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果园茶角盲蝽为害分布型及防治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腰果园茶角盲蝽(Helopeltis fasciaticollis Popplius)种群消长过程为害分布型的测定及拟合其生长指数曲线,发现一年中其种群建立始于8—9月份,翌年1月份前,虫口增长缓慢,2月初起,虫口急剧增加,4—5月份是为害高峰期,6—7月份虫口自然减少,其空间构型除高峰期外,均属聚集分布,早期为Neyman核心分布。从虫口增长速度及空间构型来看,11—1月份是种群为害扩展的临界期,也是化学防治的最有利时机。为此,我们采取了定期全面调查,及早发现中心虫株(区),局部喷药(挑治)的策略,从而以最低的防治成本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把整个花、果期的盲蝽为害率控制在5%以下。每年收果后修枝和适当疏伐也是减轻茶角盲蝽为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茶角盲蝽的抗虫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研究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茶角盲蝽的抗虫性。结果表明:CP63-36和FL30的抗虫性最弱,均为高感品系,大面积推广种植时应注意茶角盲蝽的防治;HL2-13也有较强的抗虫性(中抗);GA63的抗虫性较弱(感虫);HL2-21对茶角盲蝽的抗虫性最强,为高抗品系,可作为抗茶角盲蝽的优良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3.
几种农药防治棉花铃期盲蝽象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按有效成份计算,每公顷以50%甲基1605乳油750ml、20%高汉久效磷乳油225-300ml、40%辛久乳油300~450ml等剂量进行单用或者混配使用,防治棉花铃期盲蝽象的效果均在63.33%以上,持效期超过7d,其药效和持效优于或接近40%久效磷乳油600ml处理;20%灭多威单用防效较高但持效期短;含久效磷成份处理的持效期长于含辛硫磷处理;辛久乳油合剂,灭多威+  相似文献   

4.
茶角盲蝽是茶树芽叶害虫之一,本文结合茶角盲蝽的生活习性,从茶角盲蝽发生动态,不同管理模式下茶角盲蝽危害情况、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及不同品种茶树的抗虫性等角度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揭阳生态防治茶园茶角盲蝽大面积爆发期从6-7月开始,生态防治茶园比化学防治茶园物种多样性更丰富,茶树品种金观音更容易吸引茶角盲蝽危害。本文的调查结果以期为茶角盲蝽的绿色防控、抗虫品种选育和病虫害监测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茶角盲蝽(Helopeltis theivora)是我国热带茶区较为常见的茶树害虫,主要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幼嫩茎、芽、叶的汁液为害,受害处形成褐斑甚至导致枯梢,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本文介绍了茶角盲蝽的分类地位、分布和为害、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为该害虫的识别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防治棉盲蝽新农药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中草药型对人畜无毒无污染性防治棉盲蝽新的农药5%速杀威及高效内吸型新农药10%灭虫精。  相似文献   

7.
8.
军配盲蝽是茶网蝽的主要天敌,对茶网蝽的发生有较为明显的控制作用。文章介绍了该天敌的分布与发生情况、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捕食能力和田间保护,以期为该天敌的识别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选择性试验研究了茶角盲蝽(Helopeltis theivora Waterhouse)对26份可可种质果实的取食偏好性,以具有相对抗性差异的2-7和STS-17种质为材料,采用HS-SPME/GC-MS鉴定分析上述2份特异种质果实挥发物的组分和含量,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该虫对2份特异种质及其挥发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鱼藤酮和吡蚜酮防治茶绿盲蝽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绿盲蝽是日照春季茶树主要害虫,该虫在日照茶区一年发生1代,山区个别地方发生2代,一般以卵在茶树、苜蓿等作物上越冬,常年4月中下旬卵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若虫盛发,5月中下旬成虫出现,5月底6月初成虫羽化。日照茶区长期施用辛硫磷、菊酯类农药防治该虫,但近年来防效下降。为更好地推荐防治茶绿盲蝽新型农药,开展了7.5%鱼藤酮EC和25%吡蚜酮sc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1.
棉盲蝽综合防治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床期防效:虫口降低70.04%,断头苗率降低81.88%;大田生长期棉盲蝽控制在百株4.8头,棉铃虫、红铃虫、棉蚜、红蜘蛛亦得到同步控制,并保护了天敌,每667m^2增产皮棉13.49%,减少防治费63.77元,增经济效益264.74元。  相似文献   

12.
江西棉花中黑盲蝽防治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棉花中黑盲蝽防治指标张兴华(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九江332105)棉盲蝽原是棉花次要害虫,自80年后期开始在江西赣北棉区发生危害日益加重,近几年来已上升为江西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根据笔者的研究,中黑盲蝽属棉花上棉盲蝽的优势种类。中黑盲蝽危害主要导致蕾...  相似文献   

13.
邢光耀 《中国棉花》2013,40(5):22-23
 为有效控制棉田绿盲蝽的发生危害,开展了几种药剂混配对棉绿盲蝽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棉花安全,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后期产量无不良影响;从对绿盲蝽的最终防治效果上来看,以3%氟虫腈ME 1.00 mL·kg-1+5%啶虫脒EC 1.00 mL·kg-1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96.89%,并且与其他含有3%氟虫腈的处理差异不显著;且其对棉花的最终保蕾、保心效果最好,并且与其他含有3%氟虫腈的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茶网饼病是由担子菌亚门网状外担菌(Exobasidium reticulatum Ito et Saweda)侵染所致.该病的发病条件与茶饼病很相似,每年春、秋季有两个发病盛期.各地发生时间的差异主要决定于气候,一般该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较重.茶网饼病的生长温幅10~30℃,以20~25℃最适,担孢子形成的温幅在10~28℃间,最适温度为19~25℃,相对湿度需大于98%,最适相对湿度为100%.主要为害成叶、嫩叶,老叶也发病.近十年来,茶网饼病在我市茶园发生为害逐年严重,2002年发生面积达2240hm2,占总茶园面积的33.6%,发生区茶树平均病叶率3%~5%,严重的达20%以上,造成叶片大量脱落,影响树势.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科学的化学防治,用药品种不当,长期以来我市茶农对茶网饼病病原和发生特点认识不清,而且在使用农药的品种上不能对症下药.有关该病有效的药剂防治报道甚少.为了控制其发生为害,笔者于2002年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茶网饼病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印度大头蚁防治棉盲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肥控制棉蚜进而利用蚜诱集印度大头蚁来捕食棉盲蝽,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17.
王敏鑫  邵元海  徐德良 《茶叶》2017,(4):210-212
本文通过对茶丽纹象甲和绿盲蝽两种害虫的发生期、为害症状、危害品种进行差异性分析,以便能够准确地区分这两种害虫。同时作者根据它们不同的生活习性,分别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生态调控这五个方面,探讨了这两种害虫的无害化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棉铃虫的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一但原来的次要害虫如棉盲蝽(绿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牧草盲蝽)、棉蓟马、棉粉虱等的发生都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棉盲蝽在棉株初现蕾时即可危害,形成破头疯、脱蕾或不开花结铃。近年来棉盲蝽在长江流域渐已成为主要害虫。5%锐劲特悬  相似文献   

19.
防治棉盲蝽象药剂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为害棉花的棉盲蝽象进行了药剂筛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棉盲蝽象药效最好的为瓢甲敌.田间施药1天、3天、7天后,瓢甲敌1000倍液的校正防效分别71.6%、89.3%、96.7%,高效氯氰菊酯+甲胺磷为66.5%、82.3%、93.6%,高效氯氰菊酯为51.3%、74.6%、82.5%,辉丰菊酯为49.4%、72.4%、81.3%,甲胺磷为53.8%、71.7%、75.6%.辛硫磷为62.1%、69.2%、72.9%.  相似文献   

20.
山东茶区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绿盲蝽在山东茶区发生量小,危害轻,无需单独防治。1997年我们对全省茶树害虫发生情况进行普查时,发现绿盲蝽在每个茶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受害较重的东港区发生面积已占茶园总面积的41%,莒南县为39%,青岛市为31%,发生较轻的潍坊市为28%。特别是2004年,绿盲蝽已在全省茶园普遍发生,危害加重。绿盲蝽已成为山东茶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