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耕地占补平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探讨江苏省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措施,分析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成效及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剖析江苏省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挑战。结合耕地占补平衡存在问题和耕地占补平衡趋势预测等,提出包括界定耕地占补平衡为阶段性目标,有限开展农用地占补平衡,加大抑制耕地被占用的力度,积极完善补充耕地的措施,探索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协调管理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了10年,在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数量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政策和经济背景下耕地占补平衡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此文论述了当前中国耕地占补充平衡中粮食安全与耕地质量建设、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督察制度建立、中国功能区划工作完成和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等新宏观形势,分析总结了耕地占补平衡出现了四点特征:(1)耕地实行先补后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新增耕地逐渐由开发为主向土地整理转化;(3)平衡管理由"数量"向"数量质量"平衡,由"区域平衡"向"项目平衡"转化;(4)耕地后备库"批、供、用、补"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回顾过去15年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发展历程,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占补平衡存在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耕地质量把关缺位、"占优补劣"现象普遍,部分项目选址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最后提出,从创新编制补充耕地项目实施性规划、按耕地质量等级征收耕地占用税、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耕地指标、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市场化交易等四个方面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山区耕地占补平衡预警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占补平衡预警指标体系是耕地占补平衡预警的基本前提,是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系统的关键。本文从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利用的特点出发,依据地域性原则、可靠性和充分性原则、简捷性原则和宏观稳定性原则,采用对象属性解析法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占补平衡、人地关系、生态环境、耕地利用效果及投资潜力五个方面构建了喀斯特山区耕地占补平衡预警指标体系。同时阐述了构建喀斯特山区耕地占补平衡预警指标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耕地占补平衡自1997年提出以来,逐步从"数量平衡"发展到现今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平衡",对于稳定我国的耕地面积成效突出,但在补充耕地质量、生态及制度实施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同时,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等导致建设占用耕地需求强劲,而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少且空间分布不均,部分区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难度越来越大。该研究在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回顾和相关研究总结的基础上,从耕地质量建设、补充耕地项目市场机制建设及耕地占补生态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梅农  刘旭  王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34-19037,19059
论证了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溯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政策变迁过程;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城市建设中浪费耕地的现象较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一部分耕地退耕,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的难度较大;"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现象十分普遍;耕地的开发和复垦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威胁;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过程中没能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并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今后的发展走向提出了一些建议:要"先补后占",保证耕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鼓励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其生产能力;对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潜力挖掘,尽量少占耕地;多方合作,加大异地占补平衡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城市发展和社会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在诠释"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我国占补平衡政策的相关研究,从公共政策研究视角指出了我国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数量-质量占补平衡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严峻形势,并结合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农用地分等和占补平衡之间的关系,以海南省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成果为研究数据源探究了耕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土地自然质量等为基础,通过建立自然质量等指数-标准粮食产量线性回归模型,为耕地占补平衡上升到质量平衡层面提供量化保证,并以海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后可以保证占补耕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不低于先前的水平.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占补平衡体系的建立可以保证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相当的要求,采用按等折算为土地占补平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很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耕地保护工作的愈发重视,在落实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用途管制制度的基础上,耕地进出平衡制度也相应出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两平衡”的制度扎紧了耕地保护的笼子。本文通过梳理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内涵,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例,基于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研究可用于耕地“两平衡”的土地资源潜力情况,为地方政府主动挖潜耕地潜力资源,做好全域耕地保护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紧缺是福建省基本省情之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耕地将是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全省耕地占补平衡的历史和现状,分析耕地占补平衡的潜力及其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耕地占补平衡保障机制,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保护耕地资源、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占补平衡耕地质量内涵和上海市耕地质量成果应用条件分析,构建以数量平衡为前提的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运行机制。该机制框架包括耕地质量评估和监测机制、占补平衡指标储备机制、占补平衡指标跨区使用机制和占补平衡实施经济保障机制等4个方面,以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回归预测法预测湖南省绥宁县2010至2020的耕地面积.并结合绥宁县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探讨耕地占补数量平衡关系;结合绥宁县农用地分等定级中间成果,采用标准粮产量土地利用等指数同归分析法划分绥宁县耕地质量等别,得到各等别折算系数,评价绥宁县耕地占补质量平衡关系;结合数量与质量的平衡,得出绥宁县到2020年,在城镇化建设世中可实现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双向平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耕地占补平衡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占补平衡是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以辽宁省为例,针对耕地占补平衡中"占优补劣,占多补少"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开展耕地占补平衡等级折算研究,以等级折算成果为基础,借鉴美国LESA(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体系,建立耕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效果提供科学的检验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对我国耕地总量平衡政策的缺陷分析,提出耕地的异地占补平衡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措施之一。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通过耕地保有指标的分配,形成土地市场中对其有效的供给与需求,建立耕地保有指标的有偿转让市场;在政府的指导价格下下,根据供需特征,形成市场价格;并通过政府、公众监督和评估机制的建立,确保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飞  孙爱军  孔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16-8118
介绍了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由来,从占用耕地方、补充耕地方及全国的角度分析了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的利弊,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关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郴州市耕地占补工作实际出发,参照相关研究和国外先进经验,对全市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科学发展进行深入思考。研究认为,小规模开发、林地开发并形成一定的生态景观是未来郴州市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必然趋势。在补充耕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建立国土、林业统一的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基础上,以生产能力平衡及景观优化为目标,吸引项目受益人进行资金参与,在顺应土地开发项目小规模开发趋势的同时探索土地整治增加耕地用于占补平衡的方式方法,着重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并增设项目效益验收等耕地补充思路,可有效为全市"双保"工作提供坚强后盾,实现质量、数量、生产能力三平衡并形成优秀的景观和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7.
浅议我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其强 《福建农业》2005,(12):11-12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我国为实现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而采取“占一补一”的措施,从这几年的实施情况看,基本上能做到占补平衡,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我省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是查清集中连片土地开发、复垦耕地后备的类型、数量、质量、利用状况、权属以及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并进行了科学评价,开发利用潜力分析,提出开发利用措施等工作。这项工作将对今后我省土地利用、土地管理、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下面,就我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情况,以及土地开发整理如何应对占补平衡做个探讨。一、我省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  相似文献   

18.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作为国家遏制耕地面积大幅减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十多年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新形势下,该制度目前正面临着新的困难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困难与挑战,如何做到"既要保发展,又要保耕地",成为摆在国土资源管理者们面前的新课题。在简要回顾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阐明该制度产生的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所面临的困境及认识上的误区,提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甘肃省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甘肃省的后备耕地资源情况进行分析,甘肃省的后备耕地资源情况可以实现全省的耕地占补平衡,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张,耕地资源面临着被过度占用的风险,耕地的锐减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背景下,国家制定了耕地占补平衡相关政策,以期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本研究从时间角度对广东省2000—2016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进行评价,从空间的角度通过构建PSR模型对广东省21个市2011—2015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时间维度上2000—2016年政策绩效呈阶段性上升的特点,2016年上升至最大值。在空间维度上,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粤东、粤西地区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方面取得较好的绩效成果,其中粤西沿海和粤西北山区实施绩效最好,而珠三角平原地区实施绩效较差。最后,在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评价的基础上,从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加大惠农力度、耕地提质、引入社会资金等四个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