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高原鼢鼠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化隆县的发生、防治情况,同时对高原鼢鼠的发生和危害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为高原鼢鼠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松皮小卷蛾在2012年、2013年连续2年在湟源县和平乡的部分育苗地区暴发式发生,导致了大量云杉苗木枯死。2015年通过调查发现松皮小卷蛾扩散到了人工造林地。为加强对湟源县松皮小卷蛾的管理,有效控制其危害和在湟源地区进一步扩散蔓延,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松皮小卷蛾在湟源县的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结果表明,松皮小卷蛾在湟源县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3.
高原盼鼠对林业健康发展有严重影响。通过采取不同手段对青海省大通县境内高原鼢鼠进行调查、防治和研究,摸索出防治不同密度的高原鼢鼠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湟源县苗圃云杉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湟源县苗圃云杉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调查的333.33 hm2苗圃中,云杉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95.74 hm2,其中为害云杉的主要害虫为松皮小卷蛾(90.40 hm2)、云杉大灰象甲(4.67 hm2),云杉食老叶害虫零星发生。分析上述害虫发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原鼢鼠地下栖息位置的判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高原鼢鼠种群间基因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高原鼢鼠种群间的基因流水平及影响因素,为草原鼠害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87只分别来自6个地理种群的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为试验材料,采用DNA测序的方法分析种群间的基因流动情况。[结果]高原鼢鼠6个种群间双向基因流非常弱,Nm值在0.01~0.12,即每100世代种群间迁入或迁出有效雌性个体数仅为1~12个。[结论]高原鼢鼠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严重限制性基因流。  相似文献   

7.
于红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39-19240
对关于高原鼢鼠形态、生境特征及其对低氧环境适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高原鼢鼠适应低氧环境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生物学特性入手,介绍了甘南草原优势鼠种高原鼢鼠、高原鼠兔的分布与危害,并提出生物、物理、化学灭鼠和生态控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未成林造林地内高原鼢鼠的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发生特点及原因,提出防治对策,以为防治高原鼢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独有的地下啮齿动物,因其采食、掘洞和造丘等行为使草地放牧面积减少,草产量和草地生产力下降而被视为草地害鼠.但是,作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高原鼢鼠在土壤养分循环、维系食物网和促进植物群落演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原鼢鼠对高寒草地生产和生态的多重效应受到草地管理者和科研学者的高度关注.有害...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防治高原鼢鼠对比试验,对挖掘防鼠沟、鱼鳞坑整地、营造混交林等几种预防高原鼢鼠的方法进行评定,总结出最为理想的预防办法。  相似文献   

12.
唐俊伟  张明  马志贵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144-144,152
探究鼢鼠灵、0.2%C型肉毒杀鼠剂、0.2%D型肉毒杀鼠剂对青海省高原鼢鼠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投饵施药法,鼢鼠灵防治效果达82%以上,明显高于0.2%C型肉毒杀鼠剂、0.2%D型肉毒杀鼠剂防治效果(p〈0.05)。鼢鼠灵杀鼠剂适宜在青海省大面积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结合湟源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阐述了庭院丽金龟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发生及危害情况。分析了庭院丽金龟的寄主及其在湟源地区的重要性,从分布和管理、扩散蔓延的可能性、我国天敌分布情况及制约能力、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影响、铲除的难度、定量评估等方面对庭院丽金龟进行了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得出庭院丽金龟的量化评估值为1.55,依据对该虫的生物风险评价结果,初步提出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原鼢鼠属仓鼠科鼢鼠亚科,农民俗称瞎老鼠,主要分布在高寒阴坡潮湿的草坡和农田,常年在地下生息繁衍,主要以牧草的根和播种到收获的农作物为食,由于它的挖掘能力强,播后取食种子,生长期挖掘遂道啃食根茎,堆土压苗,收获后的拉粮贮粮习性,据调查一般一个鼠洞存储粮食7.5千克左右,多的可达13千克,经过对高原鼢鼠的调查分析,提出如下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林地鼠害是湟源县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占该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53%,是影响退耕地、高标准造林地、沙棘基地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开展林地鼠害防效专项调查,是全面、科学、准确评价防治效果的需要,是不断总结经验方法,提升防治能力的需要,分析投资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的需要[1-2]。通过专项调查全面掌握湟源县10年来,在鼠害防治工作中取得的实际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更好开展鼠害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为保护森林资源、控固绿化成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3]。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实施,湟中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高原鼢鼠危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其严重危害已成为影响林木成活与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调查现状,分析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寻求更好的退耕还林地高原鼢鼠防治方法,进行了人工防治与化学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化学防治和人工防治,只要认真调查、防治,就会取得同样的防治效果,而化学防治更容易让人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互助县高原鼢鼠的预测预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轩 《青海农林科技》2007,(2):55-56,63
通过定点和补点样地的调查测定,分析计算出本区2007年5~7月高原鼢鼠将要在互助县发生的密度,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于红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45+16158
高原鼢鼠是终生生活于封闭洞道中的地下鼠,其洞道内氧浓度低,并且随着季节、土质、土壤含水量和洞道深度而发生波动。为了探讨高原鼢鼠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通过对其机体调节氧转运有关的生理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综述了高原鼢鼠适应低氧环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鼠害是我国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高原鼢鼠是营地下生活的一种草原鼠类。当其密度达到8只/hm2以上即到了国家农业部规定的防治标准。在高原鼢鼠严重危害地,草原植被沦为黑土滩。在其防治上,人工弓箭捕捉法从80年代沿用至今,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就弓箭法灭鼠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弊端结合实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