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温冻害是影响平欧榛生长发育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不同平欧杂种榛品种(系)之间抗寒性的差异性,采用人为低温胁迫诱导,对平欧杂种榛不同品种(系)休眠期成熟一年生枝进行电解质渗出率的测定,配合logistic 方程进行变化曲线拟合,以计算各品种(系)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鉴定7 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抗寒性,并与田间露地越冬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平欧杂种榛各试验品种(系)电解质渗出率逐渐增大,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增幅有所不同,各品种曲线拐点温度(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06-21’(品系)-19.224℃、‘达维’-18.942℃、‘82-11’(品系)-16.630℃、‘金铃’-16.246℃、‘辽榛3号’-16.139℃、‘魁香’-15.859℃、‘84-572’(品系)-15.248℃。综上分析说明7 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抗寒性由强至弱顺序为‘06-21’>‘达维’>‘82-11’>‘金铃’>‘辽榛3 号’>‘魁香’>‘84-572’,与田间试验基本吻合,说明平欧杂种榛半致死温度可作为抗寒性鉴定评价的一个重 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生理指标、光合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寻求香柏幼苗生长的理想水分条件,探讨香柏幼苗生长对水分变化的适应机理。【方法】以香柏3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90%~95%)、轻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中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55%)、重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0%~35%)4个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地径、根质量、茎叶质量、总生物量、根质量比、茎叶质量比、根长等有显著影响,但对株高影响不显著。4个干旱胁迫处理下香柏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即均在轻度干旱胁迫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胁迫使香柏幼苗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香柏幼苗叶片丙二醛浓度明显低于其他3个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在轻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大。干旱胁迫条件下香柏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且以轻度干旱胁迫下的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结论】香柏幼苗不适宜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而适于在轻度干旱即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70%~75%的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3.
中国榛树栽培品种选择的依据是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用途及市场的需要等。不同的栽培区,气候条件不同,所以选择的主栽品种也不同,授粉品种也有差异。根据目前科研与实践观察,北部栽培区、中温带湿润区推荐的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8、辽榛8号、辽榛3号、辽榛7号;中温带亚湿润区主栽品种:达维、辽榛8号、平欧28、辽榛3号;中部栽培区,暖温带亚湿润区主栽品种:辽榛9号、达维、平欧28、辽榛4号;暖温带半干旱区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1、平欧33;南部栽培区,主栽品种:辽榛9号、平欧545;干旱地带栽培区,E104o以东地区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8,辅栽品种:辽榛8号、玉坠、平欧21;新疆地区主栽品种:达维、玉坠。  相似文献   

4.
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种的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杂种榛品种的1年生盆栽苗为材料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分别取样测定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其变化规律和差异性,结合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新榛3号叶缘发黄,新榛2号和新榛4号稍有发黄,新榛1号叶片没有明显变化。4个品种的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升高;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4个品种的各个指标变化幅度均不相同。各品种间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差异极显著;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差异显著;SOD活性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各品种的抗旱性生理指标,得出其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新榛1号、新榛2号、新榛4号、新榛3号。SOD活性不宜作为评价杂种榛抗旱性的单一指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MDA质量摩尔浓度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可作为杂种榛抗旱性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伊桐2年生实生苗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良好水分处理(100%田间持水量)、干旱处理(50%田间持水量)和0.1 mol/L盐溶液处理,比较伊桐幼苗的形态生长、生物量分配、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长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对干旱胁迫与盐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与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影响了伊桐幼苗的形态生长,减少了其生物量积累,增加了胡萝卜素含量,从而减小了光合叶绿素含量,增加了植株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②伊桐幼苗形态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对土壤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伊桐幼苗受盐胁迫的不良影响要大于干旱胁迫,说明伊桐具有一定的抗旱性,但耐盐性却较低。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啤酒大麦产量品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甘啤6号啤酒大麦生长、产量、关键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0 d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处理均未对啤酒大麦生长、产量、品质以及叶绿素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干旱胁迫30 d较干旱胁迫10 d啤酒大麦的平均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淀粉含量和饱满度显著降低,生育期明显提前,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与对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5%~80%相比,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35%~40%、15%~20%处理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及生育期均显著低于对照,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55%~60%处理的株高、穗长、生育期、穗粒数和单株产量与其接近。通过测定啤酒大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发现,在干旱胁迫10 d和20 d胁迫期下,复水后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5%~80%处理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处理存在显著的补偿效应,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35%~40%、15%~20%处理以及干旱胁迫30 d的所有复水水平均未表现显著的补偿效应。说明指示品种甘啤6号干旱复水补偿效应的利用应注意干旱胁迫时期不超过20 d,旱后复水量以不低于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为宜。  相似文献   

7.
土壤干旱胁迫对臭椿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设置4种土壤含水量水平,即严重干旱、中度干旱、轻度干旱、适宜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12.5%、25%、50%和75%),研究臭椿幼苗在土壤干旱胁迫下的生长与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田间干旱胁迫下,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大和胁迫时间的持续,幼苗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的量、脯氨酸质量分数等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瞬间水分利用效率等减小。不同处理间臭椿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瞬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臭椿幼苗能忍耐中度以下的土壤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平欧杂种榛FISH-AFLP技术体系,并应用该技术分析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遗传关系。【方法】以达维等10个主栽品种为试材,经DNA提取、PstⅠ/MseⅠ双酶切,进行FISH-AFLP反应,数据转换为“0—1”矩阵后,使用NTSYS pc 2.11F和Popgene 1.3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作图。【结果】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15对多态性强的PstⅠ/MseⅠ引物,共获得1 739条谱带,引物平均多态带比率97.94%;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相似性系数为0.7556—0.8543,当阈值为0.8398时,可分成4个AFLP群,其中,玉坠(84-310)、辽榛4号(85-41)和平欧69号(84-69)单独为1群,其他品种为1群;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度、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3921、0.2482和0.3957,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获得的特征条带可用于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快速鉴别。【结论】由于平欧杂种榛的实生选优群体是多亲本组合的混合后代,因此,该群体是一个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的群体,主栽品种间存在复杂的亲缘关系;研究构建的FISH-AFLP技术流程、筛选得到的引物以及分析得到的各项遗传参数,可为其他榛属植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分胁迫方式对沙地樟子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的成功已使该树种成为中国北方沙区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 但由于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 使得人们对在干旱、半干旱沙地进行大面积樟子松造林产生疑问. 为进一步研究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问题, 该文以2年生沙地樟子松幼苗为材料, 采用盆栽控水和聚乙二醇(PEG)处理法对苗木进行水分胁迫试验,比较两种胁迫处理苗木的光合特性. 结果表明, 土壤水分胁迫与PEG模拟水分胁迫(处理1h)对2年生樟子松幼苗光合生理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基本一致; 当土壤含水量为40%田间持水量时, 沙地樟子松已表现出干旱胁迫, 土壤含水量为20%田间持水量时胁迫达到最大. 10%PEG处理对2年生樟子松幼苗光合生理指标影响与对照具有相同趋势, 表明该处理未对苗木造成严重干旱胁迫. 20%与30%PEG处理对樟子松幼苗光合指标影响的趋势相同, 胁迫超过2 h后樟子松幼苗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降到较低值且相对稳定. 土壤含水量为20%田间持水量的胁迫对樟子松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几乎没有影响, 轻度(40%田间持水量)胁迫甚至增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PEG胁迫的前期(4 h之前), 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低于对照; 在胁迫处理4 h后, 20%与30%PEG处理的樟子松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超过了对照. 这表明樟子松在较低的土壤含水量下, 具有忍耐、适应干旱胁迫的能力. 另外, 不同形式的强度胁迫处理(30%PEG和20%田间持水量)的各光合特征指标相对值之间没有差异, 表明樟子松苗木在强度胁迫条件下各指标相对值已降至相当低的程度. 3种PEG浓度(10%、20%、30%)干旱胁迫处理在2 h以内的各指标的相对值与3种土壤水分胁迫处理(40%、30%、20%田间持水量)基本一致, 因此, 可以认为2 h的PEG胁迫处理与土壤水分胁迫处理(7~10 d)具有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新疆平欧杂种榛焦叶发生的主要原因,以2个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焦叶发生程度、栽培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利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析环境因子与平欧杂种榛焦叶发生的相关性,以及对焦叶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内,C园平欧杂种榛没有焦叶现象发生,A园和B园焦叶发生均在9月达到高峰(焦叶发生率≥80%),此时2个品种焦叶发生程度均为‘新榛3号’大于‘新榛1号’,其中A园平均焦叶率分别为15.15%、6.75%;B园分别为:37.09%、33.2%(2)与焦叶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的环境因子包括:光照强度、温度、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和速效钾(P<0.01)。(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新榛1号’焦叶率受各环境因子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速效钾、光照强度;‘新榛3号’从大到小依次为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速效钾、温度。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5,(8):948-950
对7个平欧杂交榛品种在五台山地区的越冬性和压条育苗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五台山地区栽植的平欧杂交榛为辽榛3号、达维、辽榛7号;利用斜干高密度分段压条法单株母树繁殖的苗木是常规方法的3倍以上、单位面积繁育苗数量是常规方法的12倍,斜干高密度分段压条法优于常规直立压条法。  相似文献   

12.
为改变平欧杂交榛引种栽培时,品种未经驯化,适应性差,经济效益低的现状,推进赤峰市榛子产业结构合理化,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引进一批平欧杂交榛子品种(品系)进行引种栽培.以辽榛7号、辽榛3号、达维、玉坠、薄壳红、平欧48号、平欧21号7个品种(品系)为研究对象,定植在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试验基地,进行引种试验.以成活率、保存率及初期生长情况为依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玉坠与理想品种的关联系数最大,γ=0.7825,为7个品种(品系)的参评最优品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新疆引入的平欧杂种榛的抗寒性,筛选出抗寒性强的品种(系),为栽培和生产推广提供依据。以引入的14个品种(系)平欧杂种榛的1年生休眠枝为试验材料,进行-15、-20、-25、-30、-35、-40℃的低温处理,测定了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低温处理下,14个品种(系)平欧杂种榛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均呈"S"型曲线,与处理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半致死温度在-28.38~-33.05℃。在不同低温条件下,84-254、84-226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低; 84-226、84-254、85-162和85-140的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相对较高,84-254、84-310、84-226的萌芽率显著较高;相对电导率与其他几个指标呈显著相关,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抗寒性,可知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抗寒性从大到小顺序为:84-254、82-3、84-226、84-310、84-72、85-140、84-5、85-41、B-11、82-11、82-8、85-162、85-202、84-48。运用生理生化指标配合隶属函数法评价平欧杂种榛抗寒性的方法可靠性精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平欧杂种榛果实发育动态,为大果榛子在新疆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平欧杂种榛达维、玉坠、平欧110号、平欧15号、辽榛3号5个品种为材料,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三径、单果质量(鲜果重和单果重)、果仁三径、果仁质量、果壳厚度、果腔系数进行测定,评价不同品种果实的发育特点及品质差异。【结果】榛子单果三径、干果质量和果仁三径表现为逐渐增加趋势,8月19日果实成熟,果实鲜重6月10日前增长缓慢,6月10日~7月10日快速增长,之后变慢。达维和平欧110号的单果大,与其他品种有明显差异。平欧110号的果腔系数为0.70,果壳厚为1.71,达维和玉坠果腔系数分别为0.78和0.81,果壳厚分为1.62和1.48,果仁饱满,壳薄。【结论】果实的三径和干果质量呈单“S”形生长曲线,鲜果质量则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5个品种以 平欧110号单果最大,达维其次,达维果仁较饱满,果壳较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盆栽冬种的方式,研究干旱胁迫对4个马铃薯品种(会-2、合作88、丽薯6号和宣薯2号)苗期生理指标及光合参数的影响,为冬马铃薯抗旱栽培及为选择优质耐旱冬马铃薯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选用云南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会-2、合作88、丽薯6号和宣薯2号),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当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0%~40%时,对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土壤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总叶绿素、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均比对照增加;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总叶绿素、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均比对照降低;叶绿素a比叶绿素b对干旱胁迫更敏感;4个品种干旱胁迫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是:会-2宣薯2号合作88丽薯6号。【结论】在重度水分胁迫下,马铃薯的生理特性、光合参数的变化与品种的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取7个不同品种的平欧杂交榛1年生枝条为试材,进行﹣20℃、﹣25℃、﹣30℃、﹣35℃和﹣40℃低温处理,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半致死温度为﹣25.69℃~﹣40.37℃,并拟合logistic方程得出相关系数r分布范围在0.881~0.964之间,并和田间冻害级别进行相关性测定,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方程为y=0.129 7x+6.315 8,R~2为0.921 5。参试品种半致死温度高低顺序为达维玉坠辽榛3号金铃辽榛4号84-237辽榛8号。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春,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进平欧杂交榛子良种达维、辽榛3号、辽榛7号、平榛21号,试栽于鲁东南地区的莒南县。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生长良好、发育正常,其中适应性最佳的品种是达维(在试栽地生长快,结果早,坚果均匀,高产稳产,出仁率高,抗抽条),其余3个品种也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当地栽植。本文介绍了4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的引种表现,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莒南县榛子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要:榛子属于四大坚果之一,营养价值极高,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欧杂种榛为平榛、欧洲榛杂交产物,既具有平榛果仁风味香、适应性强的特点,也具备欧洲榛出仁率高、大果的优势,在种植中显示出突出优势。本文重点分析平欧杂种榛“达维”与“辽榛9号”在宿州市的栽培表现,探究技术要点及效益前景,以期为榛子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羊茅苗期抗旱性的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高羊茅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性情况,采用盆栽法,观测高羊茅6个品种(系)在土壤持续干旱胁迫下,相对含水量、保水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并对6个高羊茅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对含水量、保水率随干旱胁迫的增加而下降,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膜透性随干旱胁迫的增加而上升,但是高羊茅不同品种间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综合评价6个高羊茅品种,幼苗的抗旱能力强弱顺序为:西一号(56)>翠碧A>92-100>92-108>西一号(3)>83-96.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东北连翘黄老虎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变化及适应性,以盆栽一年生扦插苗为材料,通过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低至45%土壤田间持水量时,各指标均开始与对照差异显著。这些生理指标反映出东北连翘黄老虎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变化,是抵御逆境的一种积极调解机制,说明其抗旱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