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以0,5%,15%,25%聚乙二醇(PEG-6000)对白沙蒿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其对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白沙蒿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降低,叶片膜脂脂肪酸各组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水分胁迫白沙蒿幼苗导致叶片膜脂脂肪酸的合成趋向饱和化。5%,15% PEG胁迫下膜脂趋向饱和化有利于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减弱因膜脂过氧化所引起的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25%PEG处理下的膜脂过饱和化导致膜功能损伤。棕榈油酸、亚油酸在白沙蒿抵御水分胁迫过程中发挥维持一定膜脂不饱和度的重要作用。白沙蒿体内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水分胁迫过程中虽然明显增加,但不能阻止膜脂过氧化作用对细胞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在室外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定西-24生长和光合作用对增强UV-B辐射和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结果表明,干旱明显影响定西-24叶绿素b的含量,对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UV-B辐射以及与干旱复合都降低叶片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且复合作用大于UV-B辐射单独作用,UV-B辐射以及与干旱的复合胁迫显著地影响到类黄酮含量的积累(P<0.05)。各处理间光合作用的大小顺序为:对照>复合>干旱>UV-B辐射。干旱和UV-B复合作用下较单独作用气孔阻力有所增加。胞间CO2浓度在干旱和复合作用下升高,而在UV-B辐射下下降。收获期春小麦的总生物量比对照明显减少,其中,干旱作用下致使总生物量下降的幅度大于UV-B辐射与复合作用。同时,小穗组成和产量特征也发生变化。UV-B辐射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干旱和复合作用,复合作用的减产效应低于干旱。干旱和UV-B辐射使定西-24的收获指数增加10%,在两者复合作用时收获指数变化不大。干旱和复合作用下,植物根系的根冠比增大,而UV-B辐射胁迫下根冠比变化不大。这些结果说明,UV-B辐射和干旱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一种胁迫可以减缓(轻)另外一种胁迫对春小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伊犁绢蒿为材料,采用盆栽育苗,齐苗后每盆保留幼苗4株,待幼苗长至6叶期时,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连续干旱18d,分别于第0、6、12和18d及复水后第6d对其抗旱性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叶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光合作用显著下降,在第18d,叶绿素含量最小,其余各指标均达最大。伊犁绢蒿抗旱能力较强,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进行染色体数目的统计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自沙蒿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4m(4SAT)+4sm,为2A型;油蒿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AT)+2sm,核型属2A型。为两种蒿属牧草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啃食强度对白沙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飞播区牲畜对白沙啃食程度的不同,采用人工模拟放牧方法对牲畜啃食的嫩枝及绿色部分设置了10%、30%、50%、70%、90%、对照6种不同啃食强度的处理,探讨啃食强度对白沙蒿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白沙蒿放牧利用强度控制在30%以下,有利于白沙蒿的生长,否则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由于氯、氟、烃等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平流层臭氧层的减薄,使到达地球表面的UV-B辐射增强。我国上空的臭氧层也有所减薄,青藏高原上空还观测到臭氧低值中心[1],紫外辐射增强被公认为重大的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及全球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效应[2]。许多试验结果表明,在增强的UV-B辐射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都有明显的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到抑制[3],以致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作物的产量[4]。环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植物体在生命活动的各个时期都受到周围环境中各种信号因素的影响,如光、温度、干旱…  相似文献   

7.
以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二色胡枝子(L.bicolor)和牛枝子(L.potaninii)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生长(CK)、干旱处理(D)、增强UV-B辐射(U)以及二者复合处理(D+U)下其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和紫外吸收物质含量的响应.结果表明:3种胡枝子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较对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复合处理后期美丽胡枝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单因子处理下的含量;二色胡枝子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在各处理下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后期复合处理诱导的含量逐渐增大;牛枝子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在各处理初期合成受到一定程度抑制.3种胡枝子叶片中总酚和类黄酮对干旱无显著响应,而对增强UV-B辐射和复合处理响应显著.各处理下各胡枝子叶片内丙二醛(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美丽胡枝子MDA含量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另外2种.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复合处理下美丽胡枝子和二色胡枝子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牛枝子抗氧化能力较弱.与单因子干旱胁迫和增强UV-B辐射处理相比,复合处理对植物的伤害程度更小.  相似文献   

8.
阿拉善飞播区白沙蒿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阿拉善沙地隔带交替飞播的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植物群落,经6年开放式利用后,连续2年测定,植被成分中由重要值所表示的重要性百分率白沙蒿为49.85%,是优势种,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为29.34%,是亚优势种,沙拐枣为13.33%,是常见种,其他植物是少见种,还有一些偶见种。这一复合植物群落生产量在测定的第1年为92.73 g/m2,第2年为83.59 g/m2,每生产1 g干物质的耗水量依次为687.28和918.17 g,水的利用率相应为0.15%和0.11%。该植物群落优势种的持续性生产取决于利用程度,在第1年测定中,始期(6月)的摄取量是以利用90%最高,7月和8月则以70%最高;在第2年测定中,各月的摄取量均以利用30%最高;利用终期的生物量则随着利用率的增大呈直线下降,表明白沙蒿的利用率以30%为最佳。这一结果为飞播植物群落持续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伊犁绢蒿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法分析了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伊犁绢蒿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幼苗地上部分生长逐渐减慢,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株高和地上生物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0.29%和50.82%(P<0.01);幼苗根长、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则持续增加,重度干旱胁迫下各指标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1.41%,10.69%和125.09%(P<0.05);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持续下降;叶片和根系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伊犁绢蒿幼苗可以通过调节生长和生物量的分配,并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活性氧,维持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复水后,叶片和根系的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大多能恢复至中度干旱胁迫水平,表明伊犁绢蒿幼苗具有较强的干旱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中度干旱以及干旱与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对其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和抗氧化剂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其抗氧化能力及膜脂过氧化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与单因子干旱胁迫相比,复合胁迫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其中低强度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使SOD活性极显著低于单因子干旱胁迫下的(P<0.01),POD活性随UV-B辐射强度增加而降低,APX和CAT活性随UV-B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加.与单因子干旱胁迫相比,复合胁迫使抗坏血酸(AsA)含量增加,且随UV-B辐射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使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降低,随UV-B辐射强度增加而降低.低强度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前6d花青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复合胁迫前期,MDA和O2-含量均比单因子干旱胁迫的低,后期则不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中度干旱以及复合胁迫均能提高达乌里胡枝子的抗氧化能力,且与干旱胁迫相比,低强度UV 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下其抗氧化能力较高,而高强度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下则较低.  相似文献   

11.
野生植物白沙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白沙蒿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开发应用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白沙蒿是理想的抗旱、防沙和固沙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作为畜牧业的重要饲料;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工业利用前景,对该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别选取建植5、10、15和20年的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及土壤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 1)随建植年限的增加, 白沙蒿根际土壤有效N、P含量增加, 铵态氮和有效磷的最大富集率分别为91.15%和127.30%;2)有效Cu表现为负富集, 其在根际的含量随建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 其它有效微量元素均表现出根际含量大于非根际, 其中有效Mn随年份增加有明显积累, 在20年株龄富集率达到最高值, 85.24%;3)5、10年株龄沙蒿根际pH无明显变化, 15、20年株龄白沙蒿根际土壤表现出明显的酸化作用;4)土壤有效元素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  相似文献   

13.
白沙蒿耐盐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文虎 《草业科学》2005,22(6):49-51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在硫酸盐渍化土壤上,土壤含盐量影响着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的生长发育,土壤含盐量在0.688%以下,生长发育正常;含盐量在0.859%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含盐量在1.019%以上时,不能存活.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场圃出苗率、存活率、地上生物量和产种量逐步降低,冠幅变小,展叶期、落叶期、果实成熟始期推迟,而对花期、果实成熟盛期、植株高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相色谱法首次对新疆喀什地区黄花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蒿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脂肪酸成分的可利用性,对黄花蒿药用,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自然条件下模拟平流层臭氧破坏5%时近地表面增加的太阳UV-B辐射对高寒草甸4种典型植物(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表明,尽管各植物的抗氧化系统组分变化不同,但4种植物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没有加剧,长期增强UV-B辐射没有对膜系统造成损伤.在自然长期增强UV-B条件下,4种植物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垂穗披碱草、鹅绒委陵菜的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麻花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鹅绒委陵菜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同时麻花艽的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亦显著增加.可见这些植物已能很好地适应UV-B强辐射,其抗氧化能力除了与抗氧化系统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有关外,也可能与种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沙打旺和白沙蒿种子萌发检验标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丰  易津 《草地学报》1994,2(2):43-48
萌发力是种子检验的重要内容。统一检验标准程序和方法是保证检验结果公正、可靠的前提之一。本文选择《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和我国《牧草种子检验规程》中尚待修正或未曾涉及的沙打旺和白沙蒿两种优良牧草进行种子萌发检验标准化的研究。探讨光、温度和发芽床三种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温度设15℃、20℃、25℃、30℃恒温和(25/15)℃、(3/20)℃变温共6个处理;光设光照和黑暗两处理;发芽床设纸上、纸间、沙上、沙中4个处理。首先以纸上为发芽床,选择最佳温度、光照条件及其最优组合,其次探索最适发芽床。同时结合观察种苗发育过程进行断土根实验,以确定幼苗鉴定标准和初次计数与末次计数时间。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油蒿-本氏针茅群落生物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5年逐月观测基础上,利用多元分析方法,建立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油蒿--本氏针茅群落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因子影响的逐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在不同时期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差异显著,降水因子在各月都是影响生物量的显著因子,二者呈正相关,日照时数仅在6月对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平均气温在各月都不对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7-10月各月生物量都受前月生物量的显著影响,说明植物生长的持续性对生物量的形成和积累是重要的,应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3种不同气候条件下,各月生物量的波动范围进行预测,建立累积回归模型,将逐月回归模型,累积回归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在多数年份,逐月回归模型都比累积回归模型更接近实测值,与传统的累积回归模型相比,本模型具有三方面的优越性,即可揭示气候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细节,具有预测能力以及精度更高,因此是对传统累积气候模型进行的有益改进。  相似文献   

18.
西藏3种蒿属植物营养成分与矿物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国标法对西藏3种蒿属植物藏沙蒿(Artemisia wellbyi)、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和青蒿(Artemisia annua)的主要营养物质、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种蒿属植物的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差别较大,大籽蒿粗蛋白含量最高(3.34%),青蒿最低(2.01%),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别也较大,常量矿物质元素中,三者均是钾含量最高,镁含量最低;微量矿物质元素中,三者均是铁含量最高,硒含量最低;3种植物均含有16种水溶性氨基酸,大籽蒿氨基酸总量最高(17.59%),青蒿的最低(7.99%)。因此,在牧草匮乏季节,藏沙蒿、大籽蒿和青蒿均可作为西藏后备牧草,供牛羊等牲畜饲用,其中大籽蒿营养价值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