatching (DAH). The soft-shelled turtles were reared in an indoor rearing system, and fed with a formulated diet four times daily from 2 to 30 DA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of soft-shelled turtle ranged from 1.31 to 4.00%/d during the first 30 DAH. The specific activities of pepsin in stomachic segments, trypsin, amylase and lipase in intestinal segments first decreased slightly then increased to the maximum value (P < 0.05). The specific activities of these enzymes were first detected on 1 DAH, and the lowest values were observed from 4 to 6 DAH, while the highest values were found from 22 to 30 DAH.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digestive enzymes in soft-shelled turtle develop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were well correlated with growth.  相似文献   

18.
温度和pH对澳洲宝石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改变酶反应温度和pH,分析了澳洲宝石鱼Scortum barcoo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澳洲宝石鱼肝胰脏、肠道、胃淀粉酶的最适pH均为6.2;肝胰脏、肠道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7.5、7.0~7.5,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0。说明淀粉酶在中性偏酸性时活性最高,肝胰脏、肠道蛋白酶在中性偏碱性时活性最高,而胃蛋白酶在强酸性时活性最高。肝胰脏、肠道、胃的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0℃,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35、35℃,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50、40℃。在一定温度和pH范围内,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各自最适的温度下,3种消化酶比活力的大小均为肠道>胃>肝胰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饲料中亮氨酸(Leucine,Leu)和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的交互作用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肠道消化酶及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以含50%全鱼蛋白牙鲆幼鱼饲料中氨基酸组成为参考,设2个Leu水平(分别占饲料干物质的2.58%和5.08%),并将其分别与3个Ile水平(分别占饲料干物质的1.44%、2.21%和4.44%)交互制成6种试验饲料(LL-LI、LL-MI、LL-HI、HL-LI、HL-MI、HLHI);以初始体质量为(2.69±0.04)g的牙鲆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不同Leu和Ile水平的上述6种试验饲料;60 d的流水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牙鲆肠道消化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及肝脏免疫相关酶(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力。结果表明:高Ile饲料组肠道消化酶活力显著高于中间水平Ile饲料组(P<0.05),且饲料中高水平的Leu可降低肠道消化酶活力(LI组除外);在低Leu处理组,当Ile≥2.21%时,随着饲料中Ile含量的增加,肝脏中CAT、SOD、ACP和AKP活力显著提高(P<0.05);但在高Leu处理组,当Ile≥2.21%时,CAT、SOD和AKP活力随饲料中Ile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Leu和Ile间存在交互作用,并显著影响牙鲆肠道消化酶及部分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且在低Leu(2.58%)水平与高Ile(4.44%)水平(LL-HI饲料组)交互作用下,牙鲆肠道消化酶及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饲料中亮氨酸(Leucine,Leu)和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的交互作用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肠道消化酶及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以含50%全鱼蛋白牙鲆幼鱼饲料中氨基酸组成为参考,设2个Leu水平(分别占饲料干物质的2.58%和5.08%),并将其分别与3个Ile水平(分别占饲料干物质的1.44%、2.21%和4.44%)交互制成6种试验饲料(LL-LI、LL-MI、LL-HI、HL-LI、HL-MI、HLHI);以初始体质量为(2.69±0.04)g的牙鲆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不同Leu和Ile水平的上述6种试验饲料;60 d的流水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牙鲆肠道消化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及肝脏免疫相关酶(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力。结果表明:高Ile饲料组肠道消化酶活力显著高于中间水平Ile饲料组(P0.05),且饲料中高水平的Leu可降低肠道消化酶活力(LI组除外);在低Leu处理组,当Ile≥2.21%时,随着饲料中Ile含量的增加,肝脏中CAT、SOD、ACP和AKP活力显著提高(P0.05);但在高Leu处理组,当Ile≥2.21%时,CAT、SOD和AKP活力随饲料中Ile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Leu和Ile间存在交互作用,并显著影响牙鲆肠道消化酶及部分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且在低Leu(2.58%)水平与高Ile(4.44%)水平(LL-HI饲料组)交互作用下,牙鲆肠道消化酶及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