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近几年由于辣椒产量稳定、管理容易,价格波动小等优势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喜爱,但是在生产实际过程中的几大病害还是为种植户造成了苦恼,比如辣椒白粉病。症状:辣椒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老熟或幼嫩的叶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黄绿色不规则斑块,无清晰边缘,白粉状霉不明显,背面密生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较早脱落。比较难防治,这主要是由病菌为害特点所决定的,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等到产生繁殖体的时候,才伸出叶面。所以往往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番木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种植区番木瓜白粉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危害症状、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番木瓜白粉病病原菌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其子实层呈白粉状,分生孢子近椭圆形;该病主要危害番木瓜叶片、花芽,严重时也危害果实、果梗;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空气相对湿度低于25%时其分生孢子仍可萌发并侵入危害,分生孢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栽培管理不当也是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加强栽培管理,同时结合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3.
辣椒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辣椒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发病条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辣椒生产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侵染葫芦使其感染白粉病的病原菌,并鉴定其生理小种,通过种植葫芦材料,采集自然发病的葫芦病叶及分生孢子,显微观察感病叶片上白粉病菌的形态特征,克隆病原菌的ITS区并测序进行分析,在形态和分子水平证明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是侵染葫芦使其感染白粉病的病原菌之一。通过进行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作物的白粉病菌ITS区的系统进化分析,进一步说明该病原菌为单囊壳白粉菌。并且通过种植13份葫芦科白粉病鉴别寄主,发现该生理小种为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5.
辣椒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辣椒白粉菌能侵染多种草本植物 ,国内以侵染辣椒为主 ,在广东、湖南、湖北、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都有此病发生的报道。近年来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柳湖乡等地的日光温室辣椒上常有此病发生。笔者对此病的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症状主要侵害辣椒叶片 ,严重时嫩茎和果实也能受害。发病初期 ,叶背出现白色霜状霉斑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 ,早晚及阴雨天或空气相对湿度大时 ,霉层明显 ,晴天中午光照充足、相对湿度小时不明显或消失 ;以后随病情发展 ,霉斑逐渐扩大并增多 ,叶面失绿 ,呈黄…  相似文献   

6.
辣椒茶黄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辣椒茶黄螨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并从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2个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日,山东省寿光市侯镇李师傅打来电话,反映自家棚内的五彩椒白粉病治不住了。典型症状病斑发生在叶片背面,病斑上有稀疏的白色薄霉层,后期霉层也不变颜色。叶片稍微向上卷,从叶片正面观察,可见浅绿色不规则的病斑,且病叶多为下部叶片,严重时病叶脱落。这是辣椒霜霉病,而不是白粉病。生产中,辣椒的霜霉病、白粉病、叶霉病三种病害非常容易混淆。从发病症状上看,辣椒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见叶片正面布满淡黄色褐斑,边缘不明显,有褪绿黄色斑驳,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黄,最后干枯脱落,叶片背面的病斑上生有白色的粉状物,而不是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8.
新疆南疆9种不同林果树木腐烂病菌无性形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疆不同林果树木寄主来源腐烂病菌无性形态比较,为病原菌的准确鉴定及摸清病原菌间亲缘关系提供理论依据。观察分生孢子器在寄主表皮着生状态;挑取病样子实体进行切片观察分生孢子器纵横切面、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将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接种于PDA培养基上,观察记录菌落颜色、形态和产孢体形态特征。不同寄主来源分生孢子器表生、半埋生或者埋生于树皮之上;分生孢子器腔室数量不同,纵横切面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分生孢子有腊肠形和香蕉形两种;在PDA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依据无性形态鉴定,梨壳囊孢菌(C.carphosperma Fr.)、苹果壳囊孢菌(C.mandshurica Miura)、桃壳囊孢菌(C.leucostoma Sacc.)、胡桃壳囊孢菌(C.juglandis(DC)Sacc)和柳属壳蕉孢菌(C.salicis Rab.)相似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亚麻白粉病在新疆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对亚麻白粉病病原菌及田间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表明,亚麻白粉病在新疆亚麻种植区均有发生,是亚麻田的主要病害;亚麻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在15~30℃均可萌发,20~25℃是适宜萌发温度,在自然条件下白粉病分生孢子侵染的潜育期为8 d;亚麻白粉病田间发生规律初步研究表明,新源县亚麻白粉病始发生期与6月上旬气温和降雨关系密切,气温低、降雨多的年份亚麻白粉病发生相对较晚.  相似文献   

10.
羊蹄甲白粉病的首次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蹄甲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园林景观树种,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白粉病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通过对羊蹄甲白粉病的症状及病原菌分生孢子形态学特征进行描述,根据核糖体DNA-ITS序列发现,羊蹄甲白粉病病原菌与Erysiphe lespedezae(登录号:KP794926)相似性为100%,初步鉴定该菌为子囊菌门白粉菌属(Erysiphe sp.)真菌(登录号:KX960783),目前在野外尚未发现该病原菌的有性世代。该研究结果为羊蹄甲白粉病的首次报道,为羊蹄甲白粉病的鉴定及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辣椒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包括发病症状(形态特征)、病原、发病条件、防治方法等方面内容,以指导辣椒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张掖市温室辣椒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发病条件,并从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棚室消毒、苗床消毒、清洁田园、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为辣椒生产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5,(13)
<正>白粉病属侵染性真菌类病害。辣椒白粉病是设施栽培辣椒的重要叶部病害之一,也是兴隆县温室栽培中发生最为严重的病害,白粉病主要危害辣椒叶片,严重时嫩茎和果实均受到危害。1为害症状辣椒白粉病危害叶片时,除出现明显病斑外,还会产生褪绿斑和褐斑。褪绿斑多呈不规则形,浅黄色或黄绿色,在发病初期的叶面上出现,边缘不清晰,叶面有时出现稀疏的白色粉状霉层,褪绿斑逐渐扩大,导致叶面  相似文献   

14.
山药炭疽病是山药上的重要病害.1999年在四川雅安市,该病病株率达100%,减产90%~100%.文章报道了山药炭疽病危害叶、茎及零余子等部位的症状特点.根据山药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等形态特征及计测其大小,鉴定雅安山药炭疽病病原种名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相似文献   

15.
甜豌豆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豌豆白粉病是豌豆类作物的常见病害,尤其是在我国高温多雨的南方地区,豌豆白粉病的发生极为严重,必须认真进行综合治理。 一、症状 白粉病可以在豌豆植株上的任何部位发生,但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叶片上会产生近圆形的白粉斑,而后逐渐扩大成连片的,边缘不明显的白粉斑。这白粉即为病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辣椒病害新记录——辣椒白粉病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辣椒白粉病是近年来我省新发生的辣椒病害,最早发现于1999年,仅在兰州市个别塑料大棚中发生,造成大量落叶.2000年调查发现,该病在兰州市相当普遍,秋季病田率高达100%;2001年3-4月份,在临洮县、皋兰县的日光温室中也相继发现了辣椒白粉病,辣椒白粉病的发生范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应引起我省植保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辣椒白粉病是近年来永胜县辣椒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病害之一,发生蔓延快,为害严重,防治困难。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流行和蔓延,促进特色产业辣椒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对辣椒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山药炭疽病研究--Ⅰ炭疽病的症状及其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山药炭疽病是山药上的重要病害。1999年在四川雅安市,该病病株率达100%,减产90%~100%。文章报道了山药炭疽病危害叶、茎及零余子等部位的症状特点。根据山药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等形态特征及计测其大小,鉴定雅安山药炭疽病病原种名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相似文献   

19.
烟草白粉病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对白粉病在明显的抗感生差异,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多和地膜栽培有利于烤烟白粉病的发生;日照不足,温湿度适宜于白粉病分生孢子萌发是造成该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在发病初期喷施粉锈宁1000倍液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兴发 《云南农业》2004,(12):13-13
近年来 ,会泽县大海乡由于连年大面积人工种植雪上一枝蒿 ,白粉病、霜霉病在各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严重影响了雪上一枝蒿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因此防治雪上一枝蒿白粉病、霜霉病不容忽视。1白粉病、霜霉病的症状1.1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 ,发病初期在叶片两面均有发生 ,正面较多 ,开始形成稀疏的圆形白粉状霉斑 ,一般不大明显 ,后来粉斑扩展 ,病叶上布满白色粉状物 ,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病情严重的叶片扭曲变型或枯黄脱落 ,病株发育不良 ,矮化。当子囊果成熟时菌丝体才逐渐消失 ,形成褐色丛状病斑片。1.2霜霉病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