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进行潜江市结球甘蓝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潜江市洲滩平地对甘蓝结球成品率及产量的影响氮肥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氮磷钾肥配施商品率为84.21%,其缺施氮、磷、钾肥成品率分别为51.75%、61.89%、73.25%;氮磷钾肥配施产量为42 680 kg/hm~2,缺施氮、磷、钾肥产量分别为25 737、30 760、36 787 kg/hm~2。目标产量为40 000~44 000 kg/hm~2,推荐纯N的最佳施用量200 kg/hm~2,P_2O_5的最佳施用量85 kg/hm~2,K_2O的最佳施用量200 kg/hm~2。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以水稻品种Ⅱ优084为材料,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开展了氮、磷、钾肥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最佳产量为11 656.1 kg/hm~2,氮、磷、钾肥建议推荐量分别为278.0、185.3、266.8 kg/hm~2。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3414"肥料效应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荞麦产量的影响,并获得在该土壤肥力条件下的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4.06 kg/hm~2、9.75 kg/hm~2,获得最佳经济产量分别为2 140.78 kg/hm~2、2 090.02 kg/hm~2;氮、磷、钾对荞麦的增产作用为磷钾,而氮肥表现为减产。  相似文献   

4.
寿县水稻“3414”完全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中的土壤供肥力、最佳配方施肥量。[方法]以杂交中籼深两优5814为水稻供试品种,在安徽寿县三觉镇陈岗村进行了"3414"试验,共设14个处理,研究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并通过肥料效应函数分析了氮、磷、钾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氮肥180 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1 455.5kg/hm~2,该处理的纯收入也最高,达23 324.10元/hm~2,其次为氮肥180 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0 kg/hm~2处理,纯收入为20 837.85元/hm~2。获得肥料效数应函方程Y=338.401+15.085X_1+108.066X_2-8.747X_3+0.182X_12~+2.100X_2~2-6.420X32-1.00X_1X_2-11.402X_1X_3-0.779X_2X_3,由该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54.50、51.00、34.50 kg/hm~2。[结论]各处理中以氮肥180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纯收入最高,结合生产实际,推荐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72.50、75.00、135.00kg/hm~2。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糯玉米新品种"天润糯1号"在天水南部山区氮、磷、钾肥的最佳配施效果,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计,其结果表明,尿素的最佳施肥量为305.22 kg/hm~2,过磷酸钙的最佳施肥量为981.25 kg/hm~2,硫酸钾的最佳施肥量为100.2 kg/hm~2,可获得最佳产量17 850.3 kg/hm~2。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天润糯1号"氮、磷、钾肥的最佳配施肥比为1:0.84:0.36。  相似文献   

6.
在浠水县进行了早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方施用量对早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可显著增加早稻产量和提高效益,其中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钾肥次之,磷肥最小,纯N、P_2O5、K_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49.57、45.68、42.80 kg/hm~2,最佳产量范围7 119.9~7 207.1 kg/hm~2。_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甘蔗氮、磷、钾肥料参数,建立甘蔗施肥模型,选择高、中、低肥力田块,应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甘蔗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梁河县甘蔗高肥力田块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667.0 kg/hm~2、P2O5201.9 kg/hm~2、K_2O 131.5 kg/hm~2,即高氮钾肥、适量磷肥;中肥力田块氮、磷、钾施用量为N 585.7 kg/hm~2、P_2O5225.0 kg/hm~2、K_2O 86.4 kg/hm~2,即增施氮磷肥、低钾肥;低肥力田块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 537.3 kg/hm~2、P_2O5168.1 kg/hm~2、K_2O 55.9 kg/hm~2,即施足氮磷肥、少钾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伊犁河谷红花最佳施肥方案。[方法]采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和钾肥对红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最佳施氮量为尿素355.5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过磷酸钙245.25 kg/hm~2,最佳施钾肥量为硫酸钾99.9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红花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党参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建立氮、磷和钾肥肥料效应模型,以素花党参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氮、磷和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党参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增产率达29.7%;缺氮和缺钾处理其产量显著低于缺磷处理,对党参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钾磷;氮、磷及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互相影响肥效的发挥,任一因素过量施用均会导致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出党参氮(N)、磷(P2O5)和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7kg/hm~2、140kg/hm~2和298kg/hm~2,适宜的氮∶磷∶钾为10∶7∶15。  相似文献   

10.
基于“3414”试验设计的玉米氮、磷、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通化市二道江区鸭园镇四道江村开展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合理配比施用能够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增产率顺序为氮钾磷。三种肥料因子间都存在正向交互作用,但其交互作用程度和规律性并不清晰。通过分析氮、磷、钾肥的三元二次肥效方程,确定此地区玉米最高产量为8513.80kg/hm~2,其对应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N:320.94kg/hm~2、P_2O_5:92.46kg/hm~2、K_2O:95.60kg/hm~2。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玉米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开展了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玉米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桦甸地区土壤状况下,种植玉米先玉335,确保实际收获密度为5.64万株/hm~2,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80、70、80 kg/hm~2,玉米生产能够达到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玉米生产中出现养分不平衡的现状,在吉林省东部桦甸市坡耕地上开展养分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坡耕地玉米收获穗数达到5.6万穗/hm~2,得出最高产量时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69.93、100.60、87.61 kg/hm~2;玉米最经济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48.92、96.75、85.54 kg/hm~2。吉林省东部坡耕地玉米生产中,在保证收获穗数5.6万穗/hm~2的基础上,应用最经济氮、磷、钾肥施用量是达到稳产高产高效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河北省夏玉米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现状,对河北省2005—2013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的2 794个"3414"夏玉米试验进行分析,明确氮、磷、钾肥对河北省夏玉米产量的贡献率,测算氮、磷、钾肥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河北省夏玉米不施化肥产量为5.65 t/hm~2,配方施肥提升产量至8.46 t/hm~2,在其他肥料施用的基础上,氮、磷、钾肥分别增产1.81(29.2%)、1.17(17.5%)、0.99 t/hm~2(14.4%)。施肥对河北省夏玉米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39.3%,氮、磷、钾肥的贡献率分别为21.2%、14.0%、11.8%。河北省夏玉米化肥的农学效率平均为7.5 kg/kg,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9.6、17.4、9.3 kg/kg。河北省夏玉米化肥偏生产力平均为22.6 kg/kg,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45.6、125.0、81.4 kg/kg。河北省夏玉米肥料利用效率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需要进一步推进土壤培肥、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提高养分资源管理水平,实现玉米产量与养分效率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3414"实验设计,研究长春地区氮、磷、钾肥对田间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及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有一定幅度增产,增产率在0.92%~138.03%之间,其中,施氮肥增产率在1.09%~24.21%,施磷肥增产率在57.39%~135.86%,施钾肥增产率在20.44%~62.61%。缺磷、缺钾、缺氮处理的相对产量分别为37.53%、54.69%、71.58%,土壤速效磷、速效钾、速效氮的丰缺状况依次为极缺、中等和丰富。根据肥料效应函数得出,氮(N)、磷(P205)和钾肥(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9.32 kg/hm~2、103.92 kg/hm~2和34.56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优化N、P、K配方以及促进农业增产增收,2015年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素区玉米平均产量7 000 kg/hm~2,较无氮区增产3 300 kg/hm~2,增幅89.19%;较无磷区增产1 800 kg/hm~2,增幅34.62%;较无钾肥区增产1 400 kg/hm~2,增幅25.00%;较无肥区增产4 100 kg/hm~2,增幅141.38%;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3.73%、17.04%、14.5%,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为17.02、19.8、6.751 kg/kg。  相似文献   

16.
德江县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艳 《农技服务》2011,28(10):1435-1436
采用氮、磷、钾肥"3414"田间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德江县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和施肥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最佳施肥量为N 85.2 kg/hm~2、P_2O_5 130.05 kg/hm~2、K_2O 167.7 kg/hm~2,马铃薯的产量可达26 008.5 kg/hm~2。  相似文献   

17.
研究玉米产量在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下的表现,探讨玉米高产节肥的适宜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的意义。选用春玉米中单509为试验材料,氮、磷、钾肥各设置5个施用水平,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测定玉米产量。结果表明,不施钾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氮量为123.00 kg/hm~2、纯磷量为87.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施磷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氮量为128.00 kg/hm~2、纯钾量为82.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施氮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磷量为73.00 kg/hm~2、纯钾量为69.50 kg/hm~2时,产量最高。施纯氮量为114.65 kg/hm~2、施纯磷量为73.03 kg/hm~2、施纯钾量为60.9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0 363.13 kg/hm~2。其中,氮肥施用量对中单509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施用量。说明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增施适量的氮、磷、钾肥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3414"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得出水稻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纯N 172.5 kg/hm~2、P2O590 kg/hm~2、K2O 187.5 kg/hm~2,最佳产量10 006.5 kg/hm~2。综合不同施肥量和产量关系,结合五河县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尿素37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281.25 kg/hm~2。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黄泥田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氮、磷、钾肥"3414"田间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德江县黄泥田水稻产量和施肥量的关系,并建立水稻产量和施肥量的数学模型。回归分析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 181.99 kg/hm~2,P_2O_5167.11 kg/hm~2,K_2O 181.02 kg/hm~2,此组合理论上可获水稻产量为9 343.92 kg/h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棉花作物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N:319.2kg/hm~2,P_2O_5:139.05kg/hm~2,K_2O:287.85kg/hm~2,最佳产量3313.5kg/hm~2;结合棉花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施用量分别为N:319.2kg/hm~2,P_2O_5:139.05kg/hm~2,K_2O:287.8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