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浙江省森林资源清查固定样地信息数据和森林监测中心2010年6-9月采集的森林凋落物碳密度数据,探讨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空间分布在全省大尺度范围和不同地级市的县域小尺度范围都存在差异。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但局部地势较低地区森林凋落物碳密度很高;生物量覆盖度和地上腐殖质层厚度两者与森林凋落物碳密度无相关关系,而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凋落物氮密度两者与凋落物碳密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优势树种对于凋落物量积累有很大影响,栎类为主的落叶乔木凋落物碳密度较高,经济林则最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森林景观的空间组成、分布等特征对林分碳密度的影响,并以此为海口市优化林分结构,保护林地资源等方面提供参考。以海口市201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fragstats、spss等软件量化林分碳密度与景观格局指数并以此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反映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的关系。研究发现,海口市热带林面积比重较大,且人为经营活动较强,导致其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指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某一林分类型的空间配置较好,分布较聚集,不被其他地类分割时,其碳密度往往也较高。通过对海口市林分碳密度和森林景观格局指数的耦合研究,发现其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指数耦合协调度状况总体上并不良好,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善。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1814-1817
森林植被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研究对森林碳汇及全球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山西省太岳山2010,2015年2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TWINSPAN方法对太岳山135个有林样地的森林植被进行群系分类,并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太岳山森林植被碳密度的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时对太岳山森林碳密度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岳山森林植被可分为9个群系,9个群系的碳密度差距明显,其中,辽东栎+鹅耳枥群系的碳密度最高,而刺槐群系的碳密度最低。2010—2015年太岳山森林碳密度显著增加,5 a间碳密度增加了6.91 t/hm~2,以1.38 t/(hm~2·a)的速率增加。太岳山森林碳密度分布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碳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最低为6.17 t/hm~2,最高为62.24 t/hm~2;太岳山有林样地以斜坡和陡坡为主,陡坡碳密度最高,缓坡碳密度最低;太岳山有林样地以上、中2个坡位为主,平地碳密度最高,中坡位碳密度最低;太岳山有林样地主要集中在半阴坡和阳坡,碳密度以阴坡最高,以阳坡最少。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景观格局,利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5)Tm遥感影像,采用尺度占优聚合后多尺度分析各景观指数的方法,筛选确定交错带景观特征尺度,并在特征尺度下对交错带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的12个景观指数中,有9个景观指数随尺度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且拐点十分明显,其中有6个景观指数在510m处发生转折,景观在510m尺度处具有等级结构,510m为交错带景观特征尺度。特征尺度下交错带景观格局表现为其他类型(包括裸地、居民区、公路等)面积最大,其次是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地,水体面积最小;斑块形状复杂性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草地水体其它;森林斑块数量大,为研究区景观斑块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景观基底性质;景观聚集程度高,蔓延度低,破碎化程度低;景观以少量较大斑块为主体,同时还包含很多小斑块,景观类型较单一;水体数量少且面积小,破碎化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5.
科学衡量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态保护和景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InVEST模型对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估,然后创建渔网并提取网格样本内的平均生境质量指数及各景观格局指数,最后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探讨了景观格局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境质量的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整体表现为“西高东低”;生境质量等级为Ⅲ级(48.69%)>Ⅱ级(18.52%)>Ⅴ级(17.88%)>Ⅰ级(9.56%)>Ⅳ级(5.35%)。(2)整体上斑块密度(PD)、平均周长面积比(PARA_MN)、散布与并列指数(IJI)以及香浓多样性指数(SHDI)等4个景观格局指数与生境质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GWR拟合效果明显优于OLS,能够更好解释4个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异质性影响,并且显著减少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4)各景观格局指数在空间上对生境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强度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目前森林碳贮量的流行计算方法和西双版纳州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以乡镇为尺度,估算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双版纳森林植被的碳密度、碳贮量,并探讨了它们的空间分布以及气候因素、人类活动对其形成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州平均碳密度为51.13 t.hm-2.从不同林型来看,栎类的碳密度最高,平均值为67.90 t.hm-2,其次是热带林、桤木类和松类,介于54~35 t.hm-2之间.西双版纳森林植被碳贮量达64.10 Tg,其中栎类占71%,其次是热带林和经济林.全州碳密度分布表现为北部、东部较高,中部、西部及南部偏低的格局.森林植被碳密度与年降水量有正相关性,与年均温呈负相关性,人类活动也是影响本区碳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的杭州余杭森林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森林作为重要的景观组分,在城市化过程中受到强烈影响。杭州市余杭区位于沪嘉杭地区,对今后众多内陆中小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预示性。以余杭区1978年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 / MSS,1990年Landsat / TM和2003年的Landsat / ETM假彩色合成影像为原始数据,由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的辅助并结合地面资料进行处理,利用景观格局分析系统Fragstats 3.3计算景观格局指数,以此对研究区的森林资源的景观格局和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森林景观破碎度以及森林覆盖面积。森林景观破碎度表现为先增后减,森林覆盖面积表现为先减后增。经济林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明显。人类活动对于城郊森林景观结构的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图2表8参22  相似文献   

8.
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RFR)对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滨海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进行回归分析,并作出精度评价,揭示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GWR模型的R2为0.51,通过训练得到的RFR模型的测试集拟合优度为0.64,机器学习得到的回归结果优于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机器学习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非线性相关问题。地表湿润程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关系,具体表现在地表水体指数(LSWI)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地表干度指标(NDBSI)与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湿地内部土壤有机碳分布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由于人为干扰程度不同,河流湿地等天然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养殖池、水库等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汾河源头森林景观格局,为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支持。【方法】以2009年山西省汾河源头的SPOT5遥感影像、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实地补充调查数据为基本资料,基于GIS平台和Fragstats软件,从研究区域的林业用地、有林地和优势树种等3个尺度,对研究区内森林景观的格局和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林业用地的斑块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林地、宜林荒山荒地、灌木林地、人工造林未成林地、疏林地和无立木林地;斑块边界形状较为复杂,分布较为分散。在有林地斑块中,从树种构成比例来看,以纯林为主,混交林较少;从林木起源来看,以天然林为主,且分布集中,人工林较少。从优势树种组成来看,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是最主要的优势乔木,沙棘和绣线菊是最主要的优势灌木。【结论】研究区域森林景观格局分析表明,森林群落的空间结构复杂,破碎化程度高,受人为干扰比较强烈。  相似文献   

10.
基于景观指数的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年和2009年2期的八达岭林场林相图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 Arc-gis 9.3软件平台上进行空间信息建立和处理,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半变异函数方法从不同尺度分析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为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规划提供基本依据。结果表明,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始终是八达岭林场的优势景观类型,其中阔叶林面积减少,针叶林的生态效用逐渐增加,各景观类型趋向于更加均匀合理的方向发展。在1 km尺度下,香农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林场的中部,并向外呈现出依次递减的环状扩展模式,空间相关性明显提高,随机因素对总体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减小,景观多样性空间分布不平衡,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采伐对小兴安岭森林沼泽土壤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采伐强度对小兴安岭森林沼泽土壤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的影响,选取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油桦(Betula ovalifolia)—修氏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兴安落叶松—油桦—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藓类沼泽和兴安落叶松—狭叶杜香(Ledum palustre var.angustum)—泥炭藓(Sphagnum magellanicum)沼泽3种森林沼泽类型,利用Elementar vario MACRO元素分析仪测定土壤碳的质量分数,并计算土壤碳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采伐对土壤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的影响因森林沼泽类型和采伐强度的不同而不同,不同土层受到采伐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碳质量分数方面,采伐一般使兴安落叶松—油桦—修氏苔草沼泽土壤层的碳质量分数有所降低,且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大降低幅度加大;采伐改变了兴安落叶松—油桦—笃斯越橘—藓类沼泽土壤层碳质量分数的分布格局,但对其土壤碳质量分数影响不大;择伐既改变了兴安落叶松—狭叶杜香—泥炭藓沼泽各土壤层碳质量分数的分布格局,也提高了深层土壤碳的质量分数;皆伐对土壤碳的质量分数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规律与择伐相类似,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对0~50 cm土体的碳密度而言:相对于对照样地,兴安落叶松—油桦—修氏苔草沼泽择伐后减低1.9%,皆伐后降低40.6%;兴安落叶松—油桦—笃斯越橘—藓类沼泽择伐后降低8.8%,皆伐后降低18.3%;兴安落叶松—狭叶杜香—泥炭藓沼泽择伐后增加27.3%,皆伐后降低25.7%.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大兴安岭呼中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兴安岭呼中林场的林相图和森林资源小班调查数据为基本资料,利用GIS技术对图形、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按用地类型和优势树种将研究区森林景观划分为二级景观要素类型组。选取类型斑块数、斑块面积、面积百分比、最大斑块指数、边缘长度、分维数、斑块密度、边缘密度、聚集度、斑块均匀度、多样性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对林场森林景观的结构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所建立的森林景观分类体系以及形成的景观分布图,可为森林景观的优化配置、林业可持续经营、规划发展及森林景观恢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QuickBird卫星影像的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选取斑块数、斑块面积、斑块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维数、聚集度等指标,对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沈阳三环内城市森林斑块数为42 703个,森林面积101.24 km2;斑块数以附属林为主,占总数的65%,斑块面积以生态公益林最大,占总面积的47%;城市森林总体呈现斑块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附属林和道路林的破碎化程度高,分布分散,形状最为复杂;风景游憩林破碎化程度低,自然连接性和聚集度较好.沈阳城市森林整体景观多样性高,均匀度接近于1,优势度较小,表明斑块类型丰富,景观中优势类型不明显,异质性高.  相似文献   

14.
以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本材料,在GIS技术支持下,从森林景观格局总体特征、景观斑块异质性和景观水平异质性3个层次对该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其森林景观存在分布极不均衡、未利用林地斑块数量多、受干扰及破碎化程度高、生态功能及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等问题。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森林景观格局优化建议,指出了森林景观格局优化方向。研究结果从景观尺度为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BME-GWR法的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预测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空间分布时,充分利用相关具有不确定性的或先验分布的多源数据,以提高其预测精度.[方法]在亚热带红壤丘陵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生态景观单元为研究区,以环境因子作为辅助变量,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贝叶斯最大熵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BME-GWR)、按土地利用类型估算的贝叶斯...  相似文献   

16.
浙江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关系密切。研究森林碳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可以进一步认识浙江省森林碳分布的空间特征。利用基于浙江省2009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CFI)固定样地数据和地统计学方法获得的全省森林碳空间分布信息,对森林碳分布与地形相关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全省森林碳密度与地形主要因子海拔、坡度的二元二次多项式的复相关系数为0.71左右,说明森林碳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即与地形的分布基本一致,随着海拔的升高和坡度的增大森林碳密度增大,尤其在海拔0~200 m到200~400 m,坡度从平坡到缓坡,碳密度上升最快。图2表4参20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9年望云山森林公园林地更新数据,利用ArcGIS 10.2以地类为分类单元,将小班数据进行融合,选取适宜分析粒度利用Fragstats 4.2对研究区林地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并利用Programita的O-ring统计方法对主要林地景观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 m分析粒度下,纯林地景观面积占绝对的优势,与特规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景观构成了森林公园主要的林地景观类型;森林公园林地景观类型丰富但受少数优势景观支配,SHDI值为1.050 6,SHEI值为0.456 3。3种主要林地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尺度变化的趋势相似,均先呈聚集分布,经过轻微的随机分布后呈现均匀分布,之后趋于随机分布,但是各林地景观对尺度变化的响应有所不同;各林地景观类型均在中小尺度上呈正(负)关联性,在大尺度上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RS与GIS的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RS和GIS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各种遥感影像,采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定量分析,研究了1992-2006年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中,政策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992-2001年间,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加大;2001-2006年间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发生了相对较大的转变,破碎化程度得到缓解.5种城市森林景观类型中,生态公益林的变化最为合理,风景游憩林、生产经营林居中,附属林和道路林的变化最不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四川省水产养殖业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为优化该省水产养殖业布局、促进产业提质增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各县域(市辖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借助该省渔业统计年鉴和地方统计年鉴,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地理探测器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该省水产养殖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及主导因子作用强度的空间异质性.[结...  相似文献   

20.
以城市森林的概念、范围为突破点,针对天津市的实际绿化状况重新定义了城市森林的概念和范围,继而确立了以城市森林建设为主体的城市绿化概念范围,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对天津市的城市森林建设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确定了天津市城市森林建设的景观格局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