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秧盘播种机是水稻工厂化育苗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对育秧质量、插秧效果有较大影响。介绍水稻高速精量秧盘播种机的结构,分析影响播种性能的因素。播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机具的播种性能可满足生产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2.
穴距是影响水稻播种机精密播种质量的主要因素.利用水田土壤承压能力低和具有显著流变性的特点,采取测速轮控制、测速发电机控制、传动轮控制以及应用土壤的流变特性进行控制等多措施,控制水田精密播种穴距.为播种机械的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但具体结构设计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穴距是影响水稻播种机精密播种质量的主要因素。利用水田土壤承压能力低和具有显著流变性的特点,采取测速轮控制、测速发电机控制、传动轮控制以及应用土壤的流变特性进行控制等多措施,控制水田精密播种穴距,为播种机械的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但具体结构设计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播种机单体播深控制的精度和速度及研究播种机作业过程中土壤的变化规律,设计了一种新的播种机单体控制系统,在播种自动化控制环节中引入了模糊算法和PID闭环控制,建立了播深模糊控制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多软件联合仿真的方式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利用MatLab线性回归算法得到播深和施加力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播深的反馈调节对施加力进行模糊控制,使用Mat Lab模糊控制工具箱设置了控制参数,最终实现播种机精密PID闭环控制。应用Pro/E软件设计了精密播种机三维参数化模型,将模型导入到ADAMS软件中进行了运动仿真,将结果和Mat Lab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其误差小于10%,说明仿真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我国水稻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此同时,与该技术配套的水稻播种机也受到了农民的着重关注,各地水稻种植农户纷纷应用水稻播种机进行水稻种植。通过对播种机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其应用优势,希望对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水稻轻简化栽培是当前水稻生产研究的重要内容。介绍一种用于水稻旱种旱管的条播种植机,通过覆膜、打孔、覆土的方式来解决水稻生产中出现的草荒、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及农艺步骤繁琐等问题,以期为轻简化水稻生产提供适宜的机具。  相似文献   

7.
我国科学技术在快速发展,在我国水稻种植行业当中也广泛地应用了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与该技术配套使用的水稻播种机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重点关注。因此文章通过对水稻播种机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农业发展以及水稻播种机的普及和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稻育秧播种机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机插秧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中心环节,水稻育秧机械化和标准化是实施机械插秧的前提条件,因此需要尽早研制出性能优越、稳定可靠的新型育秧播种设备。为此,介绍了国内外的水稻种植模式和水稻育秧机具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育秧播种装置的各类排种器,分析了几种典型育秧播种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指出了水稻育秧播种机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2BZQZ-300型水稻育秧播种机播种气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不同孔径吸孔的局部吸种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吸孔在空载工况、种子被横向和纵向吸附的负载工况时吸孔周围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其播种性均匀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空载和负载时,气室下部吸孔的上下负压区相对压力分布均匀,气室内吸孔之间的气流没有明显干涉;种子被横向和纵向吸附时,种子表面的气流主要集中于吸孔与种子间;随着吸孔直径增加,种子表面的有效受力面积基本呈线性增加,种子被横向吸附时有效受力区域的相对压力随孔径增加明显升高,而种子被纵向吸附时有效受力区域的相对压力变化较小,种子被横向吸附时受到的表面力明显高于纵向吸附时的表面力,有利了提高吸种率和携种稳定性。播种试验表明,播种后水稻种子在秧盘内分布均匀,总体播种均匀性系数为94.9%。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田间育秧播种机的播种合格率和播种稳定均匀性,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南方水稻田间育秧的精密播种机。在深入分析螺旋勺轮式播种器的播种原理,以及播种器行走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螺旋勺轮的凹槽深度、螺旋升角、播种器行走速度对播种合格率和空穴率的影响规律,得出杂交稻播种合格率和空穴率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凹槽深度h为3 mm、螺旋升角α为81.73°、播种器行走速度v为0.35 m/s。试验表明,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后的播种机播种杂交稻2~6粒/格合格率由87.14%提升到93.21%,常规稻3~8粒/格的播种合格率为92.14%,播种性能满足常规稻和杂交稻精密播种育秧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播种作业均匀性差的问题,设计基于STM32单片机的小麦机械化匀播控制系统,通过轮式机器人变速作业,并依据轮式行驶机器人实时行驶速度,控制排种电机转速,实现变速匀播。采用多级控制直流电机转速,一级控制参数为轮式行驶机器人实时行驶速度信号,采用PID控制;二级控制参数为排种器电机实时电流和转速,采用模糊PID控制。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响应时间短,超调量小,控制效果良好。播种试验结果表明,轮式行驶机器人恒速状态下的播量控制精度达96.8%,变速状态下的播量控制精度达95.1%。  相似文献   

12.
2BTP—56型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田间机插秧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现状,研制了与之相配套的2BTP-56型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以替代人工播种,解决人工播种工效低、播种均匀性和播种稳定性差等问题,提高机插秧的质量。在总结以前水稻育秧播种的基础上研究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及育秧工艺流程,介绍该机技术参数与性能特点,及相关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播种机气动式下压力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播种机适宜的压实力和稳定的播种深度,提高种子出苗品质,促进后期生长发育,针对现有下压力测量方式灵敏度低、且缺少快速有效精准控制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气囊压力和仿形四连杆倾角的播种下压力控制方法。采用一阶低通滤波的轴销传感器下压力监测方式,设计了气动式下压力监控系统,包括气压驱动装置、倾角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卡及上位机控制软件等,轴销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分别实时测量限深轮对地下压力和仿形四连杆倾角,并反馈给上位机,经过模型计算后控制数据采集控制卡发送信号调节气压驱动装置,保证限深轮对地下压力在设定范围内。室内建模和响应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气囊压力和四连杆倾角设置下,建立的播种下压力控制模型校正决定系数为0. 974 3,均方根误差为49. 41 N,试验验证模型预测均方根误差为39. 51 N,对播种下压力具有较好的控制准确性;在0. 1~0. 6 MPa压力设定下,气囊充气阶跃响应平均超调量3. 83%,平均稳态误差0. 005 2 MPa,平均调节时间0. 42 s,满足作业需求。田间播种深度控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6~10 km/h作业速度范围内,气动式下压力控制系统对播种深度具有稳定可靠的控制性能,系统播种深度合格率不小于98. 91%,特别是在10 km/h高速作业时,播种深度标准差为3. 46 mm,变异系数为6. 97%,显著优于被动弹簧式下压力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精少量播种深施肥播种机的试验推广情况、技术特点,并通过机械播种和人工播种的苗情观测和产量测定,对试验推广的经济效益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精量播种机的粒距均一稳定是衡量播种机播种性能和播后质量的重要内容,如何保证水稻种子播种时粒距的精准是研发水稻精量直播机械重点考虑的内容。目前,传统的播种机利用田间试验或土槽试验虽能检验播种机的作业效果,但限于试验作业环境和条件的限制,难以深入探究地面-播种机(土地—机械)这一复杂的作用关系。为此,采用三维软件对播种机的整机进行建模,并利用有限元瞬态动力学模型对播种机的整机进行虚拟台架试验,探究地面激励对播种机精密播种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计算播种过程中种距的最大变化率来评估播种机的整机性能。  相似文献   

16.
玉米精密播种机播量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量监测是评价播种机播种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受到多行播种机排种速率的影响,易出现漏探测的问题,严重影响播量监测性能.为此,设计了一种玉米精密播种机播量监测系统,包括显示器以及基于STM 32设计了播量监测器和基于输出脉宽调试输出(PWM)设计的排种监测传感器,并提出了一种播种顺序计数方法,用于对玉米精密播种机的播量粒数进...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北方旱坡丘陵地区绿豆大垄双行栽培的农艺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单体仿形双行绿豆播种机。该机采取单体独立悬挂结构设计,通过仿形连接装置连接多个单体施肥播种机,具有在旱坡丘陵地播种深度一致、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设计了精量播种、大垄双行种植结构,在实现节本增效的同时,使田间植株分布更加合理。试验结果表明:单体仿形双行绿豆播种机作业后,可实现大垄双行种植,双行间距为60~80mm;播种平均深度为33.8mm,施肥平均深度为65.8mm,种肥间距为45.6mm,株距为147mm。该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精量播种、覆土及镇压等作业,作业质量符合绿豆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播种机播种深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种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环节之一,控制播种深度一致性可有效改善作物萌芽情况和生长状态,实现节本增产。总结国内外播种机播种深度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主要控制装置研究形势,阐述播种深度控制技术中仿形技术特点,指出播种深度控制技术存在适用范围小,控制不及时的不足。结合农艺要求对我国播种机械的播种深度控制技术优化和发展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稻精密播种机排种器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介绍了播种机的核心部件排种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实现水稻精密播种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研制水稻精密播种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玉米播种单体下压力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械式仿形压力调节机构的不足,开展了基于力反馈的播种深度一致性控制方法研究,研制了播种单体下压力控制系统。本系统由安装在播种单体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上的下压液压缸、电液减压阀、下压力感知传感器,以及控制器、车载计算机组成。在播种作业过程中,控制器实时采集力传感器信息,与设定的下压力阈值相比较,计算并输出控制量到液压阀组驱动液压缸实时调整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使限深轮与地表的压力值在设定的阈值区间内,从而保证播种深度的一致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深度判定标准为(5.0±1.0)cm时,下压力机械调节方式和下压力电控调节方式下的播种深度合格率均值分别为77.04%和90.37%,下压力电控调节方式下的播种深度合格率均值比机械调节方式高13.33个百分点。将播种深度判定标准提高至(5.0±0.5)cm后,对应播种深度合格率分别为31.11%和56.30%,下压力控制装置的播种深度合格率比机械调节方式高25.19个百分点。可见,下压力电控系统能保持种子播种深度的稳定性,提高了种子深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