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摘穗、剥皮、集穗(或摘穗、剥皮、脱粒,但此时籽粒湿度应为23%以下),玉米收获机同时进行茎秆处理(切段青贮或粉碎还田)等项作业,然后将不带苞叶的果穗运到场上,经晾晒后进行脱粒。  相似文献   

2.
正1玉米螟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  相似文献   

3.
正一、玉米螟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高粱、粟等. 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质玉米杂交种苞叶性状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摸清适宜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新品种的苞叶性状特征,为选育适合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黄淮海夏玉米区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组配的161个杂交种为材料,在河南省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对3个苞叶相关性状(苞叶层数、苞叶长、苞叶包裹度)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苞叶相关性状在杂交种、试点、杂交种与试点互作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苞叶层数与苞叶包裹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性状间均显著相关;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将161个参试玉米杂交种分成3类,分别包括120个(含CK1、CK2)、27个和16个杂交种,其中第Ⅰ类杂交种的苞叶长为21.26 cm,苞叶层数为9.23层,较为适中,有利于籽粒脱水,为苞叶性状较优的类群;杂交种Z98和Z142表现更为突出,可望成为适合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6.
青贮玉米不同器官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是中国畜牧业良好发展的保障.建立玉米各器官与产量、品质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筛选优良青贮玉米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完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法对16个青贮玉米杂交种进行分析,建立茎秆、叶片、苞叶、穗轴和籽粒对产量和品质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结果显示在乳线达到1/2时收获,各杂交种含水量平均值为64.38%,乳线1/2是青贮玉米最佳收获下限.茎秆和叶片干物质产量与全株干物质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秆和籽粒淀粉含量与全株淀粉含量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籽粒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全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茎秆比、叶片比和籽粒比对全株含水量直接相对作用较大;茎秆比对干物质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籽粒比对全株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直接相对作用较大;茎秆比对全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直接相对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7.
玉米全身都是宝。它不但是人类的粮食,也是优质饲料。它的籽粒、茎秆、穗轴、苞叶、花丝等也都是轻工、化工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加工增值的效益显著。随着近年来玉米加工业的发展,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针对玉米的不同生育期进行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对玉米的种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玉米纹枯病又称烂脚瘟,是玉米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叶鞘,也可危害叶片、果穗及苞叶。发病严重时,能侵入坚实的茎秆,但一般不引起倒伏。一般发病率在70%~100%,减产10%~20%。1发病症状玉米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主要危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在叶鞘和果穗苞叶上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东旱坡地肥力较低、氮肥施用效益及其利用率较低等问题进行了旱坡地春玉米氮吸收特征以及高产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植株不同部位对氮的吸收表现为:籽粒的吸氮量最大,占植株吸氮总量的60.0%以上;茎秆的吸氮量次之,占吸氮总量的15.0%一32.3%;苞叶、苞心的吸氮量最小。苗期吸收的氮量比较少,不超过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1.0%,且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比较小;孕穗期吸收的氮量不超过吸氮总量的35.0%。玉米产量随着植株吸氮总量、籽粒吸氮量的增加而按线性变化规律增加,两者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利用氮素肥料效应方程式对春玉米产量和氮肥施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最佳施氮量,并总结出旱坡地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苞叶性状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良苞叶性状、选育适合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品种,测定了我国五大类群玉米在2种不同环境下的苞叶性状,分析各性状的遗传特性和各个类群之间苞叶性状的差异及环境对各个类群不同苞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苞叶性状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且变异广泛,其中苞叶长度具有高遗传力,苞叶数量、苞叶总厚度和苞叶宽度具有中等遗传力;苞叶长度与苞叶宽度达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类群间玉米苞叶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苞叶长度差异最显著,苞叶宽度和苞叶数量次之,苞叶总厚度无显著差异;除兰卡斯特苞叶总厚度外,各个类群的苞叶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育种中多数苞叶性状可直接进行遗传改良,并且以一个性状为主目标的改良可达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苞叶性状改良的效果;兰卡斯特和唐四平头的苞叶数量不多且长度适中,可作为苞叶性状改良的重要种质来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白星花潜金龟在玉米灌浆乳熟期对果穗为害越来越大.有的玉米品种果穗顶端露出苞叶.白星花潜金龟直接刺吸玉米籽粒浆汁:有的甚至把苞叶咬开.刺吸玉米籽粒浆汁,外观非常难看.有的能刺吸半个玉米果穗.严重为害了果穗的正常生长发育。针对以上为害.农民有的用手抓虫进行人工防治,既费事.效果又不明显。我们根据病虫预测预报经验.白星花潜金龟对糖醋液非常敏感.在玉米地做了防治试验.效果十分明显.确保了果穗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是限制籽粒机收的关键因素。选用郑单958、先玉335、华美1号等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籽粒、苞叶、穗轴的含水量及脱水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籽粒含水量、籽粒脱水速率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间的苞叶、穗轴含水量差异极显著。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籽粒含水量、苞叶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穗轴脱水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籽粒含水量在收获时差异明显,华美1号、先玉335、迪卡517、安玉308这4个玉米品种收获时产量高、籽粒含水量低,平均脱水速率较快,收获时含水量符合籽粒机收的要求;郑单958、迪卡516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较快,适时晚收对这2个品种很重要;联创808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度慢,收获时含水量高,不适宜机收。  相似文献   

13.
在西昌特定生态条件下,高产玉米(亩产800公斤)的植株干物质消长动态呈S型曲线。出苗到拔节平均日增重0.18克,积累了总干重的2.2%,拔节到灌浆干重积累速度最快,平均日增重达5.09克,灌浆期时已积累了植株总干重的87.43%。后期干重增长趋缓,但仍以0.8克/日的速度积累了总干重的12.2%。叶片在抽雄时干重量大(45.50克),茎秆、叶鞘和苞叶穗轴则在灌浆期干重达极大值(分别是69.25克、27.00克和89.50克),以后干物质向籽粒转移,其转运量大小顺序为苞叶穗轴>茎秆>叶鞘>叶片,而籽粒的干重一直上升。各营养器官的干物质转运量的总和占籽粒干物质重量的32.79%,表明籽粒干重的67.21%是直接来自叶片的光合产物。本研究还讨论了玉米干物质积累进程的分期及特点和各生育期的干物质分配中心。  相似文献   

14.
玉米纹枯病是危害玉米的重要病害.主要侵害叶鞘,也可危害叶片、果穗及苞叶。发病严重时,能侵入坚实的茎秆.但一般不引起倒伏。该病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危害玉米外.还可以侵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一股发病率在70%~100%.减产10%~20%,重发区减产3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完熟期收获比一般的收获增产10%左右,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判断玉米是否完全成熟:一是玉米苞叶变白,籽粒变硬,苞叶上口松散。二是通过乳线消失判断成熟。把果穗剥开,从中间掰断,可以看到籽粒中间有一条黄白色的交界线,这就是乳线。如果看到乳线表明玉米处于蜡熟期,看不到乳线时,才是完熟期。三是通过籽粒黑色层出现判断成熟。把玉米粒脱下后,再将籽粒底部的花梗去掉,如  相似文献   

16.
玉米茎秆水分遗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玉米茎秆含水量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茎秆含水量的杂种优势表现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受环境影响条件较小,广义遗传力为92.69%,狭义遗传力的82.55%,玉米茎秆含水量可在早代进行选择,选自美国杂交种78599玉米自交系如5995,沈136等玉米自交系具有较高的GCA,用其组配的杂交组合玉米籽粒成熟时茎秆含水量较高,青枝绿叶,活秆成熟。说明这些玉米自交系是选育活秆成熟玉米杂交种的骨干白交系。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Iodent种质机收性状的应用价值,采用10份Iodent种质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按NCⅡGriffing杂交设计组配45份杂交组合,对株高、穗位、茎粗、茎秆强度、苞叶长、籽粒长和收获时籽粒含水量7个宜机收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I201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综合表现最好,杂交组合I201×I203特殊配合力(SCA)效应综合表现最好,穗位和茎秆强度受非加性效应遗传,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受加性效应遗传,株高、茎粗、苞叶长和籽粒长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每亩玉米可采收玉米苞叶40千克左右,经加工后可增值80-150元。 1、玉米苞叶的挑选与贮存 用来加工编织工艺品的玉米苞叶,必须是白色,不发霉,且软硬厚薄适宜。在玉米收获时去掉外面一层老的和紧贴玉米粒的嫩皮,中间部分便是理想的草编原料。  相似文献   

19.
玉米果穗各部性状对籽粒含水量和脱水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美亚1号、郑单958、先玉335和丹玉39为材料,对其主要穗部性状进行测定并分析,探究影响玉米籽粒含水量和脱水速率的相关性状。研究内容包括苞叶、穗轴的含水量和脱水速率以及籽粒大小等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在玉米整个生长阶段,苞叶和穗轴含水量高的品种其籽粒含水量也高,苞叶和穗轴脱水速率快的品种籽粒脱水速率也快,籽粒较长的品种其含水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达极显著正相关,与穗轴含水量达显著正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苞叶脱水速率达显著负相关,与穗轴脱水速率达极显著正相关;籽粒含水量与粒长达到显著负相关,与粒宽和粒厚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籽粒的脱水速率与籽粒的长度达显著负相关,与籽粒的宽度和厚度均未达显著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20.
怎样科学确定作物的收获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玉米经多年实践证明,玉米要想获得高产,坚决不能收获过早。如果收获过早将严重影响茎叶,穗轴中可溶性光合产物向玉米籽粒中运输,从而降低玉米的饱满性,使百粒重下降。玉米的科学收获期是在完熟期之后,就是早霜过后7—10天,玉米茎秆变黄,叶片枯萎,果穗、苞叶呈黄白干枯并松散,籽粒饱满,光泽度好,抽样检验含水量低于25%。我省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获期在10月1日-7日,这个期间称为玉米收获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