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高低作物搭配间作、套作代替单一作物的大小垄种植模式,充分发挥边行优势,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增收一季大豆的产量,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单位面积内大豆和玉米产量提升。2022年,梁山县第1年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依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建设一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和示范片,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经济效益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作者依据2022年梁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实际情况,从复合种植工作取得的成效、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今后梁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玉米、大豆间作的种植模式,利用玉米和大豆植株的高度差,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和大豆的固氮作用,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提高耕地土壤肥力,促进玉米、大豆共同增产。吉林省四平市于2022年开展了玉米、大豆间作试验示范,成效显著。结合四平市田间试验,从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田间配置、播种、化学除草、施肥、化学调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探索适宜宁南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对解决宁南山区人口逐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的粮食总量平衡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对大豆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利于深入推动宁南山区“稳粮增豆”行动。本文介绍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合理选择种植模式、农机配套、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化学调控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在清水县推广面积较大。通过在不同区域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归纳总结了这项技术的实用性、推广的可行性及前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旨在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汉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状和种植效益,针对汉寿县的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探讨了大豆玉米间作和大豆玉米套作的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主要包括田间配置相关核心技术,以及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降高防倒、绿色病虫害防控等配套技术,讨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为汉寿县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有效途径,既可使玉米不减产,又能提高大豆产量。对宁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与优势、推广示范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及分析,提出下一步的发展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指2~6行大豆与2~4行玉米形成一个生产单元,利用在田间重复种植的模式,通过品种搭配、宽窄行带状配置、缩株保密等关键技术,实现大豆玉米协同高产.各地可根据实际生产习惯、前后茬口搭配、现有农机具等,合理选择春玉米带状间作春大豆、春玉米带状套作夏大豆、大豆玉米间作混合青贮等模式在生产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有限,单作产量较低,常年依赖于进口。为解决粮食发展不平衡、产量低和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2022年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两年提出“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湖南省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22年是试验年,2023年是示范年,围绕种植技术的研究试验、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从品种选择、行比配置、播种时间和方式、播种密度、合理施肥、化学控旺、植保作业、收获方式等方面,总结了湖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生产应用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分析了种植技术环节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种植技术和生产模式的推进发展和应用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耕地面积有限、大豆玉米供需缺口巨大及争地问题突出等困扰国家粮油安全的“卡脖子”问题,农业农村部于2022年起在全国试点着力推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对传统间套作模式的重要创新,兼具土地资源优化、土壤肥力及作物产能提升等多重优势,最初在我国西南地区推广应用,增产增收效果良好,但该技术模式对品种选择、田间配置、机械化应用等要求较高,在全国推广成效中存在区域差异。本文通过淮北市连续两年的示范基地测产和田间调研分析结果,准确掌握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当地的应用推广成效,探讨技术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优化完善区域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为4.42万亩。5月以来,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棉铃虫、甜菜夜蛾、草地螟、玉米螟、双斑莹叶甲等害虫在平罗县、惠农区出现并为害玉米及大豆,局部为害较重。鉴于此,2022年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站引进不同种类高效、低毒、低残留制剂和减量助剂,进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药剂防治试验,以期筛选出更适合防治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害虫的方法和药剂。结果表明,减量增产助剂与农药减量后的防效和产量差异不明显,防治效果较好。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推广减量增产助剂与农药混用农药量减量30%施用防治双斑莹叶甲等害虫,能达到防治害虫与农药减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屡次提到的,可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重要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不仅是对传统间作套种的创新升级,更是暴涨国家初级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战略性部署,是稳玉米、扩大豆的有效途径,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实现大豆玉米和谐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就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扛牢粮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任务,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2022年3—10月根据陕西省汉中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安排,经过汉中市南郑区农技人员多点多次踏查,与汉中市巴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协商一致,在南郑区阳春镇安坎村建立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基地120亩,同时在示范基地内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大豆密度试验和玉米肥效利用率等试验,以便探索适合汉中市南郑区推广应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汉中市南郑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密度试验进行阐述。在示范基地内,南郑区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选用玉米品种为中金368、大豆品种为陕豆125,以2.2 m带型“2+3”模式(即2行玉米、3行大豆套作模式)开展了大豆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和大豆密度对大豆的农艺性状影响非常明显,在该种植模式下,陕豆125的密度在7 000~10 000株/亩均可行,但从实际产量和效益来看,陕豆125的种植密度在7 000~8 000株/亩表现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正>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发生情况1.1大豆病虫草害在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有蚜虫、斜纹夜蛾等,草害类型主要有打碗花、刺儿花等。在防治时,应该根据不同病虫草害类型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保证及时控制病虫草害。1.1.1大豆病害大豆常见病害有大豆病毒病、大豆根腐病和大豆灰斑病等,大豆病毒病主要会侵害大豆叶片,导致大豆叶片逐渐皱缩,  相似文献   

14.
大豆玉米供需矛盾是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重要难题。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将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支持并推广该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套作,充分利用玉米的边行优势,实现作物间的协同共生,是现代高效集约化、新型立体农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以地域划分的间作或套作种植模式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大豆和玉米适宜品种选配按地区进行了阐述,对田间配置参数中的带宽、行比、带间距、密度与播期按种植模式进行了归纳,对田间管理的施肥、控旺、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进行了详述,对复合种植技术中所选用的播种机械和收获机械进行了综述,并着重对国内外播种机械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播种机进行探究,指出目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没有规范的指引、复合播种机过于简单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精密化播种机械的建议,以期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播种技术创新和设备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产能的有效途径。山东省认真落实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任务,通过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政策支持、做好技术指导、遥感精准监测等举措,在面积落实、产量效益、模式探索、品种筛选、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面临种植效益未充分展现、农户种植意愿有待提高、关键技术环节存在短板等突出问题,还应进一步强化技术攻关、开展技术培训、完善扶持政策、加强社会化服务,确保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持续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苏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种植区。近年来,为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我国在粮油产区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分析苏北平原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分析此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技术推广的对策,为其他地区推广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和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广,产量高。然而,传统的种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作物种植导致土壤退化、病虫害易发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贵州地区为例,介绍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相关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土壤改良、种植结构调整、病虫害防控等。研究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发现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现代化进程具有提升玉米、大豆产量、增加农民收益、保障农业经济的稳定运行等方面的作用,进而针对性的提出合理规化栽培模式和种植密度、土壤土质改良、加强水肥管理、科学除草、病虫害精准防控等方面的措施,制定天峨县山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科学方案,以求为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保障我国粮食的有效供应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周口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生产推广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本地净作种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多地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的经验,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对该技术模式提出相关技术意见,并对其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推动周口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统筹大豆、玉米兼容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步提升大豆产能,山东省临清市积极推广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介绍了临清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临清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的建议。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4∶2(大豆∶玉米)种植模式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以后可作为重点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