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有机肥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源泉,是作物形成产量的基础。实验证明,若获得理想的产出,必须培肥土壤。强化有机肥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科学投入是培肥土壤、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关键措施。本文就当前有机肥利用和投入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有机肥资源利用和投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四川土地资源的现状及问题分析1.四川土地资源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不含重庆市)历年统计资料为基础,利用土壤普查和部分土地利用现状详查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从土地资源学的角度阐明了四川土地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其现状和问题可概括为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优势地貌类型占有量小;土地资源的数量结构失衡、地域差异明显;优质地类比重不大、光温潜力和土地生产潜力的发挥不够;宜农耕地后备资源贫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和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3.
从陕西省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农业科技资源方面,概述了陕西省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陕西省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水质下降;农业科技问题发展和推广缓慢等问题,提出通过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土壤质量,改善水质,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快农业技术发展、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等措施,促进陕西省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艳  王昌全  李冰  杨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47-4048,4050
研究了成都平原土壤酸化特征,分析了土壤酸化指标与土壤肥力水平、生态环境的关系,讨论了土壤酸化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防治土壤酸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胡宗英  孙泽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88-12890
土地盐碱化与水土流失、大气污染一样,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土壤盐渍化破坏土地资源,阻碍农牧业发展,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与生活的重大资源问题。改善和利用大面积盐碱地荒漠,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全国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目前全国土壤中养分和肥料资源的利用敲响了警钟。化肥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粮食产量的保障,但是肥料的不合理利用却极易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危害生态平衡。该文从全国土壤养分和肥料资源利用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土壤是人们生产生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关乎国泰民安,对土壤的合理利用及管理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之一。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土地污染问题等日益严重,因此,土壤污染及农业环境保护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重视土地污染及农业环境保护策略的探讨,笔者根据自身相关从业经验并结合广泛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土地污染及农业环境保护策略展开了相关的探讨,望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一、概况1958年,在土壤农化专业建立了土壤学科,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1986和2003年分别获土壤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土壤学科被批准为河北省重点学科。目前,土壤学科已形成土壤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农田土壤污染监控与修复、土壤养分管理与环境安全3个特色鲜明的稳定研究方向,支撑了土地资源管理学、土地资源利用、环境科学、农业环境保护和植物营养学5个硕士点,农业资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商洛市土地利用现状具有利用率高、利用类型不平衡、山地所占比重大、耕地数量少且质量低的特点,分析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利用不合理、资源浪费和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以促进该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改良盐渍化土壤过程中全方位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耕作方式不当、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部分地区雨旱分期明显等因素,致使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如何改善土地盐渍化,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利用,从而确保粮食安全,是当今急需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全方位机械化深松技术是目前改良土地盐渍化的好方法,基于此,探讨土壤盐渍化过程中全方位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提高土壤水分/养分资源利用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土壤水分/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涵义及其表达式。分析了大田小麦-玉米种植制度下,土壤水氮状况和产量、利用效率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土壤水分和氮素的周年消耗特征。并应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小麦-玉米的水氮管理措施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2.
黄琴 《北京农业》2011,(12):189-190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联通了四面八方,带领人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还必须看到,在我们不断修路,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忽略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致产生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在实施公路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中,要改善公路的整体环境,就要加大力度做好公路绿化,防治水土流失,注重公路土壤的改良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内外的秸秆资源与利用现状,介绍了还田秸秆腐解的影响因素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总结概括出秸秆还田的生产效益,同时还对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对黑龙江省秸秆还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从中产生的思考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正良  刘展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95-16996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土资源,切实加强对水土资源问题的研究,对实现流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水土资源及其承载力的含义,分析了我国水土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无排盐工程措施下初建绿地障碍因子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天津开发区西区近两年来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后地貌现状、地面经过扰动和填垫后土壤剖面状况、盐分含量、地下水位以及前期绿化建设过程中绿地的种种表现,就滨海盐碱土地区人为扰动土在盐分控制、园林绿化设计、绿地养护管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减少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岷江上游褐土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岷江上游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初步分析了区内褐土资源特点和优劣势,并针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褐土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资源是独立于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并具有独特存储空间和性质的水资源,本研究结合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评价工作,明确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提出了计算模型。阐述了评价层概念和河北平原区评价层的确定,针对土壤水资源的概念和动态特性,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在地表产流上基于超渗产流模型计算,在评价层以下损失量(不形成土壤水资源的量)上基于蓄满排泄模型计算,以日为计算时段长度,综合考虑截流、蒸发等损失,周年土壤水资源量为逐日降雨量和与逐日损失量和之差。该模型已用于河北省土壤水资源的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西部盐碱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总结多年盐碱土改良与开发利用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资源的特性,论述了盐碱土改良利用中应遵循的5项原则,阐述了盐碱地种稻的优势,并对种稻改良中存在一些问题进行了评述。根据盐碱土的成因和特性,提出了目前盐碱土改良的实质是建立“淡化表层”的观点。根据多年的盐碱土改良研究经验和盐碱土区自然植被为草甸草原这一事实,提出了目前盐碱地上不宜种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资料收集、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张北县农业水土资源的各类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各类农业水土资源特征及相互关系,探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试验研究、验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旱地垄沟覆膜节水模式为实例分析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措施的技术经济效果,从而提出提高县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辽宁西部旱地农业土壤的主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真  赵艳艳  魏铁霞  黄毅 《山西农业科学》2013,(11):1205-1208,1211
对辽宁西部旱作农业土壤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主要存在旱、薄、瘦三大问题,在有限的降水中,陆地蒸发和径流损失占总降水量的74.6%;不同作物农田土壤的平均耕层厚度为16.08 cm,比我国土壤平均耕层厚度(16.50 cm)低0.42 cm;按国家的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辽宁西部旱农区多数旱地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5级以下,辽西土壤问题十分严峻。该区的土壤问题直接影响着粮食产量,从辽宁西部土壤环境入手,分析辽西旱地农业的主要问题,并找寻解决的方法,对辽西地区农业环境改善及经济增长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