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冶市土壤有机质提升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冶市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目为契机,在项目区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对改善项目区土壤肥力状况,提高项目区耕地地力水平,促进项目区耕地的良性循环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秸秆腐熟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管理措施,可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上升,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秸秆还田的关键是让秸秆快速的腐熟,秸秆腐熟剂含有大量能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复合微生物菌群,能加快作物秸秆的腐烂速度,为探索出适宜我县当地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模式,我们在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区开展了田间试验。摸清了秸秆腐熟剂和尿素的最佳配比使用量,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  相似文献   

3.
结合桓仁县近25年的土壤有机质分布及变化情况,对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了通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效果,并探索其他提高桓仁县土壤肥力的方法,以保证桓仁县种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8-2020年吉林省实施第二批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在包括公主岭市、梨树县等在内的中部黑土区推广包括条玉米秸秆覆盖条带旋耕种植、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技术、玉米秸秆堆沤培肥等技术模式,技术实施后项目区内土层平均厚度28.67cm,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3.25% ,秸秆还田量71% ,每亩平均增产51.50万公斤,3年累计增收4.12亿元。以保护性耕作为主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黑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粮食行业     
《农家致富》2010,(10):14-14
邓建平(水稻专家)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站长,推广研究员。担任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江苏省责任专家、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项目江苏项目区首席专家、农业部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江苏项目区首席专家、江苏省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土壤有机质补贴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在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区进行田间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不同秸秆腐熟剂产品使用效果,并筛选出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秸秆腐熟剂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秸秆腐熟剂在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模式下的使用效果,在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区开展验证秸秆腐熟剂效果的田间试验。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特安排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2009年古田县开始实施农业部的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目的是通过项目实施,使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土壤肥力显著提高,减少化肥施用量10%以上.  相似文献   

9.
粮食行业     
《当代农业》2010,(10):14-14
邓建平(水稻专家)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站长,推广研究员。担任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江苏省责任专家、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项目江苏项目区首席专家、农业部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江苏项目区首席专家、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种植业专家组长.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本溪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因此以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为依托,主要应用3种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并确保技术落实到位,经过3年的项目实施,一定能促进全县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S为了解莫旗黑土地项目区耕地质量监测指标变化情况。[方法]2018年-2020年连续3年采集项目区的106个耕地质量调查点位土壤样品,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容重、pH等6项主要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莫旗黑土地项目区2020年6项主要指标较2018年都有所提升。[结论] “黑土地养育培肥”东北黑土地综合保护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提升了项目区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采集兴山县茶园土壤样品205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兴山县68.29%茶园土壤pH值最适合茶树生长,90.25%的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碱解氮含量均在适宜水平以上,94.63%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在适宜水平以上,52.19%茶园土壤速效钾缺乏。对茶园土壤管理,建议在提升土壤有机质水平基础上,稳定氮肥、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开展配方施肥是提高兴山县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沈阳市无公害生产基地土壤进行采样,统计分析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项目区大部分土壤的有效氮、速效磷含量偏高,有机质含量中等或偏高;速效钾含量中等偏低;区域土壤养分变化较大,含量分布不平衡,尤其是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表现更为明显。在评价基础上,根据农作物的需肥特性提出施肥建议,以指导无公害项目区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6,(3):128-129
绩溪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测定了大量的土壤样本。对土样有机质化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绩溪县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近30年来绩溪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其西北部增长迅速,中部增长缓慢;从空间上看,东北部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南部和西北部含量低。通过分析当前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潜力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绩溪县土壤有机质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中,开展稻田粮油作物秸秆还田所具有的成效,在项目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固定设置常规施肥区与有机质提升区,定点持续(3年)观测、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于当季作物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3年5个点油菜平均增产了8.25%,水稻平均增产了4.26%,并且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土壤理化指标方面,3年之后,pH维持稳定,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这3项增幅超过20%,全磷、碱解氮增幅10%~20%,除土壤CEC外,其他指标增幅差异水平均为显著。因此认为,持续3年秸秆还田,效应明显,作物产量有一定增加,土壤养分得到较大改善,土壤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土壤有机质项目实施,探索提升黑山县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技术,以利全面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了解项目区的土壤养分肥力状况,结合作物生物学特性,做到因土施肥,对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4400.00hm2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土壤中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氮、速效磷含量大部分偏高,有机质含量大部分处于中等,速效钾含量中等偏低;土壤养分变化较大,含量分布不平衡,尤其是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表现更为明显。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土壤耕作措施进行肥力评价,提出施肥建议,指导无公害项目区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黑山县2011年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工作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超 《吉林农业》2012,(7):86-87
通过土壤有机质项目实施,探索提升我县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技术,以利全面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3个县7个项目实施区针对土壤地力主要制约因子,开展土壤综合培肥,通过连续4 a的实施,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提升效果较明显,部分项目区土壤酸(碱)化现象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0.
彰武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所测彰武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与1982年第2次土壤普查时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进行对比,针对彰武县近25年来土壤有机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有效途径,以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