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实验室标定、田间标定2个方面介绍了DZN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传感器的标定方法,并总结了其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保证自动站土壤水分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DZN3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工作原理、标定目的和结果,介绍该仪器安装前标定工作,进一步找出土壤水分观测仪器运行中常见故障,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析宁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标定的全过程,阐明自动土壤水分站标定的全道工序,对关系标定成功与否的取土前对站址整改、土壤基本参数测定、人工取土对比观测和业务化检验审核这几个关键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措施。这对于今后的自动土壤水分站建设标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模块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针对浙江省28个土壤水分站从2015到2017年数据及故障情况进行了归纳分析,将所有的故障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分析了田间标定出现的故障,并提出了故障解析。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总结出土壤水分观测仪故障的判断方法及日常维护应注意事项,并且提出了通过数据判断传感器故障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山西省大同市使用农田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使用现状,介绍农田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结构、运行原理,概括了农田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安装位置要点,阐述了仪器常见故障排查及日常维护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我局DZN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运行情况分析,从供电、主采集器、传感器及通讯等方面分析主要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方法,仪器的日常维修维护排查提供参考,提高自动土壤水分站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质量的可用性提供基础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西宁市二十里铺气象站DZN2、DZN3两种型号的土壤水分自动站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与人工观测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进行统计和一致性分析,验证两种型号自动土壤水分自动站数据的一致性、差异性。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得出:DZN2型与DZN3型土壤水分自动站的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较DZN3型自动站,DZN2型自动站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一致性更好。分析结果可为评估两种型号自动土壤水分站的监测能力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按照《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的检验标准对抚顺市3个土壤水分观测站点的观测数据差异性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发现抚顺市3个站均通过一、二次检验后,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自动观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受时段较差、空间距离、气象自然因素和仪器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取2020年7—9月西宁市二十里铺气象观测站DZN2型、DZN3型2种土壤水分自动站土壤体积含水率数据与人工观测土壤体积含水率数据进行统计和一致性分析,验证2种型号土壤水分自动站数据的一致性、差异性。结果表明:DZN2型、DZN3型土壤水分自动站的测定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中DZN2型自动站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一致性更好。分析结果可为评估2种型号土壤水分自动站的监测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土壤水分自动观测数据存在的误差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琴 《农业与技术》2013,(10):183-183
本文针对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因观测站选址不规范、配套设施安装不当、土壤凝冻、仪器自身故障或被损坏以及电源故障等原因引起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误差等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实际提出:应加强适宜的观测站选址、过土壤水分浏览软件掌握仪器运行情况、建立健全土壤水分自动监控保障体系,做好仪器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等,确保自动土壤水分监测观测数据的实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以距离自动土壤水分站最近的人工观测地段的历史土壤水分资料为依据,开展对应的自动土壤水分站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阈值研究.统计有土壤水分观测任务的各台站近30年10 ~ 50 cm深度5个层次人工观测的土壤重量含水率最大、最小值,且分析与本站凋萎湿度和田间持水量的相关性,作为自动土壤水分站所属区域片上的极值,完成区域极值检查规则的定义.通过分析人工站历年极值序列的均方差确定条件阈值范围和安全指标,实现该区域内自动土壤水分站资料的实时质量控制;通过邻近站资料对比、时序检查等自检方法完成人工干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山东泰安、云南大理和新疆乌兰乌苏3个站点区域土壤水分观测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差值分析等方法,分别与同期人工观测数据和自动站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并对观测结果逐层进行准确性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土壤水分观测数据普遍大于人工和自动站观测数据,区域土壤水分观测数据与人工和自动站观测数据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的最小值均出现在40 cm土层,它们所反映的土壤湿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区域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各土层的平均差均<0.1,与自动站观测数据之间的平均差在40 cm土层相对其他层次较大。以上表明,区域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对土壤水分的感应观测结果与自动站观测、人工观测的结果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分析结果可为评价区域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的监测能力、资料的应用价值与服务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9,(7):76-77
为自动土壤水分站的维护维修提供参考,从采集器、传感器、供电系统、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模块方面分析了DZN1型自动土壤水分站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宁 《北京农业》2013,(24):148-149
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站是中国气象局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项目之一,基于此,主要是在对土壤水分自动站监控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湖北省土壤水分自动站的建设以及相关的监控系统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监控性能进行测试,希望可以给未来土壤水分自动站监控系统的发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5.
2014年6月农安县根据吉林省人影工程建设要求进行自动土壤水分站建设,为评价DZN2型土壤水分监测站监测能力、服务效益和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对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农安县东方红村土壤水分观测站自动站与人工实际观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对比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差值对比存在一定误差,但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运行良好,自动与人工观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全部通过相关性检验,一致性表现较好。自动观测资料基本能够代替人工观测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以扎兰屯作物地段DZN3型土壤水分自动站与人工烘干称重法对比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折线图对比分析、误差及标准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从多个维度分析数据,寻找误差组成及来源,制作自动站数据订正模式,使土壤水分自动站能更好地代替人工测量,解决人工取土连续性、时效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动站仪器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品 《北京农业》2013,(3):110+116
通过对自动站仪器结构的介绍,分别进行对自动站各个部位如传感器,采集器、系统电源、电缆及外围设备等仪器故障进行分析,为日常出现的故障提供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改进型时域反射仪(TDR/MUX/mpts)是一种土壤物理参数综合监测仪,是在传统时域反射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融合了土壤水分、温度和盐度基质吸力等土壤物理参数监测功能,实现了连接PC操作,能实时动态监测土壤物理参数值,记录并测量数据,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土壤监测仪器。当利用仪器测量土壤含水量时,仪器标定过程需要手动测量并输入标定水温,水的介电常数会因温度产生变化,因此仪器标定水温可能对其土壤含水量测量精度造成影响;试验设计利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标定仪器,并测量同一土样的含水量值与烘干法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标定水温度会影响仪器的土壤含水量测量精度,标定温度在15~35℃时结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数值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内蒙古索伦国家基准气候站2008年自动站与人工并行观测气温资料进行时比分析,根据相关标准对自动站气温资料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的偏差有日变化和季节差异,产生偏差原因有观测仪器的系统性偏差、观测仪器对气温变化响应的灵敏度、观测时间的差异、太阳辐射对观测仪器的影响等,这为人工和自动观测气候资料的前后连续性使用提供了订正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土壤水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利用2013—2018年海南省自动土壤水分资料,根据土壤水分自动站的观测原理及观测数据的特点并结合海南省气候特征,统计分析得到不同土层不同土壤要素的阈值,提出一种适用于小时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的可行质量控制方案。结果表明,将质量控制方案应用到2019年全省自动站土壤水分观测小时资料中,海南省土壤水分自动观测数据质控方案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全年各月可用率均在90%以上;除9月外,平均可用率均在97%以上;与现行的RASM审核软件相比,降低了错检率和漏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