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疆林业》2010,(4):F0004-F0004
<正>吉木萨尔县委、县人民政府从弘扬北庭历史文化和体现吉木萨尔时代精神的高度,深刻认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国家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要求,编制了全县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突出"生态第一"的观念,研究、挖掘生态文化的内涵和重要作用,总结不同地区森林生态体系所发挥的功能和文化内涵,并加以渲染,发扬光大,促进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经济绿洲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传承、教育作用,结合旅游大开发,加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荒漠公园、沙漠景观游等开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解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从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文化体系等方面概述了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并提出了促进湖南林业发展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湖北荆门市的实际情况,采用"问题—原因—对策"的分析方法,分别对荆门市现代林业建设体系中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是培植生态文明的根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推动广东林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发展林业生态文化的发展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从载体平台建设、产业体系建设、传 播体系建设、传承与创新体系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五个维度来建设广东林业生态文化,为全国林业生态 文化建设提供参路径。  相似文献   

5.
席璐  赵柯柯  王冰 《绿色科技》2020,(5):196-198
指出了生态福利体系建设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西省彭泽县为例,从城区生态游憩空间、城郊生态游憩空间、绿道系统、生态惠民林业产业等方面,分析了彭泽县森林城市生态福利体系的建设现状,并依据现状提出了可行的建设目标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青藏高原东部气候生态现状,提出了在当地建立气候生态综合监测体系的构想。就开展监测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监测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监测体系布局和监测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从监测体系的结构和建设实施方案等方面展开讨论,建议以气候生态动态监测和典型气候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气候生态监测,提出了建设青藏高原东部气候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基本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7.
张建云 《森林工程》2000,16(2):13-14
从大兴安岭东部林区现状分析"两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对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国家级生态城市圈为目标,对圈域内生态环保监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武汉城市圈生态环保协同监管体系建设入手,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生态环保监管体系现状、提出了协同监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为武汉城市圈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神木作为资源开发大县和生态脆弱地区,加快推进生态建设既是实现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速度与质量协调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公众幸福感的重大民生事业。建设生态神木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的基础地位,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保护体系、生态治理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五大体系",把神木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0.
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骨干防护林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需要出发,阐明了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骨干防护林的涵义、布局的原则和依据,提出了骨干防护林布设区划和建设要点,对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法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回应。但生态法并不是单一的法律规范集成,而是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本文提出,生态法在三维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所谓三维模式是由生态伦理、生态技术和生态法律制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种理想的模式,该模式生态法建立的基础、原动力、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乃至在生态领域的法治运行的解释路径。同时,在这种模式下生态伦理是生态技术和生态法律制度形成的伦理基础,生态技术则是将生态伦理和生态法律制度应用到社会生态保护实践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生态法律制度则是对生态伦理的不断演进以及生态技术生产和实施的保障,三者共同组成生态法立体型结构模式。本文从生态法三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三维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生态法的作用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和讨论了生态法三维模式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生态法在具体内容的模糊性,以及在研究的深入细致的缺乏,目前,我国的生态法的三维模式在现阶段还处于一个理想的状态。无论如何,国家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创新和发展生态技术,完善生态法律制度,都是生态法走向完善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态精神文化是森林生态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和核心,分析其生态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有利于指导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和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分别从认知、情感及行为响应三个层次解读森林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个人、政府、企业的森林生态认知、森林生态情感和应有的森林生态响应,倡导个人、政府、企业对森林要有科学的认识、真挚的情感和积极的生态响应,从而形成健康的森林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3.
论旅游生态系统及其平衡与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旅游目的地寻求建立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使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得以可持续.文章引入旅游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并在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试图在旅游生态系统优化、平衡与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一种内在联系,同时也提出为达到系统平衡状态可采取的主要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孙玉宁 《绿色科技》2013,(10):250-253
指出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农民这一巨大消费主体的参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重点、难点在农村。发展农村生态消费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对实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我国农村的消费模式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迫切需要从经济、制度、文化等不同层面做出努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生态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陈伟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86-189
在总结福建省3 a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福建省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对策。认为:福建省生态体系建设应突出重点,因害设防,切实维护国土的安全和生态的平衡。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要加强生态体系监测,加大力度恢复生态功能,探索生态公益林建设区域合理的经营模式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寻求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协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浅论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及原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生态补偿是为防止生态资源配置扭曲,通过制度设计来修正发展平衡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补偿的由来,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和生态资本三大理论基础,回顾了中国生态补偿工作开展的情况,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补偿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生态补偿的定义、理论基础、类型、机制、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我国生态补偿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态状况内在判断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状况内在判断指标是反映生态状况自身变化情况的指标.生态状况处于何种阶段的判断指标,需要从层次性、系统性、现实性、重要性4个方面来考虑.综合考虑包括森林生态状况、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水土流失状况、生物多样性状况、湿地生态状况、草原生态状况、农田生态状况、城市生态状况等8项指标,8项指标又可以细化为各自的分项指标.通过应用生态综合指数法对生态状况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估,得出我国生态状况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