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呋喃唑酮对草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水体泼洒呋喃唑酮使其浓度为05mg/L后,草鱼肠道内好氧及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及组成变化。用药后,草鱼肠道细菌数量在24h降至最低,48h或72h后恢复至用药前的水平。用药后草鱼肠道优势菌群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比较大的弧菌,而假单胞菌属和产碱菌属则未能检测到。  相似文献   

2.
复合微生物制剂改善池塘水环境效果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养殖池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后,通过连续测定方法,重点了解水中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的变化,从而确定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改善池塘水环境效果。结果是: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后,提高水体中的溶氧量40% ̄80%,平缓pH波动,降低水中氨氮含量,加快了水中氨转化量,减少了氨的毒害作用,使水体中COD降低了35% ̄40%,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发生了良性变化,种群数增加了20%,而部分藻类总数下降40% ̄80%,优化了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种群结构,抑制了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繁殖。  相似文献   

3.
虾池水质和底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和实验室研究对虾养殖池水和底质,研究得到结果:虾池底质中有机质,硫化物和Eh随深度的变化,底质受残饵及对虾排泄物有机质污染,并与虾池养殖池龄有关,测定了虾池水质周日变化,下半夜水中溶解氧值最低。虾池水质在养殖过程逐渐下降,可能阻碍对虾生长,显示养殖存在自身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林煜 《黑龙江水产》2007,(2):36-40,48
养殖鳗鲡肠道分离、筛选出的益生素A40209CDC4和A31009NA,在人工配制灭菌水水质条件下,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组,分别于0d、2d、4d、6d、8d、10d测定试验水的温度、pH值、DO、NH3—N、NO2—N、BOD和NO3—N指标和细菌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不同菌株对水质影响作用性能存在差异。A40209CDC4对水质指标具有改良功能,而A31009NA对水质改良作用不明显。细菌数量变动规律为:早期数量上升,当水中添加的营养物质耗尽后数量下降,最终维持在103—104CFU/mL。而高浓度组细菌数量没有上升说明了特定水体中细菌不可能无限增殖。  相似文献   

5.
选取天津市北辰区易爆发有害蓝藻的一口养殖虾池,面积为1hm2,水深1.3m,2015年5月7日投放凡纳滨对虾苗种1.0×106尾,6月24日向养殖虾池全池泼洒小檗碱—青蒿素复合物,自5月12日起至8月17日,养殖期间平均每14d采样1次,监测养殖虾池浮游植物组成及数量和主要水化指标,以探求有效调控凡纳滨对虾养殖池中有害蓝藻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小檗碱—青蒿素后,显著抑制了有害蓝藻,对微囊藻和颤藻的抑杀率接近100%和71%,蓝藻的总体抑杀率达到90%。微生态制剂显著降低了水中亚硝酸盐、氨氮及化学需氧量,pH控制在9以内;促进有益绿藻数量增长35.36%。试验结果说明在应急反应时,小檗碱—青蒿素显著地抑杀池塘有害蓝藻,而微生态制剂可在杀藻后期调控水质,维持藻相平衡,控制有害蓝藻数量,防止其再次爆发。  相似文献   

6.
虾池接种小球藻对浮游生物及水化学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脊尾白虾的养殖池中接种小球藻,观察浮游生物和水化学环境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小球藻数量增加会明显改变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个体数量,生物量及种群结构比例等,可为幼虾提供更好、更多的食物;同时,可降低水体中氮,磷的浓度,地加溶解氧,改善水体的化学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水色是养殖池水在阳光下呈现出来的颜色。养鱼池的水色主要是池中的浮游生物所决定的。当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时,池水呈现不同的颜色和透明度。以下就夏季常见不良水色调控和读者探讨,希望对高温季节的养殖有所帮助。浓绿水、墨绿色水:表现为水色浓绿、暗绿、无光泽,当水体呈浓绿色时,水体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8.
管启军  李凯 《内陆水产》1997,22(7):17-17
泛塘是指鱼类在水中严重缺氧,因未能及时解救,从而导致大批死亡。泛塘往往发生在半夜到日出之前,尤以夏秋高温季节。鱼类浮头是泛塘的预兆,所以,要加强管理,及时防止。l泛塘的原因1.l水质变坏。是由于水中浮游植物死亡及细菌大量繁殖所造成。水中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当浮游植物繁殖过多对自己生活环境条件不利时,加上阴雨天光线差,会大批死亡,失去溶氧来源,而浮游植物死后尸体又分解,引起细菌繁殖消耗了水中溶氧。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产生有毒物质,使池水PH值下降,弓愧缺氧而泛塘。1.2施肥不当。一次施人…  相似文献   

9.
何望 《内陆水产》1994,(10):10-12
高效鱼肥精在0.1、0.2、0.4ppm浓度下,分别比对照组(0.0ppm):水体DO平均高出0.70、1.50、1.76mg/1;24h水体初级毛生产量增加8.38、16.38、24.97mg/1·d;实验前期24h水体净生产量分别增加3.89、37.99、53.57mg/1·d,同时,实验期第2天,试验组透明度比对照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水中土霉素、红霉素和氯霉素达250μg/mL以上时,浮游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部分轮虫和枝角类放出休眠卵并出现死亡。红霉不的质量浓度于5μg/mL时,3d内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与对照水样相比,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营养盐和光照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4月在沙埕港湾口处网箱养殖区,研究营养盐和光照对浮游植物类群及其优势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小型浮游植物在100%自然光强下生长最快,微微型浮游植物在50%自然光强下生长最快。在各形态无机氮(N)、磷(P)营养盐存在的情况下,浮游植物会首先利用氨氮(NH4-N),但培养后期NH4-N加富组的浮游植物丰度低于亚硝酸盐(NO2-N)加富组和硝酸盐(NO3-N)加富组。营养盐加富在短期内引起浮游植物数量的快速增加,当营养盐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对浮游植物的生长不利,其抑制作用随浮游植物种类而异;随着营养盐消耗,浮游植物的数量和多样性均下降。微、小型浮游植物丰度与NO3-N、N/P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5、0.521;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与磷酸盐(PO4-P)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30。  相似文献   

12.
莱州湾浮游植物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98年莱州湾浮游植物调查和1960年、1982年、1992年的调查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报道了莱州湾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年间变化规律。调查资料显示,莱州湾已鉴定的浮游植物有2门31属80种,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有27属70种,其次是甲藻门有4属10种。从1960年到1998年,莱州湾浮游植物的种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1998年种数仅有20属5种。从数量分布来看,1982年较1960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平均个体数量为1270.2万个/m^3,之后则逐年下降,到1998年仅为1982年的4.3%。与此同时,莱州湾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丰度系数、均匀指数以及种群的相似系数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优势种类的优势愈来愈明显,种群结构趋于简单化。  相似文献   

13.
运用平板培养计数法、最大或然数法和16S rRNA 基因的 PCR-DGGE 指纹图谱技术,分析发病刺参池塘环境中不同生理类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对底质改良剂的响应。结果显示,加入底质改良剂后,发病刺参池塘沉积环境中的总异养菌、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等的数量在最初的2–4 d 有所上升,但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且在之后的2–4 d 内下降至加改良剂之前菌量;在加入底质改良剂后第2天,弧菌和硫化细菌数量便迅速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CR-DGGE 图谱及测序结果显示,刺参养殖环境细菌优势菌分别属于绿弯菌门、变形菌门的莫拉菌科、柄杆菌科和气单胞菌科以及厚壁菌门的芽孢杆菌科和乳杆菌科的某种细菌,多样性指数在2.5–3.5之间。实验组加入底质改良剂后,气单胞菌属两种细菌数量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底质改良剂可改变沉积环境中不同细菌类群的数量,降低致病菌的数量,从而改善底质环境并对“刺参腐皮综合征”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探讨了施用生物渔肥(绿源生)后水体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变化。试验取2个水泥养殖池,其中一个为试验池,施入生物渔肥量为4 g/L,另一个为不施肥的对照池。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渔肥后试验池中的浮游植物在第2天开始迅速增长,第4天达到生长高峰,比对照池同期增长116.25%,硅藻门取代绿藻门成为优势种群;试验池中的原生动物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比对照池增长16.18%,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在第6天大量增长,比对照池分别增长30.40%、20.59%和17.46%;试验池浮游生物总量在施入渔肥后的第12天仍高于对照池。本试验条件下,生物渔肥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种类影响不大,但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探讨了贝类以缢蛏为代表在室温16℃、湿度50%~70%条件下,不同冷冻时间对贝类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贝类菌落总数呈下降趋势,变化范围分别在1.0×102~1.0×103 CFU/g之间。而大肠杆菌数基本小于30MPN/100g,低于农业部无公害贝类标准。存储8d以后,大肠杆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菌总数在6d以后呈下降趋势。可见贝类在-11~-18℃的温度下,大肠杆菌数存储8d无明显变化,细菌总数存储6d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于2007年11月-2008年3月,研究莆田花蛤生态养殖池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藻类池及花蛤养殖池中所采集的样品,浮游动物有34种,其中原生动物25种,占74%,桡足类5种,占15%,端足类1种,占2.9%,其它浮游动物3种,占8.8%,原生动物占比例最多。卡拉拟铃虫,丁丁急游虫、浮游幼虫和强额拟哲水蚤是主要优势种。不同月份浮游植物数量变化直接影响着浮游动物的数量,浮游动物的数量受海水温度、溶氧影响不大,不同月份浮游动物的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李丽 《河北渔业》2019,(5):41-44
根据2018年9月觉华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细胞数量平面分布,给出了2018年觉华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名录。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为典型的北方海域种类组成,以硅藻为主,甲藻为辅,优势种明显,短角弯角藻和掌状冠盖藻是该海域本次调查的主要优势种。调查海域内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属正常范围,其平面分布不是很均匀,觉华岛南部海域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最大,北部海域浮游植物种类数量最大。  相似文献   

18.
TCBS培养基是医学临床上分离致病弧菌的常用方法,而在对虾养殖生产中,也可以顺利达到分离弧菌的目的。对虾养殖池水质监测中,如果水中弧菌菌群数量在TCBS培养基上大量增加,由100个/ml以上,突然增加到300~500个/ml时,养殖池水也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弧菌在水中形成优势种群,在虾体内达到致病量的时间约需1~2周。  相似文献   

19.
在封闭式高密度养殖池中,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再循环,以确保养殖对象的成长和节约用水。 净化的方法有生物过滤、沉淀、植物净化、沸石、紫外线和臭氧灭菌、增氧等。生物过滤采用生物转盘、生物转筒、过滤床。他们是靠附着于过滤器上生物膜净化水质,其效率通常用氨浓度表示。过滤床可用膨粘土材质,它是一种高性能材料,除氨效率可达70%—90%。植物净化就是用水栽植物净化水质。沸石去除氨的效率,在水的流速为2.51/s/m~2时,去除率可达95%,欧洲的天然沸石资源多,故早在70年代用于净化养鱼用水。紫外线灭菌常用于水处理量小的孵化池。要求水中的悬浮物少,铁质成分少。它依靠紫外线照射灭菌。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检测了健康中华鳖与患出血性败血症的中华鳖消化道内细菌的数量和菌群组成.结果显示,患病中华鳖比健康鳖消化道内细菌数量增多,在菌群组成上,Aeromonas(气单胞菌属)的比例增加.研究表明,病理状况下的中华鳖消化道菌群与健康鳖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