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息烽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90—2020年期间地面观测资料,对大雾天气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日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大雾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气象要素如相对湿度、降雨量、风速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息烽县大雾天气年际变化呈现波动性,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主要为冬季多夏季少,1月出现大雾最多,7月最少,夜间是大雾天气生成的高发期;雾形成时往往湿度较大,当日有降水并出现大雾天气的概率占73%,风速较小时更有利于大雾天气生成。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180-182
[目的]为了探究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物PM2.5的影响。[方法]收集的气象要素为2014年盘锦市盘山气象站和大洼气象站地面观测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降水量,大气污染物PM2.5浓度的监测数据由盘锦市环境监测站提供,运用Excel分析气象要素与PM2.5时间变化趋势,用SPSS对二者进行回归分析。[结论]PM2.5周平均浓度与周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呈负相关,与周平均气压呈正相关,与周平均风速不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梁山1971~200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雾的气候特征以及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是雾的多发区,其年际变化呈逐年增多趋势,该趋势与地面平均风速呈明显的负相关,与逐年相对湿度变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是一年中雾出现的集中时段。年平均地面风速、地面温度、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对该地区雾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干旱区成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宁夏灵武陶林园艺场果园内不同季节不同层次气象要素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平均光照度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果园内不同季节1.5 m和3.0 m高度气温都呈现出昼高夜低型的日变化波形;晴天气温变化出现单峰型曲线,阴天出现双峰型曲线,雨天变化振幅较小,两高度间差异也较小。果园内湿度较大,不同季节1.5 m和3.0 m高度相对湿度日变化均为夜高昼低的波形曲线。从风速看,春季和冬季日变化特征最明显,日振幅也最大,夏、秋季风速相对较小。不同季节地表0 cm地温受气温变化影响最大,5 cm、10 cm次之,20 cm地温受气温变化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商毅  刘青  吉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80-2581,2636
利用本溪县新、旧站点搬迁前2011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降水量等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对新旧站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并建立了新站与旧站气象要素的订正模型。结果表明,站点搬迁造成环境变化大,常规观测要素气温、风速和降水量等差异明显,新站比旧站气温低,湿度、风速偏大;新站与老站温度、湿度、降水等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订正模型回代误差小。  相似文献   

6.
张雪颖 《北京农业》2015,(6):130-131
2013年1月1日襄城国家一般站由襄城县东北郊外迁移至襄城县茨沟乡万桥村。本文对新旧站址2012年1-12月的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对比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新址气温低于旧址,平均偏低0.4℃;相对湿度大于旧址约0.9%,3、4、7月平均相对湿度相差较大。风速新址大于旧址,年平均风速相差0.2 m/s;新址和旧址相对湿度一致性最差,平均气温、风速、降水量一致性较好,观测数据较稳定;风向相符率达64.0%左右。  相似文献   

7.
2004—2013年抚顺地区霾日数与气象因素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4—2013年抚顺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抚顺地区霾天气的变化规律、气象要素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抚顺市霾日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波动性较强,近3年来霾日数有上升趋势;霾日各月差异较大,年内基本呈单谷型分布,冬季为霾现象多发季节,夏季霾出现概率最小;随着日均相对湿度的逐渐增大,霾现象出现几率也呈增大趋势;西南风向和偏西风向以及日平均风速≤2.5 m/s更有利于霾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诊断分析了2021年4月15日发生在河北保定的一次漏报干对流过程,结果表明:低槽冷锋系统自太行山东移进入冀中平原时,850 hPa两短波合并加强、锋区强度增加,上升运动得以建立并在中性层结大气中稳定维持进而触发了干对流。短波槽后的西北风速加大,导致低层垂直风切变增加,有利于干对流风暴的加强。中层较大的水平风速有利于干冷空气被夹卷进入干对流风暴,最终导致对流大风出现。冷锋过境先引起地面风力加大,随后叠加了对流大风,地面风速最终达19.5m/s。较低的云水含量,使得过程降水量较小。相对湿度>80%的区域位于上升气流的边缘、-10℃层之上,有利于雹胚在此翻滚增长,但由于过冷水含量较少,雹胚无法增长为大冰雹。  相似文献   

9.
李祖敏  陈绍河  林雪香  曾海萍  杨品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80-16681,16821
利用贵港气象站196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贵港大雾天气的气候学特征,并讨论了08:00出现的大雾与相关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贵港站大雾多出现在夜间,09:00左右为大雾消散的高峰期;近50年来年平均大雾日数为2.2 d,一年中大雾主要出现在春季的3和4月;从年代趋势分析,贵港大雾日数在20世纪60~90年代差异较小,但在21世纪后开始快速增长,年代际间存在了很大的差异;当08:00气温为14~19℃、相对湿度>96%、风速0~2 m/s时,出现大雾的频率最高,当天或前一天出现0~0.5mm的降水时更有利于大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Micaps数据、探空资料、自动站资料对2015年11月8~18日巴彦淖尔市罕见持续大雾天气做了诊断分析,分析可知气温、风向风速、湿度、逆温层等气象要素与大雾天气的发生关系密切,结果表明:1)空气湿度大;2)晴朗或少云的天空,地面有效辐射强且是微风;3)稳定的大气层结,近地面有逆温层,且逆温层高度较低;4)温度的日较差和日变压较小,是大雾发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朱宏芹  于丽洁 《北京农业》2013,(30):173-174
根据广东省深圳机场人工观测记录,对2012年1月14—15日深圳机场的一次大雾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本次过程气象要素的深入分析并结合观测经验,揭示了其成因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大雾发生前和大雾过程中,风向以偏西风为主,风速较小;大雾消亡过程中,风向以北风为主,风速加大;大雾发生期间,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能见度与温度露点差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地面风向的改变对预报大雾的变化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找出倒春寒天气过程的地面观测数据变化特征,以便为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理论参考,笔者利用张家口的地面观测资料,对2014年4月10~11日发生的倒春寒天气过程进行了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入侵前,天气有回暖现象;气压的变化略滞后于气温;风速较大时间段出现在冷空气入侵前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国家基本气象站迁站对比观测资料差异。[方法]采用南宁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59431)新旧站址2000年1~12月同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日照等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南宁新旧站各气象要素的差异;并从海拔高度、下垫面性质、测站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新旧站址各气象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新站址本站气压、气温均低于旧址,相对湿度、风速均高于旧址;降水量、日照差异大,变化无规律。气象要素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旧站址海拔高度、观测环境、站址地形及测站下垫面性质不同等原因造成,且海拔高度及观测环境的不同引起气象要素的差异尤为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南宁国家基本观测气象站的资料序列延续和均一性订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校园内不同绿地类型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8年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内,选择乔+灌+草、乔+草和草坪3种绿地类型和对照水泥地,对校园内不同绿地类型的降温增湿效应以及不同绿地类型的大气温度、地表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园的3种绿地配置中,不论是乔+灌+革、乔+草还是草坪,相对于水泥地面来说,都有明显的降低地面及大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尤其在1d中温度最高、空气湿度最小的中午作用更明显.观测期间,乔+灌+草、乔+草、草坪对于大气温度的平均降温率分别为10.1%、8.3%、6.6%;对于地面的平均温度的降温率分别为43.6%、41.4%、31.3%;对于大气湿度的平均增湿率分别为44.3%、29.8%、16.5%.乔+灌+草复层结构降温增湿效应最大,而且养护成本较低,因此在校园绿化建设中应该适当增加其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灯塔迁站对气象要素的影响,通过差值统计方法,选取新站与旧站2014年1月、4月、7月、10月4个月的观测资料,对灯塔国家一般站(54348站)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4个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进行差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站月平均气温偏低0.6~0.9℃,气压偏低0.9~1.0 h Pa,相对湿度偏高3~6个百分点,风速偏大0.7~1.4 m/s;造成气象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6.
解震华 《北京农业》2013,(21):166-16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地面气象要素特征、地面辐射冷却、垂直运动特征及稳定度等方面分析2012年11月18日南昌昌北机场大雾的发生发展。结果表明:机场及其附近雾区的地面净辐射为负值,使得其主要作用表现为辐射冷却,这有利于近地面气温下降,从而有利于大雾的生成;低层相对湿度大,湿度露点差小与中层相对较干的配置构成此次雾发生的水汽条件;低层辐散、下沉运动使得低层暧湿空气在近地面层积聚冷却形成雾滴;低层逆温的存在和大气层结稳定构成了稳定条件,而逆温层破坏是大雾消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利用1995?2015年石家庄酸雨监测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资料,用统计办法将pH值及电导率数据进行数字化整理,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风向风速、降水、气温、湿度等)pH值及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对石家庄市区酸雨的状况和与气象要素对酸雨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雨量越大,降水的酸性会越强,K值会越小。酸雨频率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呈递减的趋势;随着气温上升,酸雨频率明显降低;月平均相对湿度与月平均降水pH值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49-250
通过截取沈阳市气象站(54342)2013年5月的观测资料进行影响蒸发的主成分分析研究,来确定各气象要素对蒸发的影响比重,结果表明,影响蒸发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地表温度和相对湿度,其次为风速,风速在影响蒸发中起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9.
利用池州市2016—2021年大气能见度和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池州市大气能见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池州市能见度以夏季最好,冬季最差,一天4个时次里以02:00最低,08:00次之,14:00能见度最好;四季4个时次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相关性最好,其次是与24 h变湿的相关性,且均为负相关。相对湿度≥95%、地面风速≤2 m/s,以及东北风和西南风条件下有利于池州出现低能见度。  相似文献   

20.
淄博市新旧站对比观测资料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英  张勇  李君  韩国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69-10572
对淄博市2008年7月、10月和2009年1月3个月的新旧站地面对比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温、压、湿要素的对比观测中,气温和气压新站均较旧站偏低。其中,极端最高气温新旧站出现日期均一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日期不完全一致;平均本站气压新旧站日变化趋势较一致。相对湿度新站较旧站略偏高;在风向风速的频率对比观测中,两站最多风向及频率不一致,3个月中风速新站均较旧站偏大,最大风速频率不一致。气象要素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两站方位和周围环境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