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用~(14)CO_2饲喂苎麻顶部1~4叶,自上而下第九叶,第十二叶。经两天后采样,结果表明:以第九叶的光合能力最强,顶部1~4叶次之,第十二叶最弱。第九叶和第十二叶的~(14)C光合产物,九成以上运往麻杆,运往顶部的幼嫩部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顶部1~4叶的~(14)C光合产物几乎没有输出。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育时期小麦茎蘖光合产物的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小麦分蘖的发生、成穗与先合产物分配及部分品质指标的关系,以三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14C示踪研究了三个分蘖力与成穗率不同的小麦品种在分蘖期、拔节期与抽穗期三个主要生育期的^14C光合产物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中,分蘖力较低的9559的^14C光合产物分配均保持显著的主茎优势,而分蘖力中等的扬麦12和分蘖力较高的徐州26的主茎与单个分蘖之间^14C光合产物分配比例差异较小,但徐州26的分蘖^14C光合产物占整株的比例极显著高于9559,显著高于扬麦12。分蘖^14C光合产物分配比例高的品种,分蘖成穗率及淀粉含量亦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07,29(5):43-44
采用未修剪的无性系TV1和TV25品种茶树,每月对成熟叶片喂食”^14CO2一次,将茶树从芽梢至根尖分成12个部分,分析了”^14C光合同化产物在茶树不同部位的分配及其保留在成熟叶内的数量,研究期一年。结果表明,在成熟叶片合成的光合产物中,一芽二叶新梢分配到了11.08%;成熟叶保留了19.05%;枝条分配到了24.56%;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进行C4光合的全展第5位叶片为材料,分析从叶基部到顶部的解剖结构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研究玉米C4光合叶片"花环"结构随叶片发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第5位叶从基部到顶部都具有完整的典型"花环"结构,维管束鞘细胞(BSC)和叶肉细胞(MC)的体积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具有渐变性,从叶基部到顶部BSC和MC均呈先增大后变小的趋势,而且叶绿素a、b和a+b含量呈相同的变化趋势,说明BSC和MC细胞体积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具有相关性。叶绿素a/b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玉米第5叶基部到顶部的光合途径存在C3向C4转变的过程。玉米第5叶不同部位C4光合途径发育的渐变性比前3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用5mgBA·g^-1羊毛脂和10mgGA3·g^-1羊毛脂分另处理花生幼苗第3叶(从上往下)叶片,增加^14C-光合产物从标记叶的输出。BA使光合产物较多地向第1叶运转,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第1叶的积累增加。GA3的处理,使茎部和处理叶分布较多的^14C-光合产物,并具高含量的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6.
硼素胁迫影响油菜14CO2同化及其产物运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旺金  沈康 《作物研究》1992,6(2):33-36
宁油7号油菜在硼素供应不足或过量下.叶片14C同化水平均低于正常供硼处理。滞留在饲喂叶的14C产物较多,分配到处理叶以上部分尤其是幼嫩器官中去的14C的减少,影响植株生长和器官发育。试验发现叶片含硼量和光合产物输出百分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光合产物输出百分率与叶柄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硼不足或过量下,叶片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和气孔导度均降低.  相似文献   

7.
甜荞叶片生长规律;第1 ̄10层叶龄生育模式的回归方程为y=4.33+3.14x。叶片长宽与面积从下至上逐叶增大,第4叶最大,第4叶往上逐渐减少,顶部叶最小。叶形指数的变化民叶大小的变化趋势相反,以顶部叶片最大小的第3叶最小。  相似文献   

8.
用晚熱高粱种 E59,于出穗始期剪去不同叶位的叶子,剪掉的叶子是从旗叶起到上数第10叶止。设以下九个处理:①不剪叶,②剪第1片叶(旗叶)和第2片叶,③剪第3、4片叶,④剪第5、6片叶,⑤剪第1、2、3、4片叶,⑥剪第1、2、5、6片叶,⑦剪第3、4、5、6片叶,⑧剪第1、2、3、4、5、6叶,⑨10片叶全剪掉。  相似文献   

9.
钾素对小麦茎、叶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从微观角度了解钾素与小麦产量的关系,在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上,研究了钾素对小麦茎、叶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后小麦茎秆茎叶厚角组织、组织层数增加,厚度和维管束的数量均上升,说明钾素有利于小麦茎秆、叶片厚角组织、堆管束的形成与发育。相关分析表明,小麦茎秆维管束数量、维管束面积、旗叶维管束数量、主脉、最大侧脉维管束面积与小麦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O.983^*、O.986^*、O.986^*、O.995^**和O.975^**分别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r0.01=O.990,r0.05=O.950,n=4)。钾素促进了小麦输导组织的发育,保证了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通道的畅通,从而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增强机械性能,提高抗倒伏和抗病虫害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玉米叶片衰老田间因素的分析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瑶年  张健华 《玉米科学》1995,3(4):034-038
本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追肥量和追肥期对夏玉米子粒产量和叶片衰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品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密度。追肥期和追肥量对子粒产量无明显影响。以处理组合掖单12号+密度5000株/亩+每亩追肥量75公斤+拔节期追肥产量最高。进一步分析品种间和密度间植株叶片衰老的差异发现.玉米1~5和6~10叶组叶片的衰老与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无明显的关系,但是11叶以上叶组叶片的衰老与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是一致的.即早熟品种叶片衰老早,晚熟品种衰老晚.试验密度条件下(4000~6000株/亩),较高密度主要使1~5和6~10叶组叶片的衰老提早,对11~15叶组的衰老无十分明显的影响,但使16~20叶组衰老变晚. 对玉米植株第5、第10、第14和第18叶叶片组织生育期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分析发现,从叶片展开至衰老后期,第5叶的含糖量基本上没有变化,第10叶组织中的含糖量中期较高,但叶片衰老后期与展开时相比没有降低。第14叶和第18叶的含糖量在衰老后期则明显升高。从密度的影响看.第5叶和第10叶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群体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第14叶受密度影响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而第18叶可溶性糖含量随密度的增加有所增高。这一变化趋势与密度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高产广适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C两优396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C两优396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为母本,R39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2006年参加湖南省高产组区试,全生育期132.9d,比对照两优培九短4d,平均单产9.75t/hm^2,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9.6%,排名第1;该组合还具有株叶形态优良、米质较好、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1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在东北黑土区中心-中同科学院海伦实验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设5个肥料处理,分别为无肥(CK)、氮磷(NP)、氮钾(NK),氮磷钾(NPK)和化肥有机肥配施(NPK+OM),同时进行相应肥料的无作物处理.结果发现:光合产物的分配趋势表现出分配到地上部的比例逐渐增加,由35%增加到66%,同时地下部所占有的比例相应减少,南65%降低到34%.其中分配到根中的光合产物有4%~20%通过根系呼吸而消耗.碳同化产物的分配受施肥的影响(P<0.05).随着大厦的生长,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增加,在培养后的第77天,CK、NP、NK、NPK和NPKOM处理土壤呼吸速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3、164、143、222、274 mg C·cm-2·h-1,然后逐渐降低,到生育末期达到最小值.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存在差异,大小顺序为NPK+OM>NPK>NP>NK>CK,在整个生长季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9~302,25~238,25~185,24~160 and 20~129 mg C·m-2·h-1.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磷钾组合搭配对佛手茶产量效应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叶目标产量为基础,以氮磷钾肥料不同组合搭配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氮磷钾肥取2:1:1水平为最优化配方组合,处理4(A281C2)、处理6(A283C1)较接近最优化配方组合,但经经济效益分析,只有处理6(A283C1)单产582.00kg/667m^2,纯收入2973.59元/667m^2为最佳组合。由此认为在粘质红壤施肥,应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速效磷肥,即尿素32.60kg/667m^2、钙镁磷66.18kg/667m^2、氯化钾7.50kg/667m^2,纯N14.996kg/667m^2,N:P2O5:K2O=1:0.75:013为最佳组合较合理。佛手茶是大叶品种,适量增施氮磷肥,有利于促进新梢的生长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抑芽剂,以打顶不抹杈为阴性对照,以1%除芽通为阳性对照,对不同浓度菜籽油抑芽效果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菜籽油抑芽处理后,顶部第1片叶增加的叶面积在190.31~563.41 cm2,顶部第2片叶增加的叶面积在110.01~297.75 cm2,除6.7%浓度的菜籽油外,各处理对顶部叶叶面积的增加量与阳性对照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不同浓度菜籽油在烟杈鲜重、抑芽率、抑芽效果等方面和阳性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其中,10%菜籽油浓度腋芽处理成本和除芽通的相近,其烟杈鲜重为523.2 g、抑芽效果为86.8%、抑芽率为75.8%,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可推荐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叶片衰老期间碳氮代谢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化控措施,以小麦品种川麦30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浓度(0、10、20、40mg/kg)烯效唑干拌种对不同叶序(第3叶、第7叶、旗叶)叶片衰老期间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提高了不同叶序叶片衰老期间的全氮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片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峰值高且向外输出速率快;衰老前期(叶片全展后0~20d)C/N比高而后期(叶片全展后20~30d,旗叶全展后30~40d)C/N比低,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特优多系1号高产制种技术总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龙特甫A生育特性根据多年田间观察,龙持甫A其株高75~80cm,剑叶长25cm左右,穗粒数110~125粒,每亩有效穗约16万左右,包颈率4.5%,主茎叶片数:春制为15—15.5叶,中制为14叶左右;播始历期:春制约92~95d,夏制平均75d。播始历期随播种期推迟而缩短。其有效积温比较稳定,不同年份的播期之间变幅较小。开花历期8~10d,每朵颖花寿命3—4d,全田花期长达10d以上。抽穗后2d内不开花,第3d始花,第5d进入盛花期(因此,确定播差期母本应比父本早始穗1-2d)。花时多集中在9—12时,午前花占65%左右,比父本约早半个小时,比珍汕9…  相似文献   

17.
硒提高茶叶品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在低硒土壤的茶园施用无机硒肥 ,研制富硒茶叶。研究硒对茶叶保鲜品质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富硒茶茶汤放置 12小时过程中 ,556nm吸光度比低硒茶叶稳定 ,表明富硒茶叶中的硒可有效地阻止茶汤氧化褐变 ,有利于保持绿茶品质。在室温条件下贮藏 90天 ,低硒绿茶维生素C的保存率为 4 8 2 1% ,而富硒茶维生素C保存率为 78 54% ,表明富硒茶中的硒能有效抑制茶叶在贮藏期间维生素C的减少。与低硒茶叶相比 ,富硒茶蛋白质的氨基酸总量增加 8 3%~ 14 8% ,必需氨基酸总量增加 8 8%~ 14 8% ,甲硫氨酸增加 6 0 %~ 8 7% ,胱氨酸增加 38 7%~ 95 6 %。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不同绿色投入品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花生生长的调控作用,本研究设置肥料(腐殖酸复合肥A1和普通肥料A0)、土壤调理剂(木霉复合菌剂B1和清水对照B0)、地膜(生物降解地膜C1和普通地膜C0)三因素组合试验,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土壤NH4-N和NO3-N含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0~20 cm土层中,A0B0C0处理的平均NH4-N含量高于其他处理,而A1B1C1处理的NO3-N含量比A0B0C0增加了47.6%。20~40 cm土层中,与A0B0C0相比,A0B0C1处理的NH4-N含量和A1B1C1处理的NO3-N含量分别增加了14.6%和31.9%。40~60 cm土层中,A0B0C0处理的平均NH4-N含量高于其他处理,而A1B1C1处理的NO3-N含量比A0B0C0增加了82.4%。与A0B0C0相比,A0B1C0处理的花生荚果干质量、单株叶干质量和产量分别增加了16.3%、20...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早熟品种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14)C 同化物的运转分配,发现同化物首先用来满足叶自身建设和维持活动需要,前者占70%以上,后者占23~29%,剩余量才分配给其它器官。主茎叶(16片)建成前主要流向茎叶,占54%以上,其次块茎,根系只占3%以下,主茎建成后,则主要流向块茎,占55%以上,甚至贮存在茎叶中的同化物也被运往块茎,数量多达20%以上。对~(14)C 同化物的竞争力,茎叶始终处于优势,块茎的竞争力只能到结薯盛期才能与茎叶相当,根系竞争力最弱,且随着植株生长进程而日益削弱。最后讨论了马铃薯生长时期的划分、各期的形态标志及相应的合理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后冬小麦的增产机理,采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对冬小麦^14C同化物的生产及运转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可显著提高冬小麦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各器官及整株的相对光合强度和光合物质同化量。苗期各叶位叶片和整株的相对光合强度分别提高30.00%~43.00%和30.89%,整株光合物质同化量增加45.02%;拔节期展开叶、未展开叶和整株的相对光合强度分别提高30.41%、26.02%和31.81%,整株光合物质同化量增加47.06%;灌浆期叶片、叶鞘、节间的相对光合强度分别提高18.05%、17.00%、17.51%,整株相对光合强度提高31.37%,光合同化量增加65.08%。那氏778诱导剂浸种的小麦在生育前期以提高展开叶和冠层上部各器官的同化能力为主,生育后期在冠层下部弱光条件下各光合器官同化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那氏778诱导剂浸种还提高了冬小麦的同化物向穗部、根系等输入的比例,生育前期(苗期)主要以向根系和未展开叶输入为主,分配比例分别提高4.06和2.46个百分点;生育后期(灌浆期)主要以向穗部输入为主,分配比例提高10.5个百分点,这有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为小麦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