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广西龙舌兰麻栽培三十年来有关引种试种、良种繁育和推广等概况;简述了高产试验和与产量有关的几项田间试验效应;介绍了广西剑麻生产波动、现状和问题;论述了该区今后发展剑麻事业的前景;最后对进一步搞好剑麻生产提出了几点希望。  相似文献   

2.
全国麻类生产调查报告(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是我国剑麻主要生产基地,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广东省剑麻主要分布在湛江、佛山等市的各县农场,以广东省湛江市东方红农场种植面积最大;广西主要分布在玉林、南宁、百色地区的各县;  相似文献   

3.
广西剑麻科研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举  薛华 《中国麻业》2002,24(1):43-45
介绍国外及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农垦系统剑麻生产概况。综述广西剑麻生产通过体制改革、兴办联产承包家庭农场,大农场转变职能,服务于家庭农场。组建剑麻联营公司,做到四个统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促进了剑麻生产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科研结合生产,进行一条龙研究,保持了剑麻生产高产稳定,取得了较好效益。对近年来麻园面积减少,产量下降等问题,提出了稳定科研队伍、增加投入、实行良种良法克服H.11648麻品种退化、综合防治病害、加强技术培训等对策,以做到持续发展剑麻科研生产。  相似文献   

4.
介绍国外及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农垦系统剑麻生产概况.综述广西剑麻生产通过体制改革、兴办联产承包家庭农场,大农场转变职能,服务于家庭农场.组建剑麻联营公司,做到 "四个统一 ",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促进了剑麻生产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科研结合生产,进行一条龙研究,保持了剑麻生产高产稳定,取得了较好效益.对近年来麻园面积减少,产量下降等问题,提出了稳定科研队伍、增加投入、实行良种良法克服 H.11648麻品种退化、综合防治病害、加强技术培训等对策,以做到持续发展剑麻科研生产.  相似文献   

5.
全国麻类生产调查报告(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 第四部分其他麻类作物 1剑麻 1.1剑麻生产基本情况 1.1.1分布情况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是我国剑麻主要生产基地,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广东省剑麻主要分布在湛江、佛山等市的各县农场,以广东省湛江市东方红农场种植面积最大;广西主要分布在玉林、南宁、百色地区的各县;福建剑麻分布在漳州市各县的丘岗地带.此外,我国云南、四川的西昌、浙江的温州等地也有一定种植面积.目前我国剑麻产区的当家栽培品种为引进国外品种H.11648.  相似文献   

6.
剑麻种质改良与育种谢恩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91)1剑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剑麻生产主要是广东、广西,而福建和海南生产比较少,全国剑麻种植面积1.7万公顷,居世界第五位,纤维总产量3.6万吨左右,居世界第四位。但单...  相似文献   

7.
王华宁  张小玲 《中国麻业》2003,25(4):178-183
本文总结了广西国有山圩农场剑麻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即“技术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技术措施到住是剑麻可持续发展和高产稳产的前提和依据。投入到位是肥料投入到位和劳力投入到位,这是保证剑麻高产稳产的根本条件;管理到位是剑麻的田间管理到位和管理制度到位,这是技术措施到位和投入到位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剑麻高产稳产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剑麻(Agavesisalana)是世界著名的硬质纤维植物,为经济栽培的种植园作物[1]。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全世界有21个国家种植剑麻。我国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经大规模种植园式经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已成为我国剑麻生产基地,以国营农场为主,农民亦小规模经营。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五,产量居世界第四。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亦已出口。因此,我国剑麻产业应放在世界市场经济中来考虑。本文概述几十年来世界剑麻业的状况并展望其前景,以期对国内的剑麻业提供一些参考。1面积和产量剑麻的经济栽培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2]。近…  相似文献   

9.
加强剑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举  薛华 《中国麻业》2002,24(2):8-10
提出剑麻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建议有关领导部门要稳定剑麻科研队伍,落实计划与经费,继续收集、保护、利用好现有种质资源,进一步加强剑麻科研和选育出一批新的剑麻优良品种,发展剑麻生产。  相似文献   

10.
提出剑麻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建议有关领导部门要稳定剑麻科研队伍,落实计划与经费,继续收集、保护、利用好现有种质资源,进一步加强剑麻科研和选育出一批新的剑麻优良品种,发展剑麻生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广西国有山圩农场剑麻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即"技术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技术措施到位是剑麻可持续发展和高产稳产的前提和依据,投入到位是肥料投入到位和劳力投入到位,这是保证剑麻高产稳产的根本条件;管理到位是剑麻的田间管理到位和管理制度到位,这是技术措施到位和投入到位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剑麻高产稳产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华中工学院邓聚龙教授首创的灰色系统理论中GM(1,1)模型对我国剑麻生产的主要指标:纤维总产量、纤维平均亩产量、收获面积、年未到达面积进行科学的预测.结果表明,使用 GM(1,1)模型的精度很高,误差百分率都在±5%之内,十分接近我国剑麻生产发展趋势的实际,可为各级有关领导宏现控制、制定剑麻生产方针、政策,辅助剑麻经营管理决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热作学会剑麻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四人小组于1987年2月中旬赴福建省主要剑麻生产单位进行了参观和考察,在调查过程中还应邀参加了漳州农垦局2月13-16日在漳州市召开的剑麻生产会议。听取了各县植麻农场的代表交流了剑麻生产、加工经验以及讨论了当前剑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考察了福建省热作所  相似文献   

14.
针对2009年金融风暴给剑麻产业造成的巨大损失,提出增强科研能力,调整剑麻产品结构;以工补农,调动剑麻种植业积极性;增强产业防御风险能力,突破制约剑麻产业的瓶颈;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剑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加快剑麻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剑麻选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全面与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剑麻选育种的概况及经验,着重介绍了剑麻抗病育种的主要成就和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积极意义。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和剑麻育种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剑麻近期与长远育种目标及今后育种工作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技术在剑麻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目前栽培剑麻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剑麻选育种的概况及经验。从常规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方面评述了剑麻育种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剑麻选育种工作快速进展的几个主要因素。根据剑麻本身遗传特点以及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剑麻近远期育种目标及今后育种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剑麻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杂草危害给剑麻生产带来严重障碍和损失。为了掌握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剑麻园杂草情况,从而进行科学防控。本研究采取踏查和定块系统调查相结合,全面调查了我国剑麻园杂草种类、分布与危害。结果表明,剑麻园共有杂草49科144属200种,其中禾本科40种,菊科24种,豆科20种,茜草科和莎草科各10种;一年生杂草79种,二年生杂草1种,多年生杂草100种,其它生活周期20种;种子繁殖杂草143种,种子、茎和根茎等繁殖杂草57种;外来杂草68种,本地杂草132种;5级危害的杂草3种(大白茅、铺地黍和香附子),4级危害的杂草7种(牛筋草、短颖马唐、假臭草、阔叶丰花草、加拿大蓬、鬼针草、薇甘菊)。在剑麻园杂草防控方面,提出了"生态优先,以草治草"策略和"不生草的剑麻园不可能是生态剑麻园,只有生良草的剑麻园才可能是生态园"的新观点,并采取剑麻园种草控草、养地、养麻、养畜和驱虫防病的生态化管理技术措施,达到减肥减药、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我国发展剑麻生产情况及研究现状,详细叙述了我国剑麻的引种驯化和品种选育,剑麻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今后剑麻研究的若干重点问题。如品种单一,生产中的不利因素,经营机制问题,平衡施肥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全面与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剑麻选育种的概况及经验,着重介绍了剑麻抗病育种的主要成就和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积极意义。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和剑麻育种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剑麻近斯与长远育种目标及今后育种工作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剑麻病虫害是剑麻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也是制约我国剑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提高我国剑麻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搞好剑麻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从剑麻病虫害预测的依据、剑麻病虫害流行预测的方法、剑麻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展望等三方面论述了我国剑麻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的研究进展,并对剑麻病虫害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