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摸清津巴布韦烟叶烘烤特性和产质量,特进行津巴布韦烟叶烘烤工艺、中国三段式烘烤工艺和云南新烟区烟叶特色品质烘烤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新烟区烟叶特色品质烘烤工艺成本较低,为1.09美元/kg,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即叶片组织结构疏松、成熟、有油分、色度强,评吸表现出香气量足、香气质细腻、焦甜香、透发性好、余味干净、劲头适中、刺激性较小,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是卷烟企业首选的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三段六步式和三段式烘烤工艺烘烤烟叶的经济指标、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外观质量,还是烤后烟叶的经济价值,三段六步式均优于传统的三段式烘烤工艺,因而更加适用于重庆烟区特色烟叶的烘烤。  相似文献   

3.
通过烘烤对比实验,研究了豫中烟区散叶密集烘烤对烟叶烤后品质的影响,以期明确散叶密集烘烤在豫中乃至河南烟区的推广可行性。结果表明,散叶密集烘烤烤后烟叶与挂竿密集烘烤烤后烟叶相比,除颜色、色度、挂灰杂色、平滑烟等指标较差外,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两个处理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均位于适宜范围内;中性香气物质总量以及酮类、醇类、醛类物质、新植二烯及其他物质总量较高,而酯类物质总量略低于挂竿密集烘烤;烟叶感官评价得分较高,但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总之,散叶密集烘烤烤后烟叶除外观质量略差于挂竿密集烘烤外,其他烟叶品质指标均优于挂竿密集烘烤,因此可认为,散叶密集烘烤适宜于在河南烟区推广,但仍需加强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北方烟区降雨量明显增加,为保障气候变化下烟叶的烘烤质量,以主栽品种NC55为试验材料,在产区成熟烘烤工艺基础上,研究了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以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SD2处理,SD1处理烤后烟外观质量总分提升0.35分,均价提升0.98元/kg,感官评吸质量提高0.95分。综上,在青岛烟区降雨量增大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湿球温度能够提升青岛烟区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烟区烤坏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12-1612,1632
南陵县作为新启动的烟区,烘烤技术相对薄弱,严重影响了烟叶烘烤质量。调查表明,烤坏烟主要表现有挂灰烟、蒸片、黑糟烟、青黄烟、洇筋、洇片、烤红等。从烘烤角度看,原因主要有烟叶采收成熟不够,烘烤技术掌握不当,烤房的结构或性能不良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推广应用以应变采烤为中心,具有信阳特色的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提高了信阳烟区抗灾丰产能力和烟叶烘烤质量。在种植面积与2008年持平的条件下,单产产量、产值和烟叶收购量显著增加,烟农种烟积极性提高,使面积落实出现向优化产区和优化农户的方向发展势头。同时所产烟叶外观质量保持和改善信阳烟叶质量特色,促进了信阳烟区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县烤烟实行了规范化生产,推广了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使烟叶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烟叶小而薄、色淡、香味差、烟叶品质下降等方面.通过对烟区的农户进行调查表明:虽然科学的烘烤技术很重要,但如果不通过合理施肥,精细管理,长出营养良好、发育健全的烟叶,就不能烤出优质烟来.因此,科学施肥是提高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提高我国烤烟香吃味的主要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相关方面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得出提高我国烤烟香吃昧的几项技术措施为:烤烟新品种的培育、引种和推广应用;合理规划烟区;合理施肥;研究打顶、环切、采收等技术对烟叶品质的影响,逐步摸索保证烟叶优质高产的农艺措施;掌握烟叶烘烤过程中香气形成和变化规律,不断完善烘烤技术;加强烟叶烤后陈化发酵机理研究,积极开发人工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9.
烘烤是烤烟生产中烟叶最终质量形成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也是制约烟叶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本文指出了德昌县烤坏烟类型,主要包括烤青、蒸片、挂灰、腐烂、烤糟、烤红、洇筋洇片、亚硫酸毒害等,分析了烤坏烟的原因,同时针对采收、装炕、烘烤等环节提出了解决措施,并阐述了烤坏烟解决措施落实效果。抽查结果表明,2021年通过落实相关措施,合计烟叶烘烤损失占比为10.21%,比2020年烟叶烘烤损失占比降低了3.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K326品种上部6片烟叶的烘烤质量,增加烟农收益。[方法]通过利用2种不同的烟叶采烤方法,即一次性成熟采收、挂竿烘烤法(处理A)和一次性带茎割收,挂竿烘烤法(处理B),以相互对比烤后烟综合效益优劣的方式来进行试验。[结果]试验表明,烟叶一次性成熟采收、挂竿烘烤法烤后烟,烟叶成熟度高、色彩橘黄、光泽度强、色度强、油分多、身份中等和叶片结构疏松,为优质烟品质,上等烟比例达到55.2%,较常规高27.3个百分点,均价为16.8元/kg,较常规高2.6元/kg,1 kg烤后烟收益较常规高2.47元,每炉上部叶烤后烟收益比常规采烤多1 509元。[结论]一次性砍烤法较一次性常规采烤法优势明显,能显著提高K326品种上部6片烟叶的烘烤质量,能有效提高烟农烘烤烟叶的综合效益,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1.
烘烤是烤烟生产中烟叶最终质量形成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也是制约烟叶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四川省德昌县所在烟区烟叶烤坏类型及烤坏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抽查结果表明,通过相关措施落实到位,2021年烟叶烘烤损失比2020年降低了3.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量。对比研究了散叶烘烤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尚熟、成熟和完熟)烤后外观等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均价、上等烟率和橘黄烟率)以成熟处理最佳;烤后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除新植二烯外,成熟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在12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成熟烟叶有10种组分含量最高;成熟和完熟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较好;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感官指标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成熟采收是获得烟叶优质外观等级质量的基础,完熟采收可提高烟叶内在品质,但会增加杂色烟叶的比例,导致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K326品种烤后烟叶颜色桔黄,色泽饱满,油分多,烟气浓,香气足深受卷烟工业的喜爱,很能彰显一个烟区烤烟质量风格特色,K326品种感官评吸质量表现佳,但上部叶易挂灰,可以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区域种植[1] ,该品种在烘烤过程中运用常规烘烤技术难控制烟叶的烘烤质量,如果中部叶在烘烤过程采取措施不当,则易产生夹心、糟片的现象。本文立足百色烟区烟叶生产实际,针对K326品种中部烟叶烘烤过程中,充分运用烤烟精细化技术,分别在凌云、靖西产区的三个烘烤点的中部偏下部位、中部及中部偏上等中部烟叶进行全面的跟踪烘烤,并在每炕次随机选取5夹烟叶挂置在烤房中间棚、中后区进行烘烤数据采集,与附近1座烤房作为对照,由烟农自烤的烤烟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精细化烘烤技术在K326品种中部烟叶的烘烤过程中能明显提高烘烤成功率、提升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上等烟比例,尤其是能够解决夹内烟叶烤不透、易烤糟、蒸片等影响烟叶质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研究广元市烟区含水量较大和较小的特殊烟叶烘烤烘烤技术,【方法】采取云烟87上、中、下部位的特殊烟叶进行常规密集烘烤和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烘烤,对烤后的烟叶进行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含水大的下部叶和中部叶,采用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的烤后烟叶品质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含水量大的上部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均以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烘烤的烟叶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则表现相反;含水少的下部烟叶,采用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的烤后烟叶品质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结论】含水量大的下部叶及中上部叶、含水量少得下部叶都更加适宜于密集烘烤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在云南省曲靖市了进行了不同编烟方式对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烟夹和编烟机编烟能够降低烘烤成本,提高烤后烟烟叶等级比例,增加经济效益,烤后烟外观质量指数和以烟夹的83.85最高,常规化学成分最接近优质烤烟适宜的范围,评吸综合效果以使用烟夹的烟叶最佳.综合各项指标,以烟夹编烟方式效果最佳,适宜在烟叶...  相似文献   

16.
《天津农业科学》2016,(12):143-146
为了研究密集烘烤不同装烟方式对南阳烟区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对常规挂竿、烟夹等2种装烟方式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规挂竿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要优于烟夹烘烤,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感官质量更加突出,经济性状表现更佳,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一次性成熟采烤对K326上部6片烟叶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和上等烟叶的比例。[方法]相同栽培技术措施等条件下,研究一次性采收后,应用121烘烤和习惯性烘烤2种不同的烘烤方式对新品种K326上部6片烟叶内在的化学成分、品质和等级的影响。[结果]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烤,不同叶位烟叶的总糖与还原糖含量,以及糖碱比值均显著低于农民习惯采烤的数值;烟叶香气质好于农民习惯采烤的;烟叶的杂气和刺激性比习惯采烤的均要轻,劲头适中,余味要好;同时,上等烟比例达到了87.5%,显著高于习惯采烤8.3%。[结论]一次性采收后,采用121烘烤工艺能显著提高烟叶品质和等级质量。  相似文献   

18.
所谓特殊烟叶,主要是从烘烤角度而言,以区别于一般烟叶。常见有干旱情境下的旱蹲烟、旱烘烟和多雨情境下的嫩黄烟、水烘烟、雨淋烟、雨后返青烟。这些烟叶在外观特征、物理性质及生理性质及生化特性等方面与一般烟叶有所不同且不易烤好,所以叫特殊烟叶。特殊烟叶经常出现,种类繁多,难以烘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烟农的烘烤信心和实际烘烤质量,严重制约着烟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一方面要努力防止特殊烟叶的出现,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特殊烟叶的烘烤水平,而其关键,则是人们能否进一步提高特殊烟叶的认识水平,能否针对性地提出采烤方法。  相似文献   

19.
烟叶的采收与烘烤是烤烟生产中关键的一环,采收的质量如何关系到烘烤出来的品质,而烘烤操作不当即使采收的质量再好也烤不出高品质的烟。因此烟叶采收与烘烤直接关系到烤烟的品质和经济效益。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烟叶的适时采收与烘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探索烟夹装烟烘烤过程中不同干球温度稳温点对应的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及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以烤房湿球温度为影响因子,研究了不同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感官质量的影响及内在质量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中湿处理烤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较低,常规化学成分指标相对更加协调,感官质量较佳;不同烘烤工艺处理烤后烟叶57种中性挥发性香气成分总量无显著差异,但呋喃类、新植二烯和酸类香气物质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感官质量与烟碱、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香气物质总量相关性不显著;相比香气物质,常规化学成分与烟叶感官质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更大,总糖、还原糖、烟碱和淀粉是影响烤后烟叶感官质量的关键因素。综合来看,中湿烘烤处理烤后烟叶质量相对较佳。本研究为烟夹装烟烘烤过程中关键稳温点调控湿球温度来提高烤后烟叶品质,及探索烤后烟叶内在质量指标的关联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