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提高低产茶园改造效果,加快低产茶园改造的步伐,笔者进行了两种重修剪方法改造低产茶园树冠的试验比较。试验地选在玉环县古城乡曾家茶场15年生的常规茶园内茶树  相似文献   

2.
安溪县是古老的茶乡,是我国主要的乌龙茶产地,乌龙茶产量占我国乌龙茶产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之极品,已是名扬天下。近年来适应市场需求,经多方努力,全县逐步建立以铁观音为主导品种,黄旦、本山、毛蟹合理配置的四大名茶生产基地。但其中仍然有部分早期栽种的品种混杂的色种茶园,1997年春分前两天,笔者在安溪县感德镇大坂村大坂角落一块3分面积的山地色种茶园进行嫁接铁观音试验,同时与一般低产茶园改造方法对比,(即:采用清园挖沟重新种植铁观音扦插苗)。下面介绍色种茶园嫁接换种铁观音的方法:(一)嫁接时…  相似文献   

3.
泉州市德化县通过多年实践,采用甜春桔柚高接换种栽培技术改造中、低产柑桔园,增产增效显著,是优化柑桔品种结构的一条捷径,又是提高柑桔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重修剪、台刈和改植换种三种茶园改造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植换种、重修剪和台刈是低产衰老茶园改造最常用的几种方式,茶树作为多年生作物,有必要从较长一个时期来比较各改造方式的优劣。本文对杭州茶叶试验场1980年代采用这三种改造方式的茶园从茶叶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三方面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重修剪是投资回收期短、见效较快的改造方法,而从长远看,改植换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建议在生产实际中,可采用改植换种与春茶后重修剪相结合的方法,以兼顾近期和远期收益。  相似文献   

5.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和Giemsa染色制片法对中粒种咖啡和大粒种咖啡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粒种咖啡的核型为2n=22=10m+12sm(2SAT),大粒种的核型为2n=22=12m+10sm(2SAT),根据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均属于2B类型。  相似文献   

6.
为快速、准确地鉴别中粒种与小粒种咖啡,以不同种源的中粒种和小粒种咖啡为试验材料,对514对SSR引物进行中、小粒种咖啡种间特异性引物筛选,最终筛选到1对特异性引物,该引物在小粒种咖啡样本中扩增出90 bp和110 bp双带产物,而在中粒种咖啡样本中只扩增出90 bp或100 bp的单带产物,根据产物条带的数目即可对中粒种和小粒种咖啡进行鉴别。经随机抽取中、小粒种咖啡样本进行种类鉴别准确性验证,验证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合于生产推广种植的中粒种咖啡优良品种,开展了以5个中粒种咖啡品种为接穗,小粒种卡蒂莫和中粒种实生苗为砧木的种间和种内嫁接试验。结果表明:26号品种单株干豆产量种间嫁接与种内嫁接差异不显著,百粒重种间嫁接大于种内嫁接,26号品种与小粒种卡蒂莫的亲和性较好;兴28、兴1、24-2、热研2号4个品种种间嫁接植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相比种内嫁接植株矮,主干细,冠幅小,一级分枝数少,一级分枝短,叶色黄,产量低,差异显著。中粒种咖啡各品种的一级分枝节间距、出米率、百粒重性状稳定,种间嫁接和种内嫁接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3批92粒阳性反应种子检测说明,绝大多数种子子叶和胚带花生条纹病毒(PStV),仅有收获前摘取2粒未成熟种子种皮带毒。PStV种传率与品种、病毒侵染时期密切相关。参试17份花生品种和材料中,种传率最高为20.6%,最低1%。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种传率明显高于普通型和其他类型花生品种。早期感病花生PStV种传率高,花针期以后感病种传率明显下降。小粒种子PStV种传率高于大粒种子。  相似文献   

9.
对高、中、低产粳稻品种的株高、穗长、有效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粒数、生物产量进行比较,认为高产、中产、低产品种在颖花数、结实率、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粒数、生物产量和有效穗数上存在差异,表现为高产品种较高,中产品种次之,低产品种最低,有效穗数表现相反趋势。另外,不论是高产品种还是低产品种,结实率均随颖花数的增加而变小,在相同颖花数量条件下,高产品种的结实率普遍高于低产品种。  相似文献   

10.
甜菜单粒种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为种株叶丛形成期短,“源”器管形成弱,影响“库”器官的数量和质量造成的,通过根外追施锌肥和硼肥,再配合氮、磷、钾做种肥,提高了营养水平,协调了“源”与“库”的关系,主要生物学性状得到改善,使甜菜单粒种发芽率提高了9.1%~10.4%。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草木灰和NaOH溶液洗去脱果肉的中粒种咖啡种子外的果胶,然后播种,各观测结果表明,其对咖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生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1加速低产茶园改造,调整品种结构1.1自然资源的优势:我县地处闽西北山地丘陵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达76.5%,尤以宝山、郭岩山海拔高达1304-1385m。全境环山群抱,碧绿丹青,交通便利,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茶园旅游观光和有机茶的开发。1.2低产茶园改造与良种引植: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267hm2,多为上世纪70-80年代开垦种植,有性种约占70%。这些茶园经过近30年的耕作、采摘和自然风蚀,成为水土流失严重、茶树衰老的低产茶园。为此,从1994年开始,我站将调整品种结构和加速改造低产…  相似文献   

13.
6年的引种研究结果表明,兴隆气候条件适宜喀麦降中粒种咖啡正常生长,年植株平均增高60.6cm,年平均增长一级分枝13.2对;初期鲜果产量在3800-600kg/hm^2的种质有3个,优异种持单株15个。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麦区高、中、低产地区的产量结构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高产水平下,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贡献较大,而在低产水平下,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对产量贡献较大。同时,无论高、中、低产水平,千粒重对产量均有较大贡献,说明目前情况下,提高千粒重是提高本区小麦产量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综合措施改造低产衰老茶园,人们往往担心花工多,投资大,经济效益不显著而得不偿失,因此对改造低产茶园产生了一定的阻力。笔者根据多年在歙县原潜口公社红旗生产队采用改树、改土、改园、改采摘和管理方法综合措施改造当地低产衰老茶园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6份小麦品系比较试验,调查了小麦的株高、有效穗数、成熟期、穗长、结实小穗、实粒数、单穗重、千粒重等性状,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6份品系可分成5种类型,第1种为粒少、低产类型;第2种为穗少、低产类型;第3种为粒多、穗多、高产类型;第4种为穗多、粒多、粒大、高产类型;第5种为晚熟类型.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不同海拔小粒种咖啡生长发育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云南思茅、保山、德宏、西双版纳4个地区的调查结果,小粒种咖啡在海拔900m以下的植株生长量和第3年的产量大于海拔1100、11300m植区的生长量和产量,但随海拔升高咖啡干豆千粒种增加,大象豆减少,随海拔升高,咖啡的果酸度增加,杯品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粒种咖啡18个无性系初级系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5年试验结果表明,1号品系鲜果产量最高,3年平均单株产鲜果5.22kg,高于对照,综合性状表现好的高产无性系;有7个无性系枝节生长密集,树冠开张,株结果节数多,果丛大,产量高。  相似文献   

19.
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赞助,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安徽省农业厅合办的“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培训班于1989年11月14~21月在安徽宣城举办,来自全国各产茶省基层的茶场技术员及茶农60多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的内容涉及低产茶园的生态建设与综合改造,低产茶园的土壤特点与施肥技术,低产茶园的换种改植,茶树优  相似文献   

20.
茶园产量高低及品种选择直接影响到茶农的收益。改造低产茶园,提高单产水平,应列入茶叶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认为低产茶园的改造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