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外培养试验,通过测定培养24h后培养液pH值、BCP、NH3-N、乙酸、丙酸、丁酸和TVFA等各项指标,综合评定了奶牛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后对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添加4mmol/L、7mmol/L的延胡索酸试验组的培养液pH值显著提高(P<0.05);添加4mmol/L和10mmol/L延胡索酸试验组BCP含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各剂量延胡索酸对培养液NH3-N含量均没有显著的影响。添加4mmol/L、7mmol/L处理组均提高了培养液的乙酸(P<0.05)和丙酸(P<0.05),添加10mmol/L处理组提高了丙酸(P<0.05)浓度,降低了丁酸(P<0.05)。  相似文献   

2.
添加延胡索酸钠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只瘘管羊的混合瘤胃液进行体外批次和半持续培养试验来研究延胡索酸钠对癌胃体外发酵的影响。绵羊的基础日粮为干草、大麦、糖蜜、鱼粉以及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分别占500、299.5、100、91和9.9g/kg干物质)。体外批次培养试验中,由10ml过滤的瘤胃液和200mg上述饲料组成的40ml厌氧缓冲液作为细菌培养物。添加延胡索酸钠使最终浓度为0、5、10mmol/l,从而使添加0、250、500μmol分别相当于0、200、400g/kg饲料。水溶培养24h后,CH_4产量(对照组为360μmol延胡索酸)分别下降了18和22μmol(SED=7.5,p<0.05)。总产气量增加,H_2无显著变化。乙酸产量大量增加(92和194μmol;SED=26.7,p<0.01),丙酸也同时增加(212和396μmol,SED=13.0,p<0.001)。通过应用瘤胃模拟技术(Rusitec)研究延胡索酸对瘤胃发酵和CH_4产量的长期影响。8个发酵罐内每天加20g上述基础日粮,其中4个罐内添加延胡索酸(二钠盐)。19天后,添加6.25mmol延胡索酸组CH_4产量下降1.2mmol(SED=0.39,p<0.05),相当于消耗4.9mmolH_2,丙酸产量增加4.9mmol(每天从10.4到15.3(SED=1.05)mmol变化,p<0.01)。添加延胡索酸组CH_4生成的能力没有下降。这是部分延胡索酸转化为了酸相应引起CH_4减少的缘故。延胡索酸对细菌总数或产甲烷菌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纤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过瘤胃淀粉酶对体外发酵及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两步法,在培养底物中添加0(对照)、0.5和1.0g/kg的过瘤胃淀粉酶,在体外发酵培养96h,以模拟瘤胃、真胃和小肠的消化过程,测定底物营养物质消失率。动物试验选择120头产奶量和泌乳天数接近的经产荷斯坦牛,分为3组,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相同胎次的牛随机分配到各组中,分别饲喂0(对照)、10和20g/(头·d)的过瘤胃淀粉酶,试验期42d。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底物中添加过瘤胃淀粉酶可显著提高淀粉消失率(P<0.05),对干物质消失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过瘤胃淀粉酶添加组数值上高于对照,且1.0g/kg添加组数值最高。动物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20g/(头·d)过瘤胃淀粉酶组产奶量高出1.13kg/d(P<0.05);10 g/(头·d)组产奶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数值上高出对照组0.65kg/d;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淀粉酶对各种乳成分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数值提高了乳成分总产量。由以上两部分试验结果可知,添加过瘤胃淀粉酶...  相似文献   

4.
延胡索酸二钠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不同饲料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以黑麦草、高羊茅、稻草、花生壳等粗料成分以及玉米、小麦、可溶性淀粉等精料成分为发酵底物研究了延胡索酸二钠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胡索酸二钠显著提高了各种底物的发酵产气量(P<0.01),黑麦草粉、高羊茅草粉、稻草粉和花生壳粉的底物消失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22%(P<0.05),14.16%(P<0.05),28.54%(P<0.01)和45.09%(P<0.05);延胡索酸二钠显著提高了小麦、玉米和可溶性淀粉的pH值(P<0.05),但对粗料无明显影响(P>0.05);小麦、玉米和可溶性淀粉处理组的乳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各种底物的处理组的NH3-N浓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种底物中,小麦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浓度最高,小麦处理组的乙酸浓度、丙酸浓度、丙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乙酸丙酸比降低了0.18(P<0.01),延胡索酸二钠提高了所有底物的丙酸浓度及其比例。综合各指标的发酵情况,延胡索酸二钠对各种底物均有一定的效果,是一种潜在的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奶牛,采用单因素对照试验设计和体外培养法研究不同种类异位酸的单独添加水平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并利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对培养液pH值、氨态氮浓度、菌体蛋白含量和残留有机物的含量进行综合评定,筛选3种异位酸单独使用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异丁酸0.2%DM和0.4%DM、异戊酸为0.15%DM和0.3%DM、2-甲基丁酸为0.1%DM和0.2%DM添加方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3头年龄相同、平均体重为(650±20)kg、处于同一泌乳期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油(日粮脂肪含量均为6.5%)对奶牛瘤胃内纤毛虫数量、pH值、NH3-N浓度、菌体蛋白浓度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3种植物油分别为葵花油、胡麻油、菜籽油。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油,瘤胃液纤毛虫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其平均值依次为(7.70,9.26,9.22)×105个/mL;对瘤胃液pH值动态变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其平均值依次为6.16,6.21,6.15,均在瘤胃发酵的正常范围之内;瘤胃液NH3-N浓度动态变化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平均值依次为14.98,16.45,16.48 mg/100 mL;对菌体蛋白浓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依次为85.17,89.83,78.87 mg/100mL。对VFA浓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及VA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3头体重相近,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2×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培养底物的精粗比,设2∶8和5∶5两个水平,第二因素为VA的添加剂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每毫升培养液中5.8、11.7和23.3IU。试验共分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均进行4、8、12及24h4个时间点的体外批次培养,每个时间点3个重复。结果表明,VA添加水平在5.8~23.3IU/mL范围内,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较小。高精料组的体外培养液中TVFA、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均高于低精料组。体外培养24h时,高精料组乙酸/丙酸均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高精料组的pH值均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氨氮浓度与BCP含量均显著高于低精料组(P〈0.05)。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及VA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3头体重相近,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2×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培养底物的精粗比,设2∶8和5∶5两个水平,第二因素为VA的添加剂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每毫升培养液中5.8、11.7和23.3 IU.试验共分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均进行4、8、12及24h4个时间点的体外批次培养,每个时间点3个重复.结果表明,VA添加水平在5.8~23.3 IU/mL范围内,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较小.高精料组的体外培养液中TVFA、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均高于低精料组.体外培养24h时,高精料组乙酸/丙酸均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高精料组的pH值均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氨氮浓度与BCP含量均显著高于低精料组(P<0.05).  相似文献   

9.
日粮精粗比与VA添加水平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及VA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3头体重相近,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2×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培养底物的精粗比,设2∶8和5∶5两个水平,第二因素为VA的添加剂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每毫升培养液中5.8、11.7和23.3IU。试验共分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均进行4、8、12及24h4个时间点的体外批次培养,每个时间点3个重复。结果表明,VA添加水平在5.8~23.3IU/mL范围内,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较小。高精料组的体外培养液中TVFA、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均高于低精料组。体外培养24h时,高精料组乙酸/丙酸均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高精料组的pH值均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氨氮浓度与BCP含量均显著高于低精料组(P<0.05)。  相似文献   

10.
11.
不同饲喂模式对奶牛采食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采用4头体重(600±50)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经产奶牛进行试验,比较传统精粗分开饲喂向全混合日粮(TMR)转换时泌乳奶牛的采食、瘤胃发酵及生产性能的变化。试验动物所用日粮组成在整个试验期完全相同。前17 d采用精粗饲料分开饲喂的模式,后13 d则采用TMR进行饲喂。在由传统的精粗分开饲喂向TMR饲喂转换过程中,试验牛的日粮干物质采食量(DMI)、中型洗涤纤维进食量(NDFI)差异极显著(P<0.01),而与之相对应的采食时间差异不显著;全天的瘤胃pH值试验期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但pH曲线但有趋于平稳的趋势,瘤胃中氨态氮浓度在试验期结束时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利用全混合日粮(TMR)体外发酵参数预测奶牛的生产性能,采集2头体重550 kg、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瘤胃液,并取40种不同的TMR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体外发酵24 h的乙酸、丙酸、丁酸、氨态氮(NH3-N)含量,以及甲烷(CH4)排放量、微生物蛋白质(MCP)、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体外蛋白质消失率(IVCPD)和体外有机物消失率(IVOMD)等指标。记录饲喂不同TMR的奶牛对应的生产性能(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并与奶牛生产性能之间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显示:①产奶量与丙酸含量(r=0.37,P<0.05)、MCP(r=0.40,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IVCPD(r=-0.44,P<0.01)呈极显著负相关;乳脂率与乙酸含量(r=0.55,P<0.01)、甲烷排放量(r=0.36,P<0.05)、MCP(r=0.40,P<0.05)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乳蛋白率与MCP(r=0.91,P<0.01)、IVDMD(r=0.44,P<0.01)、IVCPD(r=0.45,P<0.01)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是与IVOMD(r=-0.56,P<0.01)呈极显著负相关。②奶牛的生产性能可用体外发酵参数作为预测因子进行预测。产奶量(kg/d)=29.72-0.86IVCPD(R2=0.73,RSD2=47.26,P<0.001);乳脂率(%)=0.40+0.06AA(R2=0.91,RSD2=0.15,P<0.001);乳蛋白率(%)=1.52+0.06MCP(R2=0.78,RSD2=0.01,P<0.001)。奶牛的生产性能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表明预测方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各组分别灌服0(对照)、20、30、40 g/d茶皂素,茶皂素与水混匀灌服,进行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的饲养试验。正试期期间每隔7 d,在晨饲前1 h用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瘤胃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p H(30、40 g/d组)、氨态氮的浓度(20、30、40 g/d组)(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值;茶皂素显著提高了微生物蛋白(30、40 g/d组)、丙酸(20、30、40 g/d组)和丁酸浓度(20、30、40 g/d组)(P0.05),30 g/d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提高了20.20%;但茶皂素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各组的瘤胃液原虫、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补饲茶皂素改善了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并显著影响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30 g/d的剂量对奶牛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关于植物精油对反刍动物瘤胃影响及其机理的报道。旨在探讨植物精油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并探讨了植物精油应用在生产实践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L8正交试验设计,用体外培养法研究异丁酸、异戊酸和2-甲基丁酸不同配比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并且筛选适合瘤胃发酵的异位酸适宜配比。结果表明,异位酸不同配比对瘤胃pH没有显著影响(P>0.05);异位酸配比1组(45∶33∶22)与未添加组相比,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了18.36%(P<0.05),而瘤胃液的菌体蛋白浓度和培养残留物有机干物质消化分别显著提高了13.43% 、10.97%(P<0.05)。因此,异丁酸、异戊酸和2-甲基丁酸3者按45∶33∶22比例混合,可以缓解瘤胃蛋白质降解速度,提高菌体蛋白质含量和有机物的消化率。配比1组多项指标综合指数正效应明显,因此确定混合异位酸的适宜混合比例为45∶33∶22。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竹叶提取物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产气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用于瘤胃液的采集,以精粗比为4∶6的全混合日粮作为发酵底物。试验组分为6组,各组分别添加0(对照)、0.75、1.50、3.00、4.50、6.00 mg/g的竹叶提取物,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个批次。体外发酵24 h后,记录产气量,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各组的发酵液pH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发酵液中氨态氮(NH_3-N)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3.00和4.5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NH_3-N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组的发酵液中干物质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4.50、6.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 3. 00、4.50、6. 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乙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 4. 50、6.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3. 00、4. 50、6. 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丁酸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6.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异戊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发酵液中异丁酸、戊酸浓度以及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组的体外发酵甲烷体积和甲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体外发酵产气量无显著差异(P> 0.05)。综上所述,体外条件下添加竹叶提取物在不影响瘤胃发酵模式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甲烷排放,其中添加4.50 mg/g竹叶提取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选用6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胎次、体况及产乳量随机分成A、B两组(n=30)。A组牛为对照组,饲喂含有奶牛原有青贮饲料的全混合日粮(TMR);B组为试验组,在A组饲喂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每吨另添加0.5kgThepax(宝利肥)。结果表明,Thepax(宝利肥)对纤毛虫种类、数量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其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两组乳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明显差异,但Thepax(宝利肥)组可以显著提高产乳量(P〈0.05);添加Thepax(宝利肥)后,B组乳脂肪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干物质率、脂肪蛋白比的值分别比A组提高2.56%、1.26%、1.30%、0.26%、1.50%。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法研究脂多糖(LPS)对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4头健康、体况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用于瘤胃液的采集。试验分为对照组(不添加LPS)和试验组(添加LPS 100 000 EU/m L),分别在发酵2、4、8、12、24 h后取样,测定发酵液p H及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对照组与试验组发酵液p H逐渐下降,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浓度及乙酸、丙酸、丁酸含量逐渐增加,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8、24 h试验组发酵液p H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4、8、24 h试验组氨态氮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结果显示,在体外发酵条件下,添加LPS具有降低发酵液p H以及氨态氮浓度的趋势,但这一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赖氨酸(Lys)和蛋氨酸(Met)是泌乳奶牛最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而传统的饲喂高蛋白质日粮或添加游离蛋氨酸和赖氨酸并不能使其达到理想的生产性能,现在研究的重点转移到瘤胃保护性氨基酸上。作者阐述了瘤胃保护性氨基酸的概念、保护措施、保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