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浙江省白豆杉植物群落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白豆杉有11个分布点,29个样方调查资料中共有种子植物74科167属271种,珍稀植物较多,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与分布区主体山脉植物区系比较,温带成分明显偏高,显示出明显的亚热带到北温带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2.
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对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路线调查与标准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洈水国家湿地公园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该区域植物区系特点、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和群落多样性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洈水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现有维管束植物472种,隶属117科328属。样方调查显示,湿地公园范围内共分布有13个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丰富度变化范围在5~31,Shannon-Weiner指数变化范围为0.45~0.97,物种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28~1.40,该研究结果可为洈水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年观察、标本采集和查阅相关的植物志,确认两粤黄檀为福建植物志未记载的植物种;并采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方法对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粤黄檀群落及景观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两粤黄檀在藤山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生境为海拔200~350 m的水边沟谷地带,主要伴生树种为常绿阔叶树种,其群落的植物区系成分较为简单,热带和泛热带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该物种在藤山自然保护区分布说明了本区沟谷地带的植物区系成分与南亚热带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护区内的两粤黄檀具有很高的景观效果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样方调查,结合区系分析、重要值分析和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对白水寨景区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500 m2的样方中,共记录维管束植物65种,隶属于38科55属,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分布为主;群落层次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作为主要构成层次,物种最为丰富;红花荷在群落中处于主导地位,种质资源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5.
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青檀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群落学研究方法,对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青檀(Pteroceltis tatnrinowii)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进行样方调查研究。分析了青檀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外貌、群落结构等群落学特征,并对该群落的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计测群落的盖度指标和不同层次上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指数。结果表明:青檀群落种类组成有32种,25个科,29个属。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区类型为主,占总属的92%,温带分布只占4%。群落组成种类以亚热带成分占优势。高位芽植物种类多,数量大,是青檀群落的优势层片,占总种数的65.6%,地面芽占34.4%,群落可分乔、灌、草三层,灌木层H值最高为2.57,其次是草本层为2.15,乔木层最低为1.08。  相似文献   

6.
竹柏为罗汉松科常绿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省份,在日本也有分布。我们对通道县南部地区竹柏分布区自然务件、群落植物区系、群落成层结构、群落结构与演替及竹柏群落的价值与开发利用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为我国植物区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线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黑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分布有维管植物994种(含种下等级);植物区系温带属性属特点明显;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型以温带分布型占优;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13个植被亚型,21个群系.  相似文献   

8.
大姚县粗榧生境条件及分布现状初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粗榧为珍稀濒危物种,为我国特有种。采用样方调查法调查了大姚县粗榧生境条件及分布现状,确定了粗榧在大姚境内分布的面积和数量,为保护粗榧资源,研究粗榧群落特点,扩大粗榧群落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广东省东莞清溪林场短萼仪花(Lysidice brevicalyx Wei)群落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点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研究。共设置了8个400m2的样方,4个样方设置于连片分布的沟谷林中,其余4个样方设置在山坡上零散分布的大树周围。在调查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142种,隶属于68科103属。沟谷片生林样方的Shan-non指数高于散生树丛群落,山坡散生树丛样方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高于沟谷林群落,相似性指数为0.41。两类群落的短萼仪花种群均缺乏小苗和幼树,种群结构呈衰退型。现有短萼仪花群落的土壤肥力与邻近的灌草丛群落相近,但较东莞市荔枝园和人工林地稍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福建省光泽县2个南方红豆杉群落(分别位于李坊乡杨里村后洋自然村、华桥乡古林村饶上自然村)的植物组成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南方红豆杉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59种,隶属于127属76科,其中海拔480 m的后洋南方红豆杉群落中的常绿木本植物的物种数(60种)及其占总物种数的比例(59.41%)均大于海拔700 m的饶上南方红豆杉群落(57种、47.50%)。维管束植物热带分布属的数量在2个群落中均占优势,其百分比在后洋群落(63.29%)略高于饶上群落(57.78%),表明2个群落均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森林植物区系特点。2个群落灌木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层次,但南方红豆杉的幼苗幼树数量少,种群正处于衰退中。  相似文献   

11.
冯道刚 《广东园林》2008,30(5):17-19
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都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两者在很多地方都有着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特色、分布形式以及建筑空间等几个方面。究其原因,苏、扬两地园林存在的差异性,是由于两地不同的园主、画风和学风以及地域等因素造成的。扬州多盐商巨贾造园,苏州多官宦文人构园。扬州园林受扬州画派和扬学的影响;苏州园林受吴门画派和吴学的影响。扬州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兼有南北两地的长处;苏州地处富饶的江南农业区,湖荡密布,气候温和湿润。  相似文献   

12.
天津八仙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八仙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413种(含16个变种),隶属于92科2、70属。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属、19种(含3个变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双子叶植物72科2、07属3、21种(含8个变种);单子叶植物8科5、0属7、1种(含5个变种)。种子植物有82科,分别属于9个分布类型,其中泛热带分布类型占的比例最大,占总科数的37.80%。通过对该地区科、属、种的统计表明种类最多的科为菊科、禾本科,同时也有一些少种科、单种属。种子植物259属,分别属于15个分布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类型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的32.43%,表明八仙山具有典型的北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3.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茫荡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共有蕨类植物130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5科61属,其中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凤尾蕨科等少数几个科构成了该区的优势科,凤尾蕨属、卷柏属、鳞毛蕨属、瘤足蕨属等属构成了优势属;②从科、属分布区类型的所占比例来看,该地区区系性质以热带成分占优势;③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有各种原始成分;同时又有一定数量的较进化的和处于两者之间的科、属,表明该地区的蕨类植物在系统发育或进化关系上的连贯性;④该地区的特有现象不明显;⑤福建茫荡山、广东石门台、浙江磐安和江西九连山这四者之间在蕨类植物区系分布上联系比较紧密;⑥发现12种蕨类植物在该区的新分布。  相似文献   

14.
昆明市岩溶地貌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明市岩溶山地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昆明岩溶地貌植物资源具有园林开发应用潜力的植物有121种,隶属于59科108属。分析其种类与分布特点,从园林应用角度将其分为孤植树类、丛植树类、行道树类、丛林类、花灌木类、垂直绿化类、地被类、绿篱类、盆景类、花坛、花境类等不同类型。分别不同类型对其园林用途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其保护和园林开发应用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状况,布设了长为3000m的固定监测样线17条,并结合随机样线,定期、不定期地采用肉眼观察、望远镜观察或拍照后识别的方法监测动物种类、密度、分布、种群变化等情况.对2006~2009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5种,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滇金丝猴、岩羊、苏门羚、斑羚等.野生动物受威胁因子主要有人为活动、自然灾害.监测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滇金丝猴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福建永安桃源洞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安桃源洞风景区内种子植物129科423属757种,隶属10个科分布区类型和14个属分布区类型。具有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成分明显,温带成分较多,起源古老和特有成分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江苏省国家公益林的总体布局特征及划分依据,并对划分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江苏省国家公益林布局从总体上看,可分为3个部分:一是以长江、淮河、沂(沭、泗)三大河流为主干,以秦淮河、滁河等20余个一级支流及众多二级支流为分支呈“树型”分布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岸林等,构成了江苏省国家公益林的主体。二是以沿海特保林、高速公路、国道、铁路等呈“带状”分布的护路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等,构成了江苏省国家公益林的基本框架。三是以骆马湖、石梁河水库、大丰麋鹿保护区以及中山陵等呈“块状”分布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自然保护区林、国防林、风景林等,是江苏省国家公益林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源苦楝种子形态特征和播种品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苦楝自然分布区内8个种源的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种子形态特征和播种品质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1)苦楝种子大小存在显著的产地差异,不同种源苦楝种子纵径、横径、纵横径比及千粒重差异均达0.01极显著水平。(2)不同种源苦楝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变幅为50%~81%,平均发芽率为65%,变异系数为15%;发芽指数变化幅度为1.531—2.919,变异系数为19.45%;活力指数变幅为0.054~0.330,变异系数达56.64%。(3)综合种子形态指标和播种品质指标可以分析得出福建平潭,陕西杨凌、广西武鸣、安徽歙县等种源种子品质较好,湖北黄冈种源种子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9.
对南太行山野生植物资源在风景旅游区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分析其野生植物资源特色旅游现状.阐述自然花境重真成趣、秋色叶树木层林尽染、水岸崖边色彩点点、秋季山林硕果累累、历史花卉相映生辉等景观途径从植物空间分布与景观结合的有效性、视觉效果与景观的和谐相容性、特色旅游的主题确定、植被的保护与生态效益4个方面对其野生植物资源特色旅游项目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在野外调查和参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福建九阜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及分布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全区共分布蕨类植物34科59属112种,其基本特.董是该区的蕨类植物多为中小种科,且科属结构较简单,分化程度不高;通过科属种的地理成分分析和与邻近地区比较可知,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呈现较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又深受热带区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