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科学掌握雄安新区气候特征,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基于雄安新区区域内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多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雄安新区近50 a气温的时间序列变化、突变现象、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波动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5℃/10 a,略高于全国平均气温变化速率;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升温对年平均气温的贡献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2)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波动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38℃/10 a、0.422℃/10 a,平均最低气温升温趋势显著;平均最高气温不同季节的升温幅度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3)年、冬季、春季和夏季平均气温增暖趋势均存在突变现象,年平均最高气温自90年代开始呈现持续增暖趋势,突变点为199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及各季节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不存在突变现象。(4)年平均气温存在8 a、13 a、19 a周期变化,年平均最高气温存在8 a、11 a、19 a周期震荡,年平均最低气温存在13 a、19~20 a周期震荡。雄安新区气温研究结果对全面认识该区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太湖流域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地区,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该文利用太湖流域范围内的21个气象站点的长期观测资料,运用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气候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58—2017年该区气温有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气温以0.293℃/10a幅度升高。各月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但是冬、春季升温最为剧烈,达0.362℃/10a;夏、秋季最弱,为0.222℃/10a。由于最冷月平均温度升高比最热月大,所以导致气温年较差减少。气温升高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增温剧烈,气温倾向率大于0.4℃/10a;最小的气温倾向率位于西南部地区,小于0.25℃/10a。流域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年降水量倾向率为3.026mm/10a,东部地区和无锡、常州地区降水增加显著。全球变化及城市化的影响是导致流域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地区降水量和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大兴安岭地区5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的月气温和月降水量的资料,使用R软件与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探索与处理,获得1961-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的降水量及气温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验证,研究该地区1961-2014年降水量及气温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平均气温在-22.27~9.67℃,年平均气温波动上升,气温倾向率为0.88℃/10 a,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增温速率0.22℃/10 a。其中冬季增温速率最大,为0.605 7℃/10 a。1961-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平均降水量在17.52~44.82mm,年平均降水量波动上升,降水量倾向率为1.00 mm/10 a,与全国年均降水量略微下降的趋势相反。夏季降水增长速率最大,为2.51 mm/10 a。  相似文献   

4.
气象因子对云南大理森林火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2001年-2010年大理州的森林火灾次数与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大理州森林火灾的时间分布及对应的气候特征,得出了火灾次数与气温和风速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的结论。用森林火灾次数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月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大风速与月火灾次数显著相关;旬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大风速以及前两旬的累计降水量与旬火灾次数显著相关;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和前15日累计降水量与日火灾次数显著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与大理州森林火灾次数有明显的相关性,气温、风速与火灾次数呈正相关,降水、相对湿度与火灾次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长沙市秋冬季重污染日变化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长沙市2013~2014年秋冬季PM2.5监测数据及气象资料,统计了该市在研究时段重污染日的分布、AQI和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连续三天及以上重污染日对应的天气类型、气象要素特征,采用Pearson参数法研究了重污染日与各气象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长沙市的重污染日累计达到41d,占统计时段总天数的27.2%;长沙市发生重污染日的地面天气形势分为高压类和均压类两种类型,其中(弱)高压及其底(后)部占41.7%,(弱)高压(后部)转均压及均压转高压(底/前部)占37.5%,均压占20.8%;连续三天及以上重污染日的地面气象条件为小风或静风,平均风速1.7m/s,低于秋冬季平均风速2.1m/s;相对湿度平均60.8%,而秋冬季平均为66.7%。每次重污染日期间温度、气压变化不大,逆温较强;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重污染日,PM2.5质量浓度与温度、风速和气压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0.37、-0.26,而与湿度正相关,相关系数0.13。在长沙市,风速和湿度为重污染日的主导气象因素,较大的风力及有效降雨成为重污染日打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呼和浩特市生长季地温的影响,使用呼和浩特市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5~80 cm土壤不同土层逐月平均温度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60年地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生长季平均地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增幅为0.21~0.59℃/10 a。不同土层平均地温的年际变化特征也呈上升趋势,经历了“冷—暖”的演变过程。20世纪60、70年代为冷期,80年代冷暖交替,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为暖期。地温变化普遍具有5~10 a周期。5~80 cm土层平均地温分别在1990、1986、1986、1988、1998、2005年发生突变,20 cm土层平均地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0—2017年森林变化数据集、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邻域分析、统计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对我国国道网路域森林植被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空间上,我国国道路域森林覆盖具有显著的随着与道路距离增大逐渐减小的净丧失的梯度变化特征,国道的影响域为道路两侧0~2700 m范围,具体表现为:恢复率、丧失率和总变化率在影响域内随距离增大而增大,在影响域外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净丧失率在影响域内、外均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率有明显的省市自治区分区差异特点,华东和华南地区高于全国平均,华北、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同属一个分区的不同省份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率高低也有较大差异,各省份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率梯度变化规律显著性程度不同。时间上,近17 a,我国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尤其在2015年后丧失率出现较大增长;而华北、华中、东北地区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率在2008年后出现逐年波动下降趋势。气象水文条件和本底森林覆盖度是造成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差异的主要原因,地形地理、气象水文、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影响的协同作用与距离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分析东北林业大学校园不同下垫面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象要素在秋季差异,分析归纳以林场、草坪、篮球场和宿舍为代表的下垫面对小气候的影响贡献。利用Excel等工具,以黑龙江省气象台的气象数据做对比,分析各指标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秋季,相对于对照点,宿舍和篮球场有明显增温降湿的作用,9月增温效果最明显,10月降湿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从不同扦插基质、不同采条母树龄两个方面初步研究了甜羊奶果扦插繁殖方法。结果表明:4种基质中,基质4红土+腐殖土(体积比=1:3)是最适合甜羊奶果扦插的,采用其扦插的的甜羊奶果平均生根率最高,平均根长最长,平均生根数仅次于基质2,分别达77.5%、3.79cm、3.28条,基质1河沙扦插的甜羊奶果生长表现最差;不同年龄母树采条扦插中,母树龄5a的插条的平均生根率、根长、根数比8a、15a的更高,分别为76.67%、3.75cm、3.76条,但母树龄5a与8a的插条的平均生根率、根长、根数差异不显著,母树龄5a与15a的插条的平均生根率、根数差异极显著,平均根长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1月18日,我国南京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增温异常,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11月16日至20日ERA5逐小时1000 hPa至300 hPa的散度、位势高度、气温、水平风和垂直速度等再分析资料,根据高低空的天气系统的配置和槽脊移动的过程,结合散度、暖平流等天气学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冷锋过境前的基本环流形势,并主要结合热力学一级能量方程(温度倾向方程)对影响本次增温天气过程的因子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次增温中,温度平流和非绝热加热的贡献占主导作用,前者由于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后者与冷空气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有关;而垂直运动不是最显著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气象数据,对2000—201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雷击火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为该地区雷击火的监测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间,6~8月的雷击火频数占全年雷击火总频数的79.03%,过火面积占全年过火总面积的92.96%。7月份的雷击火频数及过火面积远小于6月和8月,而平均降水量与平均相对湿度明显高于6月和8月,降水增多显著抑制了雷击火的发生和发展。(2)通过分析不同年份根河林区各林场的雷击火分布,发现好里堡林场的雷击火频数明显高于其他林场,并且集中发生在干旱年,而其他林场的雷击火数量受干旱年影响较小。(3)经过各气象因子与雷击火特征的相关分析,发现对雷击火频数与过火面积影响最大的3个气象因子分别是月均气温、月均相对湿度和月均降水量,其余气象因子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2018-2019年在荥阳生态站每月监测3次空气颗粒物PM2.5、PM10(PM)和负氧离子的浓度,分析了荥阳生态站两种PM质量浓度日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特征;用监测日的气象因子日均值、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均值与两种PM质量浓度做相关分析,以期了解PM质量浓度时间变化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两种PM浓度的日变化在8:00~18:00浓度变化呈U型。8:00~9:00浓度较高8:00~17:00浓度呈下降趋势,17:00以后质量浓度上升。月变化中11月至次年4月月平均质量浓度高;5~10月份平均质量浓度为较低。两种PM季节平均质量浓度高低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春季和冬季两种PM污染尤为严重。PM2.5质量浓度与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气压呈显著正相关;与负离子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M10呈极显著正相关。PM10质量浓度与气温、气温日较差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地区)为研究区域,1960年~2015年138个气象站点的月平均气温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网格面积加权法,获得这四个省、地区冬季平均温度时间序列,运用反距离加权法、样条法和克里金法插值并进行验证,获得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空间分布图。将1960~2015年数据按照年际、年代际进行划分,分析随时间变化东北地区气温的趋势图计算方差。研究结果表明:56年来,东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大致以0.0481℃/年的幅度呈上升趋势,东北暖指数明显增加,暖夜日平均增加趋势为1.4d/10a,北区达到1.9d/10a,南区相对较小为1.2d/10a,故北部相对南部升温快、幅度大。根据气温的时间变化折线图可知,1980~1984年为气温最低年际,2004~2008为气温最高年际,60~70年代是增温过程,70~80年代是降温过程,80年代之后为增温过程,且增温现象明显。根据增温情况,大致以1991年为界,60年代至90年代为偏冷期,90年代之后是偏暖期。  相似文献   

14.
印楝人工幼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楝幼树生长1a抽3次梢,即春梢(2-4月)、夏梢(6-8月)和秋梢(10月)。幼林树高、地径的连年生长量在栽后第1a最大,第2a最小,以后各年较一致。1a中印楝季节性生长分为3个时期,即滞生期(1-3月和11-12月),生长量较小或生长停缓;生长期(4-10月),生长量明显;快速生长期(5-8月),树高的生长高峰出现在7、8两月,占全年生长量的62.1%,地径的生长高峰开始比树高生长高峰早,结束得晚。月平均温度对当月树高、地径生长量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程度;月平均降水对当月树高生长量的影响也达显著程度,但对当月地径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月平均温度对树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较月平均降水量的大。造林保存率较高;定植后第2a结果株率为53.3%,到第4a为93.1%。  相似文献   

15.
以甘肃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数十年气象定点观测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了民勤荒漠区无霜期、春季低温、冻土层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地区平均终霜期为5月10日,初霜期为9月28日,50 a来终霜期有逐渐提前、初霜期有逐渐推后的趋势,但不同年份变异幅度增大;3-5月份地表平均最低温度、气温逐渐上升,≤0℃出现比率下降,但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强度的降温天气时有发生;3月份冻土层的变化与气温变化趋势相近。30 a以来地表平均日最低温度和气温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相关系数法和逐步回归法分别选取与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相关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与气象因子的BP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各BP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当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5个,预报因子数为8个时,2组预留有虫面积的2a平均预测误差为3.15%,虫口密度BP模型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8个,预报因子数为6个时,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5.91%,虫株率BP模型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4个,预报因子数为5个时,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10.65%。  相似文献   

17.
杭州城市热岛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杭州,萧山,临安近3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可看出,杭州和萧山的年平均气温越来越高,而临却有下降的局势,萧山比杭州增温更快,杭州与临安的温差越来越大,其中除7,11,12月份外,其余9个月温差增大比较显著,从调查的1,4,7,8,10有5个月各时段杭州与临安的温差情况看出,7,8月以晚上20时温差显著,1,4,10月以下午4时显著,人工下垫面增加是气温增高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态环境,较高的森林覆盖率,有助于减轻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基于陕西省1980~2016年期间的气象数据和粮食产量资料,利用HP滤波法和线性趋势法分析了近37年来陕西省气候要素以及3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6年期间陕西省的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其气候倾向率为0.4℃/10a,年总降水量则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粮食单产均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增加的趋势分别为471.6 kg/(hm~2·10a)、617.6 kg/(hm~2·10a)、330.6 kg/(hm~2·10a),其中大豆单产的波动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昆明园林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昆明1951~2007年气候资料的分析得知,近60年来,昆明平均气温变暖,最为突出的是近十余年增温幅度高达0.4℃/10a,同时年较差缩小,体现在最低气温的显著升高,昆明的冬天正在变暖;伴随气温变暖,降水量却显著减少,过去14年中降水量减少幅度约为18.05mm/a;相对湿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这导致昆明将更加缺水和干燥;日照时数的下降率约107h/10a,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昆明快速城市化过程。昆明城市的四个重要气候指标近60年来的变化呈现一高三低态势,应对其年平均气温的升高、降水量减少以及城市整体气候变化提出园林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0.
林火与气象及林分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林火与气象的关系森林火灾与防火期月平均气象因子的关系,我们选取崇安、平和、龙岩三县、代表福建省闽北、闽南和闽西类型,统计各县月气象要素范围内出现的森林火灾次数、面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森林火灾与月平均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见表1) 它们的规律是①森林火灾次数和面积,随着月平均较差温度(△T)增加而递增,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较差温度在6—12℃之间,森林火灾次数、面积明显剧增。②森林火灾次数,面积,随着月平均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