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点叉尾(鱼回)对以下四种药物的敏感顺序依次为敌百虫>硫酸铜>甲醛>食盐,敌百虫不宜作为饲养斑点叉尾时全池遍洒的治疗药物,高锰酸钾亦不宜作为斑点叉尾(鱼回)的浸洗药物.虽然斑点叉尾(鱼回)的抵抗力强,疾病少,但管理不善也会导致水霉病、孢子虫病、烂鳃病等发生.斑点叉尾(鱼回)几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斑点叉尾(鱼回)肠道败血症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发生严重的肠炎、肠套叠和脱肛为特征,在短时间内即可引起大批的斑点叉尾(鱼回)死亡,故又称斑点叉尾(鱼回)传染性套肠症.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鱼回)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肉嫩味鲜,国内外市场都供不应求.无公害养殖斑点叉尾(鱼回)是发展之必然,其售价、产值和利润都比常规养殖高1~2倍.  相似文献   

4.
斑点叉尾(鱼回)属鲶形目,鲥科,亦称沟鲶,为广温性鱼类.在我国除池塘养殖外,大型水库网箱养殖尤为盛行.随着集约化生产能力的加大,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尤其是最近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鲥鱼疾病,极大的影响了斑点叉尾(鱼回)的产量、效益.现将目前对斑点叉尾(鱼回)肝胆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饱和硫酸铵法对斑点叉尾(鱼回)IgM进行粗提,用亲硫树脂对IgM进行纯化,将纯化的IgM免疫家兔,并用ELISA检测兔抗斑点叉尾(鱼回)IgM抗体效价;制备重组C5a肽酶(pSCPI),分别用1、2和3μg/g的抗原免疫斑点叉尾(鱼回),以PBS作为对照;测定了第21、28、35、42和49天斑点叉尾(鱼回)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的水平,并于免疫后第4周用海豚链球菌DGX07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通过亲硫树脂亲和层析后得到了较纯的IgM重链和轻链,分别约70 ku和27 ku,浓度达到6.4 mg/mL,免疫家兔后的兔抗斑点叉尾(鱼回)IgM抗体效价达1∶51200;重组蛋白pSCPI免疫斑点叉尾(鱼回)后第3周抗体水平开始增加,第4周达到峰值,第5周后开始下降,且3 μg/g浓度组第4周抗体水平最高,但与2 μg/g浓度组第4周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攻毒实验显示,3个组14 d平均累计死亡率分别为47.5%、45%和47.5%,平均相对保护率分别为40.63%、43.75%和40.63%,且死亡鱼体内分离到唯一海豚链球菌.以上结果表明重组pSCPI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能够作为海豚链球菌亚单位疫苗的候选之一.  相似文献   

6.
1991年我们在广东省开平县大沙河水库鱼苗场进行了2.5~2.7厘米斑点叉尾(鱼回)鱼苗直接放入池塘培育的试验。试验时间为63天,在单独投喂我们研制的“明珠牌”斑点叉尾(鱼回)鱼苗专用饲料的情况下,取得了成活率为80.32%,个体平均重达27.78克的良好成绩。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 试验鱼1991年5月25日从广东省新兴县州背联合鱼苗场购回斑点叉尾(鱼回)鱼苗20260尾,全长范围为2.5~2.7厘米。2 试验池塘面积2.8亩,水深1.1米,排灌水方便,可通过水管从水库直接引水入塘,1991年4月29日用  相似文献   

7.
在水库上设置4只网箱,放养全长5.3~6.0cm的斑点叉尾(鱼回),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4.57%的配合饲料,饲养期56d,斑点叉尾(鱼回)规格达16.1cm.鱼种试验成活率92.67%,总利润16100.8元,饲料系数2.15,投入产出比1∶1.93.  相似文献   

8.
斑点叉尾(鱼回)原产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饲养,通过驯养后由肉食性转为杂食性.  相似文献   

9.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斑点叉尾(鱼回)俗名沟鲶、河鲶、美洲鲶,广泛分布于北美洲水域,其体形前部较宽肥,后部较细长,有触须4对,两侧及背部淡灰色或茶青色,腹部乳白色或银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成鱼的斑点则逐渐变得不明显或消失.  相似文献   

10.
1.叉尾鲴肠型败血病 该病由叉尾(鱼回)爱德华氏菌感染所致。鱼体慢性感染时两眼之间的头颅顶中部腐蚀成一个洞,急性感染时体表出血,多出现在头部的颌、眼眶周缘、腹部、体侧或鳍的基部。随着  相似文献   

11.
斑点叉尾(鱼回)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俗名沟鲶、河鲶、美洲鲶,属鲶形目,广泛分布于北美洲中部、东部的淡水中。具有生长快、食性广、适应能力强、肉味鲜美等特点。1984年,我国首次由美国引进优良鱼类品种养殖,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1997年由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鱼回)原种鱼种,在开远市鱼种站作为亲鱼培育,于2000年~2001年两年繁殖、苗种饲养初步成功,欲在全省推广养殖。 一、亲鱼选择 斑点叉尾(鱼回)4龄性成熟,体重1.5~4kg的鱼均达到性成熟,并能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2.
应用AQUAVAC-ESC疫苗在中国广西进行斑点叉尾(鱼回)肠道败血症的免疫预防试验,以评估该疫苗的效能.结果表明,疫苗对鱼苗是安全的.AQUAVAC-ESC灵敏度高,鱼苗阶段就能刺激鱼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合理使用AQUAVAC-ESC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斑点叉尾(鱼回)产于北美洲,是一种较大型淡水鱼类,也是美国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1984年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种养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鱼回)又称斑点又尾(鱼回)、沟鲇、河鲇、美洲鲒,该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养殖、易起捕、易分割加工以及肉质鲜美等特点,现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对象,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 1.新鱼培育阶段。在新鱼培育阶段,要  相似文献   

15.
<正>斑点叉尾鮰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肉质上乘等优点,皮滑肉嫩,味道鲜美,是加工鱼片的上好原料。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品种退化现象比较严重,养殖过程中发病比较多,现将斑点叉尾鮰常见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病毒病症状由鮰疱疹病毒I型感染引起鱼苗、鱼种大批死亡,腹部膨大(见第21页图1),眼球突出(见第21页图2),鳍基、腹部和尾柄处出血的一种鱼病。病鱼表现为嗜睡、打旋或水  相似文献   

16.
对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魚回)鱼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小体积网箱在淡水中养殖斑点叉尾(魚回)是可行的,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01,(12):30-30
斑点叉尾(鱼回)原产美国,我国于1997年引进密西西北、阿拉巴马千周卡米罗那三个新品系.  相似文献   

18.
1.斑点叉尾鮰病毒病 病鱼皮肤及鳍基部出血.腹部膨胀,并有淡黄色渗出液(腹水)。鳃苍白或出血,一侧或双侧眼球突出.如解剖检查.则可以见到肌肉组织、肝、肾和脾有出血区,脾脏呈浅红色和肿大,胃膨大有黏液状分泌物.肠灰白色,无食物,病鱼呈螺旋形游动.呆滞.头朝上垂直悬浮于水中,该病有高度的接触传梁性。水温30℃时发病.主要危害体长在10原米以下的种鱼.3月龄-4月龄的幼鱼也易感染。  相似文献   

19.
进行噬菌蛭弧菌预防和治疗斑点叉尾鱼回细菌性败血病试验,结果:在试验水体中加入嗜水气单胞菌对斑点叉尾鱼回进行感染,同时在水体中加入噬菌蛭弧菌,当水中的噬菌蛭弧菌浓度达到105个/ml以上时有预防斑点叉尾鱼回败血病的效果;采用背肌注射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对斑点叉尾鱼回进行感染,然后在水体中加入噬菌蛭弧菌,结果试验鱼全部死亡,说明噬菌蛭弧菌不能起到治疗斑点叉尾鱼回败血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3种肉食性鱼类长吻(鱼/危)、大眼鳜、斑点叉尾(鱼/回)对鱼粉的消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⑴3种鱼胃、肠道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均以长吻(鱼/危)最大,其次为大眼鳜,再次为斑点叉尾(鱼/回),且长吻(鱼/危)和大眼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t=1.136<2.306=t0.05)肝胰脏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则斑点叉尾略大于长吻和大眼鳜.⑵对鱼粉干物质总体离体消化率斑点叉尾(鱼/回)>长吻(鱼/危)>大眼鳜;而粗蛋白离体消化率长吻(鱼/危)>大眼鳜>斑点叉尾(鱼/回).⑶相同或相近体重的长吻(鱼/危)、大眼鳜、斑点叉尾(鱼/回)消化道指数存在明显的差异,比肠重斑点叉尾(鱼/回)>长吻(鱼/危)>大眼鳜;比肠长以大眼鳜最小,长吻(鱼/危)、斑点叉尾(鱼/回)基本相近;比肝重和比胃重大眼鳜>长吻(鱼/危)>斑点叉尾(鱼/回).从总体消化能力来看,长吻(鱼/危)和大眼鳜的消化能力与斑点叉尾(鱼/回)相近,证实了长吻(鱼/危)和大眼鳜人工养殖和配合饲料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