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长效机制,弘扬和谐自觉的文化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起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科学体系,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2.
周晓倩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186-188,212
本文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初步探析,在阐述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人类历史上和谐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定是前提,发展是基础,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是主要内容,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道德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高校的道德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面临德育工作的严峻挑战,必须通过改革与创新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所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意味着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和平共处,其中,“公平正义”构成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规范和前提保障,对社会的和谐起着重要的协调和维系作用。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速度的不断加快,现实社会生活的不和谐性也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真正做到“公平正义”成为我国能够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坚持并实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保证之一,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我国古哲先贤们所追求的理想,也是如今党执政所追求的目标。本文阐述了“和谐社会”观的提出以及其提出的意义。进而分析了和谐社会应该实现的目标,鼓励社会民众树立和谐社会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内涵、特征、衡量标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内涵、特征、衡量标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只有社会和谐,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它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我们应进一步拓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功能,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时波 《甘肃农业》2007,(6):28-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最新的、具体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件的理论主线,并指导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致力于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必然要求加强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树立法律的最高权威性,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法律保障。法律对于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激发社会活力,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石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316-4317,4320
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及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能力,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反映出我党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及执政能力的提高,也是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赖于经济发展、制度完善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谐思想文化,又要借鉴世界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对当前监督制约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在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的同时,通过组织、纪律、制度、群众等监督机制的建立,不断提高监督水平和质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9.
戴金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208-6209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涵义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能源节约、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5个方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与民本主义、以个人为本有着本质区别。“以人为本”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它解决了当代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当今社会发展的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