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1987~1989年淮南猪肥育试验资料,估测了肥育与胴体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淮南猪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等的遗传力较高(0.629~0.723),宰前活重和屠宰率的遗传力较低,分别为0.174和O.178,板油比例、花油比例及肥肉率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603,0.547和0.243,属国内外首次报道,这对数量遗传学的理论研究和选育实践均有重要意义。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值与国内外资料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淮南猪边长边肥,体型短宽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宁乡县种猪场1978-1981年育种资料,采用单元内表型和遗传参数估测法、混合家系亲缘相关法分别计算了宁乡猪生长发育性状的群体均值,遗传力,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和环境相关,并与1980年初步估测结果作了比较分析,表明采用单元内半同胞相关法将不同年度资料合并,扩大了样本含量,消除了年度间非遗传因素影响,从而使估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宁乡猪生长发育性状的表型参数在国内地方猪种中居中等水平。遗传力值大多中等,性状间相关反映了宁乡猪体躯短宽的品种特点。文中背高,头长、额宽,腿臀围的遗传参数属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取宁乡断奶仔猪84头分成高、中、低三个营养水平组进行肥育试验,从20公斤开始,到90公斤左右结束,逐月进行屠宰测定,分析其蓄脂能力及胴体品质。另取24头中型约克夏猪分成高、低营养水平两组进行试验,以资对照,结果表明: 1、宁乡猪肥育期增重较快,其全期平均日增重高、中、低三组分别为586.83克、503.33克、407.61克,与相应的约克夏组无显著差异。 2、不同营养水平影响活重及胴体品质。品种对胴体性状有着更直接的影响。与约克夏相比,宁乡猪具有较强的蓄脂能力(膘厚、腹脂率、肥肉率),较宽的胴体。而屠宰率、胴体长、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等不及约克夏。宁乡猪的皮厚平均已达0.54厘米,严重影响肉质,应引起足够重视。 3、分析不同营养水平肥育试验的经济效果表明,高营养水平日粮喂猪具有用料省,成本低,周转快等优点,在有条件的地方值得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4.
根据1977-1980年宁乡种猪场育种和生产记录,分析了宁乡猪繁殖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宁乡猪的乳头数较少(12.64个),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泌乳力(20天窝重)、断奶重等性状中等。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大多在0.1-0.3之间,与国内外文献相符。繁殖性状间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环境相关也与文献报道一致。断奶窝重与产仔数、产活仔数、20天窝重、断奶仔数、断奶个体重均有较高表型的正相关和遗传正相关,抓断奶窝重的提高,可带动其他性状的提高。宁乡猪乳头数遗传力0.166,乳头数与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有显著表型正相关,但遗传相关为负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宁乡猪选育及专题调查资料研究表明,宁乡猪都有黑斑,这是由主基因所决定,而构成不同毛色类别的黑斑多少及着生部位,表现为多基因遗传,经子亲回归法估测,宁乡猪毛色的遗传力为0.3648(P<0.01).宁乡猪的银颈圈性状不同于汉普夏猪的白肩带,是黑、白斑分布系列中的一种类型。不同毛色类别的宁乡猪在后备猪生长发育、母猪体型及繁殖性状、肥猪的肥育和胴体性状方面没有明显不同,毛色类别与生产性状间的相关均不显著。因此,毛色只是品种特征和遗传稳定性的标志,与生产性能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淮南猪肥育与胴体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类分析法将淮南猪的肥育与胴体性状分成肥育期日增重、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长;板油比例、花油比例、肥肉率;屠宰率、背膘厚、皮厚;后腿比例、瘦肉率四类。并分别以肥育期平均日增重、肥肉率、屠宰率、瘦肉率和后腿比例为典型性状。这与采用其它方法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宁乡猪的肥育与嗣体性状分成了三类,第Ⅰ类为平均日增重、宰前活重、胴体长、胴体前宽,第Ⅱ类为屠宰率、膘厚及眼肌面积,第Ⅲ类为瘦肉率、肥肉率、花板油比例。从这三类性状中选出的典型性状分别为宰前活重、屠宰率及肥肉率。这与采用其它方法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聚类分析方法在家畜选种工作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宁乡猪与中约克夏、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的七个正反交组合和四个纯种对照组的肥育对比试验,研究了宁乡猪在二元杂交时的肥育与胴体性状杂交效果,发现约×宁、大×宁、宁×大、长×宁、宁×长在日增重上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优势率,表现为超显性遗传方式,饲料利用率也有类似效果。在胴体性状、胴体组成方面,大多无显著水平的杂种优势,表现为中间型遗传方式。各品种间正反交结果很不一致,仅在宁乡猪与大白猪杂交时表现出一些性状上的显著差异。对各杂交组合性状表现按综合评定指数排队表明,杜×宁、长×宁是目前生产中最宜推广的二元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9.
利用枫泾猪、杜洛克猪与姜曲海猪杂交,形成姜曲海猪瘦肉型品系基础亲本杜枫姜猪。对杜枫姜猪、杜姜猪、枫姜猪和姜曲海猪的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杜枫姜猪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屠宰率、后腿比例均高于枫姜猪和姜曲海猪,而胴体瘦肉率显著高于杜姜猪、枫姜猪、姜曲海猪,且板油比例较低,揭示杜枫姜猪肥育性能和产瘦肉性能较好。4个组合猪血液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含量与胴体脂肪比例呈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0.
科苑荟萃     
20050145用动物模型估计杜洛克猪生长和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及育种值(赵淑娟,王清义,庞有志)杜洛克猪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优秀终端父本,在我国猪的遗传改良及商品猪生产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估计育种值是种猪选育的主要依据,而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猪群的遗传进展。作者运用动物模型DFREM L,对美系杜洛克猪的生长肥育和繁殖性状的育种值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生长肥育性状日增重、饲料转化率、体重达100kg时背膘厚的遗传估计值分别为0.35、0.26、0.21、0.38;繁殖性状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宁乡猪群体继代选育中1978—1980年屠宰的54头宁乡肥猪胴体资料,通过通径分析,建立估测宁乡猪瘦肉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 y=0.09636x_1 1.0530x_2-3.9901 式中y为估测瘦肉量(公斤),x_1为胴体长(厘米),x_2为后腿重(公斤)。经随机抽取35头不同屠宰体重,不同营养水平肥育的实测胴体资料验算结果,误差率未超过2%,准确性相当高,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列线图的制作为估算瘦肉量提供了更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中主要研究了河套大耳猪种质特性。该猪种头骨较长、窄、低,泪骨上缘长,泪骨形状与兴安岭野猪相似;X染色体着丝点指数、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与培育品种不同。河套大耳猪皮较厚,冬季密生绒毛,并具有稳定的生理指标和适应性的行为变化特征,能适应较广的温度范围。后备猪增重速度较慢,胴体组织的早熟性顺位是骨、皮、肉、脂,但皮、肉、脂的b值均大于1,同培育品种有相同点但又有不同;脂肪沉积的能力主要在腹腔内;主要器官以大肠的b值最大,生长势较强。繁殖性能处于中等生产水平,平均每胎产仔10.11头,但变异系数高达32.57%;母猪具有发情明显、易配、护仔性强的特点。肥育猪日增重平均325——388克,每公斤增重需13314大卡消化能,屠宰率67.29%,膘厚4.14厘米,花板油占胴体重12.32%,背最长肌中脂肪含量高达11.39%,脂肪球分布于肌小束内。与其他猪种杂交后,具有较好的杂交效应,约×河组比长×河组日增重高72.14克(P<0.01),杂种优势率27%,饲料消耗优势率-27%。胴体性状中,屠宰率、膘厚、花板油、瘦肉和皮占胴体重各组间达到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水准。杂交后胴体性状的遗传方式大多数表现为中间型。杂种猪大多数肉质性状不呈现显著的杂种优势而且不如双亲的平均表现,但背最长肌中脂肪的含量均有提高,接进于母本,河套大耳猪这一特性对杂种后裔具有较强的遗传影响。河套大耳猪的乳头数遗传力0.29、20日令个体重遗传力0.17、45日令断奶量遗传力0.3。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DFREML方法,估计了中国大白猪SⅡ_1系生长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显示,生长性状中的平均日增重(ADG)、100 kg体重日龄(AGE)、达100 kg体重的背膘厚(BF)、饲料转化率(FCR)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6、0.21、0.45、0.39,各性状均存在明显的窝效应,变化范围为0.09~O.35.胴体性状中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肋膘厚、腿臀比、胴体直长、肋皮厚的遗传力分别为0.23、0.36、0.43、0.25、0.50、0.66、0.42、0.68、0.14.生长性状ADG/AGE、ADG/BF、ADG/FCR、AGE/BF、AGE/FCR、BF/FCR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73、0.24、-0.51、-0.11、0.62、-0.05.胴体性状的屠宰率和瘦肉率与胴体重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0.43和0.17;屠宰率与瘦肉率的遗传相关为0.65.腿臀比与瘦肉率的遗传相关为0.61.说明在选育猪的肉用性状时,应考虑后腿的丰满程度.  相似文献   

14.
选择35±2日龄断奶、健康无病、生长状况良好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3个试验组猪分别饲喂含双乙酸钠0.2%、0.4%、0.6%的日粮,以研究双乙酸钠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指标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4%双乙酸钠日粮组明显改善生长肥育猪日增重(P<0.05),双乙酸钠日粮对生长肥育猪饲料利用效率作用不明显(P>0.05);0.4%与0.6%添加双乙酸钠组能降低背膘厚,增加眼肌面积(P<0.05),0.6%添加量组能提高胴体瘦肉率(P<0.05),不能改善生长肥育猪屠宰率(P>0.05);0.4%与0.6%添加双乙酸钠组对生长肥育猪有较高的滴水损失(P<0.05).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性状混合模型和多性状混合模型估计了568头体重为70~115 kg的杜洛克猪的饲料转化效率的遗传力及其与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料重比(feed conversation ratio,FCR)和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的遗传力分别为0.38和0.20。饲料转化效率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较高(0.90)。FCR与各生长性状间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都高于RFI与生长性状间的相关,尤其是FCR与日增重之间的相关为-0.47。RFI与所有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都接近于0,与背膘厚(back fat,BF)呈一定的正遗传相关(0.15),与眼肌面积(loin eye area,LEA)和瘦肉量(lean meat content,LMC)呈较高的负相关(-0.37和-0.48),与日增重之间的相关则接近于0。综上,杜洛克猪70~115 kg体重饲料转化效率指标具有中高等遗传力,与生长性状有一定的遗传相关,尤其是FCR,因此使用该阶段测定数据计算FCR或RFI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正> 我们对淮南猪肥育性能与胴体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作了测定和研究,目的在于掌握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制订淮南猪的选择指数,提高选种效果,加速育种进程。材料与方法参数估测数据取自固始县淮南猪原种场1987—1989年淮南猪育肥试验及屠宰测定的18个父系、82头育肥猪的资料。试验期间猪饲养管理条件基本一致。测定项目及方法为: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内蒙黑猪保种、选育与开发的实际需要,通过头骨、染色体等项测定获得了种源的基本依据。生理生化常值。生长发育中利用异速生长方程中的生长系数研究了组织、器官等相对生长模式,表明组织早熟顺位是骨一皮一肉一脂。肥育猪日增重541g,每 kg 增重需 DE48.99MJ,肉质好,无 PSE 肉。长内杂交猪日增重577g,优势率8.6%,饲料消耗降低6.17%,屠宰率的优势率3.69%(P<0.01),瘦肉率比母本提高12.13%。母猪产仔数较少,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及重复力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杂交猪胴体性状的遗传方式多属中间型遗传。  相似文献   

18.
5头雅南公猪与22头雅南母猪的56头后代,在相同条件下,估测肥育性能、胴体性状和体态结构的遗传参数。结果是:膘厚(0.0177)、板油重(0.1115)、肩胸重(0.1201)的遗传率值偏低;胴体瘦肉率(0.8012)、胴体长(0.8459)、平均日增重(0.7770)偏高,其余性状与国内地方品种估测值接近。眼肌面积、腿臀重与腹围之间呈极强烈的遗传负相关(-0.9774、-0.6835)。体长与眼肌面积、瘦肉率间呈极强烈的正遗传相关(0.9004、0.5003)。与膘厚、腹围呈极显著负遗传相关。通过性状相关的通径分析,建立了间接估测胴体瘦肉率的“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9.
从141头杂交肥育试验猪(二花脸猪为母本,引进的肉用型猪种为父本)的屠宰测定资料中,选出12项与胴体瘦肉率关系比较密切的性状,用微型电子计算机计算各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及其与瘦肉率的通径系数,复相关系数(R=0.8952)。并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出5个性状(胴体重、板油率、后躯重、腰大肌重、后躯瘦肉率),配置了5个估测胴体瘦肉率的最佳回归方程。 随机抽样30头杂交肥育猪的屠宰测定资料,应用配置的多元回归方程进行验证。结果以观察值计算平均相对误差小,准确度高,对估测商品猪瘦肉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用八眉猪、关中黑猪及其与杜洛克、长白猪的杂种共64头去势猪,分析其宰前血清中LDH,CPK,AKP,GPT和GOT活性与8个肉量性状及肉质性状的表型相关。结果表明,LDH,CPK,GPT活性与平均日增重、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的正相关较强,分别为0.2154,0.1599及0.3298(p<0.05);0.0976,0.1337及0.2512;0.3647(P<0.05),0.6293(P<0.01)及 0.6596(P<0.01);而与肥育天数、饲料转化率和脂肪率的负相关较强,分别是-0.3798(P<0.01),-0.1599及-0.2518;-0.1920,-0.0819及-0.2177;-0.3492(P<0.05),-0.1126及-0.4775(P<0.01)。AKP活性与平均日增重和眼肌面积的相关分别为-0.2317和-0.3295,而与胴体成份的相关较小。这些酶活性与肉质性状多呈负相关,其中以CPK,GPT和GOT与肌肉pH和总色素的相关较强(P<0.01)。分别为-0.4592和-0.5823,-0.3808和-0.4581,-0.5123和-0.40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