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果园冬灌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果树抗寒能力,加快土壤有机肥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俗话说:“果园不冬灌,受冻又受旱;果园灌冬水,开春发的美。”这就是说果园在土壤冻结前最好灌一次水,冬灌又叫灌冬水。  相似文献   

2.
一、压土冬季是进行果园压土的有利时机。果园压土能增加果园活土层,提高土壤肥力;能抗旱保墒,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沙滩地、旱薄地上果园压土增产效果更为明显。二、冬灌冬灌时间以果实采收后到土壤封冻前为最佳。冬灌的水量,以灌水后的当天全部渗入地下20~30厘米为宜。水源充  相似文献   

3.
果园冬灌是指封冻前对果树进行灌溉。俗话说得好:“果园不冬灌,受冻又受害;果园灌冬水,开春发得美。”通过冬前灌溉增加土壤的水分,一是可利用水蓄积较多热量,使冬寒期间的地温保持稳定,避免或大大减轻果树的冻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借鉴兵团经验,玛纳斯县逐步在个别乡镇推行棉花带茬灌水技术,减少土壤田间蓄水量,为春季早播创造条件。所谓的茬灌冬翻技术是在棉花采摘后,棉花带茬灌水后再冬翻的一项技术,与传统秋翻冬灌耕作模式正好相反。这一技术的运用,可最大程度地提早棉花播期,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一、传统秋翻冬灌不利因素1.影响翌年播种玛纳斯县过去一直采取秋翻冬灌的传统耕作模式。由于秋翻冬灌土壤吃水量大、积雪深、冻层厚、春  相似文献   

5.
<正>果园在土壤冻结前最好灌1次水,以提高果树抗寒能力。冬灌时间一般选择在5厘米土层平均地温5摄氏度、气温3摄氏度时为宜。灌水量以灌水当天全部渗入地下分布到根系层,即幼年果园25厘米左右、成年果园80厘米左右,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冬灌方式可以采取井灌、浇根、滴灌、喷灌等。  相似文献   

6.
新疆南疆绿洲棉田普遍进行冬春季灌溉,高定额灌水淋洗土壤盐分的同时也会造成土壤养分的损失.通过研究冬灌期棉田灌排水氮含量特征,有助于棉花生产中水氮资源高效利用.选择南疆绿洲阿拉尔垦区成片棉田,定点采集冬灌前及冬灌后灌排水样,测定铵态氮、硝态氮和总氮浓度,分析冬灌措施对棉田氮浓度的影响.冬灌前和冬灌后,棉田排水中铵态氮、硝...  相似文献   

7.
一、冬翻冬灌 制种玉米收获后,及时粉碎秸秆,深翻24-26厘米,灌水,破坏红蜘蛛栖息环境,最大限度地消灭田间越冬基数。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冬灌地油葵生育期灌水次数对产量和灌水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对油葵的产量并无显著影响,说明在油葵全生育期不灌水的条件下,银北灌区通过冬灌土壤水能满足油葵生长发育的要求;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而言,通过前一年冬灌,油葵以全生育期不灌水为宜,其灌溉水生产效率高达3.078 9 kg/m3.  相似文献   

9.
12月农事     
12月主要农事节气为大雪和冬至,是冬小麦冬季管理,春白地秋耕冬灌的重要时期。1主要灾害为小麦冻害主要管理措施:冬小麦冬季管理技术(1)冬灌。冬灌具有蓄墒防寒,春旱冬抗的作用,对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具有重要意义。冬灌时间可掌握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昼消夜冻"期进行,一般在小雪节开始到12月初结束。冬灌水量50m3/667m2。(2)补施肥料。底肥不足麦田,结合灌水补足氮、磷、钾肥料。(3)盖被和耙轧。入冬后对麦田可实施覆盖作物秸秆或铺施腐熟土杂肥,盖被防寒。12月中下旬,于晴天中午轧麦,弥补裂缝,保墒防寒。  相似文献   

10.
为综合研究冬前灌水、追肥对土壤温度、水分的效应和对小麦生育的影响,于1987~1988年在本校农场进行试验,四个处理:1为不灌水不追氮肥(ck),2为灌水不追氮肥,3为不灌水追氮肥,4为灌水追氮肥。11月16日进行处理(灌水量45米~3/亩,施尿素10公斤/亩);17日至12月3日每天早8:00、午14:00、晚20:00测地温;11月18日至收获每隔10天测一次土壤含水量。1.冬灌对地温的影响1.1 地表层当对照地温为7.1℃以上时,冬灌处理的地温比对照地温平均低  相似文献   

11.
灌水量对不同重度盐渍化棉田的洗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南疆灌区土壤普遍含盐、盐渍化严重等情况和不同灌水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对不同重度盐渍化棉田开展了非生育期冬灌和不同频率春灌试验,研究冬灌和不同频率春灌对棉田水盐的影响。结果显示:0-40cm土层含盐量和含水量变化较大;在相同的灌水定额下,冬灌对土壤盐分的淋洗效果高于不同频率的春灌;中度冬灌+春灌总灌水定额3000m3/hm2,重度冬灌+春灌总灌水定额3750m3/hm2,符合南疆普遍盐渍化棉田非生育期灌溉。  相似文献   

12.
冬季给小麦适时灌水是麦区保苗 越冬,早春防冻、防旱的重要措施.由于水的热容量较大,冬灌后土壤水分充足,可以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死苗,并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还可以塌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害虫,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要搞好冬灌,除了疏通沟底,改善冬灌条件外,必须掌握好以下3个技术环节: 1.温度冬灌的适宜温度是日平均气温3℃左右,冬灌过早气温高,蒸发大,入冬时失墒多,起不到蓄水保墒的应有作用,还会造成麦苗徒长.冬灌过迟,温度低,土壤表层易结冰带来冻害,造成死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宁夏不同冬灌定额土壤水热变化规律,为宁夏制定科学冬灌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科学监测,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不同冬灌灌水量下越冬期耕作层土壤水量变化,定量分析不同时间土壤温度变化,分析冬灌水热变化规律。【结果】冬灌灌水量为0 mm、75 mm、102 mm、127.5 mm、154.5 mm、180 mm、210mm时,春播前0~-20 cm土壤含水率分别是田间持水率的47%、78%、80%、82%、86%、76%、69%,越冬期蒸发和深层渗漏水量为1.5 mm、31.5 mm、15 mm、43.5 mm、88.5 mm、97.5 mm、163.5 mm;灌水量越大,冻结期降温慢,化融期升温慢,不同灌水量最大温差为3.4℃。【结论】冬灌灌水定额为105 mm时,可满足宁夏耕地蓄水保墒、洗盐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科学合理用水,更有效地实现小麦增产,以小偃22为材料,采用3种灌水模式,研究不同灌水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明确不同水肥高效综合技术模式的产量性能和水肥效应。2a试验结果表明:冬春两灌和一次春灌模式下,小麦生育期推迟,株高、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增加,不同时期叶面积系数和产量均表现出冬春两灌模式最高,春灌模式次之,冬灌模式最低。冬春两灌肥水方案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鲁棉研28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整地、造墒、施基肥 1.1 纯作棉田 鲁棉研28号种子发芽出苗不快,再加上我国北方常年春季多风少雨,整地造墒对确保棉花一播全苗非常重要.提倡冬耕,耕翻深度以30cm左右为宜.冬耕棉田,翻后可不进行耙耢,以利于土壤冬融熟化和接纳雨雪,早春要顶凌耙耢,以利保墒和春后翻二犁的棉田,翻后要及时耙耢.如有灌溉条件,特别是对于重黏土地,最好进行冬灌造墒.冬灌的时间以昼消夜冻的时期为好,灌水量一般掌握在80~100m3/667m2.冬灌棉田经过冬天的冬融过程,有利于形成疏松的表土层,能减缓蒸发,而且春季地温回升也快.灌溉方法宜采用畦灌,切忌大水漫灌,灌水时要注意灌匀灌透.  相似文献   

16.
南疆滴灌棉田休闲期土壤入渗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南疆塔里木盆地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极端干旱内陆河流域,是中国主要优质棉生产基地,覆膜及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缓解了棉花生育期水资源短缺矛盾,但冬春灌定额较高。探索膜下滴灌棉田不同地表覆盖模式和冬灌定额对春季休闲期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为合理确定春灌定额和提高灌水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双环定水头土壤入渗仪进行土壤入渗试验,设计灌溉方式为冬灌定额200 mm和免冬灌两种;地表覆盖方式分为裸地(冬灌前拔掉棉秆、揭去残膜)、留秆(冬灌时棉秆不拔除,棉秆及残膜留在地里)和玉米秸秆覆盖(冬灌后在留秆棉田覆盖长度5-10 cm、厚度5 cm的玉米秸秆)3种,合计6个处理。比较各处理土壤入渗特性、模型模拟土壤入渗过程、分析土壤入渗影响因素。【结果】冬灌可降低土壤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率和累计入渗量,冬灌裸地、留秆和秸秆覆盖初始入渗率比免冬灌裸地、留秆和秸秆覆盖减少22.51%、21.49%和12.94%;稳定入渗率分别减少75.86%、27.27%和42.86%;累计入渗量分别减少61.98%、22.18%和29.31%,(免)冬灌秸秆覆盖初始入渗率比裸地和留秆分别减少14.74%、15.20%和4.20%、5.96%;(免)冬灌稳定入渗速率和累计入渗量为裸地>秸秆覆盖>留杆处理,稳定入渗率(免)冬灌裸地分别是秸秆覆盖和留秆的2.96、4.39倍和1.25、1.46倍,累计入渗量免冬灌裸地最大,为免冬灌秸秆覆盖的2.13倍、免冬灌留秆的2.39倍、冬灌裸地2.63倍、冬灌秸秆覆盖3.01倍和冬灌留秆3.07倍。免冬灌裸地入渗速率衰减速度最慢,冬灌裸地入渗速率衰减速度最快。通过对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的分析,通用经验模型和 Kostiakov模型能较好模拟各处理土壤入渗过程,Horton模型次之,Philip模型拟合较差。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累计入渗量与土壤初始含水量和土壤干容重成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总孔隙度成正相关关系。土壤浅层初始含水量较深层初始含水量对土壤入渗参数影响明显。初始入渗率与0-10 cm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成显著相关关系,稳定入渗率和累计入渗量与0-10 cm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成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南疆滴灌棉田冬季休闲期通过地表覆盖和灌水可降低春季土壤入渗性能,有利于减少春季灌水定额,提高灌水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一、节水技术2种节水方式均采用"一膜双带、一管二行"机采棉模式,行株距配置为(66+10)厘米×9.5厘米。1.播前铺膜滴水先铺膜后连接好地面管道及滴灌带,667米2分2次滴水70米3,6~8天后适墒播种。2.冬灌春不复水667米2冬灌水200米3,翌年春先铺膜增温保墒,后播种。  相似文献   

18.
张宏建 《农友》2001,(7):13-13
(1)减少蒸发,冬春保墒。陕西关中地区冬、春干旱。大风天多,气候干燥,地表蒸发量大,土壤水分散失严重。套种油菜后,油菜覆盖果园,有利于保存雪雨和冬(春)灌水,保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1)减少蒸发,冬春保墒。陕西关中地区冬、春干旱,大风天多,气候干燥,地表蒸发量大,土壤水分散失严重。套种油菜后,油菜覆盖果园,有利于保存雪雨和冬(春)灌水,保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唐秋建 《农技服务》2014,31(9):76-76
打破冬灌、春翻的传统耕作模式,对老棉区棉田进行秋翻冬灌,浅析秋翻冬灌对棉花病虫草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秋翻冬灌,尤其是深翻60cm--65cm后灌水,可以有效降低病虫草的越冬和繁殖基数,对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