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猪FSHβ亚基基因结构区插入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长白猪、杜洛克、大白猪、民猪和野猪的卵泡刺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结构区插入片段进行扩增,统计了不同基因型在不同猪种内的分布情况以及5个群体的平衡状况,并对0.5 kb的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A、B基因频率在民猪内的分布与在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内的分布均差异显著,而与野猪差异不显著,杜洛克则与其他4个猪种均差异显著;序列分析表明,在已发表的猪FSHβ亚基基因全序列的+809与+810碱基之间,5个猪种内均存在插入片段,对插入片段进行BamHⅠ多态性分析发现本研究所检测样品中存在多态性,无BamHⅠ酶切位点的插入片段为典型的逆转座子结构,有BamHⅠ酶切位点的则不是,所有插入片段中均存在一个RNA聚合酶Ⅲ启动子及2个AluⅠ内切酶识别位点,插入片段的位置正好是FSHβ亚基上的2个糖基位点之间,它的存在很有可能会影响到FSH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对出口水产品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建立一种能被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进出口水产品中斑点叉尾鮰物种真伪鉴定方法,该方法也有助于我国水产品行业商业欺诈认定裁决工作。[方法]采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水产品中基因组DNA,利用自行设计的引物D-loop F/D-loopR,对斑点叉尾鮰及大口鲇、革胡子鲶、鲤和鲫等物种的线粒体DNA D-loop和COⅠ区进行PCR扩增测序比对,根据斑点叉尾鮰物种D-loop区的序列寻找其特异性酶切位点,对D-loop区进行酶切鉴定。[结果]]建立的DNA提取技术可以满足水产品中线粒体D-loop扩增的要求,斑点叉尾鮰D-loop对应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4.8℃,其在D-loop序列的200 bp处有一特异性酶切位点EcoRⅠ。[结论]建立的斑点叉尾鮰产品中DNA提取、扩增技术及EcoRⅠ特异性酶切图谱方法,不需测序就能够将斑点叉尾鮰与其他近似物种区分开来,该方法适于进出口水产品贸易中斑点叉尾鮰产品的物种真伪鉴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PCR-RFLP方法对野猪和国内外17个家猪品种SLA-DRB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SLA-DRB基因与疾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限制性内切酶Rsa Ⅰ酶切后,共检测到4个等位基因和10种基因型.在野猪中仅存在BB摹因型和B等位基因,而在家猪群体中出现了野猪群体中所没有的9种基因型和3个等位基因.五指山猪、临高猪、荣昌猪和藏猪的多态性较为丰富,且具有全部4个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在大多数家猪群体中为优势等位基因,B等位基因在梅山猪、五指山猪、藏猪、荣昌猪中为优势等位基因;BB基因型仅在五指山猪、临高猪、藏猪、荣昌猪和太湖猪群体中分布,地方猪品种中梅山猪BB基因型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野猪及17个家猪群体间SLA-DRB基因第2外显子遗传多态性可能是由生态环境差异及自然和人工选择所致,这些遗传差异性可能与抗病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RFLPs技术,对香猪、上海白猪、大约克夏猪生长激素基因-119~+715区域共834bp片段的扩增产物分别用ApaⅠ、DraⅠ、MspⅠ 3种限制性内切酶检测酶切位点的多态性.结果显示:ApaⅠ酶切时,3个品种的猪都产生了3种基因型(AA、BB和AB),BB基因型的频率以大约克夏猪最高,AB基因型的频率以香猪最高,3个猪种间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Dra Ⅰ酶切时,各品种猪均未呈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Msp Ⅰ酶切时,仅大约克夏猪表现出2种基因型(CC、CD),香猪、上海白猪未产生酶切位点多态性.结论:AB基因型的频率以香猪为最高,它可能是小型猪的有利基因型;在香猪和上海白猪中DraⅠ和Msp 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5.
用碱裂解法从黄鳝肝脏组织中提取线粒体DNA,并对提取的线粒体DNA纯度、完整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其紫外吸收比值为OD26/280在1.72~1.96之间,纯度较高,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提取线粒体的完整性好;用EcoR Ⅰ和HindⅢ对黄鳝线粒体DNA进行酶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均能检测出两套不同的酶切片段,证明黄鳝线粒体DNA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猪生长激素基因的PCR-RFLPs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PCR-RFLPs技术,对香猪、上海白猪、大约克夏猪生长激素基因-119~+715区域共834bp片段的扩增产物分别用ApaI、DraI、MspI三种限制性内切酶检测酶切位点的多态性。结果显示:ApaI酶切时.三个品种的猪都产生了3种基因型(AA、BB和AB),BB基因型的频率以大约克夏猪最高.AB基因型的频率以香猪最高.三个猪种间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DraI酶切时.各品种猪均未呈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MspI酶切时,仅大约克夏猪表现出2种基因型(CC、CD),香猪、上海白猪未产生酶切位点多态性。结论:AB基因型的频率以香猪为最高,它可能是小型猪的有利基因型;在香猪和上海白猪中DraI和Mspl酶切位点的多态性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7.
猪线粒体DNA D-loop PCR-R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太湖猪(二花脸)、大约克猪、北京黑猪、五指山猪、香猪、长白猪、杜洛克猪以及太湖猪与7个品种猪的正反交杂交家系线粒体DNAD-loopPCR-RFLP分析,发现猪的线粒体DNAD-loop约为1500bp,长白猪及部分大约克猪与其他猪品种在AccⅠ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太湖猪、大约克猪的正反交后代的线粒体DNAD-loop在AccⅠ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其遗传方式遵循母系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给宗地花猪选种选育提供有效途径,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36头宗地花猪的生长激素(GH)基因Taq I酶切位点多态性及其对屠宰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Taq Ⅰ酶切,宗地花猪GH基因全序列中产生了AA和AB 2种基因型,AA为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在Taq Ⅰ酶切产生的2种基因型个体的屠宰性能中,AA型个体的后腿比率极显著高于AB型个体(P<0.01),其他指标均未达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猪GH基因全序列PCR-RFLP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利用PCR-RFLPs技术分析了大约克猪和长白猪GH基因的BstⅪ和HhaⅠ两种内切酶酶切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在所检约克夏猪和长白猪两个品种中,pGH基因全序列内仅有1个BstⅪ酶切位点,未发现BstⅪ酶切位点多态性;pGH基因全序列中存在丰富的HhaⅠ酶切位点多态性,约克夏猪中有10种带型,长白猪中检出了8种带型,其中B带型频率最高,长白猪中为41 67%,约克夏猪中占31 11%,二者差异极显著(P<0 01)。其他各带型频率分布在两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东北野猪线粒体DNA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PCR扩增获得东北野猪(Northeastern wild boar)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研究表明东北野猪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全长16581bp,共有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D-loop区。利用MEGA4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推测东北野猪在分类上属于亚洲群,是亚洲猪种中最为古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