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鹤麦801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99-6作母本,周麦18作父本育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4014)。鹤麦801在当地易旱田种植表现,2014年最高亩产556.5 kg;2015年最高亩产656.3 kg。纯旱田种植,2014年,平均亩产量421.5 kg,2015年,平均亩产433.6 kg。现将其特征  相似文献   

2.
鹤麦801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新麦9号为母本、周麦18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抗寒、抗旱、优质,产量结构佳,高产稳产,丰产潜力大,旱作适应性广,适宜在河南省丘陵及旱地麦区早中茬种植。在多年的品种抗旱高产机理研究、田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通过旱地精匀播种、肥料早深施等一系列技术,实现了鹤麦801在大群体基础上的穗粒数与千粒重的协调统一,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3.
正豫审旱地新品种鹤麦801,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4014,品种来源为99-6/周麦18,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地麦区早中茬种植,经过河南省旱地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洛旱27号增长6.8%。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28万~33.9万,穗粒数31.9~38.3粒,千粒重35.8~41.4 g。其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把握最佳时期播种旱地小麦生产受当地土壤墒情限  相似文献   

4.
2004年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新麦9号为母本、周麦18为父本,经过6 a定向选育,选育出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鹤麦801。该品种属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生育期230.8 d,株高68~75 cm,千粒重40.6 g,平均产量为4 414.5~6 199.5 kg/hm~2,较对照增产2.74%~6.80%;具有起身拔节快、茎秆弹性好、结实性好等特点;中抗条锈病和纹枯病,抗旱水平4级;适宜在河南省旱肥地及丘陵中种植。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鹤麦801最佳播种期与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鹤壁旱地对小麦品种鹤麦801播种期与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与密度对鹤麦801产量均有明显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品种在鹤壁旱地种植的最佳播种期、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10月1日、270万株/hm~2,在该播期和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达7 642.9 kg/hm~2。播期×密度互作效应表明:早播、合理密植可获得较高产量;而在晚播情况下,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6.
鹤麦1310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配制周91177/安麦1号和新麦11/淮阴9628两个杂交组合,2006年以周91177/安麦1号组合的F1为母本、新麦11/淮阴9628组合的F1代为父本进行第2次杂交,将杂交后代按照系谱法连续单株选择育成的小麦品种。201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审定。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鹤麦2号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西农881和豫农69作亲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系谱法系统选育而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半冬性、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综合性较好的小麦新品种。一般产量为6 000~6 750 kg/hm2,高产潜力可达8 250 kg/hm2。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鹤麦2号集抗旱、高产、稳产、多抗于一体,在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鹤麦067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西农881为母本、豫农69为父本组配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抗旱节水、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于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要点及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鹤麦601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2005年以综合性状好的小麦品种新麦11号为母本,用小麦品种淮阴9628为父本进行组配,2006年以新麦11号/淮阴9628的F1代为母本,与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父本进行二次杂交,然后将复交后代按照系谱法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抗逆性好、落黄好,适合在河南省(除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以外)早中茬地种植,于2020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0.
鹤麦1号是鹤壁农科所与郑州大学用周麦13号经离子束注入诱变选育而成,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