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丁寿朋 《江苏蚕业》2009,31(2):24-25
养蚕生产中,桑叶的耗费约占生产费用的50%左右,给桑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生产成本的高低,蚕儿生长发育的快慢、产茧量和产丝量的多少。一般情况,小蚕期用桑量占全龄用桑量的4%左右,其用桑重在“质”,大蚕期用桑量占全龄用桑量的96%左右,其中5龄约占85%左右,其川桑重在“量”。因此,要做到经济合理用桑,重点在5龄。目前养蚕,生产同样1kg茧,有的用桑15~16kg,有的17~18kg,有的甚至20kg以上,用同样多的桑叶,生产的蚕茧相差20~30%。因此,只有强调合理用桑,才能防止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担桑产茧量,减少斤茧用桑量,做到节约增产。  相似文献   

2.
<正> 家蚕的给桑量多少直接影响蚕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壮蚕期给桑量过多或过少都对蚕儿的生长发育、蚕茧产量、茧丝质以及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本试验探讨了壮蚕期不同用桑量对壮蚕的生长发育、健康度和蚕茧产量及经济效益等若干经济性状的关系,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以一定数量的桑叶生产出更多的茧丝,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生产中,常常会发生由于发种量过大或者其它原因,使五龄蚕缺叶现象,怎样利用有限的桑叶才能使蚕儿顺利地上簇结茧,而不明显地影响养蚕成绩?本试验通过适当控制五龄给桑量,采用不同的饲育回数,调查对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担桑产茧量及担桑  相似文献   

4.
问:我家的茧总是小小的,产量总不象予想的那么高。为了使茧形大、茧层厚,应注意哪几点呢? 答:决定蚕茧的大小、轻重,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一般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对茧重而言,壮蚕期给桑量的多少影响茧的轻重。每盒蚕种五令给桑量根据蚕期不同而异。假如是春蚕期,必须给予1000公斤以上的条桑。为此,不仅要使蚕儿在盛食期充分饱食,而且,从前半令开始就要让其充分食桑。为了让蚕儿充分饱食,每回最好秤量给桑。但是,那样给桑时间过长。因此,开始时约将一盒蚕种的给桑量过秤作为给桑标准,不足时  相似文献   

5.
习惯上称蚕的四、五龄期为大蚕期。大蚕期食桑量大,绢丝腺发达,呼吸量大,对高温多湿的抵抗力弱。因此,在饲养大蚕时要根据这些生理特点,改善其饲育环境,促使其充分饱食,达到蚕大茧重丝多的目的。现就大蚕饲养中的一些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一、合理用叶大蚕期的饱食是增产蚕茧和丝量的关键。但大蚕期的食桑量大,约占整个龄期的95%以上,尤其是第五龄约占全龄的85%左右。因此在饲养大蚕中,要注意既要促使蚕儿饱食,又要节约用桑,做到合理用桑。我们曾对五龄期蚕儿食桑时间进行调查,在24小时内,16~20小时有叶与24小时  相似文献   

6.
五龄定量育     
蚕的生长发育依靠桑叶为其物质基础,因此,桑叶的质与量对蚕的生长速度,体质健康与否,绢丝腺形成多少,生产费用高低,关系极大。现行蚕品种,一般五龄用桑量占全龄期用桑量的85%左右。一条蚁蚕到五令盛食期体重约增一万倍,到终熟上簇前体内丝腺重量为蚁蚕当时的十六万倍。所以普及推广养蚕定量育,从生产实用观点来看,应当抓五龄期的用桑。为此目的,作者曾于1976年中秋蚕在城北公社明星大队蚕桑队,用四龄蚕各二千头,进行定量定时给桑对比试验,并通过丝厂缫丝证明,丝质毫量无影响。实验结果,试验区比对照区斤茧用桑量降低22%,担桑产茧量提高21.33%,产值增加21.38%(见《农业科技通讯》1977年第一期报道)。79年春蚕开始,我们由点  相似文献   

7.
<正>在家蚕饲养中,5龄用桑量占全龄用桑量的85%,是构成养蚕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在养蚕过程中,供给蚕儿足够的饲料,是蚕体充分生长的物质基础,但用桑过多,势必造成蚕座中残桑堆积,不仅浪费,且会影响蚕体水分代谢的平衡,造成蚕体虚弱、病害增多。如何掌握原蚕饲养中的5龄用桑量,各蚕种场历来各行其是,看法颇不一致,有的甚至认为用桑愈多,丰收愈有把握。浙江嘉兴市农业局曾对杭7、杭8原蚕用桑量作过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农村调查部分生产队不同蚕期的逐龄逐日用桑量,从1963—1977年早秋蚕止,将记载的养蚕日志加以整理,虽蚕品种、饲育法在变化,一般趋势,可供参考。1.分期各龄用桑比例(%):表1秋期小蚕用叶比例较春蚕大,主要是选叶之故。2.分期各龄用桑量(斤/每张蚕种)根据表2用桑量的产茧水平为:春100  相似文献   

9.
大蚕期不同叶质对原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现行原种大蚕期(4~5龄)的用桑量约占全期用桑量的94%左右。在这段时期内,用桑的质量对体质、茧质、产卵量有很大影响。又据一些试验报导,蚕卵的造成,主要是以4龄及5龄初中期所吃的桑叶为材料,亦说明这段时期用桑质量与造卵数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了解大蚕期叶质对原蚕的影响,我们将大蚕期分作前期(4龄~5龄初期),后期(5龄初期~上簇)进行了试验。试验经过和成绩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家蚕幼虫的发育过程中,五龄期是蚕制造蚕卵、合成绢丝腺并贮存养料的重要时期,所以五龄期给桑量的多少对家蚕后期发育及生理机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五龄期不同体重指数给桑量对家蚕后期发育以及对次代蚕的影响,1986年秋蚕期,我们对五龄蚕采取体重指数给桑量,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日二回育是一项省力高效,适宜于目前农村养蚕劳力不足的实用新技术。目前已从多方面对二回育技术进行了研究报道。但从饲育温度与蚕儿生长发育关系方面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是从高温27℃,常温24℃对桑蚕五龄施行一日二回育。称量调查蚕儿体重增长变化情况,食桑量,消化量,以比较蚕儿生长发育差异,结茧后调查茧质。旨在给不同温度条件的蚕区推广二回育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韩才春 《北方蚕业》2001,22(2):20-20
1、养蚕之前必须对桑园进行正确测产,根据总叶量和张种用桑量,计算出各期蚕种饲养张数。 2、小蚕期由于蚕儿成长快,需要充分的养分供大量能量的消耗和积累,以建造体质之用。所以,小蚕饲养应根据其消化率高、养分需要量大等特点,不宜过分强调节约用桑。 3、可采取隔日收蚁法或红纸包收蚁法,促使孵化齐一、发育齐一、眠起齐一。对少量末蚁应予淘汰,技术处理方便,有利统一给桑和提高劳动效率。 4、养蚕前,必须事先拟定好逐龄、逐日、逐回的用桑量计划,饲养时按计划给桑。实行计划给桑,要经常注意蚕儿的生长发育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情况,随时注意用桑量的调剂,尽量做到计划桑叶吃完,使蚕儿达到老熟上山的要求。例如:早秋蚕5龄期计划食桑量是7d12h,如遇到高温龄期缩短半天或一天,应加桑叶加量饲喂,有利夺得蚕茧高产。 5、实行定量给桑之后,蚕儿食桑时间减少,每天若给桑3次,每次给桑间隔8h,按试验给桑标准,每回蚕儿食桑时间约5~6h,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蚕儿没有桑叶吃,遇到这种情况不可随便添加桑叶,打乱计划,影响生产。 6、实行定量给桑、计划用叶之后,给桑前要注意匀座,使蚕儿在蚕座内分布均匀。给桑后要注意观察,如发现有食桑不匀的情况,要特别注意匀桑,务使条条蚕儿食桑均匀,以保证发育齐一。 7、各龄期特别是4~5龄期蚕儿由盛食转入减食,特别是蚕儿将眠和快要老熟之际,食桑量急剧减少,给桑时往往偏多,造成桑叶浪费。但在5龄减食期食桑量虽然减少,但吃下的桑叶大多转化为绢丝物质,所以在此期间既要防止桑叶浪费,又要给蚕儿吃足桑叶,切不可老熟饥饿上蔟,否则会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 8、实行定量给桑,应做好桑叶的称量、分配工作。桑叶采伐与贮藏也要精心计划,妥善管理,防止桑叶变质、养分损失,影响蚕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养蚕生产中,桑叶的耗费约占生产费用的50%.因此,用桑量的多少就直接影响到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为了以较少的桑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生产中往往采用减少盒种用桑量的办法来提高盒种产值和担桑产值.随之而出现的问题是,在现行用桑量范围内,盒种用桑量的多少对现行春用蚕品种茧丝质量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目前在这方面还未见有资料报导.为此,我们于1984年春蚕期在本所农村基点进行了"用桑量对不同蚕品种茧丝质量的影响"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五龄期不同给桑量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不同给桑量对家蚕5龄龄期、熟蚕体重、茧质等方面的影响,得出给桑量多少与5龄发育经过、熟蚕体重、万头产茧量以及茧质量成正相关。适当减少给桑量对蚕生命力没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合理控制5龄给桑量,对50kg桑产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产。  相似文献   

15.
一、大蚕饲养大蚕期4—5龄食桑量大,约占全龄用桑量的95%,是蚕儿积累营养,充实卵质的时期,5龄又是雄性精细胞发育完成的时期,也是丝腺迅速成长的阶段。因此,养好大蚕是蚕种生产上保证完成和提高蚕种质量的重要关键。要养好大蚕,从技术上说,取决于营养和气象环境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原蚕从桑叶中取得生活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和适当的水份,而  相似文献   

16.
张士刚 《广西蚕业》2003,40(4):53-54
因蚕种饲养量与桑叶供应量的失调而产生缺叶或余叶,从而影响产茧量与收入,这是蚕农在养蚕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避免损失,这里向蚕农介绍几点缺叶与余叶的应急措施: 缺叶。当缺叶时,采用下面三种处理方法效果较好,(1)在饲育温度偏低的时候,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办法,以促进蚕儿的发育,避免蚕儿比正常温度下拖长食叶时间,可节约给桑量,特别是五龄后期,不超过25℃的偏高温度,不仅可以加快蚕的发育速度,还可大大减少用桑量。(2)添加蚕用营养饲料,可以减少每餐的喂叶量。按照0.5公斤的蚕用营养饲料粉加清水3~5公斤的比例,配成均匀的营养液,…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壮蚕期以体重为给桑基础的体重指数给桑法,调查了不同指数给桑量与幼虫生命率等12个经济性状的关系。初步认为,在每日四回育的条件下,每次给桑量以“四龄为体重×0.3,五龄前期为体重×0.2,中后期为体重×0.3”的组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给桑量×密度”二因素处理1~3龄蚕,调查小蚕发育情况及产茧各项成绩。结果在二因素互作下,小蚕期发育整齐度因给桑量、蚕座密度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密度大给桑量多的区小蚕与伏沙蚕多,反之较少。小蚕期的密度因素对产茧效应作用不明显,与给桑量因素之间存在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桑蚕的营养来自桑叶.大蚕期用桑量一般占全龄期用桑量的95%左右,5龄期占85%左右.5龄期不仅是丝腺迅速成长阶段,也是性细胞发育完成以及积累营养的时期.据报道蚕在4龄和5龄初中期所摄取的营养主要用于蚕体和生殖细胞的生长.5龄中后期的营养主要用于丝腺的生长和丝物质的合成.对这一观点,作者持怀疑态度,因为5龄期,特别其盛食期食桑量大,推测对造卵数和  相似文献   

20.
上蔟要点     
蚕饲养进入5龄上蔟阶段,如何抓好蚕儿上蔟后管理,过好上蔟关,避免不结茧蚕发生及黄斑茧增加,至关重要。1做到饱食适熟上蔟,在保证旺食期吃饱基础上,避免生蚕上蔟,“多吃口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